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曾江]汉魏文物遗存中的西王母昆仑仙境
[打印本页]
作者:
Robot
时间:
2011-8-24 19:07
标题:
[曾江]汉魏文物遗存中的西王母昆仑仙境
中新网 2011年08月23日 16:2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我国各地至今已出土大量汉魏时期的画像石、画像砖、画像石棺等,它们以丰富的内容,表现了汉代人的生活世界、信仰文化。
汉魏时期,西王母具有崇高的主神地位,西王母信仰盛极一时。这一时期留下许多表现昆仑山和西王母的文物遗存,反映了当时西王母作为全国性信仰对象的崇高地位,以及人们对昆仑山和西王母的认识。根据地域、时期、材质等的不同,这些文物不同的表现手法富有趣味,值得研究。
在南北朝以前的《山海经》、《竹书纪年》、《淮南子》、《史记》、《汉书》、纬书、《穆天子传》、《汉武故事》等历史文献中,有许多关于西王母的记载,其中有对西王母形象的描述。
目前已发现的西王母文物遗存,有画像石(包括画像砖、石棺)、石阙、摇钱树、铜镜、棺饰铜牌、陶灯座、漆器、陶灯等。当古代匠人们通过实物来表现他们崇拜的西王母时,至少要考虑两个问题。
其一,如何表现西王母的主神形象和配侍神人形象。
其二,如何表现西王母所在的昆仑山。作为天地之中、世界之轴意义的昆仑山,在汉魏文物中有丰富的表现形式,除了直接以神山的形象呈现,还可采取神树、天柱、梯子、藤蔓等变形的表现形式。
根据英国汉学家鲁惟一的总结,西王母及其仙境至少拥有10种神圣图像,即“胜”(一种西王母特有的头饰)、龙虎座、捣药兔、蟾蜍、三足乌、卫士、供养人、九尾狐、仙人六博、宇宙树(或天柱、昆仑山)。
钱树和钱树座:立体空间表现的西王母昆仑仙境
在立体空间上,最具象地表现西王母昆仑仙境的是摇钱树。
摇钱树是东汉到魏晋时期的墓葬明器,主要出土于四川、重庆等地以及四川盆地周边地区。一般而言,一株完整的摇钱树由青铜树体和陶制(或石制)树座组成,树体上挂满汉代五铢钱形状的装饰品,因此被称为“摇钱树”。国家博物馆有一件征集的摇钱树,通高达两米,是目前发现最高的一株。西王母一般位于钱树座的顶部和青铜树体的顶部,摇钱树作为神树,可导引逝者的魂灵升天,进入西王母主管的昆仑仙境。
大部分钱树座都为山峦或动物造型,复杂的造型有数层。最具代表性的为成都出土的一件陶制神山西王母钱树座,该树座分四层,每层皆有洞穴,塑有人物和云彩,表现出一种逐层上升的动态。《淮南子·地形训》有载:“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谓悬圃,登之乃灵,能使风雨;或上倍之,乃维上天,登之乃神,是谓太帝之居。” 这件钱树座与这些文字描述颇为相似。关于最上一层之人物是西王母、墓主灵魂或其他人物还有争议,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件钱树座表现的内涵与西王母—昆仑山信仰有关。
在广汉出土的一件彩陶钱树座中,西王母坐在龙虎座上,守着汉阙形状的天门,一棵神树在左首舒卷盘旋而上,在西王母头上形成华盖,以建木形式表达出昆仑山的意象。
汉魏文物中对西王母本人的形象往往采取符号式的表达,最常见的是强调她的头饰“胜”,而摇钱树上常常有对西王母形象的细腻描写,殊为难得。绵阳何家山二号汉墓出土摇钱树的顶部,西王母居于龙虎座上,其上为一个玉璧,为沟通天地的象征,在西王母的额头刻有三道清晰的皱纹。汉代蜀人司马相如的《大人赋》写道:“低徊阴山翔以纡曲兮,吾乃今日睹西王母。暠然白首戴胜而穴处兮,亦幸有三足乌为之使。”西昌出土的摇钱树树干顶部的西王母形象更为细腻,衣服的纹理历历可见,眉间也有皱纹,论者认为这与佛像白毫相有关。
画像石中的西王母和昆仑山
我国各地至今已出土大量汉魏时期的画像石、画像砖、画像石棺等,它们以丰富的内容表现了汉代人的生活世界、信仰文化,一直备受海内外学术界关注。画像砖石主要出土于今天的山东、江苏徐州、河南南阳、四川、重庆、陕北绥德等地,形成了若干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片区。不同片区对于西王母和昆仑山也有不同的表现方法。
在徐州西汉晚期或王莽时期汉墓出土的画像石中,发现了目前最早的西王母形象之一。在画像中,西王母梯几戴胜坐在楼上,陪侍的有青鸟、三足乌、九尾狐、捣药神人等,但没有直接表现昆仑山。
在山东嘉祥汉墓的画像石中,昆仑的造型为扭曲的蘑菇(悬圃),山顶平坦,西王母端坐昆仑之巅。在她周围,神兽簇拥,戴羽仙人手持仙草,使人联想起《汉书·哀帝纪》记载的传筹事件:“(汉哀帝建平)四年春,大旱,关东民传行西王母筹,经历郡国,西入关至京师。民又会聚祠西王母,或夜持火上屋,击鼓号呼相惊恐。”
而在山东沂南汉墓的画像石中,西王母端坐在昆仑山巅,与东王公同时出现,而昆仑山的造型极为奇特,是一个具象的“山”字,一只代表西王母西方方位的白虎横穿山间。
在四川郫县出土的一件画像石棺中,昆仑山位于画面右栏,西王母没有坐在昆仑山上,而是端居画面正中,一株神树从左首伸出,在西王母顶上形成华盖,只有两个仙人在昆仑山上,左栏则为九尾狐、三足乌、蟾蜍等。
汉代绥德四十铺汉墓的后墓室横额(门楣)的画像石,在高28厘米、长265厘米的狭长空间里,表现了墓主自东向西行进,前往昆仑仙境觐见西王母的画面。西王母安坐最西端,墓主乘坐云车在最东端,在墓主人前面导引的有三只神鸟、两只仙鹿,在西王母和墓主之间布置了丰富的人物。
其他器物的表现
在漆器、棺饰铜牌、铜镜等文物遗存中,也有大量西王母和昆仑山的图像。
东汉乐浪郡汉墓曾经出土一件有西王母形象的漆盘,上有铭文“永平十二年,蜀郡西工,夹纻行三丸,治千二百,卢氏作,宜子孙,牢”。永平十二年为公元69年,是目前发现较早的有明确纪年的西王母器物。在该图中西王母居于一株蘑菇状神树或云彩之上,大概也是对昆仑悬圃的表现。
在三峡地区大考古中,曾发现一系列棺饰铜牌,其上刻有与西王母有关的图像,四川大学考古系张勋燎等曾对这些器物进行研究。在一件圆形铜牌中,图像分上下两格,下格为汉阙,有一员神将把守,榜题“天门”二字;上格为西王母,直观地表现西王母在昆仑仙境的主神地位。按汉代人的理解,天门在西北,东汉王充《论衡·道虚篇》云:“如天之门在西北,升天之人,宜从昆仑上。”
汉魏铜镜中经常有西王母的形象。在铜镜中,有一种三段式神像镜较为罕见。在绵阳何家山汉墓曾经出土一枚,图像分三格,下层正中为一棵神树,中层西王母、东王公分居左右,上层正中为一个华盖,与神树贯通上下,表现出这是宇宙的中心和神圣的宝座。
在汉魏时期的不同器物中,西王母的形象略有地区差异,昆仑山的表现手法则相差较大,但是对于汉魏时期的人来说有一点是相同的,西王母昆仑仙境是他们最为向往的地方。曾江 文/图
作者:
竹林遗风
时间:
2011-8-26 09:00
有西王母 东王公,有没有北王什么南王什么?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