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千年刘三姐歌谣文化历久弥新
[打印本页]
作者:
Robot
时间:
2009-1-2 10:31
标题:
千年刘三姐歌谣文化历久弥新
千年刘三姐歌谣文化历久弥新
来源:新华网广西频道 2008年12月29日 09:16:38
新华网广西频道12月29日电(记者王立芳 张周来)“如今广西成歌海,都是三姐亲口传”,壮乡广西,千百年前出了个以歌艺传世的刘三姐。尽管“倚歌择配”的历史背景早已变迁,承载着娱乐、宣泄、传艺、劝勉社会功能的三姐歌谣,却传唱至今,与桂林山水一样世界闻名。千年荏苒,沧海桑田,广西在对刘三姐歌谣的传承保护中挖掘了今时今日的全新价值,三姐歌谣文化更具时代魅力。
千年刘三姐的精神家园
刘三姐传说,是我国南方著名民间传说之一,唐朝以来,刘三姐文化遍及广西、广东地区,影响周边各省,这位壮族“歌仙”的山歌,绵延千百年。传说中的刘三姐,在对歌中以歌多、歌巧、歌美博得众人钦慕。广西宜州市是历史上歌圩分布密集的地区,歌圩上的壮汉文化交流、碰撞和交融表现突出,被认为是刘三姐的故乡。
建国之初,在抢救祖国民族文化遗产的号召下,刘三姐在全国性搜集民间文学的群众运动中被挖掘出来。宜州市最早把歌仙刘三姐的形象和刘三姐的歌谣编成彩调剧并搬上舞台,从而掀起了20世纪50年代的“刘三姐”热。
从乡野歌台“起家”,到如今的“歌王”,出生在刘三姐故乡的农家妇女黄月香,生来就与山歌结下不解之缘。
黄月香与小自己5岁的妹妹黄月霜,从小向父亲学唱山歌,早晚活不离手、歌不离口,经常出入乡村的歌场。1990年,姐妹俩开始参加各种山歌比赛,并先后参加《三个代表山歌集》《计划生育山歌》《建设和谐广西山歌》《八荣八耻山歌》等的编写工作;2004年姐妹俩夺得广西歌王争霸赛擂主称号;两年前,黄月香成为刘三姐歌谣的传承人。 如今,黄月香姐妹俩已自费出了四本歌集,搜集了参加各种歌会比赛的对歌、歌台下歌友之间交流切磋的歌、与外地歌友的短信对歌、网上坐擂对歌。
“以前唱山歌都是在乡村歌台,唱的也就是阿哥阿妹传情达意的情歌,现在,农家新鲜事、国家政策等都被编成山歌,国内外的盛大演出也能听到刘三姐的歌。”唱歌了近50年山歌的黄月香说,刘三姐的歌就是普通百姓自己的歌,歌里唱尽了老百姓的喜、怒、哀、乐,给群众带来了无限的乐趣,“像我们姐妹俩这样的爱歌人,在广西乃至全国仍然大有人在。”
生长发源于广西的山水村寨,经历了上世纪50年代的辉煌,遭遇了10年浩劫,沐浴了改革开放的春风,通过歌舞剧、彩调剧、电影、山水实景演出等表现形式,在普通劳动人民创造的沃土里,“刘三姐”这位壮族歌仙已成长为一张优秀民族文化名片。
走遍广西的山山水水,无数个土生土长的“三姐”、民间自封的“歌王”成为丰富当地群众文化生活的带领者和创造者;办歌圩、赛山歌,几乎是每个地方常年进行的活动。1992年,广西政府部门开始组织“歌王”评选,为这些“三姐”“歌王”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露珠养叶水养根,肥泥养花山养林;五谷杂粮养人类,千年山歌养人心。”长期从事广西山歌研究、整理工作的广西山歌学会会长覃承勤说,山歌历来是壮乡人民群众的精神食粮,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新式山歌不断涌现,把刘三姐的山歌发扬光大、代代传承,成为许多爱歌人自发的行动。
为使刘三姐歌谣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后继有人,从2000年开始,广西各地开展了“乡土文化进校园”活动,以当地的乡土人文、历史地理、民族语言、民族风俗、礼仪、民族工艺、民族舞蹈、戏曲等为内容,增强青少年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认识,通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结合,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传承后继有人。
从少数民族村寨的歌圩,到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舞台,再到远隔重洋的欧洲、美国,刘三姐的歌谣,一次又一次被唱起。2006年,刘三姐歌谣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广泛而坚实的群众基础上,刘三姐歌谣的传承与发展渐入佳境。
三姐文化借产业化焕发新生命
20世纪末以来,广西一直坚持“以市场为取向,以项目为中心,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不断整合资源,自主创新,打造品牌”这一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其中中国文化“印象系列”第一品牌《印象·刘三姐》,成为广西文化产业化的探路先锋。
撑起竹排、撒开鱼网、牵着耕牛,鸬鹚轻舞、炊烟袅袅,以天为幕、以漓江山水为景,22岁的桂林市阳朔县农民莫桂才与其他600多名普通农民一起,将《印象·刘三姐》山水实景演出呈现在中外观众面前。
《印象·刘三姐》大型山水实景演出项目自2004年3月20日正式向国内外演出市场推出以来,经过四年的运营,演出总场次已超过1400场,观众达260多万,票房收入达5亿元。
“这个项目在引领广西文化产业项目上有特别积极的意义。”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厅长余益中说,项目将世界级的桂林山水风光、民族艺术经典《刘三姐》和世界级的艺术大师强强组合,在漓江河畔倾力打造世界级的民族文化艺术精品,探索了文化产业与旅游结合的产业化新路子。
由此而来的连锁反应按照人们的意愿顺利实现:构建了政府扶持,市场主导,企业运作的新机制;探索了“滚雪球”的经营方式,不断实现项目的产业增值;探索了打造文化产业航母、形成拉动效应的新途径。
“为了看一场《印象·刘三姐》演出,游客选择在阳朔留宿,带动了当地服务业的发展,有的农民每月出租望远镜的收入就达上千元;过去农民农闲时娱乐活动无外乎打牌,年轻人大多数外出打工,现在通过参加演出,他们不仅得到了一份稳定的收入,也丰富了自己的生活,改变了精神面貌。”桂林市市长李志刚说,文化产业是没有污染的绿色产业,桂林正在探索从单纯的山水游向有文化内涵的多元化旅游转变,《印象·刘三姐》提供了一个非常成功的范例。
2003年,《印象·刘三姐》进入了国家文化部编纂的《全国文化产业典型案例》;2004年入选文化部命名的全国首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05年获得中国10大演出盛事奖及文化部颁发的“创新奖”;2008年获得中宣部组织评选的“首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
三姐文化闯荡国际大舞台
1961年,电影《刘三姐》在国外公映,迅速风靡东南亚,引起广泛而持久的轰动;经历了十年浩劫的沉寂,1979年,新加坡同时在10家影院复映《刘三姐》,仍是一票难求;1980年,香港和澳门第三次复映电影《刘三姐》,售票额超过前两次的纪录;1982年3月,歌舞剧《刘三姐》在美国麻省演出,参加演出的演职人员,有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有生长在美国的美籍华裔,还有酷爱中国艺术的美国朋友……
超越了时空、民族和国界的阻隔,刘三姐的艺术价值从来都毋庸置疑。作为一张优秀的民族文化品牌,刘三姐走向国际大舞台的探索之路也从未停歇。
近年来,为了配合中国-东盟博览会邀请境外嘉宾和招商引资活动,广西多次组织刘三姐艺术团等演出团体,携国家舞台艺术工程“十大精品剧目”民族音画《八桂大歌》、壮族舞剧《妈勒访天边》和新版《刘三姐》等节目,随广西党政、经贸代表团出访东盟各国,创建了广西与东盟交流合作的新机制。
《印象·刘三姐》大型山水实景演出的文化产业运作经验,也引起了许多国家,特别是东盟一些国家的兴趣。越南多次要求与中方合作在广宁省下龙湾建设大型海上实景演出项目,中越双方企业在2006年签订了合作协议,目前项目运作正有序推进;柬埔寨也从中借鉴,在本国的旅游景点打造了水上演出项目“辉煌吴哥”。
“《印象·刘三姐》演出模式的输出,铸造了广西对外文化交流与贸易的新里程。”余益中说,东盟其他各国也有许多美丽的景观,也有不少类似的合作意愿,依托《印象·刘三姐》这一创意艺术模式推向国际市场,中国与东盟国家文化产业项目的合作将日益紧密。
“刘三姐”艺术是广西特有而永恒的一张文化名片。围绕服务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战略,广西提出,要不断延伸“刘三姐”艺术等广西优秀民族文化品牌的产业链、提高艺术精品和品牌项目的全球知名度和竞争力,打造“一轴两翼”区域文化交流贸易平台,使广西成为中国-东盟区域文化交流贸易的中心集散地。(完)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