Board logo

标题: 田发刚抢救民族文化获“中华文化人物”提名 [打印本页]

作者: Robot    时间: 2011-12-9 19:32     标题: 田发刚抢救民族文化获“中华文化人物”提名

2011年12月09日 11: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田发刚到民间艺人中间采风。






  中新网深圳12月9日电 题:土家文化汉子田发刚“一线穿珠”抢救民族文化获“中华文化人物”提名
  中新网记者 郑小红

  带领恩施州民间文化保护与发展促进会为保护和抢救土家族民族文化取得硕果累累的民间文艺家田发刚,近日获得“2011中华文化人物”提名。
  “中华文化人物”评颁活动自2009年12月正式启动,是中国首个专门针对全球华人文化领域的人物评选,每年举办一次。“2011中华文化人物”活动由中华文化促进会、凤凰卫视主办,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华侨城集团公司协办,深圳东部华侨城有限公司承办,颁授典礼定于2011年12月中旬在深圳举行。

  “抢救文化要先救人”
  2011年5月,恩施州古村落保护与开发课题研讨会召开。抢救、保护与开发古村落,这是田发刚今年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方面的“大动作”。田发刚是土生土长的土家族人,从小受到土家文化的熏陶。在专心从事民族文化抢救与整理工作之前,他做过建始县两届县长,是一个颇有政绩的“父母官”。从1998年调入恩施州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后,他便一心一意专注于民族文化工作了。
  “抢救民族文化首先要抢救人”。在田发刚的推动下,恩施州2001年开展起了“寻访与命名民间艺术大师”活动。经过及时地组织寻访,大量的民间艺术大师被集中到州府,充分展示自己的风采和绝艺,大量珍贵的音响资料被保存了下来。恩施州人民政府从2003年起,每两年评选命名一次民间艺术大师,为他们颁发证书,并每年发放津贴。大师们得到了应有的社会地位与文化地位,民族民间文化萎蔫的传承现状也被激活了。
  在政府和社会的帮助下,大师们开始公开招徒,传授绝技,把高超艺术留给后人,流传后世。“这些民间艺术大师,他们每一个人可以说都是一座博物馆,但人一旦作古,这座博物馆就坍塌了。而我们的抢救工作如果稍有延缓,损失将是无法想象的。”田发刚如是说。

  “一线穿珠”的保护行动
  寻找与命名民间艺术大师,这只是田发刚保护民族文化全盘规划中的一小步。“抢救恩施民族民间文化需要的是用行政性、系统性、预见性的思维创造性工作,绝不是见子打子,而是要一线穿珠!”
  在田发刚的带领下,恩施州的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与发展开展得热火朝天:田发刚深入山村调查研究,全面、系统地将土家族歌舞等各门类民间文化艺术收集、整理,并策划、主编14套(99部)著作,将这些绝版性的民族文化资料变成了全社会可利用的社会文化资源;在“寻访与命名民间艺术大师”活动的基础上,田发刚又提出建立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村,并积极组织调研,促成州人民政府命名了20个保护村;2006年,田发刚以民间艺术大师领衔,以保护村为基地,在全州乡村建立了25支由农民艺人组成的民间艺术表演队,成为传承民间表演艺术的基本队伍。
  他还倾力倡导在全州寻找原生态山民歌手,特别是将原生态民间歌手“撒叶儿嗬组合”推向全国,在央视青歌赛中获得金奖,把民族文化唱响全中国,传播海内外……

  为民族文化而继续奔走
  从政府官员到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倡导者、领头人,田发刚的工作始终充满着一种文化活力。这种活力,源于他深厚的内在功底和勤于思考的头脑。他在大学就对民族文化有了一定的研究。在县长岗位上,有人要把他的五句子情歌论文改编成电视片,被他谢绝。当他离开县长岗位之后,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著述了《鄂西土家族传统文化概观》和《鄂西土家族传统情歌》,前者获得了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论文论著奖,后者获得湖北省民族研究成果一等奖。著述这些作品的过程,让他梳理了土家族文化,对土家族文化的认识也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对土家族文化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他总是在思考。
  鄂湘渝黔地区的文化人都称赞田发刚是“一名土家族的文化汉子”,是“土家族文化的福星”。虽然退休了他自己说要“见好就收”,但不可能,也身不由己。他身上仍然贴满了条子:州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州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促进会会长。他还在为抢救、整理民族文化遗产而号呼、奔走。(完)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1-12-9 20:05

田发刚获“2011中华文化人物”提名2011年12月07日 15:21
来源:凤凰网专稿


中华文化五千年,人文智慧耀东方。中华文化人物评颁委员会近日公布,带领恩施州民间文化保护与发展促进会为保护和抢救土家族民族文化取得硕果累累的民间文艺家田发刚,获得“2011中华文化人物”提名。


“中华文化人物”评颁活动自2009年12月正式启动,是中国首个专门针对全球华人文化领域的人物评选,每年举办一次。“2011中华文化人物”活动由中华文化促进会、凤凰卫视主办,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华侨城集团公司协办,深圳东部华侨城有限公司承办,颁授典礼定于2011年12月中旬在深圳举行。

抢救文化要先救人

2011年5月,恩施州古村落保护与开发课题研讨会召开。抢救、保护与开发古村落,这是田发刚今年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方面的“大动作”。田发刚是土生土长的土家族人,从小受到土家文化的熏陶。在专心从事民族文化抢救与整理工作之前,他做过建始县两届县长,是一个颇有政绩的“父母官”。从1998年调入恩施州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后,他便一心一意专注于民族文化工作了。

出于对自己民族的热爱,基于对民族文化的积累,众多民族民间文化的濒危形势,让田发刚心急如焚。“抢救民族文化首先要抢救人”,他首先发出这样的呼声。在田发刚的推动下,恩施州2001年开展起了“寻访与命名民间艺术大师”活动。经过及时地组织寻访,大量的民间艺术大师被集中到州府,充分展示自己的风采和绝艺,大量珍贵的音响资料被保存了下来。恩施州人民政府从2003年起,每两年评选命名一次民间艺术大师,为他们颁发证书,并每年发放津贴。大师们得到了应有的社会地位与文化地位,民族民间文化萎蔫的传承现状也被激活了。在政府和社会的帮助下,大师们开始公开招徒,传授绝技,把高超艺术留给后人,流传后世。“这些民间艺术大师,他们每一个人可以说都是一座博物馆,但人一旦作古,这座博物馆就坍塌了。而我们的抢救工作如果稍有延缓,损失将是无法想象的。”田发刚如是说。

“一线穿珠”的保护行动

寻找与命名民间艺术大师,这只是田发刚保护民族文化全盘规划中的一小步。“抢救恩施民族民间文化需要的是用行政性、系统性、预见性的思维创造性工作,绝不是见子打子,而是要一线穿珠!”在田发刚的带领下,恩施州的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与发展开展得热火朝天:田发刚身体力行,深入山村调查研究,全面、系统地将土家族歌舞等各门类民间文化艺术收集、整理,并策划、主编14套(99部)著作,将这些绝版性的民族文化资料变成了全社会可利用的社会文化资源;在“寻访与命名民间艺术大师”活动的基础上,田发刚又提出建立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村,并积极组织调研,促成州人民政府命名了20个保护村;2006年,田发刚以民间艺术大师领衔,以保护村为基地,在全州乡村建立了25支由农民艺人组成的民间艺术表演队,成为传承民间表演艺术的基本队伍;此外,他还倾力倡导在全州寻找原生态山民歌手,特别是将原生态民间歌手“撒叶儿嗬组合”推向全国,在央视青歌赛中获得金奖,把民族文化唱响全中国,传播海内外……

为民族文化而继续奔走

从政府官员到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倡导者、领头人,田发刚的工作始终充满着一种文化活力。这种活力,源于他深厚的内在功底和勤于思考的头脑。他在大学就对民族文化有了一定的研究。在县长岗位上,有人要把他的五句子情歌论文改编成电视片,被他谢绝。当他离开县长岗位之后,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著述了《鄂西土家族传统文化概观》和《鄂西土家族传统情歌》,前者获得了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论文论著奖,后者获得湖北省民族研究成果一等奖。著述这些作品的过程,让他梳理了土家族文化,对土家族文化的认识也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对土家族文化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他总是在思考。

鄂湘渝黔地区的文化人都称赞田发刚是“一名土家族的文化汉子”,是“土家族文化的福星”。虽然退休了他自己说要“见好就收”,但不可能,也身不由己。他身上仍然贴满了条子:州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州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促进会会长。他还在为抢救、整理民族文化遗产而号呼、奔走。

田发刚简介
田发刚
土家族
民间文艺家
生于1947年,湖北巴东人
田发刚,男,1947年生,土家族。现任湖北恩施州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发展促进会会长。退休之前,他做过建始县两届县长,是一个颇有政绩的“父母官”。
多年来,田发刚同志带领恩施州民间文化保护与发展促进会为保护和抢救土家族民族文化取得了硕果累累的成绩。他身体力行,深入山村调查研究,用智慧传承文化,全面、系统地将土家族歌舞等各门类民间文化艺术收集、整理,并策划、主编14套(99部)著作;首创民间文化“活化传承”示范村,促成州政府命名20个保护村;组织恩施州民间艺术表演队25支;寻找出80名原生态山民歌手,特别是将原生态民间歌手“撒叶儿嗬组合”推向全国,在央视青歌赛中获得金奖,把民族文化唱响全中国,传播海内外。
早在2001年,在国家乃至联合国还没有提出非遗的时候,恩施民间文艺家协会就开始在恩施州境内大规模的寻访恩施民间艺术大师的活动。田发刚提出“抢救民族文化首先要抢救人的思想”和“开展寻访与命名民间艺术大师”的活动。他说,非遗保护是靠专家、活动家、企业家三家合一共同完成。自己不是专家而是活动家。活动家要充分调动各方资源,搞活地方民间文化,充分挖掘和展示民间艺人的风采,给他们提供舞台。如今,在他的努力下已有48人被州政府命名为“民间艺术大师”。
2011年,他策划并主持古村落保护与开发课题,并推进为政府行为;完成了恩施州民间文艺集成成果再抢救工程,组织了一百多位老文化人投入此工程;推荐了十多位农民歌手进中央电视台。
他被鄂湘渝黔地区文化人称赞为“一名土家族的文化汉子”。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1-12-9 20:10     标题: 恩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年之回望与反思

作者:苏长鸿  信息来源:中国网 《文化月刊·遗产》杂志


    该报告基于长江大学非遗学社2010年7月8日至7月17日在恩施、利川两地的实地走访调查,这次的调查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通过走访各级文化部门,全面了解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与现状,二是深入到传承人家中,进行实地田野作业,完成对调查对象的口述志和资料搜集工作。本报告根据恩施州民委、州文化馆、利川市文体局以及传承人的采访为主要依据,参考被采访者提供的部分原始资料所作的总结,旨在从一个侧面窥探恩施州在近十年来非遗保护(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上所走过的历程,力图展现地方文化工作者和民间艺人在传承民族文化,保护非遗上的贡献与付出,同时反思地方在非遗保护中的问题和失误,从而探索出更为科学可行的保护路径。此外,大学生参与到家乡文化传承中并积极思考本民族的文化传承问题本身也是一件值得探讨的事情。

    一、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到非遗保护的过渡

    恩施州地处湘、鄂、渝三省(市)交汇处,是中国最年轻的一个自治州,全州共有人口381.79万,居住着汉族、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等十几个少数民族,形成了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融互动的民族生态模式。由于自然地理环境闭塞,现代文明冲击较少,恩施各民族各地域都保留着较为完好的文化遗存,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社会的不断开发以及地方人口的大规模流动,使得原生形态的民族民间文化遭到一定的冲击和破坏,于是,在响应国家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号召下,恩施州委州政府很早就启动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其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以“民族文化之乡”和“民间艺术大师”的命名行动带动全州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

    2002年,恩施州民间文艺家协会开始在全州境内开始大规模的“寻访民间艺术大师”的活动。先后寻访了100多位具有高超技艺的民间艺人(大多是表演艺术类),最后在州民委的组织下,以恩施州委州政府的名义,召开命名大会,第一批命名了16名民间艺术大师,这些被命名的民间艺术家每年都会得到州政府的补助津贴。到2009年止,恩施州已先后命名了四批“恩施民间艺术大师”,共计40余人。在“非遗工程”还没有正式提出“文化空间”这一概念之前,恩施州就已经意识到要扩大传承范围,就必须划定一定的文化区域,于是各级政府在全州八县市建立了10个主要传承区域,100多个小的传承点,如巴东野三关、建始长梁子、利川的白杨坪等等。最后通过州政府审批挂牌,命名了一批文化之乡、文化村寨,进一步激活了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空间。特别是近年来,结合恩施州旅游的实际,一批文化之乡得以崭露头角,吸引了大批游客,发展了地方经济。

    根据州民委和州文化局的相关负责人介绍,恩施州由于一直致力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而没有敏感地把握到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政策,于是在第一批国家级名录中,恩施没有申请到一个名额。但从2006年开始,恩施加大了非遗的普查和申报,到目前为止,恩施州共有国家级项目13项 ,省级项目34项,州级项目722项,县级项目千余项。在全国地市州一级的行政范围上是处于前列的。目前,恩施州各县市都已形成动态保护与静态保护互动的保护模式,并成立专家委员会,结合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相关成果和经验,正在探索出一条科学有效的保护路径。据调查,通过“命名行动”,恩施州所公布的各类非遗传承人都怀有更高的激情,都更加积极地投身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来。同时,《恩施州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的颁布与实施,也进一步从法律上规范和保证了保护工程的实施。

    二、地方文化工作的得与失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涉及到政府、学界等社会团体的方方面面,但最终需要落实到根本上的还是传承人,传承人永远是非遗保护的核心与关键,所有的地方性政策都是为了激发传承人的传承热情,为传承人提供更好的传承空间。不过,在从国家政府到传承人的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环节往往是我们所忽略的,那就是地方文化工作。现行文化局、民宗委及其分支部门体制下的一大批文化工作者乃是整个非遗保护中的“把关人”,他们的工作直接决定了非遗保护的质量如何,非遗保护的政策落实是否到位,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他们还担任着传承人的代言者、甚至民间艺人的“经纪人”。因此,我们选取了本次调查中一个重要的地方文化人物——恩施州民协主席、恩施州文促会会长田发刚为阐述对象,从其在恩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中的倡导性作用出发,突出其独特的工作理念,从一个侧面展示地方文化工作的思路,以提供相关借鉴和反思。

    据田发刚口述,他认为当下非遗保护机制还有待商榷:一是申报机制不合理,民间文艺作为非遗的一类,几乎全部都需要挖掘、需要保护、需要发展。申报机制类似于经济项目申报的做法,根本不适用于基层民间文化的保护。申报使得文化生态发展不平衡,造成保护资源浪费,而且容易滋生腐败,且还不一定能达到保护的目的。重申报,轻保护,重产业开发,轻传承人的现象屡见不鲜。另一方面是从事基层文化工作的年轻工作人员越来越少。上世纪八十年代,民间文艺大集成时期,参与人数之多,覆盖面之广,成果之多都史无前例。但是随着时代发展和流行文化冲击,从事民间文艺具体传承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而从事基层文化事业的人就更少,他认为民间文艺生存真正的问题是基层民间文化工作的缺失。非遗保护既不能靠政府,也无法靠学界,最终要靠文化工作者,同时政府只能使提供支撑与引导,政府一定不能主导,也无法主导。各地民协与基层文化工作者真正是担任民间文化挖掘保护发展的中坚力量。

    在调查中,田发刚还指出一个问题:基层文化工作者多重于研究,而不重视推广,他指出,文化工作者一定要成为“活动家”,而非“专家”。在他看来,纯学术的探究对基层文化保护事业并无实际意义,基层文化工作者不能只搞研究,每年发几篇文章就完事,因为每个人研究的角度不一样,谁都可以来研究,但是学术成果对实际的民间文艺传承不会起多大作用,所以,重中之重还在推广和宣传,保护与传承。只有在充分挖掘和保护好民间文艺的基础之上,研究才有立足之地。他告诉我们说,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集成活动,搜集了那么多的民间文艺作品,但是最后利用起来的很少。同时,非遗保护还要靠专家、活动家、企业家三家合一共同完成。专家在于研究保护的模式、路径及意义价值的探索,活动家要充分调动各方资源,搞活地方民间文化,充分挖掘和展示民间艺人的风采,给他们提供舞台。企业家可以结合旅游开发,公益保护事业为保护提供必要的支持。恩施一个成功的典型案例就是土家族原生态歌手谭学聪获得2010年CCTV青歌赛原生态组金奖。谭的推出正是2006年恩施民协寻访民间原生态山民歌手的结果,通过不断的打造和包装及一系列的媒体推广过程,最后得以在全国最高级别的赛事中胜出。而且恩施州各地还有很多水平很好的民间歌手急需挖掘和推广。

    田发刚的另外一个贡献是成立了恩施州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发展与促进会,简称“恩施州文促会”,文促会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在去年成功出版《恩施民间文化活化石》一书(湖北人民出版社)以及《恩施民间舞蹈》宣传碟(扬子音像出版社)。今年,他们正在着手做“民歌之乡”的原生态音乐碟,通过这种形式推广和展示恩施民间艺人的风采,同时也是保存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方式。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类似于“田发刚模式”的保护策略虽然能在很大规模上全面掌握民间艺人的信息,而且能很大程度的带动各方资源的互动,但是并不是每个地方文化工作者都能效仿的。这里面一是需要个人具备充足的民间文艺理论和掌握熟练的调查方法,二是需要个人拥有丰富的人际资源,能充分调动各方力量。行政权力问题往往是地方文化工作面临的最大障碍,没有一定“活动力”的人很难把握好全局,而且对于文化工作者而言,具备良好的市场嗅觉、拥有文化推广的意识往往是很难的。田发刚的工作思路中特别重视“表演艺术”,而对于其他的民间工艺以及民俗活动的忽视也是值得注意的,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与民间文艺有着本质差别,前者注重文化价值,后者单纯关注与艺术性这一点。但总之,作为一个成功的地方文化保护案例,确实包含着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值得借鉴。

    三、“非遗”保护不能流于形式

    在本次调查的简单勾勒中,我们结合当下全国非遗保护工作的实际,做了一点粗略的思考:当下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呼声极高,看似我们已经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保护机制,而且从具体样式的保护到具体内容的研究都有文化部门和学术组织在做,但落实到具体的传承人和传承机制,却一直是流于形式。我们可以看看当下保护非遗的几种途径:

    1.国家制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政策法规,各级政府积极学习和宣传。

    2.地方政府组织申报非遗项目(多数是为了得到文化品牌,获得经济效益,重申报,轻保护)。

    3.商业性机构利用非遗品牌大作经济文章(以获取最大经济利益为目的,重开发,轻传承)。

    4.高校专家教授和研究部门组织对非遗的研究,并发表学术研究成果。

    5.民间自我保护,自然传承。

    首先,文化遗产是文化形态中比较特殊的一类。非遗的保护一定要落实到具体的传承人和传承方式。民间艺人的生存状态和人生经历具有很强的特殊性,他们的技艺不是传统的教于学的模式,我们常常提到的“口传心授”就是其中很重要一种。保护非遗,就应该从传承的一点一滴做起,否则,即使把一种技艺传了下来,也只是形式上的。

    其次,非遗的保护触碰到很多体制性的障碍。例如:政府的保护有明确的政策规定,体制外的组织或个人很难插手,但是民间文化形态很大程度是体制外的,它们的地位还没得到政府的确认,所以当这些民间艺人希望得到保护时(常常是经费支持),政府也只是爱莫能助。

    再次,商品经济时代,一些打入市场的非遗产业往往能很好的传承,因为有人出钱,就有人去用心地来“生产”,姑且算一种传承。但是某些与市场要求不符或者其经济价值还未被充分挖掘的非遗品种就被人忽视掉了。而且,地方政府要利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方式来招商引资,如果经济唱不了戏,哪就要拆文化的台。

    最后,研究机构或者专家学者的研究一定要运用到实践中去。保护最终的目的是留住遗产,不是留下一堆学术成果和理论知识来给后人看。怎么运用于实践,可能又是一个机制性问题。

    作为当代大学生,有责任和义务去保护非遗。但是现实是我们缺乏必要的条件:客观上,繁重的学业和就业压力,没有经费支持,没有合适的介入渠道;主观上,缺乏对民间文化的了解,多接触到网络文化、流行文化,与传统和民间相隔太远。但是大学生也有很好的条件去做传承的工作,比如:良好的文化素养和相对单纯的保护动机等等。如果真的需要大学生来做具体的实践工作,文化部门就应该和高校合作,建立一种切实可行的运行机制,通过大学生的工作,帮传承人解决实际困难,使年轻一代真正进入到传承的实质中。

    点评:保护非遗,最重要的还是民间自我保护

    苑利(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这是一篇很好的调查报告。从中看得出当地政府以及各位学子已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这一点,历史会铭记。

    正像前几天冯骥才先生谈到的学者应该当好医生以及时发现非遗保护中的病灶一样,我也是一个喜欢当“医生”的人。我很欣赏文中有关问题一节的分析。中国非遗保护真的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问题仍然很多。其实,文中所讲的地方非遗保护途径(1.国家制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政策法规,各级政府积极学习和宣传;2.地方政府组织申报非遗项目(多数是为了得到文化品牌,获得经济效益,重申报,轻保护) ;3.商业性机构利用非遗品牌大作经济文章(以获取最大经济利益为目的,重开发,轻传承);4.高校专家教授和研究部门组织对非遗的研究,并发表学术研究成果),说到底都是来自于外界的助力,这个助力固然重要也需要,但真正推进非遗有序传承的,恐怕还是民间的自我保护与传承。但就目前的措施来看,还远远不够。如说给传承人传承经费,但真正能到传承人手中的又能有多少呢?大概不足三分之一。其结果便是不但没讨好到传承人,反倒是得罪了传承人。那么,如何才能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甘心情愿地为一国传文明?这确实值得研究。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1-12-9 20:31     标题: 回复 3# 的帖子

“非遗传承的动力机制”,这是一个新的课题,只有把外助力转化为内驱力,优秀的文化遗产才能玩好的继承和发扬。

不能把非遗保护当成一场政治游戏,也不能把非遗行动看做是一种权力博弈,非遗不是一场艺术表演,非遗没有谢幕的那一刻,非遗有关每个人每个群体每个地域民族每个国家的大事小事,它涉及到遗产管理和民俗(文化)学的诸多问题。需要认真对待。

形成合力,才能实现初衷,否则表演散场、游戏玩完,谁都不是受益者。
作者: 太阳鸟    时间: 2011-12-11 21:07

恩施作为湖北省的一块少数民族居住区, 在鄂西民俗旅游文化圈的核心地位,已初步显现.然而,正是这样一种地位与处境,我们看到的却是破坏进程的高速推行,我们的保护,一定意义上只是无能为力而已.因为,政府的利益是现实的,民众的利益同样也是现实的!
那么,作为学术,作为文化反思,如何去参与和评价这样一种深层次的矛盾呢?
我想,真正的问题,恐怕还是遗产与资源的使用观念问题,是十年消费,还是百年传承?
恐怕,十年消费,是我们面临的基本现实.
百年传承, 这份重大而艰难的文化命题, 苍白而柔弱!!
因为,我们的选择权,掌握在政府权与资本权的双重监控之下!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1-12-11 21:22

引用:
原帖由 太阳鸟 于 2011-12-11 21:07 发表
恩施作为湖北省的一块少数民族居住区, 在鄂西民俗旅游文化圈的核心地位,已初步显现.然而,正是这样一种地位与处境,我们看到的却是破坏进程的高速推行,我们的保护,一定意义上只是无能为力而已.因为,政府的利益是现实的 ...
这种心理挣扎可能也是遭遇非遗之后的民俗学者面对的普遍问题。总之坚持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吧。学科怕运动,运动怕斗争,抛却那些对立的思维逻辑。我们做我们应该做的,一百年太久,只争朝夕!嘎嘎~~~
作者: 施爱东    时间: 2011-12-12 09:40

“抢救文化要先救人”
真实在!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1-12-13 09:49

“2011中华文化人物”颁授典礼14日深圳举行

2011年12月13日 07: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深圳12月12日电(记者 郑小红)12月14日晚,由中华文化促进会、凤凰卫视主办,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华侨城集团公司协办,深圳东部华侨城有限公司承办的“2011中华文化促进人物”颁授典礼将在深圳东部华侨城举行,凤凰卫视沈星、尉迟琳嘉主持。官方网站凤凰网将在现场进行直播,凤凰卫视中文台将于12月19日(周六)《皇牌大放送》中播出颁授典礼盛况。

  华人文化精英首聚鹏城
  “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一致的文化称谓、文化身份和文化认同。“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应对全球化时代的重要文化主张。
  作为中国首个专门针对全球华人文化界领域的年度人物进行表彰的活动,“中华文化人物”自2009年12月启动,作为面向全球华人的高端文化品牌,每年举办一次。
  “中华文化人物”以专家委员会推选的方式向华人圈内的文化精英致敬,体现中国社会的文化关注。评选对象包括中国内地公民、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也包括热忱弘扬中华文化的外国人;评选的范围着重于精神文明领域,如社会科学各部门之研究与著述方面,文化艺术各门类之创作与评论方面,传统的与新兴的文化事业及文化产业方面;以及不同民族、地域之间,海内外的文化交流方面;在人物评选标准上除总体表现外,还侧重于本年度的杰出贡献与影响,侧重于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所产生的促进和示范作用。
  继前两届颁授典礼在南京成功举办之后,今年此项活动首度携手深圳。
  苏叔阳、谭晶、九把刀等获年度提名
  在前两届的颁奖礼上,饶宗颐、周有光、星云大师、冯骥才、段先念、裴艳玲、海岩、余隆、宋祖英等多位在华人文化圈备受瞩目的知名人物曾登上舞台,获颁“中华文化人物”这一殊荣。
  今年,组委会继续推选出11位文化人物,颁授“2011中华文化人物”称号。目前,已经公布提名的人物有——
  1、以新作《中国读本》、《西藏读本》向中外读者讲述中华文明,并获巨大成功的作家苏叔阳;
  2、被誉为“敦煌女儿”,在大漠深处坚守半个世纪的敦煌学者樊锦诗;
  3、跑遍山乡,投身乡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土家族民间文艺家田发刚;
  4、历时十九年,每月走破一双鞋,忠诚守护西藏古格王朝遗址十九年的文物保护工作者普布曲桑;
  5、为澳门电影和文化产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电影人、现任澳门蔡氏兄弟影业公司董事总经理、澳门电影协会会长、戏剧家蔡安安;
  6、捉刀有力道,被誉为“网络文学经典制造机”,并以“三无”电影创造年度奇迹的台湾作家、电影导演九把刀;
  7、被百姓称为“拼命三郎”,大手笔创造历史文化各城整体保护与全面发展“大同模式”的国家公务员耿彦波;
  8、以“出人、出戏、出效益”创造“杭越现象”现象的杭州越剧院院长侯军;
  9、以《天下第一楼》誉满天下,成功实践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香港女剧作家何冀平;
  10、深受听众喜爱,在唱法上大胆探索,兼容并蓄,融美声、民族和通俗三家之美,在歌坛独树一帜,被外媒赞为“东方布莱曼”的歌唱家谭晶;
  11、以大唐西市,开创中国首个民办遗址类博物馆的企业家吕建中。
  手捧人文杯缅怀年度大家
  “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是上一年度的“中华文化人物”,再有一个月,他即将107岁。当获悉今年即将评颁“2011中华文化人物”时,周老挥笔写下祝词:人类文化的发展道路,就是人类“共创,共有,共享”的科学道路。
  据了解,获颁“2011中华文化人物”的年度人物还将获得组委会颁发的纪念品“人文杯”。“人文杯”由台湾著名创意设计师石大宇设计,采用《易经》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人文”理念,其物状如行走之“人”,以篆书“文”字为造型元素。
  在颁受本年度文化人物的同时,典礼还有一个特别环节缅怀本年度陨落的华语文化圈大家。在前两届的这一环节中,深情追忆了哲学大师、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任继愈和国学大师、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季羡林,美术设计家张仃、漫画家华君武、画家吴冠中和戏剧家黄宗江为华语文化圈做出的卓越贡献。(完)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