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人造节”几时休?
[打印本页]
作者:
Robot
时间:
2011-10-7 12:59
标题:
“人造节”几时休?
2011年09月30日 09:56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4) 【字体:↑大 ↓小】
不是我和你过不去,是那“节”和你过不去
中秋刚过,国庆又至。在这个节日气氛分外浓郁的时候,我们却要来说一说另一种泛滥在你我身边的“节”。
前不久,一个紧临长江、距鄱阳湖上百里、人口13.8万的小城,却耗资600余万元大张旗鼓地办起了“首届鄱阳湖龙虾节”。想“造势”却“肇事”,200多人因急性肠胃炎入院治疗。
“首届鄱阳湖龙虾节”并非个例。它给眼下数量惊人、名目繁多的“人造节”,又敲了一记警钟——
有多少所谓的“节”,该打“结”了!
·观点碰撞·
■这些节会中,真正能够收支平衡的寥寥无几,大多是赔本赚吆喝
如此节会,既劳民伤财,又自毁形象,可以说“不经济”、“不划算”到家了。
现实中,像“首届鄱阳湖龙虾节”这样热衷于“造势”的节会可以说是数不胜数。这些节会,有的是依托本地资源、产业优势,算是师出有名、相得益彰;有的则纯属为了炒作,堪称是无风起浪、无中生有;有的甚至一味追求轰动效应,好大喜功、贪大求洋、名不副实。据报道,仅西部某地一年冠以“中国”名称的“节会”就有十多个。
这些节会中,真正能够收支平衡的寥寥无几,大多是赔本赚吆喝。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刘金全曾指出,近年来展览、节会每年以大于20%的速度递增,但许多地方政府,甚至包括一些专业公司,能够盈利的节会少之又少,“展会行业繁荣的背后至少有30%在赔钱”。
“不经济”的节会四处泛滥,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与强烈的办节冲动相比,节制力量、制约机制明显匮乏。许多地方筹办一个重大节会,常常是很小范围内的决策,往往并没有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没有认真征求专家、学者意见,没有获得广泛的民意支持,也没有严格的经费预算与有效的监督管理,办节门槛之低、“环境”之宽松让办节易如反掌,而服务经济发展的由头,更使得办节的正当性牢不可破。
不可否认,成功的节会的确具有极强的综合经济效应,但以为节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灵丹妙药”,在没有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和审慎分析、周密策划,尤其是没有相对健全的评估、制约、监督机制的前提下,就亦步亦趋、跟风办节,必然会导致节会泛滥,造成大量人力财力的损失,损害政府部门决策的权威性与公信力。
(尹于世)
■借节庆而攫金、以期名利双收,此风当休矣
泱泱中土,允称节庆大邦。上采三皇,旁及泰西,靡不纳入彀中;庙堂之高,江湖之远,胥皆沉湎其间。凡节日者,“和乐谓之节”。节伴礼乐而生,或佯狂,或哀愁,均为遥托情思,内有世代积淀,乃众乐之行止也。
然,青酒粉面,财帛动心。借集会而攫金,以期名利双收之风骤起,一时流播九州,蔚然大观。有公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伟哉斯言!妙哉斯言!诚为节会之别裁新曲耳。
赖先祖之庇荫,凭上苍之垂爱,于歌舞升平中谋一方福祉,不啻为智举。惜国人逐风之痼疾难祛,东施效颦者夥。富郡名城办会,僻壤陋乡亦办会。觅可采之资,极尽搜索枯肠。君不见,争神仙桑梓,夺淫棍枌榆之怪诞乎?更有甚者,父老衣食堪忧,有司一掷千金邀名伶雅集,除去博官长一笑,裨益几何?
此种邪气歪风,当休矣!
(云煚)
■空中楼阁造得再好,游人如织,到现场一看尽是失望,虽然赚足了门票钱,口碑却一泻千里,怎么看都不是长久的买卖
平心而论,地方谋求发展,打旅游牌,举特产旗,本无可厚非。可像这个小城这样,一来缺少龙虾产业,二来并无龙虾文化,凭空兴起“龙虾节”的念头,靡费之余,多少显得草率。至于引发群体性食物中毒,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节会至此,大概也算是绝境了。
仔细想想,这样的“龙虾节”其实比比皆是。旅行途中,谁不曾遭逢过生造的“人工景点”。如果某个固定时令放眼全国,怕是说几十个樱花节都来得保守。可稍一思量,再地大物博,能因地制宜、因时而异,打出品牌的地方性节会又能有多少?很多不过是耗资破费、赔本赚吆喝的政绩工程。
即便退回名牌名品换名声的粗暴逻辑,用一些热衷节会的主办方的方式思考,许多临时起意的节会也注定是败笔。地方旅游资源讲究真材实料,空中楼阁造得再好,游人如织,到现场一看尽是失望,虽然赚足了门票钱,口碑却一泻千里,怎么看都不是长久的买卖。
联系此前多地之间的“名人故里”之争,孔子、诸葛亮倒还罢了,连西门庆和孙悟空都要争一争,实在就流于玩笑了。不知“西门庆”真“驾到”了,是否会众星捧月奉若神明?聚敛名气可以理解,但搏出位招来恶名,真还不如清汤寡水过好自己的小日子。人是如此,地方亦然。
说到底,不少决策者热衷“节”,还是GDP至上、政绩先导的思维作祟。要做出点事情,节会正是既能短期实现又便于搞大动静的选择。可拍脑袋所为,竟日做些“一锤子买卖”,这么多“节”,反倒会成为“劫”数。在劫难逃的事,谁也不愿看到。节会这种旅游资源,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成功的先例也并不鲜见。深究成功的关键,大抵还是不疾不徐,从长效机制入手,有了长远的规划,人文气韵才会涓涓始流。
(大头)
■不如“鼠目寸光”一点,宁拜“土地公”,不求“外来佛”
离家不远的商业区有一大片空地,除了成为中老年人晚间休闲的好去处以外,也时常被拿来当做举办各种名目繁复展会的大舞台。“羽绒服节”刚落幕,“某地名品节”又驾到,一次又一次像庙会般热闹开演却又不知不觉间消失无踪。在霓虹璀璨的闹市区忽见肆意搭建的简易棚铺堆叠着一箱箱临安小核桃,或是于春风拂面的当儿瞥见肤色苍白的橱窗模特身披厚重冬衣,脑海里翻来覆去只有“不合时宜”四字。这种感觉不亚于在异乡的唐人街吃到一盘极不正宗的上海炒饭,不知该为他乡遇故知泪流满面,还是该义愤填膺掀桌大骂商家都是大忽悠。
放眼全国,各式节会此起彼伏一派物质丰饶的景象。然而当你在一个明明不产小龙虾的地方参与了一场“龙虾大会”,恐怕也只能感慨各地人民情感深厚、资源共享毫不吝惜了。硬要请来与当地文化民风毫无关联的“外来佛”坐镇,自然会引发水土不服等不良后果。而一直兢兢业业造福一方的“土地公”却被晾在了一边,何其可惜?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城市,其名字往往与某种特有文化或产品相连接,单就美食而言,从新疆的葡萄、兰州的拉面,到宁波的汤圆、广州的煲汤,这些响当当的名号就是当地的“土地公”。虽不至于穷奢极侈,只要具有当地特色,就不怕闯不出个名堂来。大闸蟹在阳澄湖里固然肉质肥美,爬到别的湖里恐怕就难成气候了。
各地意图通过举办特色产品展销会来吸引人流、发展经济本无可厚非,但出于一片好心真心加爱心的节会举办方不如偶尔“鼠目寸光”一点,拿着放大镜照照自己所身处的这块土地究竟具有何种优势。南汇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候都默默无闻,但一到夏季,闻名远近的“水蜜桃节”就是这里最响亮的名片,游人络绎不绝,个个交口称赞。从一方水土的“土地公”身上挖掘出前所未有的经济效益,方可皆大欢喜,一团和气。
(水草)
·网言网语·
西部一刀:其实,可以什么都不做,民间的节日自会传承或者消失;但是人造节就不同了,它往往成了有些单位和部门的“面子”。
李健凤:这些“人造节日”总是美其名曰 “某某文化节”,然而有什么真正内涵,举办方也说不出个所以然,说白了就是人为强加,甚至无中生有。他们通常请来大量媒体以期扩大宣传,花费巨额邀请明星表演以望吸引眼球。声势浩大的活动轰轰烈烈过场后,真正能留给人的“文化”回味,实在乏善可陈。
黄栀梓:愚以为,在清理整顿各种节庆活动的基础上,还应该建立健全举办各种节庆活动的审查审批机制,对 “人造节”的举办不能由个别人拍脑袋决定。
如果当地人民群众不支持,“人造节”就很有可能偏离为人民服务、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的正确轨道,演绎成为官场游戏、政绩工程,甚至滋生腐败。
·我国传统节日的由来·
所谓“节”,最初是针对一年的气候变化而言的,也有以纪念某一重大事件而称谓“节”的。
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自然环境的变化规律,将一年分为四时八节。所谓四时,即春、夏、秋、冬。所谓八节,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后来人们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黄经),把全年分为二十四个段落,包括“雨水”、“春分”等十二个 “中气”,“立春”、“惊蛰”等十二个“节气”,统称为“二十四节气”。
除此以外,还有以祭祀、纪念、避疾、祝贺等多种需要而形成的各类节日。还有一些是官方命令强加于人民的节日,但大都没有什么生命力,不会流传千古。中国传统节日的各种风俗,是中华民族民间自发形成的。
节日风俗形成的过程,大致是根据生活的需要,经历了由不自觉到自觉、由不定型到定型、逐步发展和变化的过程。节日风俗的内容,有关于劳动生产方面的;有祭祀类的;有表彰、庆贺性质的;有礼尚往来性质的等等。
[
本帖最后由 Robot 于 2011-10-7 13:33 编辑
]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1-10-7 15:42
官员与商人共谋的怪胎,当然也有些“砖家”煽风点火,粉饰太平之功。
没有历史传承的根基,没有群众自发参与,谈不上多元文化共融与多方力量的整合,更多是胡拼乱凑,故弄玄虚,大张声势,政绩捞足,钞票赚够,最后只是能等待百姓买单的一地鸡毛,人造节是十足的伪节日。
作者:
风林火山
时间:
2011-10-7 18:59
此“节”非彼“节”
所有的节本来都是人造的!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作者:
瑶族小妹
时间:
2011-10-7 21:59
伤不起啊。。。。。。。。。。。。。
民大还有2天假,嘿嘿。
作者:
马向阳
时间:
2011-10-7 22:36
好,放松,尽情玩!
作者:
yuannikuaile
时间:
2011-10-7 23:19
一切东西都是约定俗称的。如果人造节有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就会一直传承下去;如果只是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开办几次就会结束的。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