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乐都社火节目之《狮舞》
[打印本页]
作者:
Robot
时间:
2011-5-1 21:33
标题:
乐都社火节目之《狮舞》
中国新闻网 2011年04月29日 15:29 来源:青海日报
《狮舞》又称《狮子舞》、《舞狮》、《舞狮子》等。狮子在人们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因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人们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
民间有许多有关《狮舞》的传说,其中流行比较广泛的一种传说是:在周朝姜子牙封神时,有些兵将因未封上神而恼恨,于是便在人间作乱,散布瘟疫残害人民。玉皇得知此事,便命狮子下凡收服瘟疫。狮子奉命下凡收服瘟疫并留在了人间,从此人间就有了《狮舞》。《狮舞》流传历史悠久,汉代即已流行(见《汉书·礼乐志·孟康注》)。北魏杨炫之《洛阳伽兰记》:“四月四日此像常出,辟(即避)邪师(师,通狮)子导引其前。”这里的意思是说,四月四日这一天,是佛降生的日子,人们将佛像从庙里抬出来,在市内游行,使众人瞻仰礼拜,佛像的前面用避邪的狮子引路。这里所说的狮子,当然不会是真狮子,而是由伎人或民间艺人扮演的狮子。隋朝时,《狮舞》常常同其他拟兽舞蹈一起在灯火辉煌的元宵节之夜演出。
唐朝时民间、军队、宫廷均有舞狮的习俗。唐朝的《太平乐》中介绍的《五方狮子舞》,由伎人扮演五头颜色不同的狮子,每头狮子由两名手持红拂子的“狮子郎”(戏狮者)逗引着做出多种舞蹈动作,同时还有一百四十人高唱着《太平乐》。可见唐朝宫廷的《狮舞》不但规模宏大,而且表演形式已达到相当高的艺术水平。白居易《西凉伎》:“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贴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这首诗把《狮舞》的形象刻画得细腻诙谐,栩栩如生。
乐都何时有的《狮舞》,唐人高适《九曲词》:“万骑争歌杨柳春,千场对舞绣骐驎。到处尽逢欢恰事,相看总是太平人。”杨柳春,为歌曲名。骐驎,同“麒麟”,是传说中的吉祥动物。绣麒麟,类似于今天的狮子舞。根据赵宗福先生的研究,这首诗是高适于天宝十三年(754年)来乐都(陇右节度使所在地)时写的,描述了节日期间歌舞升平的景象。由此可知,《狮舞》已在乐都流传1200多年了。
耍《狮舞》,先要制作好狮头、狮皮道具。乐都碾伯、高庙、高店、洪水、雨润、引胜、马营龙王岗等地都有一些制作狮头、狮皮道具的能工巧匠。制作狮头的方法是先以泥土塑好头型模具,然后用彩纸裱糊,用竹木、铁丝等固定连接,最后彩绘而成。狮皮用布缝制,狮毛是将麻皮染成绿色,缝铺于其上面。乐都《狮舞》的形象有“太狮”,即由两人扮演的一头大狮子;也有“少狮”,即由一人扮演的一头小狮子。两人扮演的“太狮”,前者手握狮头道具戴在头上,扮演狮头;后者俯身,双手扶前者腰,身披布麻装饰成的狮皮,扮演狮身。前者控制狮头,通过狮子的嘴、咽喉看到外面,控制《狮舞》的方向;后者密切配合前者的动作。一人扮演的“少狮”头戴狮头面具,身披狮皮。表演时由一人扮演武士,持绣球逗引“太狮”舞蹈,几个“少狮”则在周围随之舞蹈。其中持绣球逗引狮子的武士称为“狮子郎”。同《龙舞》一样,《狮舞》在“过街”表演时无乐器伴奏,在“坐场”表演时则以锣鼓伴奏。
乐都《狮舞》花样繁多,从“文狮”的搔痒、舔毛、打滚、抖擞到“武狮”的跳跃、跌扑、腾转、登桌等,技艺变幻,使人目眩。具体来说,其表演形式主要有踏场、跑满场、圆场、停狮报幕、登桌等。踏场即指狮子奔腾、跳跃的舞蹈形式,其舞蹈形式主要用于社火队伍行进或跑满场中,其基本舞步为五步一跳跃的左右弧线步。跑满场即狮子用踏场舞步沿场边转两圈。圆场即双狮反向各按踏场舞步沿场边绕半圈(合起来就是圆场),然后停狮待舞。停狮报幕即双狮并排平卧场内,“狮子郎“先进行一段精彩的武术表演(一般都打梅花单拳立门户),以示报幕和登桌的准备。登桌是《狮舞》表演最精彩动人的场面。提前垒起三四层木桌,最高的一层四脚朝天。由“狮子郎”逐层攀登,狮子亦随之登上,最后在四个桌脚上做出竖立、腾转、舔毛、搔痒等动作。双狮对舞时,由一只狮子随“狮子郎”进行登桌表演,另一只狮子则卧于一旁,做出搔痒、舔毛等“文狮”常有的一些动作,以陪衬另一只狮子的登桌表演。登桌表演的最后,狮子随“狮子郎”从三四层高的桌子上一跃而下,落地翻滚,脱皮亮相,以博得观众的喝彩和掌声。(作者:茹孝宏)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