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天籁”一词的哲学本意考证 [打印本页]

作者: Robot    时间: 2011-6-10 22:55     标题: “天籁”一词的哲学本意考证

赵德鸿

《 光明日报 》( 2011年05月22日   07 版)

  “天籁”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齐物论》中。作为哲学术语与艺术意象的“天籁”的真正含义,似乎一直被掩盖在广袤的庄子哲学之下。笔者认为,庄子是通过“天籁”的意象,阐释出了自己在哲学领域里的最高认识。只有懂得了“天籁”的本意,才能够读懂庄子哲学的秘密。

  “天籁”一词的来源与误用

  “籁”的本义是古代一种三孔的管乐器,亦指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庄子在《齐物论》中提出的“三籁”里的“籁”当解释为“声音”.他把声音分为“人籁、地籁、天籁”三种。最早研究庄子的郭象在《庄子注》里的解释是:“夫天籁者,岂复别有一物哉?即众窍比竹之属,接乎有生之类,会而共成一天耳”.说的无非是自然界的声响。针对郭象的提法,唐代成玄英在《南华真经疏》中进一步的解释是“物皆自得之耳,谁主怒之使然哉!此重明天籁也”.直言:天籁无非是自然而然,事物自己发出的声响。这依然没有跳出郭注的藩篱。清代宣颖在《南华经解》中继续解释是“待风而鸣者,地籁也;而风之使窍自鸣者,即天籁”.这种解读虽说简单而直接,但仍存有异议。著名学者、教育家张默生在《庄子新解》中就认为“天籁为无声之声,而又为众声之所出”.而学者杨柳桥在《庄子译注》中则认为“庄子以籁喻音律,更以喻语言。人籁,喻分辨是非之语言;地籁,喻不存在是非之语言;天籁,喻不言之言或无声之言也”.现代中国哲学家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里解释为“地籁与人籁合为天籁”.在古代汉语中“天籁”又被指民歌随口而唱,随口用韵,随时换韵的情况。我们现在使用的《现代汉语词典》将“天籁”解释为“自然界的声响,如风声、鸟声、流水声等”.《辞海》则细化为:“人籁”是“人口吹奏出的声音”,“地籁”是“凡指刮风时地上种种孔穴所发的声音”,“天籁”是“自然界的声响”.这就有点牵强了,“人籁”与“地籁”又何尝不是自然界的声响?台湾学者陈鼓应在《庄子今注今译》中又解释说:“人籁是人吹箫管发出的声音,譬喻无主观成见的言论;地籁是指风吹各种孔窍发出的声音;天籁是指各物因其各己的自然状态而自鸣。可见‘三籁’并无不同,它们都是天地间自然的声响”.他的这一解释显然也没有把天籁解释清楚,如同历来关于“天籁”的解释和成玄英的感悟一样“天籁深玄,卒难顿悟”.

  把“天籁”放到“小语境”和“大语境”中去考问

  要想确定“天籁”的最初本意,必须要把“三籁”放在《齐物论》的语境下去考证,我们说这是具体语境,也就是“小语境”.同时也要把“天籁”放到庄子的整个思想境界中去考察,结合庄子思想的核心和全貌去探究,这就是“大语境”.

  在《齐物论》的开篇,出现了老师南郭子綦和学生颜成子游二人问答的场面,起因是学生颜成子游对老师南郭子綦自己忘掉自己不能够领会,南郭子綦为了说明子游为什么不能够体会到“吾丧我”境界的原因,便抛出“汝闻人籁而未闻地籁;汝闻地籁而未闻天籁”的发问,结果子游知道“地籁”是从万种窍穴里发出的风声,“人籁”是人吹动各种不同的竹管里发出的声音,惟独不能够知道“天籁”的真谛。所以老师对于什么是天籁的回答是:“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意思是天籁虽然有万般不同,但使它们发生和停息的都是出于自身。

  老师子綦抛出的人籁、地籁、天籁的提问,告诉我们“人籁”是人为而成的声响;“地籁”是人类可以听到和感知的自然界里的声响;人籁和地籁都是人类可以感知的声音,所以颜成子游对于“人籁”和“地籁”是可以认识到的。惟独“天籁”是超越颜成子游自我认识能力和理解范畴之外的一种声音,尽管它确实存在着,但却不是谁都能够感知的,就像“吾丧我”的境界颜成子游无法理解一样,由此我们再去认识“天籁”的确切含义也就迎刃而解了--“天籁”字面的意义就是超越听力感知范畴的一种声音存在,也是自然里的声响,但却是自然里普通人类无法感知到的那部分声音。由此可见:“天籁”是《齐物论》里一个非常有诗性意味的象征意象。它的寓意就是超越普通人认识能力范畴的任何存在。这是庄子在用“天籁”来譬喻最难以表达的“道”.

  我们再到庄子哲学的“大语境”中去考察。在《庄子》33篇里,庄子都在阐述“道”,而“道”的存在状态在《大宗师》和《天运》里都有所描述:“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听之不闻其声,视之不见其形,充满天地,苞裹六极”.这种“道”的存在状态恰恰符合了“天籁”特点,存在着却无法描述和感知它,只有靠想象才能去完成对于“道”的体认。

  在《秋水》中庄子认为“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他看到了人的认识能力的差别性和层次性。于是,在《齐物论》中老师南郭子綦就把认识能力划分了三个层次,“汝闻人籁,而未闻地籁,汝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这是一个从低到高的过程。前两个阶段是比较容易达到的,而最高阶段的“天籁”却很难有人能够到达。这应该是庄子笔下的“真人”“圣人”“神人”“至人”才能够领略的一种境界。从而证明:把握“道”就如同聆听“天籁”一样,知道存在却无法知晓。这才是庄子启用“天籁”这一意象的本意。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天籁”是声音的最高境界。而对于“天籁”的猜想正如《庄子·大宗师》里所言“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也就是说我们对于“天籁”的认识,必须依靠对于“人籁”和“地籁”的理解,靠已知的“人籁”和“地籁”去想象“天籁”的意境,去完成对于“天籁”的准确认识。

  所以说,只有超越自身,通过想象,方可用心听到自身之外不可以听到的“天籁”之音,它是“道”的超越之境的形象譬喻,也是超越人类认识能力之外的世界的完美象征,更是诗文里天然浑成的自然之趣。这才是庄子提出“天籁”的原始初衷。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