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人口较少民族“非遗”保护刻不容缓
[打印本页]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1-11-7 19:34
标题:
人口较少民族“非遗”保护刻不容缓
访文化部副司长马盛德:人口较少民族“非遗”保护刻不容缓
马盛德是一位撒拉族学者,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和中国艺术研究院,他的研究领域是中国传统民族舞蹈和宗教舞蹈。谈起小时候在故乡参加的撒拉族打麦活动,马盛德在办公室就吟唱起打麦的号子,富有节奏地手舞足蹈起来。作为文化部非遗司副司长,马盛德对全国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充满兴趣和感情,近年来一直在为各民族的“非遗”保护和研究四方奔走。
《中国社会科学报》:作为一位撒拉族学者,您认为撒拉族有哪些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马盛德:撒拉族是一个人口较少的民族,但是文化比较丰富,形态较为完整。目前撒拉族有三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是“撒拉族婚礼”、“撒拉族服饰”和“撒拉族篱笆楼营造技艺”。
我认为,撒拉族最有价值、影响最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骆驼泉口述传说。撒拉族先民在约800年前从西亚迁徙到循化,由于文字失传,这个迁徙历史主要通过骆驼泉口述传说代代相传,是典型的口述历史。对撒拉族来说,街子清真大寺的古本《古兰经》是具有物质载体的最重要的文化遗产,而骆驼泉的口述传说是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撒拉族民间婚礼上要表演“骆驼戏”,又叫“舞骆驼”、“跳骆驼”。
撒拉族婚礼是撒拉族重要的礼仪活动。撒拉族婚俗包括饮食、邻里关系等世俗生活的方方面面,集中体现了撒拉族的民族文化。撒拉族刺绣具有独特的本民族特色。撒拉族女子很小就要学习绣活,刺绣品主要有枕头、袜子、腰带等。我家里就摆着姐姐的刺绣,非常雅气。应该说撒拉族刺绣在今天仍然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
另外,撒拉族篱笆楼是撒拉族迁徙到黄河峡谷地带后,结合当地自然环境,融合其他民族文化而修建的民居。现在篱笆楼很少了,其营造技艺需要予以保护,据我所知,循化县就举办过篱笆楼营造技艺培训班。
《中国社会科学报》:除撒拉族外,西北民族走廊其他人口较少民族有哪些重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马盛德:西北民族走廊各民族都有灿烂丰富的民族文化。以保安族、东乡族、土族和裕固族为例。保安族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保安族腰刀锻制工艺”,保安族学者对此做了许多工作,目前保存还是较好的。东乡族的民间传说“米拉尕黑”、擀毡技艺列入了国家级“非遗”项目。土族国家级“非遗”项目较多,有土族纳顿节、土族於菟、土族安昭、土族轮子秋、土族盘绣、土族婚礼、土族服饰、土族民间长诗《拉仁布与吉门索》、丹麻土族花儿会等。裕固族则有裕固族民歌、裕固族传统婚俗、裕固族服饰等项目列入。
《中国社会科学报》:对撒拉族等人口较少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在国家层面开展了哪些理论和政策研究工作?
马盛德:应该说,文化多样性的锐减是人类面临的共同话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主张,并在这一背景下延伸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面临许多问题,尤其是人口在10万人以下的22个人口较少民族面临的问题更为紧迫。对他们来说,“非遗”的传承保护刻不容缓,对此我们充满忧虑。从国家层面来看,已经进行了一系列“非遗”保护工作。有关“非遗”的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也在积极探索之中。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郝苏民教授承担的“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课题研究”就是文化部委托项目。
概括而言,相关工作分为四个层次。第一,摸清22个人口较少民族的“非遗”现状;第二,搞清“非遗”传承保护存在哪些问题;第三,分析这些问题是怎么造成的,哪些问题是各民族面临的共性问题,哪些问题是某个民族面临的特殊问题;第四,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应该说,22个人口较少民族面临的问题有所不同。其中,撒拉族面临的问题较为迫切。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撒拉族“非遗”的传承保护压力很大。目前循化县还没有一个撒拉族民俗展览馆,这对于撒拉族“非遗”保护不利。
总体上看,中国政府非常重视人口较少民族的“非遗”保护。因为这不是一个小问题,而是关系到以人为本的核心问题,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多元一体格局下,对人口较少民族的关怀和平等对待。人口较少民族“非遗”传承保护工作非常艰巨,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记者:曾江)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1-11-7 19:45
以前对民族的直观感受没有现在明显,就以少数民族教育为例,我们民族教育学院今年学生数量最多的两个民族是蒙古族和土家族。所以对于这样人口不断膨胀的民族来说,他们的非遗保护大可不必担心,而且就教育而言,内蒙算是自治区里教育做的最好的,而土家族的考生在与其他汉族地区考生竞争而言,也根本没有劣势,所以就未来较少民族的人才培养和文化遗产保护这两个层面的问题而言,形势可能是非常严峻的,如鄂温克族,毛南族,独龙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等等。。。没有本民族的人才走出来然后回到地方,很多非遗根本无法有效的被挖掘和保护。而对这些较少的民族而言,很多民俗学者关于民俗文化顺其自然发展消失的观点也并不适用,因为对这些族群来说,没有文化的传承可能就意味着这个民族随时可能在我们眼前消失。
而这还牵扯到另外一个问题,即在国家给予少数民族的诸多优惠政策中,55个少数民族是一视同仁的,而对于蒙古族土家族这样的“多数民族”,似乎在很多时候因为人口的优势率先抢占了很多资源,比如我们高考或者考研的优惠政策,湖北的土家族考生和云南一些人口较少民族且偏远地区的考生同时竞争,本来就是不公平的,但大家享受的加分和优惠都是一样的。我想在文化遗产保护上是不是也存在这个问题,即对那些人口较少民族的非遗保护事业,国家更应该投入更加多的资源向他们倾斜,这不存在对这些地区和民族不尊重的问题,而是关系到非遗保护本质上能否达到其实效和目的的问题。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