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雷泽(Frazer, Sir James George 1854-1941),英国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宗教史学家、英国进化学派的代表人物。1854年出生于英国西北部的工业重镇格拉斯哥,1869年进入格拉斯哥大学,1874年转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弗雷泽早年的专业是研究古代文化史,后来因看到民族学家泰勒《原始文化》一书而深受影响,转而开始进行人类学和民俗学研究,他的一生都以泰勒的比较法为手段从事研究。1907年,他应聘为利物浦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期间首次使用“社会人类学”一词,此后英国各大学也将民族学课程叫做“社会人类学”,从此“社会人类学”成为英国民族学的正式名称。在利物浦大学任教一个学期后,弗雷泽回到剑桥大学,以后一直在那里度过余生。弗雷泽非常勤奋,他经常在牛津大学的图书馆里工作12小时,风雨无阻,节假日亦复如此。弗雷泽曾对宗教信仰仪式和社会风俗制度进行广泛的比较研究,并收集了丰富的资料,他特别重视从民俗学角度收集、整理各种土著民族和古代原始民族的资料,以对巫术、禁忌、图腾等原始宗教现象的研究而享誉学术界。
弗雷泽在人类学界有重大影响,主要是由于他的巨著《金枝:对巫术与宗教的研究》(1890-1915),该书前后有4个不同版本。最新一版中译本是2006年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书中主要阐明宗教和巫术的起源、进化过程,以及两者的区别。他论述宗教信仰和仪式与社会政治组织及各种制度之间的关系,被誉为民俗学和原始宗教研究的宝库。该书的基本观点是:人类思想方式的一般发展过程是从巫术到宗教,最后发展为科学。他指出巫术揭示了一种原始理性,是原始社会曾经流行的“准科学”,巫术活动在其认识自然的发展过程中或因求诸超自然的神灵力量而走向宗教,或因依靠人的经验观察而走向科学。他的这种宗教进化观为后来许多人类学著作所采纳。
弗雷泽还因向他同时代的欧洲思想家介绍了大量原始习俗而具有广泛影响。虽然他本人很少外出旅行,但他一直与传教士及殖民地官员保持着密切联系,这些人为他提供各种材料,并对他的研究作出评价。他的主要著作还有《图腾崇拜和族外婚》(3卷,1910),《不朽信仰和死者崇拜》(3卷,1913),《旧约中的民俗》(3卷,1918),《自然崇拜》(2卷,1926),《火的起源神话》(1930),《原始宗教中对死的恐惧》(2卷,1936),《澳大利亚的土著种族》(1939)。他于1914年被封为爵士。
功能主义的第二个奠基人拉德克利夫-布朗(A. R. Radcliffe-Brown 1881-1955)布朗1881年生于英国伯明翰,幼年丧父,家境并不宽裕。小时他天资聪颖,学习勤奋。18岁中学毕业后,在伯明翰图书馆找了份工作,后来得到在南非谋事的哥哥的鼓励和资助,得以继续学习。1901年,布朗进入剑桥大学著名的三一学院攻读精神与道德科学,并获得奖学金,1904年成为W. H. 里弗斯第一个人类学专业的学生。为了研究法国社会学大师涂尔干的理论和方法,他曾两次赴法留学。1906-1908年,他去印度的安达曼群岛作实地考察,这一工作使他获得了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研究员的资格。1909年,开始在三一学院讲授社会人类学。1910-1912年去西澳大利亚考察,着重研究亲属和家庭组织。1916年任汤加王国的教育处长。1920-1925年,他曾担任南非开普敦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并在该校创办了非洲生活和语言学院。1925-1931年在悉尼大学任教,曾就理论人类学和应用人类学的研究工作提出了详细的教学大纲。进行教学的同时,他还对澳大利亚、南非、美拉尼西亚群岛以及东南亚等地进行过多次田野工作和访问。1931-1937年拉德克利夫-布朗在芝加哥大学任教,曾将社会人类学介绍给美国学者。1935年,布朗应燕京大学的邀请,曾来中国讲学,在燕大呆了3个月,期间“对学生的报告建议,一一指导,批评得失,鼓励学业”。他还撰写了《对于中国乡村生活社会学调查的建议》,并计划对中国的中原文化进行田野工作,后因日本侵略中国,研究计划被迫中断。布朗1937年回到英格兰,在牛津大学任教,并担任人类学系主任,直至1946年退休。
布朗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个讲求科学、注重效率的人。他的穿着像一个无可挑剔的学者,他很在意自己的每一个姿势,甚至是睡觉的姿势。他不爱搭理那些他认为肤浅的人,他们和他说话时,他只是目视远方,据说这是为了节省时间。
布朗所写《安达曼岛人》(1922,新版1948)一书,即是在他当年调查的基础上完成的,书中着重阐述了他的功能主义思想和方法,被认为人类学圭臬的著作。该书有梁粤的中文译本,2005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布朗的早期著作还有《民族学方法和社会人类学》(1923)、《文化的历史解释和功能解释》(1929)、《人类学研究的目前状况》(1931)等。布朗的理论在《澳洲各部落的社会组织》(1931)一书中得到精辟的阐述和应用。这部著作涉及当时所知的澳洲所有土著民族,并对有关亲属、婚姻、语言、风俗、土地的所有权、两性关系的模式和宇宙观的大量资料进行了编目、分类、分析和综合。书中力图把社会诸现象解释为诸种因素相互适应、融合及整合的体系。布朗的后期著作有《原始社会的结构和功能》(1952)和《社会人类学方法》(1958)等。前者有潘蛟等人的中文译本,1999年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后者有夏建中的译本,2002年由华夏出版社出版。在《社会人类学方法》一书中,除了论述社会人类学的方法之外,也包括布朗对这门学科的性质、构架及理论范畴和概念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