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天津卫 三宗宝
[打印本页]
作者:
Robot
时间:
2011-7-15 17:55
标题:
天津卫 三宗宝
作者:杜琨
来源:天津网-今晚报 2011-07-07 15:23
追根溯源“老三宝”
“老三宝”的名号在民间已经流传了百年,虽然时至今日,老三宝都经过翻修或重建,但那段厚重的历史却依然韵味不减。
天津有句流传颇广的俗语“天津卫,三宗宝,鼓楼炮台铃铛阁”,是天津人对自己家乡的赞美,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时过境迁,坊间又流传起了三宗宝升级版,三宗宝新说“天津卫,三宗宝,泰达南开今晚报”。简单的7个字变换,却揭示出了百年天津的变化与发展,彰显出天津城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鼓楼不敲鼓
三宗宝中鼓楼排在首位,可见其在天津历史中的地位和意义。知名民俗学者、天津民间文学研究会理事由国庆告诉记者,天津自永乐二年(1404年)设卫,最初只是土围子。至弘治六年(1493年)前后,天津增建东南西北四门城楼。在城内中心点建鼓楼,虽名为鼓楼,但实际是钟楼。
天津自古就是军事重镇,老城厢地势较高,是当时屯兵瞭望的制高点。鼓楼一共三层,底层用砖起拱为屋顶,四面敞开可通行。鼓楼里面挂着大钟。鼓楼下半部分是青砖所砌的方形墩台,墩台上面是木结构城楼,明式建筑的风格尤为突出。
第二层最初有一面大鼓,与鼓楼的名称相符。后来为报时需要,把大鼓换成洪钟。每天早晚各击钟54响,依照“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的节奏,每次l08响,作为开城门和关城门的信号。钟声清脆响亮,传遍城里城外和海河南北。
后来因为八国联军入侵天津,鼓楼遭到洗劫,于1921年重建。为铭记天津城历史,人们请书法家华世奎在鼓楼的四个门题写了“拱北”、“定南”、“镇东”、“安西”四个名字。天津鼓楼在解放初因拓宽街道而拆除。鼓楼早年的大鼓也早已没有了。而现在我们在老城厢所见的鼓楼,正是为了纪念当初的老鼓楼所建。
炮台不在大沽口
三宗宝中的第二宗宝炮台,由国庆解释道,很多人都误以为是始建于清朝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的大沽口炮台。其实三宗宝中的炮台说的是早于大沽口炮台170多年建在天津城周围的七座炮台。明代时为了防御满洲统治势力侵犯,于崇祯十二年(1639年)在天津城外七个地方大修炮台。修建地点就是今天的马家口、海光寺西、三岔河口北岸、河北区窑洼南岸、红桥区西沽、邵公庄东梁家嘴和城西双忠庙南。
在康乾盛世,国泰民安,天津炮台逐渐失去原来的军事意义。由国庆讲道,道光年间的《津门保甲图》显示,当时只剩下三岔口和梁家嘴二座炮台。咸丰、同治年间,地处要冲的三岔口炮台不断加固扩建,炮台周长有230丈,墙体用青砖垒砌。梁家嘴炮台异常坚固,上有三尊大炮,人称“三炮台”。清朝时候,张志奇写的《七台环向》诗,把炮台列为“天津八景”之一,可以想见当时炮台多么壮观了。
铃铛阁不是建筑名
由国庆告诉记者,铃铛阁其实并不是建筑名,只是天津老百姓对藏经阁的一种俗称。藏经阁始建于明万历七年(1579年),它的地基大大高出地面,基上为二层高阁,雕梁画柱器宇不凡。藏经阁在飞檐奇突的阁顶周围系有千余个铜铃,有风吹来的时候,铃声悦耳,数十里外的老百姓都能听到。天长日久,藏经阁的正名渐渐被人们淡忘,人们就习惯称它为铃铛阁了。铃铛阁里面曾藏十六柜佛经,其中的《大藏经》几乎包括了全部的汉语佛学经典。
光绪十八年(1892年)三月初七,铃铛阁附近的一场大火将其焚毁,藏经阁旧址成了天津最早的中学堂之一。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