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闽南语系剧种路在何方?创新不等于抛弃传统 [打印本页]

作者: Robot    时间: 2011-12-6 16:02     标题: 闽南语系剧种路在何方?创新不等于抛弃传统

中新网 2011年12月05日 17:44 来源:海南日报 

  歌仔戏《邵江海》选段“六月雪”。歌仔戏以流传在福建、台湾的闽南民间音乐“歌仔”为基础,吸收车鼓、采茶等闽南民间歌舞形成并发展。它是我国三百多个地方戏曲剧种中,唯一根在大陆而形成于台湾,由海峡两岸人民共同创作和培育的地方剧种。

  白字戏《金叶菊》选段“陷驿”。白字戏是一个多声腔的古老稀有剧种,盛行于惠海陆、潮汕和港澳等闽南语系地域。

台北布袋戏《奇遇良缘》。

  文\海南日报记者 陈 耿

  没有观众,就没有戏剧。

  诸多闽南语系剧种不可谓内容不丰富,表演样式不可谓不匠心独具,艺术之美更是动人心魄,然而,除了个别地区的个别剧种发展得较为繁荣之外(如台湾的歌仔戏),其余的基本上都面临生存空间狭小,难以吸引年轻观众等颇多困境。这些剧种的发展前景,引起民间和学界的普遍关注。

  台北木偶剧团带来布袋戏《奇遇良缘》选段,细腻、精致的表演给人以与传统木偶戏完全不同的视觉感受;厦门歌仔戏团献上的《邵江海》选段“六月雪”,女主角一袭白衣连着白色的水袖,加上悲切的配乐,一出场一举手就营造出哀怨的氛围;泉州市木偶剧团的提线木偶戏《小沙弥下山》片段,更是把“小沙弥”跌跌撞撞,吃尽苦头的精妙步态表演得活泼诙谐,叫人叹为观止……11月28日晚在省歌舞剧院举办的“闽南语系剧种戏曲集锦展演”,着实让椰城的观众大饱眼福。

  诸多闽南语系剧种不可谓内容不丰富,表演样式不可谓不匠心独具,艺术之美更是动人心魄,然而,除了个别地区的个别剧种发展得较为繁荣之外(如台湾的歌仔戏),其余的基本上都面临生存空间狭小,难以吸引年轻观众等颇多困境。这些剧种的生存和前景,已经引起民间和学界的普遍关注。

  拿什么来吸引年轻人?

  在“闽南语系剧种研讨活动”期间,台湾戏曲学院副校长、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蔡欣欣曾向与会代表展示了这样一段视频:台湾明华园歌仔戏团的“奇炫”《白蛇传》演出现场,几千名观众身穿雨衣凝神观看。原来,为了制造逼真的效果,“水漫金山”一场以飘扬的白布表现洪水,上空则通过洒水来表示大雨滂沱,同时辅以玄幻的蓝、绿等颜色的光柱,场面效果如梦如真,极其震撼。

  “台湾的戏曲在表演形式上做了很多尝试和创新,譬如台北木偶剧团在《秦琼倒铜旗》中,就有人偶同台演出的、跨界结合的创意。形式的创新吸引了年轻一代走进剧场,接受舞台戏剧的表现方式。”蔡欣欣对记者说。

  没有观众,就没有戏剧。并不是所有剧种都像台湾歌仔戏这么幸运,琼剧等其他闽南语系剧种就面临着观众后继无人的窘境。

  海南省戏剧家协会理事谢成驹多年调查发现,琼剧的市场主要在民间的“公期”(即庙会)和乡村的“民俗喜庆”活动中,琼剧观众中约90%为中老年人,且绝大多数为农村观众。尽管生长在乡下的海南年轻人在小时候都去过“公期”剧场,但鲜有人完整地看过一台戏,原因是他们不是主动前往,而是被父母带去的,多数孩子到剧场也是为了好玩,不是为了看戏。

  在近年电视和电影作品充斥娱乐市场的情况下,海南年轻人的眼球更是很难落在琼剧身上,除非有一些特别的和现代的元素加入琼剧当中,就像台湾的歌仔戏一样,否则很难吸引年轻人。

  据蔡欣欣教授介绍,台湾的剧团都是民营性质的,创作和演出不受政府管制,也没有“主旋律”的说法,戏剧市场有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而且,剧团是家族式的,但完全按商业规律运作,像明华园,不但进行企业化行销,而且家族中有新人参与管理,这就不难找准年轻人的审美需求。

  台湾戏剧的生存经验,或许可以成为其他剧种的“他山之石”。

  创新不等于抛弃传统

  “台湾的剧种怎么看待尊重传统和改革创新问题?”记者问蔡欣欣。

  “传统和创新是两个相对的概念,每个剧种都要与时俱进,都要面临变与不变的抉择。可是,每一个剧种都有自己的个性与核心美学,都有各自的角色行当和声腔语言,这些是不能变的;而表演的程式、艺术美学的表现方式(或虚拟、或写实、或写意),都是可变和可创新的。”蔡欣欣说,“歌仔戏和布袋戏在变与不变之间拿捏得很好,所以在台湾的众多剧种中,它们的生命力是最强的。”

  国家一级编剧、福建泉州市木偶剧团团长王景贤对戏剧的创新问题也有一番见地。他不无忧虑地告诉记者,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戏剧存在严重的趋同现象,大家都朝着一个方向前进,走得太久、太快,因此走得太远了,以为把戏改得越新越好,结果都朝着西方的“话剧”方向靠拢。

  “全球化需要多元化,需要不趋同。当别人都一个劲趋同时,你停下来,就保住了传统,这需要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因为趋同性是与非遗保护的精神相违背的。今天我们才醒悟,连外国人都重视的东西,我们反而丢了。”王景贤认为,“什么叫创新?有时候退一步,或原地不动,清醒地坚守传统也能体现出‘新’来,只是坚守要能面对孤独和压力。”

  王景贤当泉州木偶剧团团长已是第二十个年头了,这些年他带领整个团队,一直固守传统,实属不易。

  好戏不一定要大制作

  针对时下国内评奖成风的弊病,泉州市地方戏曲研究社社长、泉州市文化局原局长郑国权毫不客气地在会上痛斥:“花费一笔巨资,拉起一班人马,编排一部戏,就为了参加评奖,获奖后就基本不再演了,因为演职员太多,演一场费用惊人,老百姓请不起,也就看不到。如此好大喜功,于人于戏,都无益处!”

  郑国权通过研究,发现古时候戏班子的生存秘密不在人多,而在于演员的水平。比如,梨园戏中有“小梨园”之称的“七子班”,只有7名演员;高甲戏原名“九角戏”(闽南语谐音讹变而来),顾名思义,仅需9名演员,但现在至少也要30人;有些戏班则是夫妻档,只有两人。

  “那时候的戏班,人数这么少,有人要轮番化妆,一人演多个角色,很紧张,很紧凑,没有大团队、大制作,但照样把戏演得催人泪下,或让观众捧腹大笑。”郑国权说。

  闽南剧种薪火如何传

  闽南语系剧种普遍存在经费紧缺和缺少人才(包括编剧、导演、演员、灯光、舞美)等难处,如何让这些地方剧种薪火相传显得非常迫切。

  就培养人才而言,台湾的做法是:遴选传统艺术艺师,表彰肯定其艺术成就,制订“收徒传艺”计划以薪传、保存技艺,通过行政手段公布《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暂行纲要》,通令在各中小学的人文与艺术学习领域中,加入对传统艺术、乡土戏曲的介绍与学习。

  以歌仔戏为例。1994年,台湾成立了“国立复兴剧艺实验学校”,设立歌仔戏科,歌仔戏首度进入学校教育体系,2006年,该校升格改制为“国立台湾戏曲学院”,歌仔戏学系从国中、高职到学院,实行“十年一贯”系统化学程规划。

  “艺师”作为薪传艺术本体与维系文化命脉的“无形文化资产”代表人,面向“民间职业戏班”、“业余子弟社团”,通过学校教育体系和社会推广活动等多重渠道,或经由口传心授与言传身教,或借助书面教材与影音数据,或通过反复演练与舞台实践等途径,根据专业艺生传承人、艺术通才扎根和艺文人口培养等不同定位传授技艺。

  对于习艺者,不只是单纯复制技术,更需用心体悟艺师的创作思维、民间智慧、生命态度和艺术情感,演艺才能得以代代相传。

  在创作和演出方面,新加坡亚太演艺研究中心主任蔡曙鹏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要保证创作与演出的质量,传承传统戏曲的精华,创造观众喜闻乐见,反映时代心声的艺术精品。

  本版图片由南海网记者 秦彦 摄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