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三岔口 武陵旧事之32
[打印本页]
作者:
马佾
时间:
2011-8-24 09:44
标题:
三岔口 武陵旧事之32
三岔口 武陵旧事之32
豆腐社再东行,就是三岔口。
自来水厂,卫生局,医校,建设银行与豆腐社都在临河路北侧,南方一段河堤之北呢,一排红砖简易楼房,直到豆腐社前时,才有一径通河小道。这是县治河城南人进城的两桥之一。西门外由龙王庙处木板桥进城,南门外呢,就是这条木板桥。洪水高涨之时,马家菜园子人就撤去这道木板桥,一等水消,他们第一件事,就是架设起这道桥的。桥为宽木板,听说大队上从南山深处谋来的,厚三寸,宽两尺,长两丈左右,桥墩也是沉实木料做就,河上游突然发水时,这些桥板桥墩也不会一下子被冲走的。记得小队上男劳力一天工分是10分,妇女是五分或八分,看身体健壮情况。即使妇女做活比一些壮男劳力做活多,似乎也是八分的。极为特殊的妇女,也有10分。小孩子一天2分工分,我似乎有一段时间在队上做活儿,连2分都没有,是1.5分吧,队长说是做的活儿太少,也不规范齐整。菜队活儿,是个精细事,技术性高,得细心料理才行。可是每逢洪水来临,紧急拆除桥板时,都是15分工分,算是一天半的活儿,不管男女老少齐上阵的。木板极重,一般年青人都做不了,一般情况下,还是男劳力才行的。
这儿是一个丁字拐,下面一竖是临河路,自西而来。上面一横呢,有五条路,北侧一道大门,进入汽车站,门边是一圈子围墙,里面停满了汽车,都是去十堰房县省内长途和平利安康省外长途客车的。围墙东侧边,有一平台,紧紧靠着汽车站,却与它不是一家,汽车运输公司,是县内货运站,它们没有围墙,只是一个台阶,地基面较高。再往南,就有一道围墙了,这就是较场畔,俗称为“南较场”的。它的围墙处侧,紧邻河堤有一条大路,那是汽车站内客车进出的通道了。与这条进入汽车站路平行,一条小道子从小楼房间插入的,就是河南岸进城的小路,木板桥路。
说是三岔口,实通六条路,方向却只有三个的。所以才叫做三岔口么?过河而至的人,由此西向,可到龙王庙,东行,可到孙家菜园子,北行呢,就是汽车站了,那是外出旅客的选择,如果你想由此直入县城,那是不可能的,汽车站候车室大门,常常是紧锁不开的。你可以由南较场转弯折而北行,绕过古戏台进入县城。
之所以牢牢记住这个古怪的地名,却与曾忠平老师有关。他是我们语文老师,也是班主任,住家就是武衙门道子药王庙对面,是不是因为药王典籍的熏陶磨砺呢,文化素养似乎是我当时见过最深厚的人。课余闲暇,常常给我们抄写一些唐诗宋词古文观止里面的短句名言,偶尔也讲一些名哲前贤的故事传说,这些故事往往与当天课堂上某件事某个人有关的。学校有一面墙报,常常见到他的一些长短不一,相对齐整的句子排列在上面,听说,那就是诗歌的。与我们语文课本上,“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不许放屁”很有相关点的。幽默油滑,让人笑话却又引人沉思,质朴的近似说话,又含有一点点哲理。极少数,两三次吧,是《郧阳报》还是什么的,上面刊登有他的那些句子,让我们在别的班同学前很是骄傲,你们的老师,有文章能够让成千上万人欣赏么?没有吧?看看,我们的老师多厉害?
有一天,很多同学作业没做齐吧,似乎字迹也不算齐整,歪歪扭扭地,即或做齐整完全的,错误遗漏之处也不少。曾忠平老师课余向我们讲到一位盖叫天的演员,断褪已愈,不妥再断的故事。曾老师很善于营造气氛,吸引着同学跟着他走,心情在盖叫天的断褪时,紧张,在修养好断褪时,欣慰,听说接口不当时,难过,听到他准备把自己的褪硬生生折断时,停止了。曾忠平老师眼光温文尔雅的流转在班内几位同学的身上,风流倜傥气质潇洒韵味十足,古时候的老夫子们,就是这样的上课讲学吧?
“英名盖世三岔口杰作惊天十字坡”,就这么自然而然的走进我的心灵深处,江南活武松啊,那是一个怎样的英雄人物?我们可能不可能成这他一样的杰出超迈?会不会走出一条如同他一样与众俗不同的路?然后,曾忠平老师引用了柳青的那句名言,作为故事的结局,“人生的路最紧要处,往往只是那几步,特别在人年轻的时候”
这就是人生的三岔口么?
武陵旧事之一 龙王
庙
武陵旧事之二 绿茵
潭
武陵旧事之三 货场
武陵旧事之四 交易所
武陵旧事之五 筒子面
武陵旧事之六 城隍庙
武陵旧事之七 小人书
武陵旧事之八 幼儿园
武陵旧事之九 丹凤眼
武陵旧事之10 油炸桧
武陵旧事之11 王长店
武陵旧事之12 叛逆
武陵旧事之13 邵子南
武陵旧事之14 缝纫机
武陵旧事之15 画册子
武陵旧事之16 特价书
武陵旧事之17 武衙门
武陵旧事之18 土车站
武陵旧事之19 读书室
武陵旧事之20 菜店
武陵旧事之21
广播站
武陵旧事之22 户房
武陵旧事之23 药王庙
武陵旧事之24 罪恶值
武陵旧事之25 护城堤
武陵旧事之26 邓家巷子
武陵旧事之27 自来水
武陵旧事之28 医校
武陵旧事之29 卫生局
武陵旧事之30 第二楼
武陵旧事之31 豆腐社
武陵旧事之32 三岔口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