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两千万次庆典】田野归来忙晒“谷”。。。 [打印本页]

作者: 竹林遗风    时间: 2011-8-13 09:58     标题: 【两千万次庆典】田野归来忙晒“谷”。。。

[attach]18036[/attach]


[attach]18035[/attach]


两千万次系列庆祝活动之暑假归来晒田野。。。



今年暑假,我继续进行我的黄河河神黄大王信仰调查。

主要做的工作分两部分,一是到偃师,看了几个庙,同时抄了几篇碑文。二是到伊川,参加了信仰黄大王的民间组织后乾社的聚会活动。

图片拍的不多,先贴几张,抛砖引玉吧!


本楼主持人:竹林遗风



[attach]18008[/attach]
偃师黄大王纪念馆

[attach]18009[/attach]
修建黄大王宝殿捐资碑

[attach]18010[/attach]
雍正六年碑和民国三十年重修黄大王祠堂碑

[attach]18011[/attach]
光绪二十九年黄大王后裔祭优碑和民国三十五年创建黄大王行宫碑
作者: 竹林遗风    时间: 2011-8-13 10:19

偃师境内黄大王庙宇有六七处,我看了三处,一是黄大王故里的黄大王纪念馆(过去是黄大王祠堂),一是黄大王庙村的黄大王庙,一是石家庄村的九龙庙。其中,黄大王纪念馆是90年代重建的,期间有政府的参与,是将黄大王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加以纪念的。虽官方称其为纪念馆,但民间还是称其为黄大王家庙。黄大王庙村的黄大王庙原为一座佛教寺庙,随着黄大王信仰的而崛起,寺庙内逐渐开始供奉黄大王,最后,干脆成了黄大王庙。先在仅有大殿一座,是09年重修的,期间也得到了村委的支持,并且现在经过修建改造,此处已经成为黄大王庙村的文化娱乐广场。而石家庄的九龙庙则是始建于清嘉庆十六年。因石家庄村南邻伊洛河,行船之人众多,故建此庙,以保平安。其庙貌巍峨,建筑精美,然悠悠二百年岁月,今建筑多有毁伤,可惜此处香火不旺,又无政府关注,至今无钱修整。
作者: 竹林遗风    时间: 2011-8-13 10:32

后乾社是以信仰黄大王为核心的一个民间宗教组织,又称黄爷道。产生于清代嘉庆道光时期,建国后遭到取缔,今又恢复活动。2011年8月7日晚,即农历立秋的前一夜,使他们的聚会时间,我到他们的聚会点参加了他们的聚会。对其历史渊源、组织结构、信仰活动有了初步了解。因为其活动具有秘密性,所以我基本没拍摄图片。仅有一张神位图和烧锡箔元宝的图,贴给大家一看。
作者: 车前子    时间: 2011-8-13 11:30

《文化娱乐广场》这张图很搞笑。
作者: Robot    时间: 2011-8-13 12:23

[attach]18044[/attach]

这个点子好!!!

建议小卫在头帖略作说明,以示开帖主旨嘛~~
作者: 竹林遗风    时间: 2011-8-13 12:37     标题: 回复 5# 的帖子

好的 呵呵
作者: 竹林遗风    时间: 2011-8-13 12:52     标题: 回复 4# 的帖子

这三个庙分别属于三种类型:
黄大王纪念馆由黄氏族人和信众负责重建,在此过程中,得到了偃师政府的支持,该纪念馆香火还可以,每年都有庙会。而且,该纪念馆还被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黄大王庙则有该村老年协会组织信众重修,得到了村委会的支持。大殿前广场地面得到了硬化处理,以前的经幢也被重新树立了起来,这里被改造成了娱乐广场。其实,乡村庙宇从某种程度讲,就是一个乡村的娱乐文化活动中心。
而九龙庙的处境就不太好了,至今香火寂寥,门庭冷落,加之其位于村庄最南边,所以即使下棋纳凉,也没有人过去。论建筑,九龙庙是这个三个庙宇中最精美的一个,论文物价值,九龙庙是清代嘉庆年间所建,迄今已二百年。但由于下少信众,上缺政府,故而处境最为凄惨。
作者: 孟令法    时间: 2011-8-13 13:02

同贺同贺
作者: 孟令法    时间: 2011-8-13 13:05     标题: 江苏沛县大屯镇纸扎调查

就发几张照片吧,以表庆贺!
作者: 车前子    时间: 2011-8-13 13:10

[quote]原帖由 竹林遗风 于 2011-8-13 12:52 发表
这三个庙分别属于三种类型:
黄大王纪念馆由黄氏族人和信众负责重建,在此过程中,得到了偃师政府的支持,该纪念馆香火还可以,每年都有庙会。而且,该纪念馆还被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黄大王庙则有该村老年协 ... [/quote

呵呵!我是说,怎么我党“党务”也和黄大王搅合在一起了?是不是有什么不踏实的事,需要向大王“公开”一下,让他老人家多多担待啊?
作者: 竹林遗风    时间: 2011-8-13 13:47     标题: 回复 10# 的帖子

哈哈,原来张老师是说这个,我道觉得这是党领导庙。哈哈
作者: 竹林遗风    时间: 2011-8-13 13:49     标题: 回复 9# 的帖子

孟兄这纸扎调查研究很有价值啊!
作者: 穆昭阳    时间: 2011-8-13 15:36     标题: 回复 7# 的帖子

可以发到《寻根》
作者: 竹林遗风    时间: 2011-8-13 18:48     标题: 回复 13# 的帖子

呵呵,谢谢昭阳哥提醒。不过我还没有整理好呢。等整理出来了看看能不能发表。
作者: 孟令法    时间: 2011-8-13 20:21     标题: 回复 12# 的帖子

有价值,但现在都快做不下去了!
作者: 洛洛    时间: 2011-8-13 20:43

俺也摩旅回来啦。。。
能算田野不
作者: 洛洛    时间: 2011-8-13 20:53

无法转帖,俺就发链接了。。。

摩托日记——2011,再见成都。行前。

http://user.qzone.qq.com/649701857/blog/1313239328
作者: cfngroup    时间: 2011-8-13 21:04     标题: 回复 17# 的帖子

四号赶紧领任务去吧:

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 ... page%3D1&page=3

56楼~~~
作者: 竹林遗风    时间: 2011-8-13 21:48     标题: 回复 15# 的帖子

是你的调查做不下去?还是纸扎做不下去?
假使说对于纸扎艺术不能传承下去,我们不能做什么实质性工作,但你的调查研究也算是为它保留一份资料啊!
作者: 竹林遗风    时间: 2011-8-13 21:49     标题: 回复 17# 的帖子

哈哈,算,这是洛洛独特的田野。哈哈
作者: 施爱东    时间: 2011-8-14 07:43

引用:
原帖由 竹林遗风 于 2011-8-13 09:58 发表
18036
18035

光绪二十九年黄大王后裔祭优碑和民国三十五年创建黄大王行宫碑 ...
黄河河神还有后裔?
我滴乖乖。
作者: 施爱东    时间: 2011-8-14 07:47

引用:
原帖由 竹林遗风 于 2011-8-13 10:19 发表
黄大王庙村的黄大王庙原为一座佛教寺庙,随着黄大王信仰的而崛起,寺庙内逐渐开始供奉黄大王,最后,干脆成了黄大王庙。...
神仙世界也是巧取豪夺,弱肉强食啊。
作者: 施爱东    时间: 2011-8-14 07:49

引用:
原帖由 孟令法 于 2011-8-13 13:05 发表
就发几张照片吧,以表庆贺!
刚开始看到这些奇怪的小刀,我以为是清朝太监用的。呵呵。
作者: 竹林遗风    时间: 2011-8-14 09:22

哈哈,施大侠老油麦啦!
作者: 施爱东    时间: 2011-8-14 11:47

引用:
原帖由 竹林遗风 于 2011-8-14 09:22 发表
哈哈,施大侠老油麦啦!
“麦”字后面漏了一个“菜”字,打字不印真哪,年轻银!
作者: 孟令法    时间: 2011-8-14 14:14     标题: 回复 19# 的帖子

不是的,是因为,昨天我调查的人问了个问题:非遗要交税不,我不知道怎么回答!而且现在一个人做田野真是困难呀!
作者: 刘慧    时间: 2011-8-14 14:44     标题: 回复 3# 的帖子

交银子仪式中,燃火的是“银子”?木材?废纸?还是另有讲究啊?
作者: 贝贝女    时间: 2011-8-14 17:33

紧跟队伍,发几张前一段随暑期学校去的香格里拉维西县,纳西族的一个小支系玛萨人的有关照片
作者: 贝贝女    时间: 2011-8-14 17:44

玛萨人过火把节时的情况~
作者: 孟令法    时间: 2011-8-14 18:02     标题: 回复 23# 的帖子

施老师,您太风趣了!刀子基本上都是用了五六十年的,尤其是那个蜡板和标有“刀子”的,差不多有百年了,俗称祖传的
作者: 唐小样    时间: 2011-8-14 18:06

窝寝室一整个暑假。。
我也想出门去做田野。。。。
大家活动好丰富的,羡慕的打紧啊。。。
作者: 竹林遗风    时间: 2011-8-14 19:03

回复刘慧:烧的是锡箔纸叠成的元宝,有黄色的,有银灰色的。俗称交银子。
作者: 佘康乐    时间: 2011-8-14 19:29

引用:
原帖由 孟令法 于 2011-8-13 13:05 发表
就发几张照片吧,以表庆贺!
孟老师,我家是扬州的,我们那里在白事上也会有这种纸扎的房子,只不过不叫骨灰篓子,是作为死者在阴间的住宅在六七做法事的烧给死者的,以前就烧一个房子,现在还有烧轿车的了。去年我家有亲戚去世,我去拍了一些照片,等过两天我找到就发上来~~
作者: 穆昭阳    时间: 2011-8-14 19:38     标题: 回复 28# 的帖子

你是哪位,怎么称呼啊,我也去云南大学暑期学校了
作者: 昱荣    时间: 2011-8-14 20:21

我的空间里有照片和文章,怎么转过来啊 ?
作者: 马知遥    时间: 2011-8-14 20:48

既然黄大爷有后裔,而且被作为历史人物纪念的,请问这个历史人物的名字是什么?不可能姓黄名大爷吧。民间总要给他一个真名真姓的。如同文武财神一样!
作者: 洛洛    时间: 2011-8-14 21:02

俺的照片太大,发不过来。。。
只得发链接了。。。

摩托日记——7月1日,暴雨启程。http://user.qzone.qq.com/649701857/blog/1313325456
作者: 竹林遗风    时间: 2011-8-15 06:39

回复马知遥老师:黄大王为明末清初河南府偃师县人。善于治水,有种种神迹留传于世。民间视为河神。乾隆三年始封为“灵佑襄济”黄大王。其后裔今仍居住在偃师王家庄村。
作者: 竹林遗风    时间: 2011-8-15 06:50

呃,回复完了,发现仍没说叫啥~
黄大王姓黄名守才,字英杰(一说字完三),号对泉。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1-8-15 10:05

引用:
原帖由 贝贝女 于 2011-8-14 17:33 发表
紧跟队伍,发几张前一段随暑期学校去的香格里拉维西县,纳西族的一个小支系玛萨人的有关照片
错过了!
错过了见面机会。是李志农老师带队的吧?回到丽江那天,我们还一起吃饭聊天,你们好象在县医院那边。加上茶马古道考察那次,错过两次了。唉……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1-8-15 10:11

沉实的谷子,是庆典最好的礼物!
作者: 大高    时间: 2011-8-15 10:23

现在正在阿佤山做调查,等哪天去县城找个网吧俺也发几张图凑凑热闹
作者: 风林火山    时间: 2011-8-15 10:49

我也去云南了
在云大还转了一圈
作者: 瑶族小妹    时间: 2011-8-15 11:47

暑假都在做中央民族大学985项目瑶族民俗志的调查。 在导师的指导下,广东广西湖南三地连转。庆20000000庆典,贴一张图片
民俗学论坛,红红火火[attach]18073[/attach]
作者: 刘慧    时间: 2011-8-15 12:49

引用:
原帖由 瑶族小妹 于 2011-8-15 11:47 发表
暑假都在做中央民族大学985项目瑶族民俗志的调查。 在导师的指导下,广东广西湖南三地连转。庆20000000庆典,贴一张图片
民俗学论坛,红红火火18073
草帽很给力啊?
有没有穿草鞋!!!
这一身装扮真的很到位啊!!!
作者: 孟令法    时间: 2011-8-15 13:44     标题: 回复 33# 的帖子

首先声明,我不是老师,还是个学生。
我知道,在苏鲁豫皖很多地方都有这个东西。而且也有人写过关于扬州纸扎的文章,你可以到知网上查查!
作者: 瑶族小妹    时间: 2011-8-15 13:51

引用:
原帖由 刘慧 于 2011-8-15 12:49 发表 草帽很给力啊?有没有穿草鞋!!! 这一身装扮真的很到位啊!!!
看我的脚被晒得红里发黑,人字拖那个V那个深
作者: mirror    时间: 2011-8-15 14:43

引用:
原帖由 英古阿格 于 2011-8-15 10:05 发表

错过了!
错过了见面机会。是李志农老师带队的吧?回到丽江那天,我们还一起吃饭聊天,你们好象在县医院那边。加上茶马古道考察那次,错过两次了。唉……
那几天我也在中甸呢,也听说了李志农老师带队在塔城的事。英古阿格老师,我上个月到三坝做了纳西文化调查,之前在您博客先偷师了一下,hoho~~到吴树湾认识了和树荣老师,我们还聊起了您,可惜我只是在论坛上窥见您的身影,还没得见到真人版~~~~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1-8-15 23:18

同感。
老师不敢当呵,是在社科院吗?对民族文学颇有研究呵。向你学习!
作者: mirror    时间: 2011-8-16 09:45

引用:
原帖由 英古阿格 于 2011-8-15 23:18 发表
同感。
老师不敢当呵,是在社科院吗?对民族文学颇有研究呵。向你学习!
“老师”是绝对的啦!我在社科院,研究工作才刚起步,对于纳西文化,以前只接触过一点摩梭口传经典,这次是做我们院里藏区基地的子课题,没有合适的人选了,我只得领命去了三坝。我比较关注口头传统,调查下来感觉和我们哈尼族还有颇多相似的地方,很有意思。有机会的话,做完现在这个课题后我打算跟和树荣老师合作,好好把三坝纳西族的口头传统梳理一遍。到时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再向英古阿格老师请教!
作者: 齐鲁青未了    时间: 2011-8-16 10:09

高手如云啊,期待大家更多的田野收获。
俺也得抓紧时间整理照片,争取早日将俺的收获跟大家分享。
作者: th001vu    时间: 2011-8-17 22:20     标题: 云南澜沧糯福地区的拉祜族民居里的神龛

2010年田野调查时去云南澜沧糯福地区拍到的拉祜族民居里的神龛
作者: 张润平    时间: 2011-8-20 08:03     标题: 调查民间信仰对于地方森林及其植被保护的情况

调查民间信仰对于地方森林及其植被保护的情况
2011年8月17日,我去岷县梅川镇老幼店村调查民间信仰对于地方森林及其植被保护的情况。该村有片500亩大的松树森林,生长茂密,最大的根部直径可达1米,据说如此大的松树需要五六百年时间的生长。此片森林得以保护,据当地人说,全赖了大雾龙王的护佑。据调查,此片森林原是该龙王的护林,当地汉民是从来不敢砍伐的。如果急需一半根,去砍伐了,该龙王也不计较。如果砍伐多,是要付出成倍价值的代价还往往平息不了事情的。因此很少有人去砍伐它。但是该村的下一个村子全是另一个民族的人,他们不信仰该湫神。从1991年开始,他们就趁着夜晚月光下偷着砍伐,直至1993年的某个夜晚,有一个人砍伐树木后,顺着该护林山的石板坡摔下去,伤得厉害,其后就疯了。事后,该民族人说:这个大雾龙王还真厉害。从此,他们也就没有人再去偷砍这个大雾龙王护林中的树木了。

[ 本帖最后由 张润平 于 2011-8-20 08:16 编辑 ]
作者: 张润平    时间: 2011-8-20 08:05

终于能上传照片了。

[ 本帖最后由 张润平 于 2011-8-20 08:18 编辑 ]
作者: 竹林遗风    时间: 2011-8-20 08:55

引用:
原帖由 张润平 于 2011-8-20 08:03 发表
调查民间信仰对于地方森林及其植被保护的情况
2011年8月17日,我去岷县梅川镇老幼店村调查民间信仰对于地方森林及其植被保护的情况。该村有片500亩大的松树森林,生长茂密,最大的根部直径可达1米,据说如此大的松树 ...
民间信仰对环境保护的影响,张老师选了个好题目啊!
作者: th001vu    时间: 2011-8-21 12:07     标题: 云南澜沧酒井地区的拉祜族

2010年的时候第一次来到酒井乡达保寨,采访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拉祜族史诗《牡帕密帕》传承人李扎戈
作者: th001vu    时间: 2011-8-21 13:02     标题: 拉祜族老传承人

老人激动地展示他的各种证书

[ 本帖最后由 th001vu 于 2011-8-21 13:09 编辑 ]
作者: th001vu    时间: 2011-8-21 13:08     标题: 拉祜族老传承人

[attach]18143[/attach]
作者: th001vu    时间: 2011-8-21 13:24     标题: 云南澜沧酒井乡达保寨的拉祜族

我住那家,勤劳友善的叔叔阿姨,可爱的小朋友们
作者: th001vu    时间: 2011-8-21 13:31     标题: 教堂和礼拜

[attach]18164[/attach][attach]18164[/attach]
县里给修的广场和传习所
作者: th001vu    时间: 2011-8-21 13:33     标题: 2010年采访结束时的合影

[attach]18165[/attach][attach]18166[/attach]
作者: th001vu    时间: 2011-8-21 13:35     标题: 2011年采访时云南大学何明老师也来到达保调查

[attach]18167[/attach][attach]18168[/attach]
作者: th001vu    时间: 2011-8-21 13:46     标题: 达保寨是一个能歌善舞的寨子

达保寨是一个能歌善舞的寨子,做活时候做活,表演时候就马上变成歌手,这里几乎人人爱唱,人人会唱
作者: 张润平    时间: 2011-8-21 21:00

很好!期望更多!
作者: 张润平    时间: 2011-8-21 23:33

图片很真切,很难得!切切盼盼!
作者: 瑶族小妹    时间: 2011-8-22 15:50


作者: 阿诗玛    时间: 2011-8-23 16:46

有趣有趣,打个酱油围个观
作者: 竹林遗风    时间: 2011-9-4 19:25

期待更多老师和童鞋与大家分享田野的经历及收获!
作者: 长江非遗社    时间: 2011-9-4 20:27     标题: 回复 2# 的帖子

好...这个弄得好呀!!!!
作者: 长江非遗社    时间: 2011-9-4 20:31     标题: 回复 68# 的帖子

恩。这样也不错...呵呵····我们要多这样做呀!
作者: 长江非遗社    时间: 2011-9-4 20:57

呵呵......调查很好呀!我们应该多做些这样的!!!
作者: 竹林遗风    时间: 2011-9-5 23:14

欢迎非遗社多来发田野贴啊!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1-9-7 13:41


作者: 贝贝女    时间: 2011-10-12 23:02     标题: 回复 40# 的帖子

刚刚看到 不好意思 真是错过了 英古老师~我们那天去了束河 转了一下午 呵呵 早知道 就应该去拜访拜访
作者: 三晋英才    时间: 2011-10-14 20:49

发现田野交流的难度,发掘田野间的艺术,感受田野深情。
作者: 一缕清风    时间: 2011-10-15 10:15

引用:
原帖由 车前子 于 2011-8-13 11:30 发表
《文化娱乐广场》这张图很搞笑。
没什么好说的,行政村的名称就叫“黄大王庙”村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