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讨论】年会,你不得不看的文章~~~ [打印本页]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1-10-21 11:54     标题: 【讨论】年会,你不得不看的文章~~~



这次年会你对谁的文章最感兴趣,你要向大家推荐哪一篇文章?

开出此贴,大家可以通过转述,阐释,注解,质疑,提问等方式来进行会前的网络讨论。如果能形成集中的话题,而且可以将多篇文章对比分析,那是最好不过的。

老师可以推荐学生的文章,学生可以质疑老师的文章。当然也可以推介自己的文章,目的只有一个,希望大家真正能把别人论文的思路材料结论都搞清楚,解读别人;也希望别人对自己提出问题,促使自己更加深入的思考问题。格式:

推荐论文:《……》,作者:

推荐理由:解读该文的问题,材料,思路,结论和精彩的地方

提出问题:提出自己不懂需要请教作者的问题或者提出对文章的质疑之处

读文感受:从解读这篇文章中你思考了什么,有什么自己的感受,或者表示你想到的相关材料,问题或成果等等

其他:

PS:如果是推介和展示自己的文章,也可以按上述格式,一是展现自己的选题理由,问题意识、材料及论证思路,二是表明你还有哪些悬而未决的问题,需要请教大家;或者你的研究和哪些话题相关,需要和大家分享的。

如果是多篇文章结合对比分析,也可。

请大家不要害羞,隆重推荐,细致分析,大胆挑战,冷静应战,精心总结,不断进步
作者: zjhong1978    时间: 2011-10-21 12:09

板凳,期待精彩的论文。
作者: 瑶族小妹    时间: 2011-10-21 12:32

qidai...............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1-10-21 17:58

论文上传好了,大家继续呀。。。

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n/web/index.php?ChannelID=258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1-10-21 18:02     标题: 年会论文目录与链接之一

·[阿布力米提.买买提]民间文学·环境意识与生态观念
·[艾晓飞]利益、附会与顺承
·[敖其]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白晓霞]性别社会学视野中“花儿会”活动的保护与发展问题思考
·[毕雪飞]日本的中国年中行事研究
·[陈德强]近年来民间信仰社会公益事业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陈连山]重新审视五四与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命运
·[陈映婕 张虎生]海市蜃楼:流行歌曲中的西藏叙事
·[陈永香]彝族伙头制与宗教信仰
·[陈志勤]节庆活动创造与地方文化展示
·[刁统菊]娘家人还是婆家人:嫁女归属问题的民俗学研究
·[方川]《淮南子》“鼓舞”与淮河流域的花鼓灯艺术
·[冯莉]民众对再造文化空间的认同和选择
·[高健]兄弟的隐喻
·[高伟]浅谈传统节日当代新变的原因
·[耿瑞芹]中•韩传统节日的节庆化新变比较
·[耿羽]论神灵信仰的功利性和宗教性
·[古明惠]历史馈赠与现代恩宠的共融
·[郭崇林]黑龙江民族传统渔猎生产与民俗文化
·[郭俊红]戏曲演出的内外机制与牛郎织女叙事内容的改写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1-10-21 18:04     标题: 年会论文目录与链接之二

·[韩雪春]试论“表演中的创编”
·[黄桂秋]广西百色右江区百兰乡壮族巫师群体调查
·[黄景春]敦煌变文中帝释取代天帝的原因分析
·[黄涛 杨雯雯]端午节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复兴
·[黄雯]少数民族新节日的运作模式与当代意义
·[菅丰]民俗学学科建设的困难性
·[姜锋 张成福]繁荣和发展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策研究
·[蒋萍]过山瑶的民具
·[兰玲]胶东渔民正月十三祭海习俗调查
·[李传军]中国古代风土观述论
·[李海云]狐仙信仰与民众生活的互动机制
·[李亮]民间信仰中神灵传播的在地化途径
·[李倩]晋南长旺村“背冰锣鼓”田野考察
·[李生柱]口头叙事·村落信仰与村际关系的建构
·[廖维]节日时间特性探微
·[廖杨 蒙丽]民俗旅游的文化场域与时空维度论略
·[林德山]再看日照民俗旅游
·[林继富]生活秩序与叙事逻辑
·[刘德增]女闾、巫儿、不亲迎与夜晚迎娶
·[刘捷]《五臧山经》神灵体系的构成与信仰记忆的博弈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1-10-21 18:05     标题: 年会论文目录与链接之三

·[刘文江]作为实践性体裁的传说、都市传说与谣言研究
·[刘星]国家政治与民间社会互动视野下的乡村裁缝业
·[刘修瑛]中国民俗学史研究和中国海洋民俗实地调查
·[刘秀峰]浙南木拱廊桥传统文化习俗探析
·[柳倩月]言下大悟:作为口传法宝的《坛经》
·[吕江]匠心雕龙
·[吕书宝]《易经》文化的现代认同
·[罗承晚]黄鱼捕捞渔船-中船与大风船的船体比较
·[马知遥]非遗生存的困境和尴尬
·[穆昭阳]中国现代民俗学主题的历史影响
·[彭佳琪]政府介入对传统节庆文化的影响
·[彭伟文]活在银幕上的英雄——黄飞鸿电影形象的流变及其背景
·[任志强]民俗文化视野中的狐形象解读
·[佘康乐]从敬神到收族
·[申小红]从私祀到官祀:明代佛山北帝信仰的地方性与正统化考察
·[沈建东]苏南农村城市化过程中民间节日习俗的变迁
·[施爱东]龙图腾的终结
·[施立学]清东北大御路及御路文化
·[史耀增]洽川群众的盛大节日
·[苏长鸿]端公身份的认同、建构与当代变迁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1-10-21 18:06     标题: 年会论文目录与链接之四

·[孙芳]范县扇面画述略
·[孙丽霞]当前我国民俗博物馆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谭淡 白莉]山东省济宁城南两村落民间信仰组织的比较研究
·[田传江]民俗器物承载的文化
·[王柏中]民俗传承与物种存续:上甲短衣壮的彩棉文化探析
·[王二杰]浙江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现状调查
·[王海娜]试论大理白族婚俗
·[王家忠]新兴节庆经济发展趋势、问题与对策
·[王娜]浅析威海锡镶技艺的保护与传承
·[王姝]“革命”与“通俗”遮蔽下的自在民间
·[王卫华]论不嫁女春节家祭身份的缺失
·[王晓涛]浅议民俗学语境下的“官俗”、“官礼”之争
·[王学义]先秦婚俗解读:以《诗经》为分析对象
·[王焰安 曾汉祥]历史记忆与现实适应
·[王知三]基层民俗学人才培养问题思考
·[卫文辉]洛阳地区黄大王信仰及其当代形态
·[吴积雷]祈福禳灾:廊桥与风水
·[吴天跃]湖甸龙舟的文化人类学解读
·[吴一文 蒙景村]仪式与表演中的叙事
·[吴振琦 丁婷婷 吴佳丽]咸安大屋雷村祖先崇拜与家族制度遗存的田野调查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1-10-21 18:06     标题: 年会论文目录与链接之五

·[辛灵美]临朐县东上林村葬礼见闻
·[徐赣丽]民间信仰在民众生活中的多功能性
·[徐艳]沿淮地区乡村求子习俗的探析
·[宣炳善]黔东南州苗族鼓藏祭祖与先秦中原尸礼祭祖对比研究
·[叶建芳]布努瑶神秘的“送棺材”习俗解读
·[叶涛]龙牌会:一个乡村民间信仰组织的当代变迁史
·[仪孝法]山东日照地区渔民民俗与渔民性格
·[余敏先]中国洪水再生型神话的生态学意义
·[於芳]惠州麒麟舞的历史与现状
·[张宝辉]田野心得
·[张春]当代城市定期集市的民俗传承形式
·[张皋鹏]羌族妇女传统服饰地域性差异研究
·[张怀群]1881年的甘肃泾川西王母祖祠古代全图暨108庙古建筑群初识
·[张启龙 孙明]鲁西南民俗村建设构想
·[张青]变异中的延续
·[张士闪]新时期中国艺术学的“田野转向”与学科景观
·[张帅]民俗学、人类学视野下儿童拍手游戏及其游戏中歌谣的研究
·[张廷兴]论传统泥塑玩具在现代城市公园中的地位和作用
·[张兴宇]车神奚仲民俗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张勇刚 游细斌 钟福民]对当下中国新兴民俗节日的研究和调查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1-10-21 18:07     标题: 年会论文目录与链接之六

·[张紫云]浅析武当山道教对吕家河民歌之影响
·[赵德利]和谐的节庆狂欢
·[赵建民]千年飘香之寒食“醴酪”
·[赵姗姗]牛郎织女故事在韩国的传承
·[郑书京]韩中茶文化内在数字的象征意义
·[钟福民 林晓平]网络传播中的民俗表演艺术
·[周云水]文化资本与“客家”传统的再造
·[朱刚]现代人文学术范式转换下的民俗学理论演进
·[朱以青]文化生态保护与文化可持续发展
·[朱振华]齐鲁文化视域下的山东皮影戏

作者: 施爱东    时间: 2011-10-21 18:18

这个<兄弟的隐喻>嘛,那些想吃鸭脖子、想割人袖袍的,得认真看看。
大家想想,鸭,脖子,啊。
作者: 耿羽    时间: 2011-10-21 18:29

基情四射~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1-10-21 19:17

楼主继续~~
看看大伙儿是否把关联话题组织一下?愿意主持讨论的童鞋也可另外开出专题讨论帖来。。。
按传统,发帖人即是主持人哈。。。
作者: 穆昭阳    时间: 2011-10-21 20:58     标题: 回复 11# 的帖子

哈哈,太给力了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1-10-21 21:25     标题: 回复 14# 的帖子

按去年的管理是分类型来讨论,这跟会议现场是一样的,好处是同类别的论文,比较好交流和比较,同时大家的研究方向比较接近,但去年这样分组的效果不是很好,一是大家似乎来不及翻看这么多文章,二是主持人无法掌握一个组的讨论,三是问题不集中,难以形成论战。

今年降低要求,不组织大组讨论,大家可以快速浏览一遍所有参会论文,对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多阅读几遍,但是要求每个人找出一篇文章出来仔细分析,也就几篇论文提到的同一个话题和问题刨根问底式地探讨,最好是对那些值得质疑的文章毫不留情的进行炮轰,希望学术讨论能真正的是:认真看懂别人的文章,迅速找出别人的问题,敢于提出大胆的挑战,能够正视自己的不足
作者: 小人家    时间: 2011-10-21 22:20

我的论文不附上副题的话,绝对没有人想看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1-10-21 22:33     标题: 回复 16# 的帖子

俺替你加上了哈~~
作者: 小人家    时间: 2011-10-21 22:37     标题: 回复 17# 的帖子

感谢巴莫老师。我其实是在感叹我的论文题目起得多糟糕。写博士论文的时候也是,为我的博士论文标题,佐野老师和小熊老师都费了好大劲,最后是佐野老师定的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1-10-21 22:40     标题: 回复 18# 的帖子

是滴,标题和关键词都很重要,这个问题品三有过高论。。。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1-10-21 22:40     标题: 看了副标题,谁都想看彭老师这个文章,因为每个心中都有一个黄飞鸿

活在银幕上的英雄

——黄飞鸿电影形象的流变及其背景

彭伟文

(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


摘 要:本论文将清末民初的广东武术家黄飞鸿的银幕形象定义为活在银幕上的英雄,追溯电影中黄飞鸿形象被创造的过程,并以电影制作的实际参与者的自我认识为基础,尽量接近他们的角度,对这一过程中,作为“英雄”的黄飞鸿形象基于什么样的社会背景,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而逐渐形成的问题进行探讨。


黄飞鸿是一位实际存在的历史人物,却没有留下能够证明其生平事迹的材料。但是,以他为主人公的电影,自从1949年第一部诞生以来,到1997年为止的近50年间,共制作和发行了100部之多,被称为世界上最长寿的电影系列,并创造了“黄飞鸿电影”这一术语,在香港电影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黄飞鸿电影的基础,是其再传弟子朱愚斋所创作的,以黄飞鸿为主人公的小说。电影导演胡鹏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黄飞鸿的故事,在东南亚市场的支持下,开始拍摄黄飞鸿电影。20世纪50、60年大量的黄飞鸿电影陆续问世,将关德兴饰演的黄飞鸿塑造成代表儒家伦理观念的儒侠,并提出了武术家的理想形象。这一时期的黄飞鸿电影,以真功夫为特色,从技术上和人才上都为香港的武侠片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支持这一时期的电影,并使其形成特色的,并不是专业电影工作者,而是作为设馆授徒的武术家的黄飞鸿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武馆所具有的由不安定阶层构成的广域互助网络的性质,也表现在这一时期的黄飞鸿电影中。


进入20世纪70年代,在市场需求、电影技术进步等因素与社会变化的相互作用之下,黄飞鸿电影开始衰退。1981年,由黄飞鸿的直系弟子,武术指导刘家良导演的《武馆》,是1949年以来的黄飞鸿电影的集大成之作。以此为界,作为市井英雄的黄飞鸿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1991年徐克导演、李连杰主演的《黄飞鸿》上映,以此为契机,黄飞鸿摇身一变成为民族英雄。影片将他置于清末民初潮流机变的时代,创造了一个面对外侮内患,并决意背负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武术家形象。与此同时,中国大陆市场向香港电影解禁,随着一系列黄飞鸿电影的制作和上映,黄飞鸿的名声传播到整个大陆,民族英雄的形象也随之固定下来。


作者: 木兰山人    时间: 2011-10-21 22:45     标题: 回复 20# 的帖子

先睹为快
作者: 小人家    时间: 2011-10-21 22:46     标题: 回复 19# 的帖子

作为师兄,他应该好好教教我。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1-10-21 22:47     标题: 回复 22# 的帖子

到了潍坊找他算账。。。
作者: 小人家    时间: 2011-10-21 22:48     标题: 回复 20# 的帖子

多谢。写得比较仓促,错别字很多,提交以后内容上又稍微修改了一下,开会的时候我会带修正版去。
作者: 小人家    时间: 2011-10-21 22:49

巴莫老师你一定会帮我的,是吧?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1-10-21 23:02     标题: 回复 25# 的帖子

秋后算账嘛,一定帮你一起算。。。
打秋风?
作者: 小人家    时间: 2011-10-21 23:06

师兄在日本一定攒了不少秋膘,我觉得可以准备两把杀猪刀。
作者: 刘宗迪    时间: 2011-10-21 23:55

本来以为年会在俺们山东地头开,不交文章也可以去会上混饭吃,但后来一想混吃混喝毕竟不妥, 所以临时抱佛脚,赶了一篇长文。文章刚写完,现已发到会议信箱。不知道是否还来得及编入论文集?如果来不及,印单行本也成。如果单行本来不及,我自己印也没问题。
敬请示下。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1-10-21 23:58     标题: 回复 28# 的帖子

哈哈,据说现在学会提倡无纸化办公,所以没有论文集,所有论文均可以在线阅读。
作者: 刘宗迪    时间: 2011-10-22 00:04

嚯嚯,原来如此。我正担心俺那长文浪费纸张、灾梨祸枣呢吗,早知如此,我把剩下的1万字也给补贴上。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1-10-22 00:20     标题: 回复 30# 的帖子

终于冒泡了?
此前有童鞋还想封杀某银呢。。。
作者: 刘宗迪    时间: 2011-10-22 09:18

枣糕袅,有人要秋后算账袅。。。
作者: 施爱东    时间: 2011-10-22 13:31

引用:
原帖由 silver 于 2011-10-22 00:20 发表
终于冒泡了?
此前有童鞋还想封杀某银呢。。。
憋死那银。
作者: 施爱东    时间: 2011-10-22 13:47

引用:
原帖由 刘宗迪 于 2011-10-21 23:55 发表
本来以为年会在俺们山东地头开,不交文章也可以去会上混饭吃,但后来一想混吃混喝毕竟不妥, 所以临时抱佛脚,赶了一篇长文。文章刚写完,现已发到会议信箱。不知道是否还来得及编入论文集?如果来不及,印单行本也成 ...
虽然你的论文跟在“不得不看的文章”楼里,好歹给个题目,好在最后一排凳子上给你找个发言席呀。
来来来,快报个题目。
作者: 昱荣    时间: 2011-10-22 14:19

唉 我什么时候才能写一篇拿得出手的论文呢?各种羡慕啊!
作者: 刘宗迪    时间: 2011-10-22 15:26

引用:
原帖由 施爱东 于 2011-10-22 13:47 发表

虽然你的论文跟在“不得不看的文章”楼里,好歹给个题目,好在最后一排凳子上给你找个发言席呀。
来来来,快报个题目。
被捂在热被窝里憋死?还是被放在最后最后一排冷凳子上晾干?这是一个问题。
苦苦思索半天,决定还是好死不如赖活着,坐最后一排板凳有什么打紧,又不是坐最前一排。

题目:《摩睺罗与塔穆兹:宋代七夕风俗的异域渊源》

俺的拙文已经发到了这个信箱:zhongguominsu2011@126.com
作者: 施爱东    时间: 2011-10-22 15:59

引用:
原帖由 刘宗迪 于 2011-10-22 15:26 发表


被捂在热被窝里憋死?还是被放在最后最后一排冷凳子上晾干?这是一个问题。
苦苦思索半天,决定还是好死不如赖活着,坐最后一排板凳有什么打紧,又不是坐最前一排。

题目:《摩睺罗与塔穆兹:宋代七夕风俗的 ...
这个邮箱从截止日起就关闭了,现在只有王娜童鞋能打开这个信箱。
但排座位的主要是杨秀童鞋,分工不同。
你这属于违规插队,只能走后门。

好在你学会了在论坛上发帖,要不然真把你憋着了。
看你的论文题目好象还不得不读的样子,又有才子名头,还有巴莫大当家的替你求情(这是最重要的),虽然没见着你的论文,秘书处特别开会决定为你网开一面,准予发言。

童鞋们可千万别学刘老师呀,
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走后门的。
作者: 刘宗迪    时间: 2011-10-22 16:15

那好吧,看在她替我求情的面子上,我把文章发给大当家信箱了。
原来唱压轴戏是要走后门的,原以为只有抢头彩才需要走后门呢。
不过戏台上好像只有后门可走哦。。。
作者: 耿羽    时间: 2011-10-22 19:23

温柔老师和品三老师真是一对 欢喜冤家 ~~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1-10-22 20:44     标题: 先睹为快啦。。。。

摩睺罗与塔穆兹:宋代七夕风俗的异域渊源

刘宗迪(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

【内容提要】七夕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这个节日在汉魏之际确立之后,一直到唐代,其节日活动主要是以拜星乞巧为主,相沿成习,未有大变。但到了宋代,七夕风俗却大为改观,不仅节日气氛空前热闹,而且出现了众多前所未有的节物,如泥孩儿摩睺罗、谷板、种生等。尤其是摩睺罗,更是令宋代官民趋之若狂。关于摩睺罗的来历,近世学者一般都认为源于佛教。本文通过对宋代七夕风俗与古代西亚哀悼塔穆兹(阿多尼斯)风俗的比较研究,证明宋代七夕崇拜摩睺罗的风俗并非源于印度,而是来自更为遥远的西亚和更为古老的巴比伦。古巴比伦人在万物盛极而衰的夏至之际悼念植物和谷物之神塔穆兹(Tammuz)的风俗,在上古时期传遍整个地中海周边地区,在希伯来旧约以及古希腊文献中都有记载。此种风俗随波斯人的统治传入中亚粟特国家,演变为(汉历)七月初一到初七日历时七天的“哭神儿节”。隋朝韦节于公元605年出使康国亲历其事,并在《西蕃记》一书中留下记载。此种风俗在隋唐之际随入华的粟特人和祆教(琐罗亚斯特教、拜火教)风俗传入中国。因其在节日风俗上与七夕有相通之处,尤其是节期恰好也在七月七日,因此逐渐融入七夕风俗,使宋代的七夕呈现出一派前所未有的异域风情。宋代七夕令众生颠倒的泥孩儿摩睺罗,就是脱胎于西亚的植物神塔穆兹或阿多尼斯,宋代七夕的谷板和种生则是西亚阿多尼斯花园的变种,而西亚的“塔穆兹”或“阿多尼斯”在中土之所以改名为“摩睺罗”,则与中亚粟特地区印度教、佛教与祆教的融合有关。从巴比伦,到波斯,到粟特,到西域,到唐代的长安,到北宋的汴梁和南宋的杭州,摩睺罗,一个小小的泥孩儿,牵连出来的却是一个山川迢递、时光流转的文化传播故事。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1-10-22 21:21

推荐论文:生活秩序与叙事逻辑—都镇湾民间叙事研究;作者:林继富

上榜理由:本年度最短小精悍的参会论文。作者将故事家的叙事逻辑与俗民的生活秩序联系起来,清晰的展示了故事讲述实际上是从信仰到信仰基础上的艺术叙事,然后达到文学幻想的效果,最后还原到现实生活、满足民众心理及精神需求的文学生成过程。别看这么短短的几段文字,实际上是作者多年来对故事家的研究以及对民间文学理论阐释的升华,从而使故事学研究达到了建构民间文学的“文艺学”(民间文学的“文学理论”)的效果,如果可以简单借用文学研究的范式来对比看待的话,因为文学研究也是针对作家(本文层面的故事家)及其作品的集中研究来达到对文学的创作、形态、社会功能等方面的阐释的。但民间文学,特别是故事学的研究的难度又远远超出了作家文学研究的难度,而其研究最终又回到了对俗民生活和民俗文化的探讨,也就是说,林老师对生活秩序与叙事逻辑的探讨实际上达到了民俗学研究的目的。确实让我受益颇多。

其他:这个图图要看懂

精彩段落摘录:“六种民间叙事表达方法之间的紧密联系构成了都镇湾民间叙事传统表达的绵密系统。从信仰到信仰基础上的艺术叙事,此时信仰已经与艺术连接,接着进入真实基础上的艺术幻想,实际是建立在幻想基础上的艺术,只不过将信仰置换为生活世界的真实了。完全脱离现实世界进入到文学的幻想范畴,最后走出信仰和幻想,发展为民间写实艺术。这个过程是信仰逐渐衰退,艺术逐渐增强,最后还原于现实生活的过程。”


提问:还是觉得图没看懂,需要进一步解释。叙事世界里包括信仰世界、幻想世界、生活世界和娱乐世界,生活世界会不会有点歧义,这里的生活世界应该是指现实日常非日常的行为世界?是狭义的生活世界。
作者: 刘宗迪    时间: 2011-10-22 22:12

多谢长鸿代贴提要。
作者: 施爱东    时间: 2011-10-22 23:16

引用:
原帖由 刘宗迪 于 2011-10-22 22:12 发表
多谢长鸿代贴提要。
提要写得比别人的正文还长,
你以为个子高就可以任意长啊?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1-10-22 23:26

引用:
原帖由 施爱东 于 2011-10-22 23:16 发表

提要写得比别人的正文还长,
你以为个子高就可以任意长啊?
看来要学习学习题目、摘要、关键词该怎么写?

年会讲座:打好基本功,成才第一步——试论学术文章题目、摘要、关键词应该怎么写
主讲人:谁谁谁
观众:某某、某某某&童鞋们
作者: 刘宗迪    时间: 2011-10-23 09:55

引用:
原帖由 施爱东 于 2011-10-22 23:16 发表

提要写得比别人的正文还长,
你以为个子高就可以任意长啊?
你把人家安排在最后一排的冷凳子上,
难道还不让人把脖子伸长点吗?横!!!
作者: 小人家    时间: 2011-10-23 21:33

引用:
原帖由 恩施土家 于 2011-10-22 23:26 发表


看来要学习学习题目、摘要、关键词该怎么写?

年会讲座:打好基本功,成才第一步——试论学术文章题目、摘要、关键词应该怎么写
主讲人:谁谁谁
观众:某某、某某某&童鞋们
看来是有这个必要。
从这篇论文的摘要看来,刘大才子和我一个毛病,摘要写得都跟DVD的剧情简介似的。吾道不孤,吾道不孤啊!
作者: 蜜三刀    时间: 2011-10-24 16:00

引用:
原帖由 小人家 于 2011-10-23 21:33 发表

看来是有这个必要。
从这篇论文的摘要看来,刘大才子和我一个毛病,摘要写得都跟DVD的剧情简介似的。吾道不孤,吾道不孤啊!
鸡脖子能跟鸭脖子一个价钱吗?横!
作者: 小人家    时间: 2011-10-24 17:15

引用:
原帖由 蜜三刀 于 2011-10-24 16:00 发表


鸡脖子能跟鸭脖子一个价钱吗?横!
都不如您老的贵。
作者: 施爱东    时间: 2011-10-24 17:21

鸡鸭生而平等,这叫普世价值。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1-10-24 19:13

到时对文识人呵!
作者: 暮蝉    时间: 2011-10-24 20:46

蜜三刀大人的文章,不止摘要长,文更长!
看了个开头,过来顶个帖,揉揉眼睛接着看去
作者: 施爱东    时间: 2011-10-24 23:08

引用:
原帖由 暮蝉 于 2011-10-24 20:46 发表
蜜三刀大人的文章,不止摘要长,文更长!
看了个开头,过来顶个帖,揉揉眼睛接着看去
他这人长得就长。
作者: 唐小样    时间: 2011-10-27 18:06

下了文章,结果要密码。。。我莫有密码~~
是不是只有参会的人员才能看的。。。。
哪位提供个密码,让我偷个先~~~
作者: 贝贝女    时间: 2011-10-28 10:51

太好了!虽然不能去但是可以看看文章也不错
作者: 绒布的精灵    时间: 2011-10-28 11:20

密码,密码
作者: 绒布的精灵    时间: 2011-10-31 09:21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