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长江画卷华美壮丽 荆楚风情韵味深长 [打印本页]

作者: 穆昭阳    时间: 2009-1-1 22:01     标题: 长江画卷华美壮丽 荆楚风情韵味深长

2005年10月,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的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工程正式开工,有关古楚王国发祥地以及荆楚文化的话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荆楚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具有巨大的文化影响力和经济开发价值,而湖北则是荆楚文化的发祥地,还是古代楚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作为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其内容不仅涵盖了以当今湖北地域为主体的历史文化,还包括了从春秋战国时期到当下湖北地区所形成的各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

       湖北是荆楚文化的发源地,古老的楚文化源远流长,开放性、兼容性、创造性,进取精神(含艰苦创业、自主创新、爱国兴国等具体精神),以及浪漫主义特色和多元的价值取向等,是荆楚文化的基本精神和特点。楚文化有那么多绮丽的想象,有色彩斑斓的神话,还有诸多瑰丽的艺术创造和伟大的哲学思考,可以用“恢诡谲怪,惊采绝艳”八个字来形容。她恢宏、博大、诡异、魅惑、艳丽,饱含着炽热的情感,充满着浪漫的想象和思辨,积聚着高超的工艺和完美的艺术。巫的怪想,道的妙理,骚的诗思交融在一起,迷离恍惚,汪洋恣肆,形成了独特的荆楚文化。至今仍在中华大地上有着深刻的影响力,是优秀民族文化的具体展现,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资源。

        对于荆楚文化的研究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近些年来楚文化研究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课题,研究它的人越来越多,对其评价也逐渐提高。如萧放对于《荆楚岁时记》的研究,方培元主编的《楚俗研究》系列,还有《江汉论坛》、《湖北社会科学》《世纪行》等期刊对于荆楚文化的关注。湖北省荆楚文化研究会也成立了,长江大学还成立了荆楚文化研究中心。这一切得益于大家的不断努力,对于荆楚文化的大发展是有益处的。由罗运环教授主编的巨著《荆楚文化》最近面世了。该书以洋洋100余万字的篇幅,对源自远古、流至近代以来的荆楚地域文化进行了仔细梳理,是近年来荆楚文化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把荆楚文化的研究又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另外,长江出版集团的楚学文库和长江研究文库的出版,也收入了大量研究荆楚文化的优秀著作,从多学科的角度展现了荆楚文化的丰富内容和独特魅力。成果是可喜的,振奋人心的。这一切都为荆楚文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成长环境,我坚信荆楚文化会有一个不错的未来,会在中华大地上产生深远的影响,写下极浓重的一笔。

        文化,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它植根于社会经济,反过来又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因此,我们在现代社会中研究传统文化,就不仅要研究其渊源流派,发展脉络,研究其自身特有的内在发展规律,更重要的是,还要研究传统文化在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所能发挥的作用。荆楚文化注重和谐,注重天人合一、开放融合、敦信修睦的精神。经过两千多年的积淀和发展,荆楚文化所蕴含的“和合”思想,已经深深地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中华文明的基本特性和重要价值取向,成为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资源。其内容涵盖了神农炎帝文化、楚国历史文化、秦汉三国文化、清江巴土文化、名山古寺文化、长江三峡文化、江城武汉文化和现代革命文化等等。当然还包括了更为重要的众多民族民间的民俗文化。

       文化是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推动未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而民间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母体,是一个民族的记忆,是民族精神情感、个性特征、凝聚力、亲和力的载体,是我们不可失落的"精神家园"。民俗文化既是民族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群体文化事象,也是一种个人经历,是一种情感、态度、价值观、社会理想和文化符号系统。在世界范围内,整个20世纪都是一个民俗意识觉醒的世纪,尤其是在60年代以后,民俗文化的势力迅速增长。现在,民族民俗文化已经成为多元文化的符号,一种国家民族的生存之道,地方文化的保存模式和高科技的人文根脉。关心民俗,标志着人们心灵的成熟;使用民俗,促进了现代文化的交流与繁荣;保护民俗,能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在湖北这样一个文化大省,存在于本省的民俗文化众多,还要靠我们去深入挖掘,去保护,去发扬光大,为荆楚文化再添上一缕耀眼的光芒。

       荆楚文化不只是要研究和开发现有的物质文化遗产,还要重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拯救,做好整理记录工作,并且在大众中广泛传播,2007年,八艺节的召开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家住长江边》、《大三峡》、《楚水巴山》、《十二月等郎》等一大批反映浓郁荆楚文化的剧目上演,形成了荆楚文化大发展的又一个高潮,使得对于荆楚文化的关注度上升,影响力也在逐渐增加。除此之外,荆楚大地上还活跃着众多的优秀作家,如获得茅盾文学奖的熊召政,刘醒龙、方方、池莉、蒋子龙等等;湖北高校众多,人才汇聚,各种思想杂糅交融碰撞,多样性和争鸣十分明显。这都显示了荆楚文化极大的包容性和吸收力。

        文化是一方土地的血脉和灵魂,荆楚文化就是湖北人民的家园和寄托。荆楚文化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保护的力度应不断加大,知音文化、三国文化渊源流长,影响巨大,可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长于抒情的汉剧,语言质朴的楚剧,饱含着浓厚的乡土气息!黄梅采茶戏唱腔丰富,影响极广!说唱艺术有湖北大鼓、湖北评书、汉滩小曲等!武汉杂技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湖北民间工艺美术发达,陶瓷、丝绸、石雕、木雕、书画、刺绣等在国内外都有重大影响,鄂西丰富多彩的土家文化更是民族文化中一颗璀璨耀眼的珍珠。2007年第一批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共计10大类97项,这也证明了荆楚文化的丰富多样,是因为我们怀着对荆楚文化的至深情感,是保护荆楚文化的丰富成果的信号。能够让更多人领略荆楚文化的魅力与风采,这是十分必要的,要让荆楚文化的影响深入人心,深入群众,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在新世纪的今天不断进步扩展,这也正是荆楚人的开拓进取的精神写照,这需要我们各位的努力,用伟大的浪漫诗人屈原《离骚》的话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本帖最后由 田冲 于 2009-1-2 12:36 编辑 ]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