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内蒙古师范大学民俗学科建设简介
[打印本页]
作者:
shugraa
时间:
2009-1-7 12:05
标题:
内蒙古师范大学民俗学科建设简介
[attach]782[/attach]
作者:
admin
时间:
2009-1-8 00:59
内蒙古师范大学民俗学学科简介
一、学科发展概况
内蒙古师范大学民俗学学科已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从二十世纪70年代末,学科奠基人哈•丹碧扎拉桑教授对《蒙古风俗鉴》进行系统研究以来,使沉睡了半个多世纪的蒙古民俗研究再现生机。1982年开始在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硕士学位点招收民间文学方向的硕士学位研究生,1994年扎格尔教授率先在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硕士学位点招收民俗学方向的硕士学位研究生,为独立设立民俗学硕士学位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扎格尔教授和敖其教授牵头申报民俗学硕士学位点,于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至今已招收10届80名研究生。民俗学学科是我校重点优先发展的特色学科。2004年被评为自治区重点学科。在敖其教授及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以民俗学学科为依托于2003年成立了社会学民俗学系(2006年扩展为学院)。2008年内蒙古党委宣传部在我校设立了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内蒙古民俗文化研究基地。在民俗学学科的带动下,我校社会学、、人类学学科得到长足的发展。为此,我校我校社会学、民俗学、人类学学科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的认可。并聘请了20余名著名专家为兼职教授。
二、研究方向
我校民俗学学科在长期的教学与科研实践中,形成了以蒙古民俗与民俗学、蒙古民间文学与民俗艺术、北方游牧民族民俗文化为内容的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在上述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目前,本学科点不仅在自治区独树一帜,并以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优势在全国高等院校民俗学研究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蒙古民俗与民俗学:民俗学既是一门独立学科,又是边缘性交叉学科。它是以一个民族的经济、社会、信仰、游艺等民俗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蒙古民族由于其特殊的生存环境、生活生产方式,以及在历史上的特殊作用与地位,曾对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华文明的形成,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渊远流长的蒙古民俗不但是其辉煌历史文化的具体体现,也是其思维特点、审美追求和心理定式的表体特征。研究蒙古民俗,不仅要从历史的典籍与文献中寻本溯源,更主要的是通过深入细致的田野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阐释其产生、演变和发展规律,揭示其所蕴藏的深层文化内涵。
该研究方向的特色集中体现在其研究对象与内容的特殊性与多样性上。所谓的特殊性主要是指以游牧文明为特征的蒙古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民俗文化事象等方面。多样性主要体现在其内容的多彩多姿和由此而包含的人文内涵的丰富性上。
蒙古民间文学与民俗艺术:蒙古民间文学与民俗艺术作为蒙古民俗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多样,内容丰富,不但是蒙古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它以蒙古族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祭祀诗文、祝赞词、英雄史诗、世俗三律、箴言、谚语、谜语及民歌与民间舞蹈、好来宝等艺术形式和民族绘画,雕塑及民间剪纸、雕刻等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深邃的文化底蕴和博大的精神内涵,集中体现了这一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从一个侧面为世人完整地再现了它的历史文化足迹。
蒙古民间文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内容的丰富性和所含盖面的广泛性及体载的多样性等方面。譬如,以“江格尔”为代表的英雄史诗,以祭祀诗文、祝赞词、世俗三律为特征的韵文体等均集中表现出了上述特点。就民俗艺术而言,其特点不仅反映在其鲜明的区域性和民族性上,更主要的是取决于不同的思维方式与审美追求等方面。因而,所创造的民俗艺术,以其独特的个性魅力,成为整个人类艺术宝库中的一束美丽的奇苑。同时,本研究方向在建树具有自身特点的蒙古民间文学与民俗艺术理论框架与学术体系方面充分发挥了整体优势,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走在了本学科的前沿。
北方游牧民族民俗文化:从历史的演变与发展来看,蒙古民族是一个多元一体的民族,其文化的发展具有多元辩证的特点。历史上在我国北方草原先后叠出的匈奴、鲜卑、突厥、契丹等部族和延续至今的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民族,都与蒙古民族在原始信仰、文化生活等诸多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把北方游牧民族民俗文化作为本学科的研究方向之一,对研究蒙古民俗不但具有连续性和互补性,而且对拓宽和深化该领域的研究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该领域的研究特点在于所含盖内容历史跨度大、涉足地域广、民族多。因而,在研究方法上具有跨学科交叉性特点。从历史的纵向来看,本研究领域可上溯到远古的石器时期和华夏文明,下续至今天的北方各民族。追其源头、顺其史脉、对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兴衰与始末、进行系统地发掘与研究,对了解蒙古族民俗文化的形成,乃至对整个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进行全面认识意义重大。特别是对那些曾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但随着历史沿革与融合而陆续消失的民族文化进行搜集与研究,对继承和发扬游牧文明优秀文化传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之,民俗研究的对象主要源于民间的生活文化,民间中蕴含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宝贵遗产。就蒙古族民俗而言,诸如气贯长虹的史诗,悠扬浑厚的民歌,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观,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以及重礼谦恭、尊老爱幼的伦理道德等无不体现出其深层的民族品德与精神。探讨和研究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对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进一步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意义重大。另外,将民俗学与旅游业,民俗学与生态建设和都市化建设等现代文明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对国家政府部门与相关企业的决策提供依据,推动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精品课程
敖其教授主持的《蒙古民俗》、《蒙古民间文学导论》课程分别于2006、2008 年被评为自治区精品课程,《蒙古民俗》课程于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同时被授予“国家精品课程”荣誉称号。
----------------------------
主帖内容转载
详见word文档
作者:
陈金文
时间:
2009-1-9 01:53
标题:
很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你们有民俗学系,在全国来说你们都是蝎子的尾巴毒(独)一份,向你们致敬!
作者:
karin
时间:
2009-2-11 11:31
社会学民俗学学院简介
来源:百度 内蒙古师范大学吧
社会学民俗学学院在校民俗学学科为依托,于2002年开始筹建,2003年4月正式成立为社会学民俗学系,是我区唯一的社会学与民俗学教学、科研基地,建系以来,各项工作全面步入轨道,得到迅速发展。现有在校本科生314名,研究生80多名,教职工20人,专业教师16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人,讲师5人。博士8人,硕士8人。下设两个系、三个研究所,即社会学系、民俗学与人类学系、蒙古民俗与游牧文化研究所、北方民族传统民间文化研究所、人类学研究中心等。2006年11月24日被内蒙古师范大学批准改建为“社会学民俗学学院”,下设社会学系,民俗学与人类学系以及三个研究所或中心等。
课程设置
授课总学时为2604学时,学生毕业标准学分为175学分。
其中公共必修课10门:法律基础、思想品德修养、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毛泽东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概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外语、计算机应用基础。
专业必修课17门(其中包括三次社会实践):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国外社会学理论、社会工作概论、社会统计学、社区概论、发展社会学、民俗学概论、社会心理学、人类学通论、蒙古民俗(蒙班)或内蒙古民俗(汉班)西方社会思想史、中国社会思想史、民俗学与人类学田野作业方法。
专业限选课20门(其中选修14门):经济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城市社会学、农村社会学、蒙古民俗概论、民间文学概论、大学语文、高等数学、社会统计与计算机应用、当代社会学理论、教育社会学、社会问题、公共关系学、劳动社会学、民族学概论等。
专业任选课23门(选修其中的11门):政治社会学、专业外语(英、日)、家庭社会学、中国北方民族史、学术研究与学年论文、社会指标体系与政策评估、应用写作、文化社会学、法社会学、民族社会学、宗教社会学、人口社会学、科技社会学、老年社会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市场调查与预测、企业策划与企业发展、民俗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等。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