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王铭铭]评王明珂《羌在藏汉之间》
[打印本页]
作者:
karin
时间:
2009-1-8 13:52
标题:
[王铭铭]评王明珂《羌在藏汉之间》
评王明珂《羌在藏汉之间》
(王铭铭的博客 2008-10-20 21:33:34)
王明珂的这部新作(台北联经2003年版)运用历史人类学方法,对羌族的民族认同、历史与文化展开了深入研究。历史人类学是80年代以来人类学理论方法综合的新成就之一。尽管不同的学者对这一方法给予了不同定义,但是他们大多数同意,历史人类学意义上的“历史”是多义性的,它包括(1)事件的时间流程、(2)历史的创造者(当事人)对这一流程的诠释、及(3)包括学者在内的“历史之后人”对过去的理解。基于历史的多义性解释,历史人类学家在展开历史研究时,特别注重从所谓“客观历史”与“主观历史”的双重视野出发,考察被研究的文化的内在差异与社会记忆的复杂性。王明珂对羌族展开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也是沿着这条思路展开的,它应是华语人类学界迄今为止同类作品中最成功的一例。
同时,王明珂的作品,其可贵之处也恰好在于:它不停留于历史人类学对如何理解“历史”展开的那些纠缠不清的抽象论辩上,而将大部分的注意力集中于所谓“华夏边缘”形成过程的实地与文献的探索上。关于“华夏边缘”,王氏已在写作本书之前的《华夏边缘》一书里做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就我个人的理解,王明珂的“边缘”概念提出于王崧兴的“从周边看中心”方法之后,经过与来自西方的历史人类学、后殖民主义文化研究、新史学、表征理论及文本理论的结合,他的这一概念已从内涵上丰富了王崧兴的早期定义。在王崧兴时代,“边缘”的研究,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核心”而存在的;而对于王明珂而言,“边缘”是“核心”与“边缘”共同建构出来的,因而,它本身反映的正是“边缘”与“中心”的关系。
怎样理解“边缘”与“核心”文化建构的“互为主体”关系?这一问题,是王明珂自始至终试图回答的。在寻求问题的答案的过程中,王氏又将自己的论述与有关“族群边界”建构的社会理论与人类学论述联系起来。在我自己看来,关于“族群边界”的研究,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曾出现两次高潮。第一次,涌现于上个世纪50-60年代,那时诸多关于“族群”的论述,是围绕着二次大战后第三世界新兴的国家展开的。这些新兴的国家,许多曾是人类学研究的被殖民的部落社会,但二战后纷纷独立,有的结合,有的分化,最终都建立了自己的“国族”(nation)。为了分析这些“部落”原生的“族群性”与后期的“国族认同”之间的关系,人类学家曾进行相当深入的研究。第二次,涌现于80年代以来。在这个时期里,人类学家依然关注前面一期关注过的问题。不过,由于此时欧盟与欧洲民族国家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学者们热衷讨论的话题,因此,关于“国族”的讨论逐步与欧洲民族主义的反思融合起来。随之,“国族主义”(nationalism)的“近代建构论”便逐步取得支配地位。
10多年来,海峡两岸的人类学家和社会史学家针对“中华民族”提出了许多论述。在这个时代里,不少学者仍沉浸于“客观的民族史”研究中,而55岁以下的两岸新生代学者则更多地接受“近代建构论”。王明珂的研究属于是这些新生代学术研究中少见的个别扎实的学术探讨之一,它虽追求一定的学术前沿性,却拒绝舍弃任何有利于我们展开深入分析的框架。王明珂在实施自己的研究计划时,对国际学术界存在的这些理论探讨是熟知的。在深受其影响的同时,他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有深刻意识的。从一个侧面,他表明自己是一个想用实证的资料来连接“族群边界”的“原生论”与“建构论”的学者。因而,王氏的论著带有“建构论”的形象,却没有“建构论”的“近代性”,它巧妙地结合了“建构论”与“古史人类学”研究(包括“疑古派”在内),呈现出了一个具有自身特色的解释体系。
在我看来,基于欧洲经验提出的“近代建构论”,与欧洲独特的历史经验有关。在欧洲,罗马帝国的衰亡,是近代欧洲民族国家兴起的古老前提,而欧盟的成立又是欧洲人为了消除其“族群边界”而展开的“帝国复兴运动”。在中国,多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在中古时期没有衰落,反而在唐宋以后一直保留下来,直到近代,虽遭帝国主义的冲击,其一体性至今依然存在。在这样一个“文化多元”、“政治一体”的国度里展开“族群”研究,早期中国人类学家如吴文藻、费孝通已看到了西方理论的不足之处,他们也各自提出了一些补充方案。可惜的是,由于50年代中国民族学、人类学、民族史研究过于强调苏式“民族定义”的正确性,对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探讨没有得到深化,这个情况直到最近20年才有变化。王明珂的历史人类学研究,关注的是羌族作为一个“华夏边缘”的民族意识的形成过程,采用的资料既来自历史文献,又来自田野工作中的口述史研究,所呈现的研究成果,实属大中华区人类学界近些年来的重要成就之一。
2003年10月25日
原文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e490680100azo6.html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