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库车的的声音(代跋) [打印本页]

作者: apple    时间: 2008-12-31 17:34     标题: 库车的的声音(代跋)

库车的的声音(代跋)

张国领

腾讯文化  2008年12月31日11:29  



库车的知名度,这几年确实提升得很快。到过库车的人,都说库车变化真大,文化真丰厚,资源真丰富;没有到过库车的人,也这么说。

到过库车的人,说法自然来源于他们的眼睛;而没有到过库车的人,说法则大多来自于电视、报纸、网络或者其他媒介信息。

没有到过库车但对库车非常了解的人是多数。从首都北京,到沿海大都市上海、广州,甚至香港、台湾,都有不少人对库车很熟悉。而在北京、首尔、布鲁塞尔等地,当地人对库车的熟悉也让人无比惊讶。在日本和韩国,只要说起新疆,当地人首先说出的就是库车,有的人竟然能完整地说出库车大龙池的传说、库车王府的造型与王爷的故事。

我2003年出访比利时、匈牙利等国家,当地朋友听说我从库车来,特别热情,丝毫没有班门弄斧的扭捏,绘声绘色地给我讲述库车天山神秘大峡谷、克孜尔尕哈千佛洞等名胜景点,还推荐我去柏林博物馆看看库车的壁画,说这样就会对库车文化有更深入的认识。他们对库车的熟识让我惊讶,但让我感到无比意外的是,当我问起他们到过库车没有,他们均摇头微笑,最多的是把库车纳入自己的旅游计划目的地中。

细想之下,库车这几年知名度的提高,除了自身所拥有的优势外,还得益于库车这几年宣传的努力。

地处天山脚下塔里木河畔的库车,是古西域龟兹国都所在地,物质丰富、自然条件优越,6000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为西域古人类的发祥地、古丝绸之路的重镇、世界四大文明的唯一交汇地。县域内保存有大量的古城墙、古寺、洞窟、烽燧、古冶炼地、古墓等文物古迹,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就有5处,在全国极为罕见。龟兹石窟作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占新疆石窟壁画的六分之一,不但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石窟群,还存有中国最早的石窟壁画,与中国保存最完整的烽燧——克孜尔尕哈烽燧、新疆保存最完整的石窟——阿艾石窟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瑰宝。另外,还有龟兹古城、默拉那喀什丁麻扎、库车大寺等19处被列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古迹和70余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散落在库车大地上,散发着历史文化的气息,闪耀着龟兹文明的光辉。

库车歌舞也具有独特的魅力,库车被誉为“西域歌舞之都”、“中国本卡姆之乡”,木卡姆艺术被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龟兹乐舞、乐曲、乐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

早在2000年前,龟兹歌舞就盛行于中原,隋唐时期一度成为宫廷歌舞的主流,对中原乃至东南亚歌舞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国歌谱中的“五旦七调”就来自于龟兹,对后世影响极大。解放以来,库车歌舞多次进京汇报演出,受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盛赞,成为库车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

如何使优秀的文化遗产得以顺利传承并发扬广大,我作为宣传队伍的一员老兵,和同行们颇费了一番心思。

2002年金秋,我们试着办了一届白杏文化节,邀请了新疆著名的文化名人,以享誉国内的库车小白杏为载体,对库车的文化进行了研讨。没有想到,文化名人们对库车的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写出大量优秀稿件的同时,建议我们一年办一届,把这个宣扬库车文化的好平台搭建起来。

有了成功的尝试,我们的步伐迈的大起来。2003年,我们邀请了全国各大报纸的30多名记者,对库车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唱响了库车走向全国乃至走向世界的序曲。随着库车在平面媒体上的崛起,电视、广播、网络等也开始注意库车,当年,中央电视台在库车制作了“沙漠绿洲库车行”并在黄金时段播出。随后,“全国网络媒体库车行”连续两年到库车集中报道,《消失的绿洲古国》、《大唐和尚西行记》等大型记录片连续在中央台和地方台热播;反映林基路在库车时期的影片《塔里木河的呼唤》公映;西部唯一健在原王爷——库车王达吾提·买合苏提做客凤凰卫视;香港大公报、香港商报等对库车做了长时期的报道……

全国媒体的关注,引起了西域探险热、龟兹文化热、库车民俗旅游热。库车的知名度不但在国内得到空前提高,在国外也引起了反响,日本、韩国、泰国和欧洲等地的电视台、画报等,都来到库车,全国介绍了库车文化及库车的发展,就连泰国公主诗琳也亲自来到库车观看了天山神秘大峡谷、克孜尔尕哈烽火台等名胜。

借助时机,我们联合《新疆经济报》,邀请了国内外一些知名学者,设立了两年一度的“龟兹文化论坛”、一年一度的“龟兹学年会”,并出版了4卷《龟兹文化论文集》,将龟兹文化的品牌推向了国内外。我们还积极与邻县协商,共同打造龟兹文化,共同开发龟兹文化市场;引进北京、河南、山东、上海、四川、乌鲁木齐等地企业,开发了天山神秘大峡谷、库车王府、龟兹绿洲等文化名胜和工艺品市场,树立了库车美丽风光、神秘文化的整体形象。

同时,我们趁机扩大了新疆龟兹歌舞团,组建了千佛洞歌舞团、库车歌舞团,让他们挖掘整理出库车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原生态歌舞,推向舞台,先后到东南亚、欧美等地演出。新疆龟兹歌舞团作为我们文化建设的一个亮点,做出了许多突出贡献,创制出了“龟兹美女”、“沙玛玩儿舞”等优秀作品。一个县级歌舞团,首次代表文化部,在比利时、匈牙利与国外大型歌舞团同台演出;首次作为受邀请的中国歌舞团,在匈牙利皇宫演出。

文字是记载历史的符号。在全国打造库车文化品牌的活动中,我们始终坚持以文字宣传为先导,来提高库车影响力的震撼力与持久性。

《走入龟兹》、《库车行》、《库车画册》、《驴背上的龟兹》、《精彩库车》等10多种书,全面展示了库车的魅力,为研究龟兹文化、推介库车起到了重大作用。

一系列连续不断的活动,使龟兹文化在唱响学界的同时也唱热了民间,同时带动了政治文化、经济文化的发展。

我们通过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县活动,挖掘和推出了全国拥军模范卡德尔·巴克这一典型,将栏杆村建设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出版了《卡德尔和一个村庄的神奇》,吸引了来自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全国电视媒体前来采访报道。卡德尔·巴克本人也先后两次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去年至今,由新疆军区政治部、自治区双拥办组织的中央、自治区等多家新闻媒体组成的采访团多次前来我县对双拥工作进行了全说位采访,从而使库车县的知名度大大提高,并有力地带动了库车县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的大发展。

数年辛劳终结硕果。库车热起来了,各种节会、赛事都把机会送给了库车,库车也把握住了这个机会,2004年成功地举办了五国篮球邀请赛,今年又成功地举办了第四届新疆国际旅游节暨第四届阿克苏龟兹文化旅游节,知名学者易中天教授为库车写了《龟兹歌》并亲自到会,国内外700多家旅游行商到库车考察了旅游线路,100多家媒体对库车做了报道。

库车热达到了高潮,给库车自身也带来了发展。原来库车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西部小县,如今库车在海内外成为一个旅游和投资的热点。最近三年来,库车每年接待内外游客的数量以18%的速度稳步上升,国内游客数量则以37%的速度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年均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2006年旅游收入达到4亿多元;另外,库车还被授予“国家卫生县城”、“中国魅力名县”、全国“旅游强县”等称号,自治区的光荣称号更是不计其数。

如今,库车文化氛围浓厚热烈,国内外知名的传媒机构和文化名人前来采访采风络绎不绝,龟兹文化论坛、龟兹学年会、杏花笔会等凝聚了一批关注龟兹文化的专家、学者,又培养了一大批民间文化协会应运而生。

库车也变成了区域文化发展中心,现有文化市场经营单位468家、博物馆4家、各类演艺团体18家、文化户近万户。库车龟兹歌舞团、千佛洞歌舞团、库车王府歌舞团等纷纷走出国门,走向欧美等旅游发达国家。工艺品制作龙头企业4家,带动农户3.2万户,产品走向中亚、欧美和东南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们的宣传得到了各界的好评,就连过去在库车工作了几十年的老库车人,也要回到库车来,看看库车的新变化。乌鲁木齐、上海的一些老领导给我们写信,说我们“从荒凉的塞外戈壁挖掘出了西域的文化精魂,塑造了一个外宣奇迹”。

我们自豪,但我们深知,这些成功离不开库车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也离不开库车自身的发展。

然而,在宣传战线干的越久,越觉得这里的处女地太广阔,未尽的事宜也太多。作为文化库车来说,至今尚没有一本集中展现文化名人写库车的书籍,这未尝不是一个遗憾。新疆著名作家刘亮程先生得知后,欣然牵头,联系疆内外知名作家,游览了库车的名胜景点,采集了库车的民俗风情,以他们饱含激情的文笔,写出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华章,特结集为《杏花龟兹》。

出版之前,我反复看了这本书,石窟壁画,绚丽多彩;城关驿站,撕杀连连;佛寺庙宇,烟雾缭绕;歌舞民俗,恍如再现;戈壁胡杨,坚忍不拔;自然风光,水声潺潺。就仿佛塔里木河边的白杏,金黄、鲜亮;又好似维吾尔人家中的酸奶,醇厚、香甜。

感谢刘亮程先生,感谢各位作家,给我们奉送了一道文化的盛宴。也特别感谢购买并喜欢这本书的读者,对库车文化的支持与赞赏。


2007年8月于库车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09-1-2 10:23

刘亮程的散文不错。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