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刘锡诚:前门传说:不是单纯的风物或名胜 [打印本页]

作者: 风林火山    时间: 2011-7-30 10:19     标题: 刘锡诚:前门传说:不是单纯的风物或名胜

北京民众所传承和传播的口头文学,尤其是前门的传说,无疑是“京派文学”或“京派文化”最雄厚的基础。从传说分类的观点来看前门的传说,大体上应当属于地方风物传说或名胜古迹传说。但它又不是单纯的风物传说或名胜传说,既包括了地方传说(如胡同传说、地名传说)、风物传说(如前门楼子的传说),又包括了人物传说(从帝王将相到能工巧匠、从梨园名角到商铺老板)、史事传说(如建城传说、八国联军进京慈禧出逃、义和团烧药房)、风俗传说(如老字号、庙与庙会、信仰习俗)等。

  传说一般多少都有一些事实的影子,但在口口相传中,民众以自己的知识、需要、愿望和想象有所增益、添枝加叶,流传的时间愈久、流传的地区距离事实发生的中心区愈远,传说也就愈加远离事实,只是还残留着或附会上一些前代社会甚至原始社会的观念、形象、习俗等,所以,传说包含着事实的成分或影子又不等同于事实、包含着历史的成分或影子又不等同于历史。传说是反映老百姓思想、观念、憧憬和愿望的民间文学作品,前门的传说也一样。

  从文化分布的角度,应把北京的社会分为以城区为主的市井社会和以远郊区为主的乡民社会两个社会,前者所流行的口头叙事文学以传说为主,后者所流行的口头叙事文学以故事为主。主要流传于市井社会里的北京传说最有特点者,莫过于下列4个传说群:北京的建城传说,如自元、明、清以来就流传不衰的哪吒八臂城及刘伯温建造北京城的传说;清代以来关于“三山五园”的传说,如西山、颐和园等;宫廷传说,包括紫禁城内外的逸闻轶事,故宫的建筑和工匠传说;前门的建造和前门地区的传说。在这4个传说群中,前门的传说主要分布于北京的建城传说、前门的建造传说中。

  北京建城的传说中,“八臂哪吒城”是最有京派文化特色的传说之一。到目前为止,陈学霖的《刘伯温与哪吒城——北京建城的传说》中所搜集到的关于八臂哪吒城的传说材料最为完善。而在他之前,由英国人所写的《In Search of Old Peking》一书中,就已经载录了哪吒八臂城的传说,在这本书里,前门在北京城的地位和形象就是:前门(正阳门的俗称)是哪吒的头颅;前门两旁的门是哪吒的耳朵。

  而前门和前门大街的传说大致可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在滥觞于元代、明代继之的北京建城传说中,已经包括了前门(丽正门)传说的身影,其所反映的是在北方“草野之地”“地有龙池,不能干涸”的沼泽水网地带建筑一座都城的民间历史,带有早期建城传说的所有特点,而前门被赋予了八臂哪吒城的头颅的地位和经济与文化上的吐纳之道的象征功能;其二是清代以降,前门地区及前门大街一带市井社会和以天桥为代表的市井文化的形成,其传说更多地反映了市场经济在北京的兴起与繁荣发达,以及市民阶层登上北京历史舞台的过程。而纵横交错的胡同,不仅构成了北京城的独特格局,而且每一条胡同的背后,诸如大栅栏、鲜鱼口、珠市口、门框胡同、粮食店等,都隐藏着一个或多个传说,无不从民众的立场和眼界述说着一段有趣的历史。

  近代以来,在北京向着现代化都市迈进的过程中,无论在商业经济的发展繁荣的代表性上,还是在新的市民阶层和市井文化的形成上,前门地区都是一个重要的地区。而坐落在前门地区的前门楼子这座古代建筑,作为北京城市古建筑和古文化的标志,其所蕴涵的文化信息和所昭示的文化内涵,在传统的京派文化中的角色、地位、作用和影响,自然是无法绕过去不论的。此外,前门和前门地区以商铺、戏楼、书场、老字号等为代表的市井文化,也是构成古老的南城文化的核心要素之一。凡此等等,都在前门一带或南城一带普通市民阶层中间流传的传说中,得到了很好的反映和印证。而21世纪初所进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为申报非遗名录所做的专题调查中,又向人们提供了许多当下民间还在流传的传说,显示了这些传说在现代化进程加速的环境下,不仅仍然在民众中流传,而且还在发展,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欣喜的趋势。

  在全球化、现代化、城市化的形势下,以口头传承为主要方式的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农村和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呈现出急剧衰微的趋势,遇到了空前的传承困境,大都市的衰微趋势尤甚,北京自然也不例外。如今,北京正向着国际化大都市的方向阔步迈进,城市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而民间文学赖以生存和传承的土壤——都市人群、传承环境都在巨变之中。进入21世纪以来,农民进城务工的数量剧增,极大地改变了城市居民的构成。人口构成的巨大变化对传统手工艺的冲击看来不是很大,有些项目甚至还因此而开辟了市场空间,而以口头方式传播和传承的民间文学则不然。民间文学的传播是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有赖于一个相对固定的居民群体的,来自不同地方的人汇聚杂处于一地,需要有一个较长时间段和较稳定的居住区,才能逐渐形成民间文学的流传条件和区域。原来的“老北京”人口比例逐渐减少,大多数“胡同”里的居民,随着居住条件的改善,陆续分散居住到新居民区的大楼里去了;而郊区的农民也大多失去了土地,搬进了高楼林立的新居民区,他们的身份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变化,即正在从农民向着市民过渡,他们传承民间文学的那种自然环境也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信息资源的多元化,使青年人对传统的民间文学失去了兴趣。时代所带来的这一切变化,给传统的民间文学的传播和传承造成了空前的冲击,衰微的趋势使保护工作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如何在现代化飞速发展的大都市环境下保护口传的民间文学?这是我们这一代文化工作者所面对的严峻形势。(中国文化报)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