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非遗”的活态保护:传承要进学校 创新不能“转基因”
[打印本页]
作者:
Robot
时间:
2011-7-15 17:50
标题:
“非遗”的活态保护:传承要进学校 创新不能“转基因”
凤凰网-深圳特区报 2011年07月14日 10:25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今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优秀民族遗产开始进入依法保护的轨道。
但与此同时,“非遗”保护工作政府热、社会冷,传承人后继乏人、技艺濒临失传,传统民族文化在原汁原味传承与适当创新之间把握失衡,生产性保护方式盲目等同于商品开发等现象也成为社会关注焦点。“非遗”如何走出传承困境,真正实现活态保护与传承?近日,河北蔚县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剪纸艺术节上,众多专家、“非遗”传承人纷纷热议,再次引发了这一话题。
■“非遗”传承要进学校进课堂
“目前,随着田野,尤其是乡村民俗文化的衰败,‘非遗’项目的流变、衰微非常厉害。”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乔晓光教授,是最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倡导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他说,伴随着社会的转型、生产及生活方式的转变,依附在农耕文化上的大量民族民俗文化正在退出历史的舞台。当年轻一代失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有走进档案室、博物馆、图书馆,从活态变成历史记忆的危险。
如何让“非遗”项目不消失,并吸引年轻人的目光,进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呢?对此,乔晓光认为,要解决传承人后继乏人的现状,教育传承非常重要,具有未来意义。今年国内高校启动了“非遗进校园公益活动”。同时,越来越多的“非遗”教育开始进教材、进课堂,如在我国一些地区的中小学,开始探索将民歌、民乐纳入中小学音乐课,将剪纸、年画纳入美术课,将传统技艺纳入手工课,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回归到民众的生活中。
“教育传承、学校传承更利于‘非遗’的保护和传承,‘非遗’一定要进校园,要让学校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孵化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罗杨也强调说,可考虑在某一教育阶段的课程中设置“非遗”项目,不一定列入考试课目,但作为常识课,要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学习,增强认识和自豪感,进而主动学习,避免一些“非遗”的消失和后继乏人。
■“非遗”传承要解资金困难
今年起,发放给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补助金额增加至1万元。但对于一些老艺人、老传人来说,仍是杯水车薪。有些地方政府也给予了一定支持,但力度仍待加强。湖北汉绣大师任本荣在招募弟子时,只一条“四年学徒期间食宿自理”,便吓跑了不少应征者。
“符合申领1万元补助金额资格的也仅有1488人,更多从事‘非遗’的人仍面临资金困难。”甘肃民间艺术家协会理事何霞指出,“我们不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现在完全凭着自己的对剪纸的热爱在坚持,我给一些学校学生上课也是免费,带徒弟也没有收费,因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也没有收入。没有政府的资助,剪纸也没有多少经济效益,很多年轻人学一段时间都不愿意学了。”
“很多地区都在搞艺术节、非遗展览,一个开幕式,动辄几十万的花费,这都是浪费,这些钱都应花在传承上,而不是这些虚的形式上。”对此,乔晓光尖锐地指出,政府应为“非遗”项目服务,在保护“非遗”项目活动中,少一些排场性的活动,要把钱花是刀刃上。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头戏在民间,在农民身上。可是长久以来,以农民为主体的这一文化传承的重要模式被忽略了。”他还指出,当前“非遗”的传承人还是主要以农民、农村妇女为主,要解决传承人的生存困难,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农民问题,即三农问题,包括农民公民身份的确认,以及配套的公民社会公共性保障等。只有这些解决了,他们的生存环境才会有所改变,也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遗”项目。
■“非遗”创新不能“转基因”
“当木版年画脱离‘木板’母体,被绣在被面上、画在葫芦上时,这些创新作品还能被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年画’么?”长期从事民俗学研究的四川大学教授江玉祥对绵竹木版年画目前的“创新”作品——刺绣年画、葫芦年画提出质疑。
“在继承传统与开拓市场中徘徊,正在成为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工作中难以绕开的又一困境。”罗杨也指出,随着生活改善、社会变迁,一些“非遗”项目不再受欢迎,为了生存,往往进行创新以迎合市场,但一些“非遗”的创新正在变味。如曾在我国不同时期红遍大江南北的地方戏剧,其流传了上百年的独特唱腔、伴奏乐器,被现代民族、美声唱法、大量声光电来代替,佐以现代戏脚本,造成地方戏剧的西方化、歌剧化、音乐剧化。
如何在传统民族文化原汁原味传承与适当创新之间走好平衡木呢?他认为,“非遗”创新不等于“转基因”,不能弱化甚至异化其传统文化内涵。
他举例说,年俗文化有很大改变,如剪纸、年画不再流行,也没有了市场。但它们主动适应社会,主动创新、改变,变成不直接用于生活的新的艺术品、装饰品,并且根据市场的需求,改变剪纸、年画的内容,实现了时代的转换,从而再次赢得了市场。
“剪纸艺人李闽创新技艺,把摄影、绘画等艺术形式用到剪纸中,独创新写实主义多层套刻技法,推动了蔚县剪纸进入套色刻第四个发展阶段,他创作的奥巴马剪纸头像和盖茨剪纸肖像被作为国礼,送给奥巴马和盖茨本人。”在如何创新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又恪守传统方面,蔚县县委书记王志军也举例说,周河等艺人在作品上创新,与收藏相结合,让剪纸登上大雅之堂,他创作的《九州古地图》被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保存展览,北京文博会上,一幅《富贵牡丹图》拍出了10万元的高价。深入蔚县剪纸工坊会发现,很多工坊今年的订单都接到“手软”。
■手工制作手工技艺是“非遗”保护底线
“简单地将生产性开发等同于商品开发,把一项手工艺术品发展成有较大效益的工业产业。制作数量的规模化、生产方式工业化、艺术品味雷同化、手工技艺科技化,使手工技艺本身与传承者处于濒危状况,背离了‘非遗’自身的发展规律和保护初衷。”在剪纸艺术保护与发展国际论坛上,一位剪纸艺人在发言中难掩忧心。
“新中国成立初期,木版年画很流行,关于做好年画发行工作的通知成为当时文化部的1号文件。但现在印刷品取代了手工制作,手工木版年画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罗杨也同样担心目前“非遗”发展中的一些现象。
“手工制作出来的作品是个性化的作品,独一无二,别人难以抄袭,因为这样的作品蕴含着个人感情、个人体验。”何霞也认为,机器化生产既违背了保护非遗的原意,又成为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粗糙作品,没有了美感。
罗杨强调说:“在开展生产性方式保护过程中,一定要避免过度商业化,坚守住‘非遗’项目手工制作方式和手工技艺这一底线,‘非遗’传承与发展应遵循手工制作、手工技艺,不成规模、大批量生产复制的原则。”
相关链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非物质文化遗产离我们并不远,传统戏剧、风俗民俗、传统手工艺、地方民歌等,都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据统计,我国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87万项,其中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1219项,截至2010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共34项。(李萍文)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