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读《古史自辨序》 [打印本页]

作者: 朱小宝    时间: 2011-6-14 16:18     标题: 读《古史自辨序》

by chis1002
早就听闻此序被胡适先生称为 “无论是谁,都不可不读”、“中国文学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自传”。读完全篇序言,虽然感觉有些文言虚词生涩难懂,对一些概念仍然一知半解,但却也有了一些个人的感受与看法。
在这篇自传性的长序里,顾颉刚先生从当时的局势、自身的个性和个人境遇等方面畅言自己之所以有“层累造就历史”这一观点的原因以及其独特的古史研究方法;清晰地阐述了顾颉刚先生应别人所求,向读者介绍“古史辨运动”兴起缘由以及个人的成长历程 ,体现先生对历史的敏感、对学术研究的入。对“真”的一种执着。
自序中大量引用实例分析问题观点,以达到用实证虚使人信服的功效:如先生引用大量的民间歌谣和戏曲在不同场合、不同地域的不同表达方式,充分的论证了“传诵具有可变性”,随时间、地点、人物态度的变化而变化的观点;再如先生对尧舜禹有关素材的叠加比较,顺理成章地提出了他“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发生的次序和排列的系统恰是一个反背”的观点。就全文来看,大量引用实例进行对比、叠加是其一大特色,这也体现了顾颉刚先生对于表达自身观点、处理问题的独特之处。
《古史辨自序》的阅读让我对顾颉刚先生的有了全新的认识:先生受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倡导的“整理国故”思想的影响,从二十年代起即从事中国历史和古代文献典籍的研究和辨伪工作。主张用历史演进的观念和大胆疑古的精神,吸收近代西方社会学、考古学等 方法,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和典籍。与钱玄同等发起并主持了古史辨伪的大讨论,又广集当时的研究成果编成《古史辨》八册,形成了“古史辨”派。顾颉刚在其研究中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观点,认为时代越后传说的古史期越长,周代时最古的是禹,到孔子时有尧、舜,到战国时有黄帝、神农,到了秦朝则有三皇,汉代以后有盘古,古史系统的形成,主要出于战国到西汉的儒家之手。他以“疑古辨伪”的态度考察了孔子与六经的关系,指出孔子的“正乐”与社会上没有关系,批评梁启超把孔子说得太完美;断定六经决非孔子“托古”的著作,六经没有太大的信史价值,也无哲理和政论的价值;否定了儒家利用六经(尤其是利用《尚书》)编成的整个古史系统。又提出,必须打破中国古代民族只有一个、地域向来一统的观念,以及古史人化、古代是黄金时代等观念。当然,在这里如何辨别古史的真伪时十分重要的,顾颉刚先生为我们没有提出更具体的方法和标准,使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遇到相当多的困难。但是顾颉刚先生提出的“疑古”这一重要观点已是历史的飞跃啦!“疑”的观点不仅仅是在学术研究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意义重大的:我们做事不能一味的迷信权威,做出决定前一定得多问一个“为什么”,这样我们才能有所突破,有所成就。
对于古史辨的形成问题,顾先生在这篇自序里强调了他倡导、组织“古史辨运动”的心路历程,详尽地交代了“古史辨运动”的缘起:引用先生的原话说是“从远的来说,起源与郑、姚、崔三人思想;从近的来说则是受了胡适、钱玄同二人的启发、帮助。”就其当时的时势、个人境遇等问题的特殊性引发了先生的“上古史靠不住”的论断,而先生的论据有四:1.自刘知几到崔述的辨伪传统的影响;2.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清代今文经学的发展;3.胡适提倡的实验主义史学方法的影响;4.故事传谈、民间歌谣的暗示。从而简洁明了的交代写作的时代背景,加深读者对“古史辨运动兴起”的缘由的了解。
古史辨运动,以“层累”和“演变”的理论与坚实的辨伪和考据的实践,成为中国现代民间文艺学史上的“神话研究开拓者”,为中国现代神话学的学科建设奠基,形成和完善了自己独特的历史研究方法。而《古史辨》一书也被胡适先生成为“这是中国史学界一部革命的书”。
就通篇《古史辨自序》来说,最令我钦佩的是顾颉刚先生对知识系统的宏观和细节关系的准确把握。在宏观上,先生对于其学术研究先后提出了“推翻伪史三计划”和“对古史研究的三大方面”,大局上将自己的研究分细:他认为推翻伪史要从“了解一件件伪史的起源与变迁;比较多人对同一事件的看法,比较其真伪;找出伪史的共同点”三个方面进行,化大为小,这也印证了先生有关于“做学问应当从最小的地方做起”,主张学习要循序渐进的观点。另外在对如何研究古史这个问题上,他提出了要从考古学方面、辩证伪古史方面和民俗学方面三个方向进行,整体把握明确,分析合理。而在细节上,主要体现在顾先生读细节的注重上,如在对古史的定位上,先生应用汉字“苗”和“帝”意义的细微变迁来充实自己的观点,以小见大,从而增加了观点的可信度,令人信服。
顾颉刚先生一生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除提出“层累说”、创立“古史辩派”外,还开辟了民俗学和历史地理学两个研究领域,并发现和培养了大批史学研究人才。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