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孩子们的童年记忆,能否多些“中国”烙印 [打印本页]

作者: Robot    时间: 2011-8-17 14:14     标题: 孩子们的童年记忆,能否多些“中国”烙印

中国新闻网 2011年08月17日 09:38 来源:河南日报 

  童年记忆,能否多些“中国”烙印

  □刘 洋

  当动画形象蓝精灵、变形金刚、哈利·波特以大银幕的姿态再次勾起一代人的童年回忆,他们已不单纯是影视剧人物形象,已经成为勾勒我们童年成长的记忆画笔。

  可惜,他们都是舶来品,不是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  

  细算起来,高产的好莱坞作品真正称得上经典的也不过几十部,但每一部都深深植根于本国的传统文化。而在编剧、商业运作方面,却不遗余力地寻找全人类共通的东西,比如善恶之争、正邪对立、仁者爱人……并大量采用高新技术,赋予电影足够的冲击力、感染力、想象力。对本国观众来说,他们看到了自己熟悉的文化;对海外观众来说,既有新奇的外国文化,又能感受到人类大同的感情基调,当然记忆深刻。

  其实我国也不乏经典的形象,如《大闹天空》中的孙悟空、《葫芦兄弟》中的葫芦娃、海尔兄弟、喜羊羊等。但这么多年过去了,曾经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看到的却依然是数十年前的版本。每到暑期,孩子们看到的电视剧版《西游记》依然是1983版。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我们的作品不能随着孩子们的成长而长大呢?

  诚然,创作让所有孩子都喜欢的艺术形象并非易事。但这不能成为不愿努力创作的托词。中国的悠久文化给电影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只要我们愿意挖掘,鼓励原创,拒绝完全照搬,继而从产业链打造、市场规范、人才创造力等方面努力,想必创作出让世界称道的作品并不难。

  我们希望,在将来孩子们童年的电影记忆里,多一些“中国制造”。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