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名人“私奔”引连锁反应 专家称都市人丧失内心自由 [打印本页]

作者: Robot    时间: 2011-5-30 23:45     标题: 名人“私奔”引连锁反应 专家称都市人丧失内心自由

中国新闻网 2011年05月28日 08:54 来源:工人日报

  出乎所有人意料,一个名人的“私奔”事件竟在社会上引发连锁反应,而正如鲁迅先生评述《红楼梦》时所说: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如今,世人看这两人的私奔,也是各取所需,南辕北辙。这不是二王的问题,而是世人的问题——

  【特别报道】一场“私奔”引发的公共话题

  记者 郑莉

  5月16日,午夜,知名投资人王功权在微博上忽然留言:“各位亲友,各位同事,我放弃一切,和王琴私奔了。感谢大家多年的关怀和帮助,祝大家幸福!没法面对大家的期盼和信任,也没法和大家解释,也不好意思,故不告而别。叩请宽恕!功权鞠躬”。

  而此前一天,王功权自创歌词《私奔之歌》,高喊“最恨人间累功名”,决心抛弃荣华,“往事如烟挥手行”,已在隐喻自己的“特立独行”。5月20日,他再次通过微博承认:“我有第二次婚史,有现妻……”

  如此罔顾传统道德观念的“高调”私奔,一时间引发了媒体和社会舆论的“特别关注”,其微博粉丝激增至57万。众人观点界限分明:反对者认为他的行为有失责任,有违道德,是对家人的伤害;而支持者则大赞他“活得纯粹”、“浪漫”、“自由”。

  对于媒体和舆论的纷争,王功权竟也乐得参与其中,几乎“每日一博”,或澄清或反驳,毫不示弱。这场高调“私奔”已经演变成目前“围观度”最高的公共话题。

  私奔激起千层浪

  出乎所有人意料,一个名人的“私奔”事件竟在社会上引发连锁反应——让公众有了茶余饭后的谈资,商家增加了新的兴奋点,成就了一场“娱乐风暴”,甚至有人提出将5月16日定为“私奔节”。

  迅速,“私奔体”窜红网络。

  “各位亲友,各位同事,我放弃一切,和王琴私奔了。感谢大家多年的关怀和帮助,祝大家幸福……叩请宽恕!功权鞠躬。”仅三天时间,王功权的这条私奔宣言就转发超过7万次,评论近4万条。

  这次“私奔门”事件,除“娱乐”了网友外,更引发了新一轮的网络语言。网友们纷纷效仿王功权的私奔博文,衍生出网络新的流行语——“私奔体”:

  “各位亲友,各位同事,各位博友,我放弃一切,和假期私奔了。没法面对大家的期盼和信任,也没法和大家解释,也不好意思,故不告而别。叩请宽恕!”;“各位小朋友,各位市民,我放弃一切和小怪兽私奔了。感谢M78星云多年的支持和帮助,祝地球平安。奥特曼鞠躬”……

  出人意料的是,“私奔”成职场新幻想。

  “我和新工作私奔了”、“我和休假私奔了”、“我和创业私奔了”……王功权的高调“私奔”对职场白领们影响不小。一些人鼓起勇气,向老板申请假期,或干脆给老板写去一封“私奔体”辞职信,毅然离开了朝九晚五的生活。

  在武汉,甚至有一群职场年轻人发帖集结:“一群80后的年轻人聚在一起,没有残酷的职场政治、没有公司资源争夺、没有客户关系处理、没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人际关系……在身体与心情的完全放松下,表现出放肆、张扬、活跃等积蓄在体内的不安分激素。”

  偶尔带着“私奔”的心态去偷个小懒,这样风险较小的放松方式适合中国白领。偷得浮生半日闲,成为调剂职场倦怠的一剂良方。

  同时,“私奔”语境开始受商家青睐。

  “‘中国第一私奔团’,原价377元,现仅0元!浙江天台山中国旅游日5月20日~5月21日两天免费畅游”;“私奔要去的N个地方”;“哪位明星是你的私奔对象”……“私奔”一词受到商家青睐,相关的旅游产品、创意设计骤增,某网站更迅速开发出私奔主题测试软件,只要输入个人微博账号,就可以测出将与哪位粉丝一同私奔。还有人将王功权的《私奔之歌》谱曲,并制成视频。

  “私奔”因此沦为一场众人的狂欢,并帮助商家“广而告之”。

  超出道德范畴的“私事”

  “在真实和道德之间,我宁愿选择真实。如果我的真实被道德所不容,我宁愿为真实而支付被道德谴责的代价”;“你为自己的心灵活过吗?你认真审视过你日复一日的生涯吗?你正在为之付出的一切真的那么值得吗?你能为自己心灵的解放冲破一切束缚和我们一起私奔吗?!”

  置身漫天争论旋涡中的王功权,并没有隐忍,而是通过微博不断陈述着“私奔”的缘由。由于他的“高调”反击,使这件“私事”逐渐演变成一场公共“大片”,引得秉持不同心态的公众纷纷围观。

  有的人出于道德的批判,认为王功权公开“直播”“私奔”的行为已经侵害了社会普遍的道德基础:“率性本没有错,错就错在连责任都不知了”;“什么是道德?道德看不见摸不到,只是你内心的一把自我约束的无形的尺,这把尺起作用与否,完全靠自己。如果到处充斥着没有道德和法律束缚的真实,那么世界必将混乱”;“自私和道德之间,你宁愿选择自私。真实和道德并不对立,不要误导大家好么?”

  在诸多“私奔门”的关注者中,有人到中年的商界精英,有为老板打工的白领,还有高校知识分子,涵盖60、70、80、90后各年龄阶段。在许多人眼中,王功权的“私奔”已经不再是非道德的“情事”,而成为“舍弃一切,追求自由”的代言。

  一项网上调查显示,对“私奔门”表示“不赞同”的为34.8%,有45.5%的人对二王“私奔”表现出“赞同,佩服”。网友们表示,“支持所有对于真实的追求”;“以我看,王功权先生不是私奔,只是脫下了曾经一直穿着的外套,过另一种人生”;“有时候,道德与真实不相冲突,但能坦诚面对自己内心的人是可贵的”;“佩服他打破一切的勇气,无论如何他毕竟遵从自己的内心而真实的活过,这份勇气世间又有几人有呢?”

  与王功权相识的某投资公司总经理薛先生表示:“以我对功权的理解,他是一个非常理性,非常有使命感的人。他的私奔,情只是一个表达的载体而已,既不是原因,也不是结果,而是一种逃避。”

  “每一个围观者,都有一颗私奔的心。”一位著名评论员分析认为,“私奔”是感情的一种渲泄,逃离现实,返回自然。“鲁迅先生说,一本《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不是书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同理,世人看二王私奔,评二王私奔,也是各尽其能,各取所需了。”

  寻找失落的精神家园

  仔细梳理王功权微博上的数万评论,记者发现更多人充满了“羡慕嫉妒恨”:对于高调“私奔”,他们内心渴望,却受到很多限制而做不到。

  一位广告界精英直言:“在这个人人追名逐利的时代,我们透过王功权看到了爱情又重新回来的曙光,但私奔的王功权不会被复制。因为在现实中打拼的人们,那份对爱情的浪漫和天真,甚至那种执拗和勇敢,早已经被磨灭成灰了。”

  “私奔”需要的不仅是勇气,还有实力。

  “常常加班、没有加班费、总是重复着相似的工作,休假制度形同虚设……”在外资企业工作近10年的严小姐常常抱怨对工作的不满,虽然多次动过“跳槽”的念头。但每个月4000多元的房贷需要还,还要时不时给远在老家的父母寄去生活费,迫于生活压力,她始终没有真正行动。受到“私奔门”的鼓舞,她勇敢地向老板提出10天的休假。“我要一个人开着车子,去任何自己想去的地方,累了就停下来休息,饿了就找东西吃,‘一个人私奔’,不再‘为物质疯狂’。”

  对于这样的状态,有心理学家分析认为,拼命赚钱带来了工作压力与身体的疲惫不堪,使人们越来越被推向“异化”的边缘,丧失了内心的自由。主要表现为,都市人普遍存在对人生追求缺乏目标、工作缺少热情、生活感到平淡无味。对于活着为什么、应该怎么活的问题,人们找不到能说服自己的答案。于是出现情绪低落、百无聊赖、茫然不知所措的精神空虚状态。更有人对于工作没有事业心、使命感,在生活中没有激情,得过且过地“混日子”。

  在王功权高调“私奔”引发的这场舆论热潮中,人们看到了自己内心缺失的东西:或爱情、或自由、或理想,“私奔”恰恰符合人们渴望“追求心灵自由”的心态。“这也是‘私奔门’为何如此受关注的深层原因。”一位社会学专家说。

  “当生产率的提高与技术的进步基本满足了人类追求财富与物质享受的欲望之后,人们真正思恋的必然还是富有生命力的、自由的‘精神栖息地’。”有专家表示,如何为现代人特别是都市人群构建一座“心灵家园”,不仅是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的课题,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议题。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