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你有没有签过投名状”
[打印本页]
作者:
朱小宝
时间:
2011-11-2 18:23
标题:
“你有没有签过投名状”
刘墉
你看过陈可辛导的《投名状》吗?
李连杰、刘德华和金城武,为了结生死盟约,一起去杀了三个无辜的人。杀之前还对那些冤死鬼道歉:对不起啊!记住我这张脸,下辈子投胎找我报仇。
天哪!你们结盟,干那三个路人什么事?你们签状子,就找纸笔来签好了,为什么去杀人,又杀完全无关的善良百姓?
忌纳投名状
「投名状」在江湖黑道早有了。不信你翻翻古典名著《水浒传》。
林冲投奔梁山泊,大家信不过他,要他纳「投名状」,林冲要去找笔。朱贵说:你错啦!不是写状子,是你得下山杀个人,再提着头来。
接着林冲就下山,等在路边,还直怕没人经过、没得杀,终于等到个「倒楣鬼」,砍下头带回给宋江等人看,大家就乐了。
「投名状」,简单一句话:就是大家成为杀人的共犯。你、我、他,我们彼此都知道对方干了伤天害理的事。你、我、他,彼此抓着小辫子,绑在一块,有一天出了事,谁也跑不掉。
别以为「投名状」是黑道的玩艺,其实在今天的世界,处处有投名状。
就像投奔梁山泊的林冲,你愈是新来乍到,愈可能被要求:「纳上让我们信得过的投名状!」
小心自然地成为共犯
今天你警校毕业,分发进个警局,明天你同事发给每人一个信封,办公事里的人都接了,你当然也接过来,打开信封吓一跳:这么多钱?是津贴吗?我才到任,也有?
你正疑惑,同事摆摆手:拿着!每个月都有你的。
再过些时,同事告诉你去哪些地方打个转,到了就知道了,少问!有问题回来再说。
于是你一路巡访、一路「收件」,直到有一天又来个菜鸟,你就再把这差事交下去。
这就是「投名状」!出了事,你跑得掉吗?没人拿枪抵着你,是你自己去收的。
忌一陷再陷
再举个例子,今天你作某某官、某某员,有一天同事请客,你去了。
一大桌,全是同事,老张老王老李老孙,还有个不认识的,大家开怀畅饮,由那不认识的买单;再去下一摊,除了美酒,还有美女。所幸是走后门,房间十分隐蔽,随你们乐。实在开心,借着酒意,还有再下一摊,各别带出场。
这也是「投名状」!
你知道当你跟去喝花酒,你那票同事有多开心吗?如果你还带出场了,他们就更放心了。
所有在场的人、所有的小姐、那个陌生人,都是人证。搞不好还有人借着打手机、拍了照,甚至出场的小姐留了「物证」。
你还能跑得掉吗?
当大家都指鹿为马
连文化圈都有投名状:
你是鉴赏名家,同行邀你去看看宝贝。
喝!真不少,看来全是真的,其实全是假的。
你看出有假,刚要说,四周人却喊:「真东西!好东西!」跟着纷纷在鉴藏书上签字,递到你面前,你签还是不签?
你刚正不阿,说你不确定,不能签。
没过几天,又有鉴宝的聚会,搞不好还是某拍卖公司的鉴定大会,你认识的那批专家都受邀,据说有惊人的「出场费」,偏偏漏了你。
更麻烦的是业界开始传,你鉴定力有问题。一次两次三次都没你的份,事实也证明你过气了。而且就算有人拿了东西找鉴定,也不找你,只因为听说你不够专门,而且眼睛「奇苛」,真的都会被你说成假的。
终于有一天,他们又邀请你去了。你也以大家的意见为意见,乖乖地签了名、拿了出场费。
多好啊!从此你成为了歌儿们,大家信得过你,有好吃的绝对忘不了你。
因为,你签了「投名状」。
忌永远黑白不分
如果您是社会新鲜人,看到这儿,请不要害怕,或者怪我危言耸听。
我也希望这只是我的「危言」,社会上「干净」得不得了。但我不能不让你知道少数的不干净。
你尤其要知道团体的力量。今天你是前面那警员、那官员、那鉴赏家,当你四周的人都指黑为白的时候,你能如何?
黑永远是黑!白永远是白!没错!但在那个小圈圈、在那个场合,你还是得识时务。否则众口铄金,只怕你死了,都没人能护你。
好比在战场上,你亲眼见到你的同胞滥杀无辜,他没命令你一起杀,教你签「投名状」已经不错了,你能当场说要举发他吗?
如果他还没扣板机,你可以拼命阻止,但是当他已经做了,你顶多能阻止他再作,否则可能有一颗子弹会留给你。
这样的事,你当然要揭发,但不必当场表明。好汉不吃眼前亏,你可以装作没事,直到有个安全的机会,再一举揭发。
同样的道理,你被带去喝花酒,被拍了照,如果你的同侪都去了,你只能认栽,但千万别再带小姐出场。
忌拍亲热照片
还有个最普遍、最不像「投名状」的投名状。是当你跟男朋友(或女朋友)打得火热、甚至翻云覆雨的时候,他举起手机摄影。
他拍的不是你一个人,是两个人,他也在里面,加上你们说不定已经论及婚嫁。
而且,多刺激啊!搞不好他回家把照片发过来给你,你还兴奋呢!
问题是,如果有一天你们不好了,如果有一天他的手机或电脑掉了……,怎么办?
他为什么拍照?
因为你们好!因为刺激!
但会不会也因为他要你签投名状?
知道了这一点,无论你是男生还是女生,你能随便拍摄亲热照吗?
切记!切记!
如果你不记、你不忌,很可能中计,有一天成为艳照门的主角。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