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民族团结论 [打印本页]

作者: 徐杰舜    时间: 2008-12-30 20:56     标题: 民族团结论


民族团结论


徐杰舜



团结和民主是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两大主题。在团结这个主题中,民族团结是重中之重。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民族团结的观照
熟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史的人都知道,马克思、恩格斯在世界整个工人运动和民主运动总纲领和总政策的大背景下,通过对当时世界几个主要国家和地区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思考,分析,在提出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坚持民族平等,坚持民族自主原则等处理和解决民族问题的纲领和政策的同时,也提出了民族团结问题,1847年11月29日马克思在纪念波兰起义十七周年大会上说过:“要使各民族真正团结起来,他们就必须有共同的利益”。《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501页。这种关于民族团结的共同利益论,点明了民族团结的基础,至今仍然闪耀着理论的光辉,是共产党处理民族问题的指导思想。
列宁在领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俄国革命的过程中,在观察,分析和研究西欧及俄国民族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的理论,论述了民族同化和民族融合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列宁在《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中提出了民族问题发展的两个趋势,他说:“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在民族问题上有两种历史趋势。民族生活和民族运动的觉醒,反对一切民族压迫的斗争,民族国家的建立,这是其一。各民族彼此间各种交往的发展和日益频繁,民族隔阂的消除,资本、一般经济生活、政治、科学等等的国际统一的形成,这是其二。”《列宁全集》第24卷,129页。这个论述涉及到了民族团结内涵的一些基本内容,但其在民族问题从属于“工人问题”《列宁全集》第25卷,265页。观点的制约下,尽管也提出了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坚持各民族的语言一律平等,但只是一再强调各民族工人的联合和团结,他说:“共产国际在民族和殖民地问题上的全部政策,主要应该是使各民族和各国的无产者和劳动群众为共同进行革命斗争、打倒地主和资产阶级而彼此接近起来。这是因为只有这种接近,才能保证战胜资本主义,如果没有这一胜利,便不能消灭民族压迫和不平等的现象”。《列宁全集》第39卷,161页。
斯大林是我们不能回避的一位经典作家,在民族团结问题上他仍然没有超过列宁的民族问题从属于“工人问题”框架。
这样,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斯大林他们对民族团结问题的理论初步提出了共同利益论,并从对民族问题发展两个趋势论述中深化了民族团结的内涵,为民族团结理论的形成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二、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民族团结的口号
中国共产党在“开天辟地”的中国革命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从中国的历史出发,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特别是领导多民族的中国进行革命的实际,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的纲领和政策,响亮地提出了民族团结的口号。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时起,就认为中国的民族问题是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总问题的一部分,而中国民族解放运动(民族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总问题的一部分。从这个基本理念出发,主张把中国民族解放运动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联合起来,1922年中国共产党二大宣言指出:“中国的反帝国主义的运动也一定要并入全世界被压迫的民族革命潮流中,再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联合起来。”表述了民族“联合”的主张。这个主张虽然并不明确和清晰,但却是中国共产党最后能提出民族团结口号的开端。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提出民族团结的发端时期。经过1927年血的洗礼之后,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平等政策有了具体的发展,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决定,“凡是居住苏维埃共和国的少数民族劳动者,在汉人占多数的区域,亦须和汉族的劳苦人民一律平等,享有法律上的一切权利义务,而不加以任何限制与民族的歧视”。从这个基本政策出发,特别是在日本全面侵略中国的大背景下,正如国歌所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民族团结的紧迫性一下子空前增强,民族团结的口号呼之欲出。1934年5月5日中国共产党在《党、团中央为声讨国民党南京政府告全国劳动群众书》中首次提出了民族“团结”的口号,其云:“不分党派、职业、民族、性别、信仰都团结起来”,一致抗日。这样,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国共产党处理和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口号从民族“联合”走向民族“团结”,终于在抗日的历史背景下,完成了从民族“联合”到民族“团结”的转型。
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提出民族团结的口号的确立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积极推动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于1937年8月15日《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第十条明确地提出:“抗日的民族团结”的口号。从此以后,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都坚持民族团结、一致抗日。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已变化了的形势,把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团结抗日救国的内涵转化为使伟大祖国走上独立、自由、和平、统一和强盛道路,建立人民民主共和国的内涵。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六章第五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反对帝国主义和各民族内部的人民公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各民族友爱合作的大家庭。反对大民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禁止民族间的歧视、压迫和分裂各民族团结的行为。”这正是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团结内涵的深化,使之成为新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总之,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过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结合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了民族团结的口号。这个口号的提出,经历了一个从萌芽到发端,到确立,到内涵深化的发展过程。

三、民族团结概念的定义
民族团结作为中国共产党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原则和价值取向,已经实践了大半个世纪。但是对民族团结概念的理论构建却一直处于低迷状态,这与中国实现民族团结的伟大实践是极大相称的。
多民族世界中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极重要的一个方面。西方社会学家认为秩序是社会的本质,社会是客观的历史的联合力量,所以他们提出了秩序论的范式,以解决社会稳定问题。在他们对社会“失范”、“危机”、“骤变”与“尚武”等无秩序状态的深沉反思中,提出了对社会“整合”、“凝聚”、“和谐”与“安定”的基本观点,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社会互动(social interaction)的理论又告诉我们,互动是社会形成的条件,马克思就说过:“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2版,532页。正是在互动的基础上,人类才一层层地建筑起来整个社会,民族作为一个历史的范畴,在特定的情境下,发生相互依赖性的行为时必然产生互动,这种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互动往往遵循一定的行为模式,具有一定的互动结构,民族团结就是民族与民族之间互动的一种行为模式。
从上述认识出发,我们认为民族团结概念的定义是:民族团结是一个历史范畴,是民族与民族之间在互动中认同的整合关系。
民族团结的这个定义包含了三层意思:其一,民族团结是一个历史范畴;其二,民族团结是民族与民族在互动中的认同;其三,民族团结的实质是一种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整合关系。

四、民族团结概念的内涵
为了探讨民族团结概念这个定义的准确性,很有必要对民族团结的内涵作深入的解构。民族团结的内涵指的是民族团结本质属性的总和,互动、整合和和谐是民族团结本质属性的具体表现。
1互动
社会学家认为,所谓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以及互相调整行为的过程。参阅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124页。由此推之,民族之间的互动就是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以及互相调整行为的过程。民族团结就是建立在民族与民族之间互动基础上社会交往活动,以及互相调整行为的结果。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互动,从历史的视角去分析,一般也会经历竞争——冲突——顺应——同化的几个阶段。这就是说民族团结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民族与民族之间互动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民族团结。中国当代的民族团结实际上是中国历史上民族互动的必然结果。
2整合
整合在社会学的理论中称之为“社会整合”,法国社会人类学家涂尔干称之为“社会团结”,它指的是把个体结合在一起的社会纽带,是一种建立在共同情感、道德、信仰或价值观基础上的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以结合或吸引为特征的联系状态。因此,在一个社会共同体中,不仅那些直接认识、直接交往、相互关系的人们之间存在着这种联系,而且那些素不相识、互不关心的人们之间也存在着这种联系。尽管这种联系是无形的,但它却是一种非常实在的力量,所有社会成员无一例外地受到这股力量的牵引和控制。正是靠着这种联系,社会才获得完整的存在和独立的生命。涂尔干:《论社会分工》。参阅贾春增主编:《外国社会学史(修订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38页。
民族团结是社会团结的组成部分。民族与民族之间整合的目的也就是要在民族与民族之间建立协调、一致、合作的关系,即社会秩序,从而达到多民族世界社会整体的和谐性。因此,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整合,就是随着民族互动磨合的成熟,不同的民族在各个方面逐渐由最初的相互不协调、相互矛盾或冲突,发展到和谐一致的结果。
3和谐
民族团结的向度是正面的,其在情感关系上代表亲和、融洽的方向;在地位关系上代表的是平等的方向;在利益关系上代表的是一致的方向,三者的总和就是和谐,反映和代表了民族互动的方向。
和谐的内涵在民族团结上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友好合作
民族与民族之间为达到对互动各方都有某种益处的共同目标,彼此相互信赖、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就是友好合作。参阅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137页。
(2)平等互助
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地位关系是平等的。对这一点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特别予以强调。但是由于自然的、地理的、历史的、文化的、政治的、经济的诸原因,各民族之间又是有差异的,这就为各民族之间在平等基础上的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的互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相互适应
适应是人类生存的一个重要策略。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人可以适应环境,也可以改变环境,更可以用自己的文化来创建新的环境。李亦园:《环境、族群与文化》,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这样,人与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的关系也是如此。因此,民族与民族互动时,各自都会调整自己的行为,采取顺从的态度,如互动双方改变敌对态度建立友好关系而和解,双方通过确定一些条件而暂时平息冲突而妥协等等方式,以实现相互适应,从而达到民族团结。
总之,民族团结作为一个动态的历史范畴,民族与民族之间在互动中认同的整合关系,其内涵就是互动、整合和和谐,即民族与民族在互动中整合,从而达到和谐的境
界。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