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中国人类学的学术园地
[打印本页]
作者:
三晋英才
时间:
2011-10-25 22:51
标题:
中国人类学的学术园地
中国人类学的学术园地
——纪念人类学高级论坛成立十周年
刘冰清 韦小鹏
2002年5月,首届人类学高级论坛在广西南宁召开,时至今日,人类学高级论坛已走过十年的历程,形成了开放的格局、边缘的战略、民间的路线的特点,造就了中国人类学的学术园地。
一、人类学高级论坛的成立
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山大学人类学系重建,中国人类学学会的成立,标着中国人类学学科恢复重建。随后,中国大陆人类学研究机构的设立,如雨后春笋,研究队伍也不断扩大,各种规模的学术会议也逐渐增多。这不但是让人欣喜的丰收,而且极有力地促进了中国人类学的学科重建,但其背后却潜藏着危机:“中国的人类学后续力量缺乏,出版的译著、专著非常有限,无法形成一个全国性的科研中心,其恢复的工作可以说举步维艰。”
为了探讨中国人类学学科建设等相关问题,和解决中国人类学后续力量缺乏问题,从更高层面对中国人类学的发展问题进行探讨,经国家教委批准,在费孝通先生及海内外热心人士和机构的支持下,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于1995年6、7月间,主办了首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此后, “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分别在北京、厦门、昆明等地连续办了6届,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人类学学科重建,而且还为中国人类学培养了一大批后续力量,造就了数十位当下中国人类学的骨干人物。
步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人类学学术梯队逐步得到完善和发展,经过“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洗礼,或到海外深造的中国中青年人类学学者,已成长为中国人类学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开始挑起发展和壮大中国人类学的重担。与此同时,国际人类学发展迅速,人类学各个分支纷纷兴起,人类学跨学科互动也日趋频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的办班模式已难以适应中国人类学发展的需求。广西民族学院(现广西民族大学)学报执行主编徐杰舜教授敏锐地意识到,要解决这种发展瓶颈,就必须搭建一个范围更广泛、环境更宽松、气氛更活跃的学术对话、交流、沟通和理解平台,以便学者们“从更高、更新的层次上讨论和研究人类学在中国乃至在世界上的应用,从更高、更新的层次上讨论和研究中国人类学乃至国际人类学的发展”。为此,徐杰舜积极行动,倡导设立:人类学高级论坛。
2001年9月,徐杰舜教授前往台湾进行学术访问,途径香港时,访问了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主任陈志明教授。当徐教授把设立“人类学高级论坛”的倡议向陈志明教授征求意见时,当即得到其积极响应和支持。同样的场景亦发生在徐教授访问台湾东华大学童春发教授、乔健教授时;发生在徐教授访问台湾中正大学林冠群教授、廖幼华副教授时;出现在台湾“中央研究院”李亦园先生、黄应贵教授、庄英章教授的办公室里;出现在台湾清华大学陈祥水教授的会客室内。
2001年10月,从台湾回到南宁后的徐杰舜根据李亦园、乔健等人类学家的意见,起草了《关于设立“人类学高级论坛”的倡议书》,寄往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社会学学院、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四川大学文学人类学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香港科技大学华南研究中心、澳门大学人文及社会科学学院、台湾花莲东华大学原住民民族学院、台湾宜兰佛光大学人类学系等科研单位。不假多日,表示对设立“人类学高级论坛”的支持和响应的回音,纷至沓来。2002年3月1日,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编辑部与海峡两岸四地的人类学的科研机构和高校共22个单位,联合发出了《关于设立‘人类学高级论坛’的倡议书》。”
2002年5月13日,“首届人类学高级论坛”在广西南宁广西民族学院隆重召开,宣告人类学高级论坛正式成
立。著名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李亦园先生特发贺信,祝贺人类学高级论坛成立。
二、人类学高级论坛十年历程
2002年5月13日至15日,“首届人类学高级论坛”在广西南宁广西民族学院隆重召开,会议主题:人类学与当代中国社会。
论坛顾问费孝通先生在给大会发来贺信中,语重心长地说:“在21世纪,随着文化交往的复杂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差异的双重发展,研究文化的人类学学科必然会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在众目睽睽的情景下,人类学者能为人类、为世界做点什么?”“这也许就是新世纪对我们和我们学科的新挑战。”
论坛顾问李亦园先生因身体原因不能赴会,他在贺信中亦寓意深刻地说:“中国人类学研究实有很灿烂的前景,希望人类学的同仁共同努力,人类学要为中国的民族文化而发展,人类学也要关心全人类的未来而存在。”
与其说这是两位人类学大师隔海相望的“世纪问答”,不如说这是人类学前辈们对后辈们的谆谆教导和殷切希望。
出席首届人类学高级论坛的海峡两岸三地的近70位专家学者,除了乔健、郝时远等教授就大会主题“人类学与当代中国社会”做主题发言外,与会的学者们还就人类学与中国都市社会、人类学与中国乡村社会、人类学与中国少数民族社会、人类学与中国族群文化、人类学与科技文化和人类学与商业社会等专题展开学术探讨。
从此,人类学高级论坛成为中国人类学的—个学术平台,迅速得到了学界的高度认同,从2003年到2010年,先后由中央民族大学、宁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吉首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学院、内蒙古大学和凯里学院分别举办了第2届到第9届论坛。
第2届在中央民族大学举行的人类学高级论坛,在以“民族学人类学的中国经验”为主题进行学术讨论的同时,还举行了几乎襄括大陆所有人类学民族学学术机构的领导“高峰论坛”,就人类学在中国的学科地位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第3届在宁夏大学举行的人类学高级论坛,会后《文汇报》以整版的篇幅发表了论坛顾问李亦园先生《生态环境、文化理念与人类永续发展》讲演的主要内容。论坛起草并通过的《生态宣言:走向生态文明》(即《银川宣言》),提出了在族群互补的基础上重建维护生态和谐的文化理念。
第4届在中南民族大学举行的人类学高级论坛,创新地发表了《乡土中国与人类学研究》绿皮书,对这次论坛的主题“乡土中国与人类学”作了文献述评。更重要的是这次人类学高级论坛还吸引了不少历史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和三农专家们出席,从而在圆桌论坛的讨论中出现了跨学科的碰撞和交锋,使论坛的影响开始走出了人类学的圈子。
第5届在吉首大学举行的人类学高级论坛,围绕公共卫生、旅游和时尚等人类社会的当代生活展开了学术讨论,其亮点是人类学高级论坛与国际人类学界开始对接,美国夏威夷大学人类学系柏桦教授在观察家评论中说,这次论坛所涉及的问题已经是现代世界,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国家共同面临的一些问题,涉及到了人类学的一个核心问题,即“全世界都应该解决的一个问题——人类怎样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人类学要反复强调、不断强调的一个问题。”
第6届在西南民族大学举行的人类学高级论坛,不仅发表了《乡村人类学研究回顾》绿皮书,对中国近百年乡村人类学的文献作了系统的回顾,在收到的50余篇论文中不仅对乡村人类学作了广泛的讨论,而且还从对中国人类学发展趋势和走向的洞察和把握中,就“人类学的中国话语”作了有学术价值的讨论,从而创造了人类学高级论坛的又—个亮点。
第7届在贵州民族学院举行的人类学高级论坛,大会就社会和学术界广泛关注的族群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不仅发表了《族群理论研究文献回顾》绿皮书,还以全球化的视野热烈讨论了“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的问题,从而走到了中华民族研究的前沿。
第8届在内蒙古大学举行的人类学高级论坛,以“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为主题,既对草原文明和农业文明的理论研究与历史观照有充分的讨论,又有对当前草原文化面临的生存危机的现实关怀。
第9届在凯里学院举行的人类学高级论坛,与会学者以多角度、多层次的,从原生态文化的理论梳理、个案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与原生态文化开发和保护等方面切入,对“人类学与原生态文化”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使得原生态文化研究的整体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2011年第十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拟定于10月21日至24日,在赣州赣南师范学院举行,论坛主题是:族群迁徙与文化认同。可以预计,这次会议将使移民与文化的研究得到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三、人类学高级论坛的特点
十年的历程,在形成人类学高级论坛开放的格局、边缘的战略、民间的路线特点的同时,也开拓了中国人类学的学术园地。
1.开放的格局
人类学高级论坛是一个开放的论坛。其虽然是以“人类学”为名,但却没有学科偏见,也没有种种清规戒律。从论坛成立之日起,无论哪个学科的学者都可参加论坛,无论哪个国家的学者都可参加论坛,无论论文与主题有关还是无关都可参加论坛,无论有论文还是无论文都可参加论坛,无论是教授还是研究生、本科生都可参加论坛,凡此等等,反正百无禁忌,从而打开了论坛的大门,使之迅速地走进了中国学术界,走进了中国传媒。
在过去的9年中,出席人类学高级论坛的学者不仅有来自人类学和民族学学界的学者,还有来自社会学、民俗学、文学、政治学、法学……甚至还有理工科的学者。值得一提的是,来自贵州屯堡的傩面具艺术雕刻师秦发忠,尽管只有初中文化,但他已经参加3次人类学高级论坛年会,并在第九届人类学高级论坛上做了题为《安顺地戏面具文化符号的原始意义》的主题发言。
人类学高级论坛的开放格局集中表现在学术交流的开放性上。每届年会不管你是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大师,还是国内响当当的著名学者,还是默默无闻的入门者,还是刚刚进入大学的学子,在人类学高级论坛的学术交流平台上,可以平等地进行学术对话。对此,《中国民族报》记者牛锐有这样一段描述——“与会者的对话与交流、积极互动是论坛的鲜明特色之一。为了创造更自由活泼的氛围,会场没有对座位座次进行刻意的安排。无论是人类学界颇有建树的学界前辈,还是初涉人类学的在读学生,大家自由地围坐在一起,就共同关心的话题各抒己见。”如2004年在宁夏大学召开的第2届人类学高级论坛,当论坛顾问、著名人类学家李亦园先生的《生态环境、文化理念与人类永续发展》主题讲演完毕,主会场当即掀起或共鸣或争议的热潮。其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在第二天举行的海峡两岸圆桌论坛上,与会的学者就“发展还是不发展”问题,和李亦园先生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场面很激烈,有一位北方民族大学的本科生在多次未能争取到发言机会的情况下,最后不得
不采取抢话筒的方式发表了与李亦园先生不同的看法。
为了最大限度地开放论坛,让更多的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前来与会,践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理念。人类学高级论坛秘书处每年都在互联网上公布年会召开的相关信息,滚动发布年会的筹办进程,还在新浪网开设了名为“人类学乾坤”的博客;而承办单位亦在自己的官方网站发布会议的相关信息。
2.边缘的战略
人类学高级论坛兴起于南疆边陲之地,从其成立之日起就明确人类学在中国的弱势地位,从而确立了边缘战略。所谓边缘战略就是在地域上促进边缘与中心互动,学术上从边缘走向中心的战略。
由于人类学在中国的学术体制下处于二级学科的地位,在学术资源的占有上与一级学科很难相比。为此人类学高级论坛每一届年会的承办单位,除了中央民族大学属于“中心地带”高校之外,其余的承办单位大多是地处“边缘地带”的高校。这样10年下来,从南宁到银川、到武汉、到吉首、到成都、到贵阳、到呼和浩特、到凯里,几乎形成了一个从南到西到北的半圆形。就是在这样一个半圆形的包围中,处在中心地域高校的学者,如郝时远、庄孔韶、王铭铭、王建民、周大鸣、刘志伟、范可、赵旭东、彭兆荣、石奕龙等纷纷从中心到边缘参加论坛年会,从而形成了边缘与中心良性互动的态势,大大地促进了边缘高校的人类学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地域上处于边缘是不可改变的,但学术上的边缘却是可以改变的。
人类学高级论坛在学术上从边缘走向中心的路线之一是与媒体合作。长期处在“边缘”所中国人类学要发出自己的声音并迅速被人关注,最佳的载体就是发达的现代媒体。为此,人类学高级论坛成立之初,就把加强与媒体合作作为自身建设的一项重要事项。10年来,不仅有《光明日报》、《中国民族报》、《西部时报》、国家民委网站、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等数十家中央和地方媒体,参与报道了历届人类学高级论坛年会,而且《光明日报》、《广西民族大学学报》、《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等多家著名刊物曾刊发了几十篇历届会议的优秀论文,其中有数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民族报》、《文汇报》等刊物全文转载或刊载。
如2004年以“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为主题的第三届人类学高级论坛通过的《生态宣言:走向生态文明》(即《银川宣言》),以及人类学家李亦园先生在大会上所做的主题发言《生态环境、文化理念与人类永续发展》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对此,《光明日报》国学版主编梁枢惊叹道:“面对现实世界的问题与危机,人类学所发生的声音总是很独特,总会产生超出学科自身的影响,总能触动很多‘业外’人士的思想神经,从而引起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人们的关注。
人类学高级论坛在学术上从边缘走向中心的另一条路线,就是抢占学术前沿。近几年来,社会上广为流行的“原生态文化”一词,在学术界却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根本就不存在“原生态文化”。为此,人类学高级论坛紧紧地抓住这个社会热点问题,在凯里召开的第9届人类学高级论坛以“原生态文化”为主题,就“原生态文化”“被”有还是真有,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从而引领了“原生态文化”学术研究的前沿。会后不仅《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和《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发表了专栏,《社会科学报》(2010年7月29日)和《中国民族报》(2010年7月23日)发表了专文述评,《光明日报》国学版主编梁枢先生还专门组织了一个关于“原生态文化与中国传统”的小型座谈会。与会的郑杭生、徐杰舜、叶舒宪、徐新建、彭兆荣等教授就原生态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国学的关系展开了激烈而深入的讨论。学者们认为:“传统是被现代人从过去当中精选出来的,是现代人通过对过去的重构或者新构的方式所构建起来的。在‘国学’中寻找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疗现代病的良方,这便是我说的‘脉’。老庄所向往的‘小国寡民’,后人都以为是想象,现在看到人类学给出的报告,才知道它不是想象。国学的话语空间非常大。它是一个符号,但是不要被表面的两个字僵化了。‘国’,一个边界;‘学’,一种文本,若仅此而已,二者都会异化。”而这场被《光明日报》誉为“对原生态的一场论战”的“原生态文化”学术探讨,在《光明日报》上刊出不久后,即被新华网、半月谈网、新民网、社科网等媒体全文转载。这就更进一步的拓宽了关于“原生态文化”讨论的范围,使得人们对原生态文化的认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人类学高级论坛在学术上从边缘走向中心的第三条路线是会书结合。学术成果是需要积累的。10年来,人类学高级论坛在学术上从边缘走向中心是一个脚印一个脚印走出来的。这个脚印不仅有每届年会论文集的出版,还有人类学高级论坛文库,目前第一辑已出版了《妈祖信仰与汉人社会》、《当代华南的宗族与社会》、《人类学的世纪坦言》、《族群与族群文化》等11种,第二辑也已出版《河疍与海疍珠疍》、《办报人心史——<金华日报>的媒体人类学考察》等3种。所有这些都留下了人类学高级论坛在学术上从边缘走向中心的足迹。
3.民间的路线
人类学高级论坛作为一个民间学术组织,既无钱又无权,如俗话所说:一穷二白。为什么可以每年按时开年会,又按时出版论文集,还主编出版了《人类学高级论坛文库》。最重要的就是坚持走民间路线,由承办单位筹集会议经费和论文集的出版经费,这已成为人类学高级论坛运作的一个独特方式。
此外,人类学高级论坛秘书处的有效运作起了凝聚学者,组织年会的作用,从而赢得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支持和赞誉。对此,著名社会学家郑杭生教授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人类学高级论坛“在一无专职办公人员、二无专款经费、三无政府背景的条件下,能做到每年开一次规模适中,有学术质量的年会,实属不易,一方面说明了人类学高级论坛秘书处有极强的策划、组织和活动能力,另一方面更说明了各高校和科研单位对人类学高级论坛的鼎力支持,此外还说明了社会非常需要人类学。我想这正是人类学高级论坛得以存在并发展至今的价值所在。”
当下,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使人类学高级论坛民间的概念大大延伸了。2009年,人类学高级论坛在新浪网开通了自己的博客“人类学乾坤”。秘书处通过“人类学乾坤”发布的相关学术会议通知和学术文章,多次被社会学人类学中国网、社科网、社会学视野网、豆瓣网、人类学在线、中国民俗学网、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网站、东南大学社会学系网站等相关专业学术或高校网站、论坛转载,使更多的人关注人类学高级论坛。
总结人类学高级论坛的这些特点,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人类学高级论坛确实满足了人们希望在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里,更为宽松的环境下,更为活跃的氛围中,运用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以及通过跨学科的互动,对中国,乃至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对话、交流和沟通,以推动中国人类学学科建设的完善和发展,及宣传和普及人类学知识。
四、结语:人类学要为关心全人类的未来而存在
人类学高级论坛即将迎来十周年庆典,当我们站在新征程的起点时,耳边又响起了费孝通先生和李亦园先生那隔海相望的“世纪问答”:
费孝通:“在众目睽睽的情景下,人类学者能为人类、为世界做点什么?”
李亦园:“人类学要为中国的民族文化而发展,人类学也要关心全人类的未来而存在。”
人类学高级论坛从迈开步子的那一天起,就把二位先生的教诲铭刻于心,并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努力做好这份工。今天,我们可以底气十足的说:我们没有辜负二位先生的重托!
在人类学高级论坛十周年庆典之际,论坛顾问、著名人类学家乔健先生发来了热情洋溢的贺信:
“人类学是社会科学的主要基本学科,有人称它为自然科学中的数学,因为社会科学里的许多基本概念如婚姻、亲属、家族、宗族以及演化、传播、创新、涵化等都发自人类学。兼以它内涵广博与应用面广,所以对当代世界中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科技等基本问题,都能提供深度理解与有效解答。自2002起,徐杰舜教授积极联系两岸三地众多人类学者及相关教研单位组成‘人类学高级论坛’。首届在广西南宁举行,之后每年都在不同地区,选定不同主题举行,迄今已连续举办九届,早已形成两岸三地人类学家理念交流、脑力激荡的平台,并进一步共同推进中国人类学的发展及为加快其与世界人类学的接轨,十年有成。今年(2011年)10月,特在江西赣南师范学院举办第十届高级人类学论坛,检验过去成果,策划未来进展,亟望同仁们能够踊跃参与,共襄盛举。”
与其说这是乔先生给人类学高级论坛十周岁生日发来贺信,不如说这是乔先生对人类学后辈们的谆谆教诲和殷切希望,希望我们更好——“检验过去成果,策划未来进展”。
作者:
三晋英才
时间:
2011-10-25 22:54
人类学高级论坛十年回顾
2002年5月13日至15日,“首届人类学高级论坛”在广西南宁广西民族学院隆重召开,会议主题:人类学与当代中国社会。
论坛顾问费孝通先生在给大会发来贺信中,语重心长地说:“在21世纪,随着文化交往的复杂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差异的双重发展,研究文化的人类学学科必然会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在众目睽睽的情景下,人类学者能为人类、为世界做点什么?”“这也许就是新世纪对我们和我们学科的新挑战。”
出席首届人类学高级论坛的海峡两岸三地的近70位专家学者,除了乔健、郝时远等教授就大会主题“人类学与当代中国社会”做主题发言外,与会的学者们还就人类学与中国都市社会、人类学与中国乡村社会、人类学与中国少数民族社会、人类学与中国族群文化、人类学与科技文化和人类学与商业社会等专题展开学术探讨。
从此,人类学高级论坛成为中国人类学的—个学术平台,迅速得到了学界的高度认同,从2003年到2010年,先后由中央民族大学、宁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吉首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学院、内蒙古大学和凯里学院分别举办了第2届到第9届论坛。
第2届在中央民族大学举行的人类学高级论坛,在以“民族学人类学的中国经验”为主题进行学术讨论的同时,还举行了几乎襄括大陆所有人类学民族学学术机构的领导“高峰论坛”,就人类学在中国的学科地位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第3届在宁夏大学举行的人类学高级论坛,会后《文汇报》以整版的篇幅发表了论坛顾问李亦园先生《生态环境、文化理念与人类永续发展》讲演的主要内容。论坛起草并通过的《生态宣言:走向生态文明》(即《银川宣言》),提出了在族群互补的基础上重建维护生态和谐的文化理念。
第4届在中南民族大学举行的人类学高级论坛,创新地发表了《乡土中国与人类学研究》绿皮书,对这次论坛的主题“乡土中国与人类学”作了文献述评。更重要的是这次人类学高级论坛还吸引了不少历史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和三农专家们出席,从而在圆桌论坛的讨论中出现了跨学科的碰撞和交锋,使论坛的影响开始走出了人类学的圈子。
第5届在吉首大学举行的人类学高级论坛,围绕公共卫生、旅游和时尚等人类社会的当代生活展开了学术讨论,其亮点是人类学高级论坛与国际人类学界开始对接,美国夏威夷大学人类学系柏桦教授在观察家评论中说,这次论坛所涉及的问题已经是现代世界,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国家共同面临的一些问题,涉及到了人类学的一个核心问题,即“全世界都应该解决的一个问题——人类怎样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人类学要反复强调、不断强调的一个问题。”
第6届在西南民族大学举行的人类学高级论坛,不仅发表了《乡村人类学研究回顾》绿皮书,对中国近百年乡村人类学的文献作了系统的回顾,在收到的50余篇论文中不仅对乡村人类学作了广泛的讨论,而且还从对中国人类学发展趋势和走向的洞察和把握中,就“人类学的中国话语”作了有学术价值的讨论,从而创造了人类学高级论坛的又—个亮点。
第7届在贵州民族学院举行的人类学高级论坛,大会就社会和学术界广泛关注的族群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不仅发表了《族群理论研究文献回顾》绿皮书,还以全球化的视野热烈讨论了“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的问题,从而走到了中华民族研究的前沿。
第8届在内蒙古大学举行的人类学高级论坛,以“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为主题,既对草原文明和农业文明的理论研究与历史观照有充分的讨论,又有对当前草原文化面临的生存危机的现实关怀。
第9届在凯里学院举行的人类学高级论坛,与会学者以多角度、多层次的,从原生态文化的理论梳理、个案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与原生态文化开发和保护等方面切入,对“人类学与原生态文化”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使得原生态文化研究的整体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2011年第十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拟定于10月21日至24日,在江西赣州赣南师范学院及广东省河源市举行,论坛主题是:族群迁徙与文化认同。可以预计,这次会议将使移民与文化的研究得到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