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月末汇报] 11年11月:中心与边缘:一组观察研究的视角 [打印本页]

作者: 穆昭阳    时间: 2011-11-21 00:50     标题: 11年11月:中心与边缘:一组观察研究的视角

一、主要文献概述

    对于边缘与中心的研究,涉及这一话题的著述较为集中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研究领域中,并且纵横交织。笔者通过阅读和搜集,找到了许多书籍著述,而对于文章的罗列没有过多涉猎,具体名称放入文后参考文献之中。此处提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著作。
“边缘是观察、理解族群现象的最佳位置”
    首先要提到的是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该书旨在于介绍族群认同与社会记忆理论,以及边缘研究(border or frontier study),并以实际研究为例说明在如此的研究中我们如何利用考古、文献与人类学资料,来解答一些中国历史中被忽略的重大问题。提出一种介于史学与人类学之间的民族史研究——边缘研究,简单得说,这种研究法的重点由民族的内涵转移到民族的边缘。作者的另外一本《羌在汉藏之间——一个华夏边缘的历史人类学研究》即是边缘研究的一个范本。类似的还有袁晓文《藏彝走廊东部边缘族群互动与发展》,彭兆荣《岭南走廊——帝国边缘的地理和政治》。陈衍德《全球化进程中的东南亚民族问题研究——以少数民族的边缘化和分离主义运动为中心》围绕少数民族的边缘化和分离主义运动这个中心议题,论述全球化进程中东南亚民族问题的产生与发展。其中在第三篇论述了在泰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少数民族边缘化的现象,即在少数民族边缘化的总趋势下,由于历史和现实条件的差异,出现了两种边缘化的类型——泰北落后的原住民型与泰南的跨境少数民族型。并对两种类型的少数民族边缘化进行具体的分析。
    周建新等著《从边缘到前沿:广西京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变迁》认为传统的研究边缘族群的理论大多以中原文化为中心来探讨少数民族族群的文化现象,带有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偏见。其探讨也大多以构成此民族人群内部客观特征为依据,如体质、语言、文化等;或以地理学上的空间概念为分析依据,分析族群边缘化的地缘性因素;或以历史学的民族溯源法,从时间上探讨民族来源及其形成过程。书中还提出:在传统观念中,边缘似乎永远处于中心的外围,无法达到中心或成为中心。地处边陲的跨国民族地区,如果按照这样的理论进行纯经济角度的分析,那么它们既不能回归中心,也不能融入中心,只能被一味边缘化。中国传统的国家治理观念中,治在中心,守在四方,而这种观念所导致的结果就是,不重视边疆地区的建设与经营,甚至认为边疆地区是容易遭到破坏的地区,不属于发展建设的地区。因此,我们便无法从历史文献中找到一个曾经辉煌的边疆地区的“中心”。(页291-293)
朱爱东《城市边缘的彝族村落:云南宣威县庄子村调查与研究》是针对上面著述做的一个具体的田野调查案例,另外还有南文渊《可可淖尔蒙古:走向边缘的历史》,孙秋云《核心与边缘——十八世纪汉苗文明的传播与碰撞》,丁明俊《中国边缘穆斯林族群的考察》等。
    “边缘是发现、研究社会问题的一个角度”
    对于边缘和中心的研究除了集中在对于民族、文化等方面外,近些年更多出现了与城市化进程相应节拍所产生的成果。它们对于城市化发展中城市建设的问题、生态环境和特殊人群都有一定关注。安涛《中心与边缘:明清以来江南市镇经济社会转型研究-以金山县市镇为中心的考察》认为江南地区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今天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是以传统的江南区域为核心发展而来的。近代以降,传统文明与西方文明在这里激荡交汇,开始了中国区域社会最早的近代转型。万向东《都市边缘的村庄:广州市北郊蓼江村的实地研究》,《中心与边缘——九江近代转型的双重变奏(1858-1938)》,查尔斯•沃思《城市边缘:当代城市化案例研究》等都是对于社会转型中对于城市边缘关注的个案。
侯晓丽《边缘地区区域过程与发展模式研究》选择甘肃省宕昌县这一个多种因素交织的典型边缘地区,在对边缘地区、边缘化、边缘效应等相关要领进行辨析的基础上,首先明确了书中所指“边缘地区”,不仅仅是地学意义上的边界、边际,而是泛指那些交通不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发展速度以及未来发展能力均落后于区域中心,在区域生态-经济综合发展上面临双重困境的特殊地域。边缘地区问题的存在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区域非均衡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刘晖《珠江三角洲城市边缘传统聚落的城市化》对城市边缘传统聚落在当前城市化过程中的规划设计和历史资源保护中的若干形态问题提出具体解决方案。包括:旧村更新模式和具体形态方案示意、城市边缘村镇总体规划应对区域快速城市化,传统聚落整体风貌和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等。另外还有如
邢忠《边缘区与边缘效应——一个广阔的城乡生态规划视域》,也是具体的规划和模式研究。
    除此,边缘研究还关注了具体的生活对象,即各种特殊人群的关照和研究,在这方面的成果也是特别的丰富,更加强调了社会应用性,解决实际问题。《边缘的突破:云南社会性别探索与实践》汇集了“社会性别与发展”小组多年来各项研究的成果。贯穿整个文集的共同点是作者们对底层和边缘群体的深切关注。出于女权主义立场,这些身处城市的知识女性和男性多年坚持往返奔波于云南偏僻的村寨乡镇,调查多民族妇女的健康状况、生育习俗、医药知识,访问受艾滋病影响的群体,了解农村妇女对基层管理的参与程度,探索底层妇女赋权的途径、手段和机制,还把对社会性别等级关系的研究伸展到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这样一个积极投入社会实践,努力参与社会变革的学术群体通过这本文集传递给读者的不仅是来自草根和边缘的多方面、多层次的信息,也为知识界建树了一个有意义的范式。以此展开,周大鸣《自由的都市边缘人——中国东南沿海散工研究》,陈琦《边缘与回归:艾滋病患者的社会排斥研究》,彭拥军《走出边缘:农村社会流动的教育张力》,杨斌《农村男性弱势群体的婚姻边缘化问题研究:以贵州为例》,李涛《农民工:流动在边缘》等等都是这方面比较好的研究著作。对于我们进一步拓宽视野,加强研究提供了借鉴。
    以上是对于“边缘”与“中心”这两个关键词,作为一组研究视角搜罗到的代表性著述的阐释,对于我们的研究都是很好的典范,下文开始正式的切入和探究。


作者: 穆昭阳    时间: 2011-11-21 00:51

还是不太会编辑帖子,这是这个月我要讲课的内容,中心与边缘,还没完全做好,先发出第一部分内容
作者: 京师园丁    时间: 2011-11-21 07:29

谢谢!
受益匪浅
作者: 穆昭阳    时间: 2011-11-21 08:43

二、边缘与中心的概念解读

     边缘,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处于位置上的边角落,是离中心较远的区域,两个概念是相对而言的。并无绝对的边缘和中心,此处中心可以是一个具体的点,也可以是一个具体存在的空间,向外到远处即是边缘,这里的边缘更多应该是体现为系带状。中心与边缘是互动的、不是静止不变的。以辩证的眼光看,任何中心在某些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也可能成为边缘 ,而处于边缘的建构即使不会成为整体或普遍的中心,也有可能成为部分的中心。边缘与中心,不仅是地理空间上的一种表现,还有经济上的、政治上的以及所引发出来文化上的不同表现。

       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研究
       以上是一个边缘与中心源起的一个脉络,即所谓边缘是相对于中心概念而言的。中心,就一般情况而论,不外乎行政区划上的以政府驻地为集中点的政治、经济、文化之优势位置。现代社会,人们趋向经济发达的中心,因此也就形成了经济发展落后的边缘,同时也就形成了中心与边缘在政治、文化甚至心理上的落差。这种落差,在人们心理上,就体现出获得重视的优越感和被忽视的自卑感。这种二元对立的社会观察和分析方法,在人类学中也受到普遍重视,以至于发展了边缘文化论。(周建新,页292)
      赫克托理论展示了对于在政权之上的一种理解,他是由此针对一个多族群国家内发达核心地区与欠发达边缘地区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国家发展的两种模式:扩展模式和内部殖民主义模式。前者认为国家的发展大可视作这样一个过程,当地区性独立的文化身份开始失去其社会意义,开始变得不那么引入注目时,国家的发展就开始了。在此过程中,几个地方的和区域的不同文化被逐步超越了它们之间区别的一个国家文化所取代,核心及边缘地区的文化必须完全融入一个兼容并包的文化系统,所有的社会成员都对这一文化系统有着根本的认同和忠诚。而后者是指中央政权对国内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或边缘地区采取一种与殖民主义相似的统治方式,即先进群体控制的核心地区对边远地区在政治上进行控制,经济上进行掠夺。
      以空间观念作为切入点或路径来研究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历程,将所研究对象划分为中心区和边缘区,是西方社会科学研究中应用非常普遍的一种研究方法。如美国历史学家魏特夫在《东方专制主义》中曾把古代东方社会称为“治水社会”,在他笔下,“治水社会”就分为“治水的核心地区”、“边缘地区”和“次边缘地区”等不同类型,然后着重分析这些不同地区中治水强度与官僚机构的强度、社会制度与管理、农业文明与社会的关系。(孙秋云,页260)谈到治水,国内对于“水”的研究著述有着相当丰富的成果,这是我们研究社会秩序和民众关系甚至当地文化的一个极佳的角度。“水”是对人类生产、生活极为宝贵的,所以也凸显了其重要性,如董晓萍的《不灌而治》,行龙、杨念群主编的《区域社会史研究》等等都是可以作为参照的。
      经济学大师普鲁维什的中心边缘理论以及沃勒斯坦都把中心边缘理论进一步演化为中心、半边缘和边缘的理论。这些经济学的观点,分析了边缘地区的边缘性质及导致边缘化的因果关系。他们提出的边缘化概念与表现边缘化的概念对我们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同样地,美国政治学家戴维•威尔金逊也是个典型的“中心、边缘”论者。他认为:“典型的文明(世界体系、宏观社会)由于其特征在空间上并非是到处一致的,由于其特征是集中表现在中心部位的,由于有些部位所表现出的不一致性是相同的,由于这不一致性本质上是同文明过去的扩展史相关联的,所以具有如下特性:1.中心(占主导地位、历史悠久、先进富有、强大);半外围,与中心紧密相连(历史较短、趋于边缘、遥远、并入较晚、较弱、较贫、较落后);3.外围,与中心连接不紧(游牧民、尚未与城市挂钩的农民自给自足生产者以及与主文明有贸易往来而无经常性斗争或结盟的其他文明)
       综上,我们对于中心与边缘的理论概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那么它对于我们的专业研究,尤其是在研究族群文化等现象时,是一个非常好的立论角度和研究术。王明珂的研究正是给我们做了一个典范。中心、边缘的划分标准存在着研究者的主观取向、研究旨趣、学术背景上的差异,在研究中会造成诸多的争论和歧见但在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尤其是文明扩展和传播现象时,还确实是一个有说服力的解释框架。
作者: 耿羽    时间: 2011-11-21 21:32

昭阳想研究的重点是边缘地区。

边缘人群没有交代前后,突然插入,很生硬,很突兀。
作者: 耿羽    时间: 2011-11-28 09:40

为什么要研究“边缘与中心”,想回应什么?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