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读书反思 [打印本页]

作者: 743787087    时间: 2011-10-27 22:33     标题: 读书反思

在看了一些书之后,我不禁有了一些自己的疑惑和问题。现在我写下来,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点。
  1.看完一些书之后,我发现中国的民俗研究都是受西方理论的影响。为什么中国民俗研究没有自己独特的研究理论方法?我们的研究的确需要借助西方的理论,但我感觉我们的研究还是缺少自己的东西。
  2.我还觉得我们的研究很多的是从我们自身的民俗事项出发,是否可以考虑从他者或他者的民俗文化来反观我们自身的文化。在自我和他者的强烈对比中认识自身。我有一种我们的研究太过于关注自我的感觉。这也是由于学生我还在学步阶段,学浅,还没深入学习,接触的理论还不多,所以学生的观点比较片面还比较吧。
   3.从大的方面讲,我觉得整个全世界民俗学研究受到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学科理论的影响太大了。从民俗学自身学科特点得出的理论成果要少的多。不可否认民俗学本身就具有跨学科的性质,但学生认为它有自身的特点,那就应该属于自己的理论特色。程式理论,历史地理分析法等等理论就是很好的例子。
  4.我始终有一种感觉:中国的民俗研究太过于细致化了,那种跨文化,跨地域(包括跨国际)大规模的调查要少很多。
  5.以上仅是学生个人看书反思的疑惑和问题。我接触民俗才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却不自量力,班门弄斧,心中着实不安,还望老师们,师姐师兄们多多指教。我现在为了梦想,好好复习努力考上民俗学的研究生,我想以后就致力于田野工作,希望自己以后能为祖国民俗学的发展尽点微薄之力吧。FIGHTING!!    COME ON!!!!!!   亲们,晚安~~~~~
作者: 南池子    时间: 2011-10-28 12:39

就第三第四两点,《现代日本民俗学的理论与方法》有相关的文章,其中有《柳田国男的“世界民俗学”再考》,以及《以“民俗”为研究对象即为民俗学吗》。

个人认为:一个学科的成熟与否,固然需要有一定的独立适用的理论体系,然而不见得使用共同的理论和方法就不属于独立学科体系。此外,民俗学一般还是会界定为是一门研究“我们”的文化的学科。以他者为参照系反观自我固然重要(我个人以为,“家乡民俗学”就具有这种将熟悉对象陌生化的“他者模式”色彩),但是自我厘定恐怕仍然是最终要面对的首要问题。
作者: 张润平    时间: 2011-10-28 17:02

有意思。继续谈啊!
作者: 宁锐    时间: 2011-10-28 19:34     标题: 实践出真知

有思考,有想法,很好!那就从自己做起吧!实践出真知!
作者: xiaofang    时间: 2011-10-28 20:52

想法不错,继续努力。中国传统社会重视风俗考察。也有自己的概念与词汇。有待各位总结。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1-10-29 00:43     标题: 移动这个帖子到读书会看来是对的,不一定都要在话题讨论。

“中国的民俗研究太过于细致化了,那种跨文化,跨地域(包括跨国际)大规模的调查要少很多。”

这句话有点歧义,可能也是从一个宏观现状出发的吧。其实研究细致化如果可以等同于研究的精细化这是没错的,研究的细致化当然绝对不能只是个案介绍材料堆砌,民俗志重要,但写好民俗志很难,刚刚入门的学生应该从小问题入手,当然越细越好,细致才能深入,大从小中来,跨地域跨文化不是一般人能驾驭的。
作者: 二战迷    时间: 2011-11-12 14:23     标题: 回复 1# 的帖子

我就第二点发表下自己的看法,对于“关注自我”的程度问题,我认为,真正做社会科学做的好的人,其实都是对文化敏感,受多种文化影响的人,在多种文化之间徘徊甚至是挣扎到达最后对自我的追索和认知,所谓知自者名我觉得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对于他者的关注与研究,背后更深层次的东西是对自我的追索。对一个文化的关注,在于我们想要做什么,在于我们的问题意识出发下的关注点,至于如何做才是民俗学,这是更深层次的学科关怀。我想是关注视角的问题,对于传承、流动中的传统的关注与研究,我想是面对当下的民俗学也会坚守的东西。
作者: 于洋    时间: 2011-11-18 22:51

高丙中老师在《从他的帐篷门口》一文中有一句话:“在深度上有所得,在范围上必然会有所失”,我觉得可以从这句话中读出一些体会。在本人看来,做细致的微观个案研究,并不是民俗学的弱点,反而恰恰是民俗学扬长避短的资本,至少可以从两点意义上来对其进行肯定,第一,它留下了一方水土一方人的生活史;另外,微观研究中所获得洞见也可以与既有的理论对话,从而实现理论抱负,例如格尔兹的研究有很多都是微观的,但是却不乏理论洞见,比如他对政治、经济等一些流行的学术概念所提出的批评。
作者: 张多    时间: 2011-11-19 09:35

对于第一点,其实中国有自己的民俗学研究传统,只是我们很多民俗学者的文献功夫、古典文学功夫、小学功底还欠缺。云南大学李道和教授就在做文献民俗学。《山海经》《太平广记》《世说新语》《诗经》《楚辞》《笑林广记》《史记》《敦煌曲子词》《敦煌原文》《河西宝卷》……文献太多了。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闻一多《伏羲考》就是老一辈学者用传统方法研究的很好的案例。
作者: 李亚丽    时间: 2011-11-23 19:36

引用:
原帖由 恩施土家 于 2011-10-29 00:43 发表
“中国的民俗研究太过于细致化了,那种跨文化,跨地域(包括跨国际)大规模的调查要少很多。”

这句话有点歧义,可能也是从一个宏观现状出发的吧。其实研究细致化如果可以等同于研究的精细化这是没错的,研究的细 ...
长鸿的语言学也学的很好嘛!
作者: yumeng58    时间: 2011-11-23 20:47     标题: 回复 6# 的帖子

是不是可以推出民俗研究中缺少进行跨文化研究的执牛耳者!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