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北京前门大街等历史街区将保留老住户
[打印本页]
作者:
Robot
时间:
2011-12-5 17:24
标题:
北京前门大街等历史街区将保留老住户
中新网 2011年12月05日 16:30 来源:北京日报
本报记者 耿诺
上周五的清晨6点钟,湿冷的空气夹杂着雪花扑面而来。前门东大街和煤市街上,只有几个人裹着厚厚的棉衣步履匆匆。再过半个小时,大栅栏一带开始出现活动的人影,孩子们陆续背着书包走出家门。早晨的时光,是住在这儿的居民给街道以生机。而让居民惴惴不安的是,他们会从这商业区中拆走吗?
今日,《北京市“十二五”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规划》正式发布。对于原住居民的保护业已写入了规划中——“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区及传统平房区的历史风貌,提升文化内涵,促进文化延续。注重人口疏解实施过程中的文化延续问题,保留一定数量原住民,保持人口结构多样性。”
“对于旧城中的改造和保护,我们不会一拆了之。尤其是有着浓厚北京特色的历史街区中,会保留一定的居住人口。”市规划委相关负责人说。
怎么留:
旧时商街不会拆成“纯商业区”
前门大街商业区的范围在扩大,南锣鼓巷也将变成步行商业街。随着旧城保护工作的推进,一些居住传统商业区附近的居民忍不住惴惴,不知何时自家胡同也要变成步行街,不再适合居住了。
“其实在过去5年中,我们已经修缮了5000多个院落,给110余万平方米的旧城房屋解危排险,改善了5万户居民的住房条件。”市规划委相关负责人说,老城区中要保护的商街不仅不会变成纯商业区,相关部门还会给区域内的居民改善居住条件。
这事儿要说起来就细了,胡同中增加、更换了路灯,建起了变配电设施,架空线入了地,清洁能源采暖进了平房,老院子里进行了上下水改造,自家的、公共的卫生间都升级……这一系列市政设施改造,使旧城传统平房区内的市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确实有些区域会搬迁,但从没有说过不让老百姓住了。要不财政贴这么多钱改善平房区生活环境,图什么?”相关负责人说。
“凡金银珠宝以及食货如山积,酒榭歌楼,欢呼酣饮,恒日暮不休。”前门大街在历史笔墨中,永远是一幅商贸往来的胜景。但记者在已经拆除了部分平房的前门东区看到,还有老街坊尚未搬迁。东城区规划分局负责人表示,目前正在针对他们制定原地居住的方案。如果居民想改善环境,还可以按照旧城人口疏解的自愿原则搬到新城区,如果真是故土难离,规划也会考虑到市民的实际需求,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
怎么改:
劝业场重建 与胡同院落共生
“我们在保护传统商街的同时,要修复一些过去的地标性建筑。但如果这些旧日地标性建筑就在胡同之中,我们在规划时也会考虑到对胡同居民的影响,研究旧式建筑和胡同的共存关系。”市规划委相关负责人翻开一份劝业场的修复规划书说。
欧式古典复兴风格中蕴含着民国遗风、屋顶巨大的玻璃天窗,三层回廊的内部结构配上豪华的内饰,劝业场,曾经是大栅栏的胜景之一。记者获悉,劝业场已经进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序列,并将在整治后重生。
这栋建筑,无论是对京城的商业、还是建筑业来说,都有着独特的标志性。劝业场始建于1905年前后,为京城首幢大型综合商业楼,比久负盛名的天津劝业场还早20多年;其前身为“京师劝工陈列所”,是京城最早的具有博物馆性质的建筑;由于装备了京城商业楼里第一部电梯,还成为了本市公共建筑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案例。
但它现在只是一座宾馆。从前门往南看,劝业场的顶楼上戳着“新新宾馆”四个红字,和其风格格格不入。
“劝业场肯定要修复原貌,但不会因为恢复商业的原貌,就把周围都拆平了。我们正在研究传统商业区如何与传统居民区共生。”市规划委相关负责人说。
从一份规划书中,已经看出了这种“共生”的转变:大栅栏C地块将以劝业场为中心,保留片区传统风貌、肌理,完美融合区域发展与传统文化保护,把单纯的以旅游服务为目的的商业模式,转化为创新多变的商业空间……宣传老北京文化,推动文保事业。
相关负责人将其解读为:这将尽量保留原有胡同肌理,最大程度上延续历史街区风貌。市井商业将与新兴商业融合、共生,传统的胡同院落将与大量的民国建筑共生。
怎么迁:
城内资源同时搬到新城
留在旧城里环境可以改善,那对于迁到新城的居民来说,是否还能享受到同样的待遇呢?记者在“规划”中看到,将引导城内的资源同时搬到新城。
“第一应该积极鼓励、大力支持自愿出城的市民,第二应该让市民在货币、房屋补偿两种政策里自由选择,第三政策需要有连续性,第四腾出房屋的使用可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在“规划”征求意见的过程中,一位署名为“一个热爱北京的市民”发来了4条意见。
这也是得到市规划委采纳、并相应修改征求意见稿中条款的市民意见之一。记者在规划中看到,由于旧城区人口密度太大,在“十二五”期间,人口疏解将和加大居民生活环境改善力度并行,仍旧会坚持“政府主导、居民自愿、专家指导、社会监督”的原则,研究制定促进旧城人口疏解的相关综合配套政策,为符合条件的外迁居民提供住房保障。
外迁的居民也不必过于担心,在“十二五”规划中,要求“切实转移旧城内的各项优质公共资源”,新城和旧城区,将同时发展。
记者在规划中,看到了与“一个热爱北京的市民”同样的话:“研究制定居民外迁后腾退用地和房屋的使用管理政策,促进旧城复兴。”
作者:
Robot
时间:
2011-12-6 16:20
标题:
旧城保护留住“原住民”,才有“北京味”
中新网 2011年12月06日 14:34 来源:新京报
■ 观察家
北京旧城区历史文化的精髓,其实体现于原住民的生活细节中,旧城独特的生活文化是几十上百年,在原住民的生活中慢慢积淀下来的。
据《新京报》报道,北京市规划委日前发布《北京“十二五”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规划》(简称《规划》),明确北京中轴线的文化保护,并不是将所有原住民“撵走”,而是适当留人,注重人口疏解实施过程中的文化延续问题,保留一定数量的原住民,保持人口结构的多样性。
而在此前,北京旧城保护的主要着力点,在老建筑的维护和更新上,在旧城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上,而旧城中的原住民,不仅不是“保护”的对象,反而被认为是“保护”的不利因素。正因为此,过去旧城保护的一个思路,就是要疏散旧城区内的人口。
然而,旧城保护,人与建筑不应被割裂开来,甚至可以说,“人”才是旧城保护的主角。旧城区的原住民,生于斯、长于斯,祖祖辈辈至今,早与这片土地形成了血脉相联的关系。他们是旧城区历史文化的代表,没有他们,老建筑群保护得再好,也只不过是一堆死气沉沉的砖瓦。而有了他们,旧城区才会散发出地地道道的老北京味儿。
此次官方文件首次提出旧城保护要留住原住民,注重文化延续,无疑是理念上的重要转变。显然,政府已经认识到,北京旧城区历史文化的精髓,其实体现于原住民的生活细节中,旧城独特的生活文化是几十上百年,在原住民的生活中慢慢积淀下来的,这样的历史传承不可轻易掐断和推倒,而应代代相传,代代受益。
其实,旧城保护留住原住民,不但关乎文化延续,旧城区中独特的人际网络,更是一份值得珍视的社会资产。旧城社区大多属于传统的“熟人社会”,社区的邻里关系,往往建立在人们的熟悉、信任和相互帮助之上,虽然看上去有点混乱、复杂和无序,其背后却有一种神奇的秩序在维持着社区的安全和自由,让旧城的社区生活生动而温馨、丰富多彩且充满活力。
调查发现,居民交往密切的社区,社区活动参与度高,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强,同时居民的安全指数也较高。过去几十年,在北京的旧城改造中,成千上万的原住民如原子般被分散到各处,造成社区网络被拆散,许多旧城老居民与往日同声同气的街坊断了联系,这种社会关系的断裂,是一种无可挽回的损失,难以用金钱衡量。
旧城保护,需回归到“以人为本”,旧城的更新活化,要特别关注保留社区文化的原生态及社区人际网络,重视社区自我发展的能力。所以,旧城保护不应简单地通过行政手段上令下行,政府部门应关心社区文化的传承,关心社区内社会关系和社会支持的存在,充分了解社区居民的状况、特点、需要、意愿,对其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
没有谁会比原住民更熟悉旧城的情况、问题和改善的方向,应让他们尽可能留在旧城,充分参与到旧城保护工作中,并分享保护的成果。
□韩涵(媒体人)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