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方舟子•隔单•科学主义 [打印本页]

作者: 巴蛮    时间: 2011-8-1 21:29     标题: 方舟子•隔单•科学主义

最近方舟子发文称“坐月子”是种最具中国特色的传统陋习,又说“经期可以进行性生活”,两文引起轩然大波,很多网友都对方舟子进行反驳和臭骂,这让我想起多年前打球的经历。
    那些年,单位常参加市的篮球联赛,每次集训结束准备正式比赛前两天,教练就要慷慨激昂地发表演讲,然后谆谆告诫我们,这期间不能与女人厮混——本地方言称之为“隔单”——我们当然总是以一阵暧昧的哄笑打断他的继续说教。
    平心而论,我是个听话的队员,所有的训练内容都保证完成,但本着追求真理,为科学献身的理想,我甘冒违反队规之大不讳,进行了多次肉身实验。结果表明:“隔单”的意义并不挺大,至少在场外的观众看来,你打得还中规中矩,不该投进的球固然没进,该投的球基本上还八九不离十。只有一次打得很臭,教练中途把我换下场,也只说了一句:你今天的状态差。他并没有从道德高度对我进行谴责,更没有从纪律角度上对我地批评,他确实以为我只是状态不好。
对于那些神人来说,隔单更没有意义。篮球界有“鸟神”张伯伦,相传他单场拿100分那一天中午,他和两个金发女郎“双飞”过;足球界则有“独狼”罗马里奥,据他自己说,他比赛前做爱才能进球!
    如果方舟子关注体育,我估计他早晚会写出这样的文章——《隔单是中国体育界的传统陋习》,证据也挺多,据研究:做爱消耗的体力并不大,只相当于爬十来层楼梯,对于运动员来说可以忽略不计。而精液大部分是水分,只有少量蛋白质,其营养跟一杯牛奶差不多。有这些证据,方舟子甚至可以大声说:“传统的‘一滴精,十滴血’,是非常可怕的认识误区,必须予以打破。”
    但所有从事体育走运动的人都明白,“隔单”并非全没道理。个人的体会,强烈对抗时,腰腹略有一点乏力,而且全场缺乏斗志,偶尔投进关键球,也没有炫耀和挑衅对方的激情。简单地说,与其是在打篮球,不如是跟在别人后面练习折还跑。
不仅中国人这样,除了那几个不是人的神人外,外国运动员同样要“隔单”。“魔术师”约翰逊的身体棒吧,虽然不能与张伯伦比,也算是御女上千,但据他的自传说,如果第二天有比赛,他是坚决不与女人同房的。而每次足球世界杯,总有教练严格要求队员的新闻,有的队还进行军事化管理,严禁球员泡吧和外出。我记得有一个色情片,讲的是某届世界杯,巴西队风头正劲,彩民极为看好。承办国的几个足球大亨为了操纵球市,于是派了一群美女潜入巴西队更衣室。结果,决赛时巴西队的明星们一个个两眼无光,双脚发软,六神无主,被打了个七荤八素。足球大亨不仅在彩池大捞地笔,而且有一个足球俱乐部的主席还可以顺便压低了明星的薪水。结尾这是样的:
        俱乐部主席:你太让我失望了。
        明星:主席,我尽力了……
        俱乐部主席:你的合同马上要到期了,你不是想走吗?
        明星:我发誓,我愿意一辈子为您的俱乐部效力。
        俱乐部主席:但是你这个状态……
        明星:我可以少拿一点薪水!
        俱乐部主席:嗯,看到你忠诚的面子上,那就减少一半。
        明星:太感谢您了……我这就签合同。
     这个很有些写实风格的结尾,让人怀疑编剧——如果A片也有编剧的话——非常了解足坛内幕,说不准这个片子中发生的故事有所本,只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有人会说,也有球队不“隔单”的,比方说英格兰队,好像上届世界概怀时就允许他们带家属,教练的解释很中庸:便于球员心理放松。但任何明眼人都看得出,英格兰那一班坏小子,就是用铁链把他们锁住,也难保他们不外出寻花问柳。而大家都知道,消耗在别人老婆上的体力总是要大一些。与其强制他们,不如退而求其次,让他们的老婆来管理。
因此,“隔单”所包括的道理,并非“爬楼梯”那样简单。方舟子如果写出反对“隔单”的文章,保不定中国足协的官员都可以振振有词地批判他一通。
    我这么说,倒并非反对方舟子。恰恰相反,我很崇拜方舟子。中国从上世纪初就开始寻找“赛先生”,以图用“赛先生”救国。方舟子就是“赛先生”的信徒,他像唐吉珂德一样,对神汉、巫婆发起一次又一次猛攻。他在转基因等方面的论述,实事求是,揭穿了众多的谎言。但遗憾的是,在历次的战乱和运动后,方舟子理性、求实的声音,反而不见容于世,显得更像“乱力怪神”。关于方舟子的讨论,甚至还没有达到三十年代“科学与玄学”之争的高度,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当然,方舟子并非完美无缺。科学没有止境,在它处于研究初始阶段时,往往是“盲人摸象”。但这种的缺点和错误,也只能从科学原理上本身来寻找。陈寅恪在《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中说:“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彰。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不错,就连王国维先生的学说,都可以商榷,况方舟子乎?方舟子的价值不在于给我们带来了那些具体的结论,而他传播了科学主义精神,让我们对神汉、巫婆式的理论,保护抵抗。就拿“隔单”来说,虽然简单的分析会觉得它没有科学道理,但随着生理学、运动学的深入发展,我们甚至可以定量地研究它对运动员的影响,从而定出科学的训练比赛计划。
    “赛先生”在中国消失已久,科学精神、科学人生观早已淡出人们的记忆,幸好有方舟子这样的代表,让我们对“赛先生”的复兴还没有完全悲观。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1-8-4 14:30

例子虽然很玩味,但道理是这么个道理。田老师是媒体人,但很少看到中国媒体人有这样的思维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