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梁昕照】“口头传统”不等于“口头文学”:访中国民俗学会会长朝戈金
[打印本页]
作者:
狄道流珠
时间:
2011-9-20 13:52
标题:
【梁昕照】“口头传统”不等于“口头文学”:访中国民俗学会会长朝戈金
“口头传统”不等于“口头文学”:访中国民俗学会会长朝戈金[ 来源:《社会科学报》 | 发布日期:2011-09-19 | 梁昕照
全球化、现代化时刻威胁着文化和语言的多样性、学术界也普遍感到世界上绝大多数口头传统和语言不同程度地处于濒危境地,因此,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大规模的濒危语言和口头传统抢救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记者:提及“口头传统”,通常会将其与“民间文学”、“口头文学”联系起来。请问它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联和差异?
朝戈金:“口头传统”这个术语最初迻译自英文,近年在中国学界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和使用。英文oral tradition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用法:广义的口头传统,指口语交流的一切形式,狭义的则特指有悠久传承和较高艺术造诣的“语词艺术”(verbal art),后者部分地对应我们常用的术语“民间文学”或“口头文学”。之所以在民间文学之外另起炉灶,开创口头传统学术领域,是因为民间文学的学科对象和学术理路,不足以涵盖这个新的学术方向——无论在研究对象谱型的丰富性方面,还是研究方法的多样性方面。
口头传统的研究,作为一个特定的学术方向,在20世纪60年代形成一个高潮。其后续发展较为深刻地影响到今天的国际人文学术格局。可以说,首先是在学术机构的圈子里由学院派人士倡导,随后进人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年的有关文件里,“口头传统”是一个经常出现的关键词,其地位也渐趋显赫: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将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五个大类,第一类就是“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口头传统与人类文明进程和遗产的重要关联,可见一斑。
记者:在人类的知识传承谱系中,对口头传统的关注乃至研究,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仅以西方而论,其传承也可谓波澜壮阔。请问在这一过程中,其方法论有怎样的变化?
朝戈金:前不久,美国学者罗斯玛丽·列维·朱姆沃尔特撰文谈论口头传统研究方法,纵向梳理了口头传统研究的学术史和关捩点。文章得到当今国际口头传统研究的领军人物约翰·弗里的激赏,说“这篇文章是对西方的口头传统研究历史所作的最出色的述评之一”。朱姆沃尔特总结说,在18、19世纪,当时的欧洲学者们开辟了口头传统起源问题的研究,所以说他们可以算作是口头传统研究领域的直系前辈。其中,影响深远的有德国的赫德尔和格林兄弟、英国人类学家泰勒、芬兰的伦洛特、挪威的阿斯比约森和穆尔等。他们所讨论的中心议题,围绕口头传统究竟是在何时何地兴起和得到发展的,等等。这种关于起源问题的兴致,乃是基于对社会发展阶段论的假设,即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经历了从原始到野蛮再到文明的梯次升级过程。
此后,以囊括和梳理世界民间故事类型的“A—T分类法”而闻名于世的芬兰人阿尔奈和美国人汤普森是20世纪芬兰的“历史—地理方法”的倡导者。与之相似的,还有推崇“地域—年代假设”方法的人类学者博厄斯。它们共同开启了被后人称作“机械的”方法论。他们都认定,一个故事从中心点向四周的流布.就像石子投人水中会漾起向周边扩散的波纹一样。一个故事的扩散范围越广阔,说明它的传承越古老,同理,应当在故事的传播中心点寻找故事的最初形态。这些论见不无道理,但缺陷明显,并逐渐丧失了影响力。不过,这种通过民间叙事来解析口头传统的方法,在以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文化的方法论”被认为是为了校正“机械的”方法论弊端而发展起来的,其要旨是不仅将口头传统理解为材料系统,还认为其中熔铸了文化的意义,服务于社会成员的需要。该方法集中探讨的是所谓原初形态的文化(pre-contact culture)。博厄斯,尤其是他的学生本尼迪克特是该学派的推动者。后来,杜波依斯的口头传统模式化理论和马林诺夫斯基的功能主义论见,都是这个方向的进一步演进,
对口头传统“文本模式”的研究,作为一种在方法论承续上与文学研究关系紧密的方向,有比较多的成果并不奇怪。承接北欧民俗学和民间文艺学的强势传统,奥利克开始着手总结适用于所有样式的“法则”。他的“史诗的法则”,理论有长久的影响。普洛普及其“形态学”理论,将文本模式化的方法,又一次引人到民间故事的内部结构中。在20世纪中生命力长久不衰的,还有“帕里—洛德理论”(又叫做“口头程式理论”,Parry-Lord Theory, or Oral Formulaic Theory),聚焦文本解析,影响却远远超出了口头诗学领域,扩展到全球近200种语言的传统中。该学派的当今旗手弗里更是大力倡导跨传统的比较和对既往文明遗产“典律”(Canon)的辨析。与上述各学派有紧密关联的,还有结构主义、象征主义和解释学的理论、精神分析法、民族志诗学理论、“演述理论”和女权主义理论、关于“真确性”的探讨等。
记者:上世纪60年代,西方人文学术界对口头传统曾有一次热烈的讨论,其中涉及书写技术对人类智力和文明进程作用的讨论。这些讨论对口头传统研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朝戈金:对口头传统的反思实际上肇始于如何界定书写技术对人类智力和文明进程作用的讨论。今天常被人们谈及的主要是传播学家麦克卢汉的《古腾堡星光灿烂》、结构主义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的《野性的思维》、社会人类学家杰克·古迪和小说理论家伊恩·瓦特合写的论文《书写的逻辑成果》,以及古典学者埃瑞克·哈夫洛克的文章《柏拉图导言》。这几个著作可以大略分为两派:一派主张书写技术让人类心智的进化发生了质的飞跃,该派影响最大的是杰克·古迪,他坚称不论是从理论上讲,还是以历史的事实而言,逻辑思维(演绎推理、形式运算,高次心理过程)的发展取决于书写(希腊字母的发明和使用),史称“书写论”;另一派认为,不能过分夸大书写技术的作用,从口传到书写,人类心智和文明是渐进的,史称“连续论”。
今天的口头传统研究已经大大超越了这些论辩。对“无文字社会”的广泛深人的人类学调查,出色地解决了许多在书斋中推理所难以解决的问题。简单说,人类的心智,即便没有文字书写技术的帮助,也会达到令人惊叹的发达程度、取得难以置信的成就。
记者: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口头传统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请您介绍一下国外口头传统的研究和教学情况。
朝戈金:口头传统的研究和教学,在美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举两个标志性的事件:一个是学刊《口头传统》的创立(1986年);一个是《口头传统教程》的编纂(1998年)。前者的编委会聚集了国际著名的民俗学、人类学、古典学、文艺学和其他学科的学者。创刊以来,它已经当之无愧地成为国际口头传统研究的旗舰。《口头传统教程》则计划给学子们提供一个能够快捷地了解口头传统的教材。书中令我们特别感兴趣的是一些统计数据。根据调查,在全美大学中讲授与口头传统相关课程的,涉及许多科系和专业,如英语、外语、民俗学、人类学、宗教学、历史学等。其中,下述几个方向的课程有特别的意义:口头与书写文化的理论、一般民俗学理论、民俗与文学关系、非洲口头传统、美洲口头传统、圣经研究、英语传统、古典学、言语和故事讲述、妇女研究等。可见,口头传统作为一个重要的和晚近出现的学术方向,得到了人文学界诸多领域的广泛重视和积极响应。
记者:那么,口头传统研究在国内呈现出怎样的发展态势?
朝戈金:中国是个有着悠久文献传统的国度,汉字书写传统的发达和社会上对文字的崇敬和依赖心态,就为我们开辟口头传统研究,预设了某种障碍。不过从另一方面讲,中国各民族中蕴藏的海量的活形态口头传统,又为开展此类研究提供了极为优越的条件。希望不久后也能看到口头传统的教学和研究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国大学的讲堂上。
(编辑:张鹏)
转自 中国民族宗教网
http://www.mzb.com.cn/html/report/238434-1.htm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