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仲富兰:《老镜头:中国百年风物与民俗过眼录》 [打印本页]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1-10-9 22:35     标题: 仲富兰:《老镜头:中国百年风物与民俗过眼录》

  2011年,纪念辛亥革命百年话题成了媒体的热点,《老镜头——中国百年风物与民俗过眼录》重现了这百年的风俗文化,宛如一幅中国近、现、当代社会的“清明上河图”,作者仲富兰作为资深民俗学家、传播学家,致力于中国民俗文化的传播,阅读本书可增强祖国文化的热爱,更加激发对弘扬中国文化的信心。内容简介  一篇文字,几页老照片;一段讲述,记载一百年。1911年辛亥革命至今,中国社会经历了一百年的激荡,一百年的风云变幻。作为民众生活重要部分的风俗文化,适应着时代社会的节奏,也日渐丰富发展起来。《老镜头——中国百年风物与民俗过眼录》以朴素而独特的方式记录下百年民众的生活画卷,使我们得以重新回忆遥远的过去,认识和反思切身的现代社会生活。书中穿插着珍贵的老照片,加以厚重温情的文字,形象地再现了百年来中国民俗与社会面貌的发展历程,回放了镌刻于民众记忆的美丽故事。在激荡的背景文字中,你可以细细体味亲身经历或未曾经历过的那些风物民俗与市井百态:衣食住行、生产交通、婚丧嫁娶、节日喜庆……包罗万象重温百年光景,珍贵影像重现历史瞬间。



作者简介

  仲富兰,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社会兼职为国际易学联合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顾问、上海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委员、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著有《越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纵论》(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水清土润:江南民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The Notes on the Chinese Folk Customs》(张昕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参展2009年德国法兰克福书展)、《上海民俗——民俗文化视野下的上海日常生活》(文汇出版社2009年版)、《民俗传播学》(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第2版)、《上海街头弄口》(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图说中国近百年社会生活变迁(全四册)》(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2001年为韩国出版机构出版韩文版)等38部著作,另有大量论文和文章散见于海内外报章杂志,并承担多项国家与上海市研究课题。



目录


第一章  身上的史书——服饰演进与人性解放   1.后脑勺上的风情   2.蔚然成风的洋装潮流   3.穿在身上的历史符号   4.“本帮裁缝”妙手推时装   5.推陈出新的改良   6.革命形象与无彩时尚   7.走向复归的一抹亮色   8.街上流行红裙子   9.从“一步裙”走来的多元服饰

第二章  品味时代——食俗嬗变与茶酒文化   1.刀叉用餐进行时   2.“聚食制”与“分食制”   3.菜市场与食品经营社会化   4.快餐风行与品牌之争   5.人间美味和健康养生   6.一壶浊酒送残春   7.古老茶俗的现代转换   8.烟草的传播与消长

第三章  寻常百姓家——民居建筑的百年沧桑   1.租界与日趋洋化的屋舍   2.洋人社区与“夷场”风情   3.石库门的历史印记   4.独具人情的小巷弄堂   5.“二房东”与房地产中介   6.高楼广厦下的阴影   7.工人阶级的幸福屋舍   8.绿色家园与回归社区

第四章  行走的欲望——交通捷运与行旅馆舍   1.轿子马车与早期代步工具   2.人力挽行的“东洋车”   3.盛行中国的“两铁轮”   4.落户华夏大地的汽

  媒体评论

  民俗学界今后应该关注什么问题?从历史上看,我们起码要关注20世纪,这是多么丰富的一段历史,民俗学家应该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研究中国民俗文化、民众生活在这一百年是怎么过来的。我觉得我们有责任把这个做下来,因为新世纪已经到来了,不然21世纪后来的子孙怎么认识这一百年?《老镜头——中国百年风物与民俗过眼录》这本书就是从辛亥革命讲起,从20世纪的早期讲起,讲到现在,我们生活的2011年,整个一百年的民俗文化,这是我们要推崇的。

  ——著名民俗学家,中国民俗学会名誉会长, 辽宁大学民俗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乌丙安




  许多学者都从不同的学科出发,以不同的方式回顾着辛亥革命以来这一特殊世纪里中国社会的变化,俨然已成为近来社会媒体的热点。仲富兰先生的《老镜头——中国百年风物与民俗过眼录》便从民风民俗的角度给我们带来了一幅中国社会百年民众生活的历史画卷,他以朴素而严谨的方式描画了历史,从而见证了历史,传播了民俗。

  ——著名历史学家,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沈渭滨




  中国自古就有“入乡问俗”的民间传统。风俗文化的传播需要书面文字的记录与承载,仲富兰先生此书精心选取了自辛亥革命百年来各个历史背景下具有代表性的风物民俗,珍贵的老照片与厚重的语言,形象准确地再现了中国民俗的百年变迁历程,展示了社会各阶层民众的生活百态。阅读本书可增强祖国文化的热爱,从而更激发对弘扬中国文化的信心。



  ——著名文学理论家,中国古典文学理论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胡晓明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身上的史书
  ——服饰演进与人性解放
  1. 后脑勺上的风情
  1911年辛亥革命,一举推翻了清王朝及中国实行了两千余年的封建皇权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倘若从民俗学角度来考察,这场革命却是从后脑勺上的风情变化开始的。
  按照古俗,汉族男子一般是不留辫子的。古代男子蓄发不剪,举行成年礼时,束发于顶,加冠其上。剃发和留辫原本是满族人的风俗,满族先人梳辫发,金太宗天会七年(公元1129年)曾下旨,凡女真人皆留辫发。所谓“留辫发”,就是把前额至脑后的头发剃去一圈,将留下的长发编成一条长辫子,垂于脑后。
  1621年,努尔哈赤攻下辽沈后,即大规模的强迫汉人剃发留辫。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兵入关,攻占北京。为了用同化风俗的办法来剪除汉人的民族意识,消弭反清意识,于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六月十五日颁布剃发令,强制关内人民一律剃发,严厉地实行了“剃发令”:“官民尽皆剃头”,违令者“杀无赦”。当时不仅有“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政令,而且还有“一个不剃全家斩,一家不剃全村斩”之令。这是明清之际风俗史上的一个事变,中国儒家传统历来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祖训,许多人为此宁愿掉脑袋也不愿剃发。
  满清入主中原,建立清王朝,凭借暴力的政权强行使它的臣民实行满族的风俗,从此,中国男子脑后就多了一条长长的发辫。历史就这样走过了差不多三百年,直到晚清以降,随着鸦片战争之后,欧风美雨的东渐,大批先进的中国人开始走出国门,学习西方文化和先进的技术。他们耳濡目染了西方生活方式,痛感中国的落后与后脑勺上的这根辫子有关,西方人侮辱性地称这根辫子为“pigtail”(猪尾巴)。为了改变这种受歧视的状况,有些留学生把辫子盘起来;有的人索性早早地把辫子剪掉了。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进呈《请断发易服改元折》指出:“欧美百数十年前,人皆辫发也,至近数十年,机器日新,兵事日精,乃尽剪之,今既举国皆兵,断发之俗,万国同风矣。”以辫子不利于打仗、不便用于机器、不利于卫生,且为外人耻笑,主张剪辫断发,可谓对这种留辫习俗的严正抗议。
  历史上的风俗总是有一种巨大的惯性。千百万人的习惯势力是最可怕的,一旦习以成俗,再改变它就会异常艰难。到清朝末年,大部分普通中国人对拖在后脑勺的这根辫子,早已习以为常了。留辫子成为大清子民须臾难离的发饰,这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号召民众“剪辫断发”,就像当初留辫子一样,遭到守旧势力的顽强抵抗。所以,在辛亥革命的前夜,剪辫还是留辫子,成为是继续效忠清王朝还是赞同革命的一种政治标志。
  旧习俗总是不肯轻易退出历史舞台的。那时,辫子在中国社会不仅是一束头发,它还维系着千家万户同王朝和传统之间的一种联系。当年为了抵制后脑勺上的这根辫子,几十万人被杀头,经过两三百年的习俗养成,许多人已习惯成自然,还把它看做是民族标志和审美符号。1895年甲午战败割让台湾以后,当地同胞就曾以拒绝剪辫的行动表示不归顺日本统治。在这场剪辫风潮中,据说,两江总督瑞方为了说服他儿子不要剪辫子竟花去了八千大洋。不是说剪去辫子用了这笔钱,而是这位总督与他在英国读书的宝贝儿子为“剪辫与否”的争论花去了八千元来来往往的电报费。最终儿子还是剪去了辫子。
  辛亥革命初期,剪辫断发就成为一场严肃的政治抉择。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大总统令中规定“中华民国”的公民必须剪除辫子。此后,剪辫不再是一种倡导的口号,而是必须执行的政令。那时,一般新派人士首倡剪去自己发辫,然后上街向别人宣传,劝其到保甲局剪掉辫子。各地保甲局请了义务理发师,剪辫时还举行各种仪式,鸣炮奏乐。南方各地剪辫后还派送两枚红蛋,辫子可用红纸包好带回家里,供在祖先灵前三天。
  可是,相沿几百年的积习总是难返,政府不得不采取强制剪辫手段,一时闹得人心惶惶。城里人上街把辫子藏在帽子里,乡下人进城盘着辫子盖着斗笠,都想蒙混过关。但上街是生活之必需,一经发觉,剪刀无情,被剪者敢怒不敢言。在福州市,有一个财主叫高正山,在家躲了数月,忍耐不住,只得剪掉一半辫子走出去,朋友见他不伦不类,戏称他为“高半山”。福建省还有一个贡生陈某,剪辫时在家设立香案,祭告天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改朝换代,迫不得已。”说完,跪在父母面前大哭,其父母也与他一起欷歔不已。后来张勋复辟,那些剪了辫子的遗老追悔莫及,一面出来喊叫缉拿革命党,一面摸摸自己后脑勺的猪尾巴又都不在了,弄得哭笑不得。辛亥老人吴蔼宸后来回忆说:
  辛亥革命那年,我二十一岁,正在学校念书,喜欢阅读从日本传来的《民报》、《天讨》、《新民丛报》等报刊,受到革命思想的感染。学校里革命气氛也很浓,学生中有玫瑰花社、昨非社等组织。辛亥革命前几个月资政院讨论“剪发不易服案”未通过,但我们学校各科已先后有十二人自行剪发。我和一位同学到苏州胡同日本理发店,每人付五角钱,剪去了辫子。每天上课时很是得意,觉得自己很革命。”(吴蔼宸《剪辫子杂忆》,萧乾主编《新编文史笔记丛书》“史迹文踪”)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剪辫子和留辫子的角逐,成为辛亥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各地陆续掀起的剪辫风潮。可以说,辛亥革命吹响了近代中国史无前例的移风易俗运动,而这场伟大的革命也正是从后脑勺上的风情变革开始的。
  ……


来源当当网(购书地址):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2485515

[ 本帖最后由 恩施土家 于 2011-10-9 22:38 编辑 ]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