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振山:我成了“文化遗产” |
山东电视网 2006-3-17 |
推进词: 他,成为中国唯一一位个体“非物质文化遗产”。 他,81岁高龄能讲上千个民间故事 他,为什么成为国家急需保护的遗产? 谭振山,81岁,辽宁省新民市罗家房乡太平庄村的农民 曾念过6年书,当过村里的会计和县级政协委员 14岁开始讲故事,至今已掌握上千则故事 1986年,在全国民间文学普查中,被发现 1989年,被辽宁省命名为“优秀民间故事家” 1992年,应邀到日本出席’92世界民话博览会 前不久,在文化部公布的全国首批50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谭振山民间故事”成为保护的对象之一。 解说:在谭振山的家乡,方圆百里的乡亲们提起这位老故事王的名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81岁高龄的谭振山究竟有怎样惊人的记忆力,能讲上千个民间故事?他和他的故事为什么会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来到了距离沈阳市60公里的一个小村庄,找到了这位老故事王的家。 问:大爷您讲故事讲这么多年了,也应该有些“粉丝”了吧? 答:粉丝?我那还不太懂粉丝啥意思,我就说,不但有有还有不少呢,有黄豆粉、有绿豆粉,这粉丝现在我家还存着不少呢。 问:不是大爷,我是说铁杆的故事迷你有吗? 答:有,那有啊,有好多,我讲故事的时候,他们有的连饭都不去吃,我不提醒他,他不吃饭也要在这里听。我隔家有位老太太就说,你呀明儿就到他家住去吧,你天天爱听他的故事。这些确实是有,有不少愿意听的。 问;有很多铁杆 答:很多这样的爱听故事。 问:您村里人知道你这是文化遗产? 答:知道,它是遗产不遗产我不考虑,我该讲讲我的故事,我从内心愿意讲这个。 解说:讲故事是谭振山生活中最大的乐趣,他一生中没有创作过一个故事,那么这上千个故事都是从哪里得来的?谭振山小时候是听着祖母的故事长大的,谭家家族中的长辈大都擅长讲故事,仅仅家族传承下来的故事就有五百多个,此外,他从当地的乡邻以及教书先生那里听来了几百个故事。 同期:他过耳不忘,这一千来个故事,你只要你点出名来他都能给你讲出来,这里面涉及到大千世界,生活的广角镜头,什么方面的都有,而且有些故事里面涉及到诗文、对联,还涉及到这样一些诗句,他都能记下来,这一点呢 我们就不能不佩服了。 问;您有没有这种事,听说谁的故事多,您就找他去听故事? 答:那太有了,沈斗山的故事我天天都去,我说沈大爷讲一段吧,讲一段。 问:离多远? 答:我那时候小,才十二三岁。 他有个孙子 俺俩同学都是这么大岁。 他讲完之后, 他说你听了好几天了,你听你大爷讲 你能记住几句吗?你听你大爷讲,我能记点,他说你试着讲讲,我就讲讲吧,我那一句没落下,就讲完了。 问:您也去淘换过故事? 答:对,要不他儿媳妇说,亲孙子不如外边的人,人家来到之后就教会人家了,他主要是看他孙子在这里淘。 问:就是说您周围的环境讲故事的人挺多,会讲故事的人挺多? 答:对,会讲故事的人多。 问:您的脑袋真好使,能记住一千多段故事? 答:一个故事有五个八个名字,上五六千名,能记那么全吗?不能记那么全。今天讲的故事 你就把中心意义记住,中心主要人物名要记住,下面的差一点的也都能讲,主要把中心部分讲出来,要记住。 问:谭老有没有您出去讲故事的时候一下子记不住了,想不起来了,有这种事吗? 答:那也有,不是没有。 问:就是特别重要的场合? 答:那时候 也有,那时候也有,极少。我是讲之前,要把故事熟悉熟悉,你要不熟悉,顺嘴先说那兴许忘了。 问:人家都说您老过耳不忘? 答:不能说那样,过耳不忘是往年说的都能记住,现在说的我还记不住了,说实在话。 同期:有一家 两口子,男的也懒、女的也懒,男的一辈子不洗脸,原厚多厚呗,管它长多厚。这女的呢刷锅,早饭之后连锅也不刷, 解说:谭振山的家乡冬季漫长,过去讲故事是老百姓茶余饭后的重要娱乐方式。会讲故事的谭振山备受人们尊重,大家都说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世间百事无所不知。” 同期:1、那时候有的人扒着窗户听,小孩在屋里,大的(人)把小的拽到外面去,大的在屋里听就达到这个地步了。2、好的故事家他有一定的心理学这方面的基础,我觉得,他会研究听众的心理 问:您讲故事也看人吗? 答:对啊,你比如说到屋里一看,文明人多,那你讲故事要带点诗句的带点文采的多。比如小孩子们多, 你不能讲鬼故事,你讲完之后回家他不敢回,回去后家长说你别去了,吓的你,所以你不能讲鬼故事,要是女 的多,你一句荤也不能带。 问:就是不能讲猎奇猎艳的故事? 答:对,不能讲。 问:您愿意讲这些精灵鬼怪的故事吗? 答:那都是一些好故事,到不是害人的故事,都是有人救过她,她长大之后变成一个女的,或者让她子女投胎之后和这个人结婚,照顾他,都是报恩似的那样 。 问:您说您经常讲一些鬼怪精灵的故事,这个鬼怪精灵能说明什么道理呢? 答:凡是一个动物在世界上应该存在的,####,所以人不能太伤它,所以就用一些 迷信的方式,所以就教育人你别伤它,把它保护住。 同期:他表现的是人和生态环境的一种关系,那么这里面有很多动物的精灵,用精怪的形象出现,他是在宣示着人生的一种道理。 解说:江帆一直对谭振山追踪研究了18年,据她统计,老人的故事能够列出篇名的达992则,这些故事主要包括:道德训诫故事、“闯关东”的故事、生活故事,以及各种传说精怪故事。谭振山被国内的学术界发现后,也引起了国外很多学者的兴趣。1992年,谭振山应邀来到日本,出席当年的世界民话博览会,为与会的三十多个国家的学者和日本民众讲故事。 答:俺们有个同学的,他就说我,他是沈阳市原来是副市长,他就说,俺们都没到日本去过。人家日本请我去的,确实,到日本那时候从北京飞机票往返是八千七,我去了在那里住七天。 问:您现在还记得当时第一次到日本去? 答:东京 标语上写着欢迎中国谁谁来,连名都写上了,还挺隆重,翻译把我笑的,他说管你们也叫老外了,我说沈阳管人家外国人叫老外,现在管咱们叫老外。给我两个翻译,一个生活翻译,一个故事翻译。 问:在日本您给什么人讲? 答:他们特意布置的像会场似的 问:听的是什么人呢? 答:也有群众也有干部,什么人都有,我瞅着挺全的。一般都有家庭妇女,那里都有,像一个大学校似的。要有七八十人坐着,坐那里之 后还有取火盆,他说讲故事都有个取火盆。他也是这个意思。 问:您也是讲故事这也都讲出奇迹来了。 答:对啊 问:也讲出国门去了。 答:要不讲的日本人都鼓掌,有几个连老太太拽着我的手,说太好了,动人心啊讲的,确实都挺高兴的。 问:您讲的都是什么故事在日本? 答:一个《老龟报恩》、讲一个《当“良心”》 问:都是道德训诫类的故事。 答:对,有个日本人也是校长,他也好写故事也是故事家。他亲自拽着我说,这样吧,你的书拿来,我的也拿来,咱俩做个纪念,我给你一本书, 我也写了本故事。 问:日本的故事家 答:故事家,我就拿回来了,昨天我还看了,但是咱都不认的日本字。 问:算是个纪念吧,也是说您谭老这辈子出过国,去给外国人讲过故事的一个见证。 答:对 解说: 到日本讲故事是谭振山一生中最荣耀的事情,在此后的几年中,先后有日本、德国,以及我国台湾的学者慕名而来,对他进行调查与专访,他还多次应邀到不同的场合讲故事。 问;给那些知识层面挺高的人讲过吗? 答:也讲过,老师在开会,我在大会上给老师讲过故事 问:我听说给大学生讲过故事? 答:是,研究生 我去给他们讲过故事。 问:这种民间的故事他听起来他会觉得有意思吗? 答:爱听,爱听,不但他们爱听,台湾的陈益源教授,他是中正大学教授,是名牌大学教授,他还特别地尊重咱们,来到之后说实在话,拿着东西不说 还有钱什么的,他来山大,要我说,咱们想那大学他(喜欢)这个吗?他们喜欢这个,去年来好几回。 问:您一直没想过自己的故事还这么有价值? 答:咱们是讲完之后,大伙哈哈一笑,解解心头之闷就得了,没想到把这口头的东西还挺重视 解说:谭振山常说,每一个故事都有一个道理,故事能解决人的苦闷,现在,81岁的老人耳不聋眼不花,大家都说,这跟他讲了一辈子故事有很大的关系。 问:谭老,您讲故事,给家里带来什么实在的好处没有? 答:从六十岁当政协委员,一直到去年岁数大了才退,都十七八年,要不因为讲故事也找不着我,也选不着我,说实在话。到哪之后说咱们的老政协来了,老代表来了,到新民办事,到新民起码得让个坐。 问:弄个名声? 答:弄个名声,虽然没见到钱,但是名望方面确实不错。 问:我听说对您家也有实实在在的好处的,您老五那儿子就是讲故事讲来的。 答:(有一个人)他是公社乡里文化站编辑,那半年,有三个月天天来,整理关于我的材料,一看我家里也不错,挺好,他说这么办吧,咱们做个亲戚吧,他把他妹妹领来了给我看看,我说就这么地吧, 所以给俺说了个儿媳妇。 问:讲故事还讲来个儿媳妇? 答:确实,也能教育人讲故事。 解说:谭振山有五个儿子,都在本村成了家。虽然儿孙中也有会讲故事的,但是,要想达到谭振山的水平,都还差得太远。现在,村里听故事的人越来越少,谭振山的故事能传给谁呢? 因为他这个项目是以一个人在这里立着呢,人不在了,这故事就没了,这项目就没有了,那么现在呢,谭振山已是八十一岁了,身体还很好,还能讲故事,他自己也着急了,他说我这些故事我不想带走的,我现在也挺着急的,没有什么人能够继承它。 问:在您身上,大家也看到故事这么有用了,也看到您在故事身上受益这么多了, 为什么跟您学故事的人没大有呢,他不稀罕那块,要是一天挣五十块钱那都来了,它没有效益 另外 他也知道笑完之后,混五块八块的,十块二十块也不顶多大事,我儿子就说,我爸爸讲一辈子故事怎么得了。 问:可能他们也觉得这东西不能现打现的来钱? 答:对,不赶趟。它不像评书,不像唱地方戏,不象二人转,你看唱二人转一天得一百二百的,出去给二百块钱。这个不行,它不是那样,费九牛二虎之力,演 完之后仅仅给大伙做个消闷解闷的东西。 问:谭老,如果您要是卖票讲故事的话,会有人听吗? 答:那个就说不好了 问:为什么? 答:那就不一定了,没人听了。 问:没人听您故事的时候,您会觉得寂寞? 答:寂寞,确实寂寞,没事的时候也寂寞,就在闲唠嗑当中,就引到故事上去了。 问:就有一种想讲的欲望? 答:对,是有讲的欲望。那时候确实没有热闹。 问:那时候没啥热闹的。 答:没有热闹,现在能看出来,侯宝林,再早的河北相声多出奇啊,俺们小时候爱听啊,现在侯宝林啊,什么也不如电视剧。 问:您现在作为一个文化遗产,需要怎么保护您?或者说需要怎么保护这个文化遗产? 答:从言谈方面不聋不哑,这故事都能保得住,这是我心里话,主要身体健康是主要的。 问:你觉得是不是现在有一些晚点了? 答:现在已经进入文化遗产,就是进入不进入保护录,我的中心目的就是达到,我的故事不能埋没在我心里头,作为文化遗产的话,就是让小孩们都知道,把故事传下去。 |
谭振山:我希望出本故事全集 |
|
|
作者:记者 郭平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4-21 | 点击数:38 |
|
|
|
不久前,谭老又多了一份荣誉,而且他是全省唯一获此殊荣者。在自家小院里讲故事,谭老举手投足间仍显出“故事大王”风范。 本文图片由本报记者宋澍摄 几天前,在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文化部联合表彰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工作者中,他是辽宁唯一的上榜人。 他是乡亲们眼中“善讲故事”的谭会计;他是代表中国走出国门的民间艺术家;他是驰名全国的“故事大王”。 他,就是已经85岁高龄的谭振山——文化部确立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老人的身体怎样?文化“国宝”处在怎样的现实生活中?这条黑土地的文化根脉能传承下去吗? 我们一起去看他。 一户普通农家 住着“七星山下的故事家” 新民市是谭振山的本乡本土。一走进文化馆,记者就感受到了谭振山在这里的分量。整整一层楼,布置的都是“谭振山民间故事”的表演和研究成果展示。 1989年,他被省文化厅命名为“优秀民间故事家”;1999年,再被省文化厅命名为“辽宁省优秀民间艺术人才”;2006年,被省文化厅命名为“民间艺术家”,沈阳市成功地将《谭振山民间故事》申报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7年,谭振山被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 “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被文化部确立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不久前,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文化部联合表彰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工作者中,他是我省唯一的上榜人。 老人一直住在远离新民市区70公里左右的一座小村庄里,太平庄,一个陌生的名字,很少有人光顾这里。因为这里靠近新民市和法库、沈北新区交界的七星山,所以有人还送给老人一个雅号——“七星山下的故事家”。 车出新民市向东北方向疾驶,路两边是格外平坦的辽河平原,不时有村落在车窗外闪过。 也许吧,就是沿着这条路线,210年前,谭振山的祖先从河北省永平府乐亭县谭家庄一路走来,经过艰苦旅程,一家人在这方新家园落脚了。 资料显示,从那时算起,谭振山这辈已是第七代。谭家家谱上记载,谭家世代务农,家里大都是淳朴的庄稼人。正是历史上像谭家这样的移民,使中原区域悠久的燕赵、齐鲁文化在此落地生根,与东北区域的土著民族文化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辽河文化。 太平庄是一个自然屯,属罗家房乡新堡村,村里仅有40几户人家。在一户普通的农户人家门前,车刚停下,我们就见到了谭振山,微笑,衣着朴素,须发皆白,就像一位邻家和蔼可敬的老爷爷。 平常讲故事今天讲点时事 靠勤奋和科技,不怕危机 “还在讲,给老人、孩子们讲。在哪儿讲?就在村头的树趟里,在地头上。不过,现在身体不比从前了,讲得比从前少了。 ”一见面,话题就是讲故事。谭振山老人说:“我从小就好这个,故事讲了一辈子,就因为好这东西。 ” 从去年5月到10月,新民市文化馆为保护好谭振山民间故事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连续安排了故事的录制。80多岁的年纪了,这可是个不小的考验。谭振山老人说:“我也没有本子可看,就是头天晚上在心里拉个大纲,第二天开讲。 ”在半年多的时间里,老人硬是凭着记忆录制了1062个故事,其中长达40分钟以上的故事在100部以上。 “我的故事最早是从我奶奶那里听来的。奶奶娘家曾在石佛寺开大车店,石佛寺过去处在东北往京城去的要道上,奶奶当姑娘时在店里帮忙,听南来北往的商客讲了很多故事。后来她又讲给我听。 ”老人说,奶奶是他的启蒙者,因为奶奶,他才有了这个陪伴他的爱好。 谭振山早年很少远离乡土,听故事成了他故事库的主要来源。谭氏家族素有“说书讲古”的传统,堪称“故事世家”,家族中的长辈大都善讲故事,除谭振山的祖母孙氏外,他的继祖父赵国宝、会看风水的三伯父谭福臣、舅父崔文、做木匠的长兄谭成山等人都能讲100个以上的故事。仅这几位家族里的长辈,传给谭振山的故事就有500多个。此外,谭振山还从爱讲故事的乡邻沈斗山、私塾先生国生武等人那里听来了数百个故事。 正是因为这样的经历,使谭振山的1000多个故事几乎都和辽河平原和周边区域的历史、风土人情有关,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谭振山的故事,往往寓理于事,通过故事告诉人们为人处世的道理,这也是谭氏故事的特色和价值所在。 1992年,谭振山到了日本,给那里的友人讲了 《老鼋报恩》、《洞房认义女》、《黑狗救婴儿》、《当“良心”》几个故事。现场一些日本友人在听过头一个故事后,请求他先停一下,等他们把亲属接来一起听。故事会结束后,一位日本友人对老人说:“您的故事,告诉我们中国是个崇善的国家。您的故事,告诉了我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朴素道理。 ” 谭振山说:“故事是常讲常新,对象不一样,时代不一样,同样的故事讲法可以有很大不同。 ”老人现在很爱听评书和历史故事,对那些娱乐性的电视文艺节目他很少看。他说:“我还是喜欢能够让人明白点道理的东西。 ” 对于眼下蔓延在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谭振山也了解了一些。他说:“我85岁了,经历的年头比一般人要多一些,我就这样跟人说:跟以前比,现在村里的人更稀罕地,田间地头能种的地方都种上了庄稼,现在村里3户人家打的粮食相当于过去全村40户打的粮食。所以我想说,只要靠勤奋再加上科学技术,有什么危机也不要怕,我们都能挺过去。 ” |
道出“老压在心头上的事” 希望有生之年出本故事全集 说到如何传承的事,谭振山老人说:“故事是教不会的。不是我给你讲,你听了后回去就会讲。没有这么简单,要想能承接好,首先一点,你必须得好这个。 ” 在儿孙当中,老人说“丽敏挺好这个”。当老人讲故事的时候,谭丽敏好像也没怎么特别用心听,但是之后,她就能照样子给别人讲出来。这就是天赋吧。 谭丽敏是谭振山老人三子谭文英的大女儿。现在她正在休产假,小宝宝刚三个月。谭振山四世同堂,讲起刚降生不久的这个曾外孙,他一脸慈爱:“孩子叫于子涵,是孔子的子,涵养的涵。 ” 新民市文化馆干事孟祥颖告诉记者,现在谭丽敏已经是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定传承人了,她已能讲几百个故事。 谭丽敏现住在沈阳市大东区,她从16岁开始离家读书,现在回老家听爷爷讲故事的机会也不多,这一直被她视为憾事。她说:“爷爷在教育孩子时从来不打不骂,遇到问题就讲故事,让孩子们明白事理,以理服人,我挺服他的。我为爷爷和他的故事而自豪,我也愿意像爷爷那样把故事讲给更多的朋友听。 ” 新民市文化馆馆长宋长新现在感觉压力很大,新民已经是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辽宁省农民摄影艺术基地,文化事业在全省占有重要一席,但是受地方财力制约,很多文化保护和推进工作做起来总感到力有不足。 宋长新说:“去年我最紧张了,谭老都80多岁了,如果不能及时把老人的作品采录好,保留下来,那从良心上也过不去啊! ”采录是完成了,但下一个问题又接着来了,他们手头现有89本录像带,近90个小时的音像资料和1500万字的文字资料,要全部整理出来并且出版将是一个浩大的工程,需要的资金也不菲。 作为一代著名民间艺术家,谭振山老人一生无偿为乡亲们讲故事,同时还辛苦劳作,供养了五子三女,目前虽然已经“功成名就”,但家中生活却依然清苦,现在他仍住在三儿子家旁只有十几平方米的偏厦里,而且有着与所有农村老人一样的生活顾虑,谈话间,他流露出了对未来的医疗和养老的这样和那样的担心。 不过,谭振山老人极少谈及自己的生活境遇。 在采访即将结束时,老人说出了他的一个未了心愿:“河南有一个故事爱好者,请我一定把故事全集——给他寄去,还先寄来了钱,可我的故事全集——现在还没出。这事老压在我心头上,什么时候有了条件,我的故事全集——出来了,我第一件事就是把这书给人家寄过去。不知道这能实现不,再怎么说人都是有寿命的,我今年已经85岁了……” (本报记者/郭 平) 文章来源:新华网辽宁频道-辽宁日报 2009年06月18日 07:55:42 【本文责编:史妮】 |
[江帆]谭振山活动年谱 |
|
|
作者:江帆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4-22 | 点击数:73 |
|
|
|
谭振山1925年农历11月10日出生於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县罗家房乡太平庄一普通农家。时家有祖母孙氏,继祖父赵国宝,父谭永春,母崔氏,兄谭成山,谭凤山,姐傅氏,共八口之家。 1930年(六岁): 谭振山对听来的故事开始记忆,储存。此间,接收的故事主要来自祖母,继祖父。 1932年(八岁): 谭振山随家迁沈阳市新城子区兴隆台乡盘古台村其伯父谭福臣处,开始接收伯父谭福臣的故事。 1934年(十岁): 谭振山随家迁至新民县罗家房乡达子坟村,进入新安堡小学读书,接收乡邻人称「老饱学」沈斗山的故事。 1936年(十二岁): 谭振山随家迁回太平庄新安堡。此间,接收的故事主要来自乡邻国生武,舅父崔文,长兄谭成山,同时,开始在同龄人中讲述故事。 1940年(十六岁): 谭振山国民高等小学毕业,此后务农两年。 1942年(十八岁): 谭振山到家乡附近的一家鞋铺做工并管理帐务,再次工作两年。 1944年(二十岁): 谭振山被伪满州国徵兵到沈阳市陆军卫生学院学习司药与医疗器械操作。 1945年8月(二十一岁): 「光复」后,谭振山回乡务农。 1948年(二十四岁): 秋天,谭振山结婚,娶妻刘淑琴。参加村土改工作,任村农民会文书。进入故事讲述活跃期,讲述的故事深受村内民众欢迎,被乡邻誉为「开心钥匙」。 1948年——1955年(二十四至三十一岁): 谭振山担任村文书工作,继续从事故事讲述活动。 1956年——1965年(三十二至四十一岁): 合作化,人民公社期间,谭振山担任村社会计。工作,生产之余进行故事讲述活动。 1965年(四十一岁): 谭振山调至罗家房公社农田水利办公室任总务工作。此间经常吃,住在农田水利建设工地上,讲故事名声大震,每晚都有公社农田水利干部,民工,当地民众前往驻地听他讲故事。 1966年——1967年(四十二至四十三岁): 「文革」运动波及乡村,讲故事活动被禁止,谭振山在隐蔽状态下偶有讲述活动。1967年回家务农。 1967年——1986年(四十三至六十二岁): 谭振山在家务农,基本未从事故事讲述活动。此间,将八个儿女抚育成人。 1986年——1997年(六十二至七十三岁): 谭振山在太平庄村担任出纳员。 1986年(六十二岁): 春天,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普查工作开始。新民县罗家房乡广播站站长李会元登门到谭振山家进行故事普查与采录工作。数次动员之后,谭振山打消顾虑,开始对储存的所有故事进行讲述,李会元以录音方式进行采录并整理。 1987年(六十三岁): 谭振山数次应邀赴新民县参加民间文学集成普查,采录会议,向与会者讲述故事。沈阳市民间文艺工作者项阳,新民县民间文艺工作者方学斌等人多次登门采录故事,此间李会元继续进行故事采录。经粗略统计,上述采录者采录的故事已逾600则。同年,荣获「沈阳市优秀民间故事家」称号,并被家乡所在地曹家小学聘为校外辅导员,多次应邀到曹家小学,曹家中学给学生们讲故事。 8月,新民县将全县在民间文学集成普查中发现的数十位故事家集中於县内的林业招待所,举行讲故事擂台比赛,时任辽宁省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副主编的江帆到会对全体故事家进行鉴别。谭振山在会上讲述了《洞房认义女》,江帆首次聆听了谭振山的故事,予以很高的评价。 9月,江帆乘长途汽车到新民县罗家房乡太平庄村,初次登门对谭振山进行家访,开始采录谭振山的故事并对其故事活动展开研究。 11月,江帆再次登门访问谭振山。 |
故事大王谭振山的“一千零一夜” |
作者:杜洁芳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4-21 | 点击数:43 |
[attach]16789[/attach] |
“瞎话匠”沈斗山是谭振山直系血亲、姻亲以外的一位重要的故事传承人。据谭振山回忆,他11岁时全家搬到鞑子坟,和“瞎话匠”沈斗山同居一院。沈斗山祖上是有钱人家,到他这一辈时,家境衰落下来,但他还是读了很多书。沈斗山年轻时曾参加过科举考试,未中,从此便闲居乡里,教教书,种种地,是谭振山家乡一带少有的“饱学之士”,人称“沈大学生”,讲故事则是他向乡下人炫耀身份、显示学问的重要方式。村里人称他“瞎话匠”,他却从来不讲那些炕头地脑的传统故事,他本人信狐仙,但也很少讲鬼狐精怪故事,他讲的故事大部分是表现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他知道历史上许多帝王将相的传说,如努尔哈赤、乾隆、刘墉等,沈斗山都能成套地讲出关于他们的故事。在他讲给谭振山的近百则故事中,这类故事占了一半。 除了这些人,还有国生武、张英富、刘万信等十多个人的故事都被谭振山一一记下来。“在走路、坐车当中别人给我讲的故事我都记下来,打小儿学的故事全装在脑袋里,张嘴就来。”就这样一来二去、聚少成多,谭振山目前能讲1062个民间故事了。“喜好这个就能记住,一听就忘不了,有些故事,别人讲得不老道、不生动,我能重新给它编一编、改一改,故事也就越来越生动了。”不过随着年龄的增大,谭振山发现自己对有些故事的记忆没有那么清晰了。江帆认识谭振山20多年,这些年发现他养成一个习惯,在孙子的旧作业本或是烟盒背面写上一些故事的篇目与反映主要情节的语句,谭振山说,把这些“故事眼”记下来就是为了在讲类似的故事时不会混淆。 最担心无人传承 谭振山讲故事有一些规矩,概括起来即有“三不讲”:女人在场不讲“荤”故事,若情节中有“荤”,点到为止;小孩在场不讲鬼故事,若情节中有鬼出现时,他总是讲明故事中的鬼是人装的,唯恐吓坏孩子;人多的场合,不讲思想意识不好的故事,这时候,他往往亮出“看家段儿”,专讲那些对听众有道德训诫作用的故事。故事的结局,他因人因地时有变化,但其结果必定符合他崇尚的道德准则。 如今,谭振山民间故事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他本人也被命名为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他现在担心的,是这些民间故事很有可能失传。他说,如今又是电视、又是电脑、又是游戏,各种娱乐形式多得让人眼花,人们听故事的兴趣已经下降。更重要的是,现在人们追求经济效益,讲故事没人给钱,所以讲来讲去就自消自灭了。谭振山从来没收过徒弟,如今四世同堂,老老少少加在一起有三四十口,但只有四儿子谭文海和孙女谭丽敏还爱讲故事。但是他们也只能讲百八十个故事,比起谭振山的1000多个故事还有很大差距。 “我的故事要口传啊!记性好的还行,记性不好的我讲一遍、两遍也记不住。我孙女谭丽敏爱讲故事,老说要继承这个东西,但她在沈阳上班,毕竟不是专门搞这个的啊!”孙女能否继承这些故事,谭振山心里没底。他说:“现在孩子忙学业,年轻人忙捞钱,四五十岁往上的人都打麻将去了,讲故事的好光景再也回不来了。上世纪60年代以前,主要是乡亲听我讲故事,80年代以后,主要是外人让我讲故事,现在只能对着录音机、录像机讲了。”(杜洁芳) 文章来源:中国网-中国文化报 2010-04-13 13:42 【本文责编:史妮】 |
[江帆]农耕文化最后的歌者──对民间故事家谭振山追踪研究的学术思考 |
|
|
作者:江帆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4-22 | 点击数:61 |
|
|
谭振山讲故事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掌握故事数量多一一据粗略统计,可列出篇目的故事多达1070则。 讲述质量与技巧高一一在他的家乡一带有口皆碑,颇受民众喜爱;中外学术界对他的故事进行调查采录后,对此均有认同。 讲故事的历史长一一从1 4岁开始讲故事,至今已近70年。 故事活动影响大一一不仅在其家乡方圆百里驰名,从1989年起,他多次应邀到中小学以及大学里为学生们讲故事。中央电视台及地方省、市多家媒体对他的故事活动都作过专题报道。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有日本、美国以及我国台湾的学者慕名前往他家采录故事;国内学术界的目光更是被其所吸引,已有学者对其进行了长达二十年的追踪研究。 故事成就突出一一1989年,谭振山被辽宁省政府命名为“优秀民间故事家”。1992年,他应日本方面邀请,赴日出席“世界民话博览会”,成为我国迄今为止唯一走出国门到海外讲故事的故事家。1998年,“民间故事家谭振山及其讲述作品之调查与研究”专题计划在台湾国科会通过立项。2006年,在我国公布的《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谭振山的口头文学”作为惟一的个人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竟因为讲故事而成为“国宝”,看来,谭振山的故事确实讲出了名堂。 讲故事是谭振山的最爱。生活中的谭振山是一个质朴的农民,他的人生履历十分简单:1925年农历11月10日出生于太平庄一农家,少时勉强读了几年书,16岁辍学务农;20岁入营当了几个月的伪满洲国兵。光复后,又回乡务农;土改时任过村文书,合作化时当过队会计,后曾到公社农田办公室当过一段总务;20世纪70年代回家务农至今。谭振山在生养他的辽河平原上耕作了大半辈子,如今,岁月抽尽了他的满头青丝,但却磨蚀不掉他那关东汉子的风采:80多岁的人了,腰未塌,背不弓,依然人高马大,赤红的脸膛上,岁月的雕刀刻下的道道皱纹,都在向人坦露着敦厚和质朴。冷眼看去,他不像那种善讲会说的故事家,倒像一个很本分的庄稼人。谭振山一生不吸烟,少饮酒,更不赌博。他唯一的嗜好就是听故事,讲故事。从记事起,他就缠磨着家族中的长辈和村里能讲故事的人,直到把他们肚子里的故事全部缠磨出来。他从14岁起开始讲故事,到30岁出头,便成为附近十里八村中最能讲故事的人。在那些常昕他讲故事的乡邻眼中,他是一个好庄稼把式,更是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讲的大能人。当然,这只是在一个很小的天地里人们的评价。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展开的全境内的民间文学普查,使谭振山一鸣惊人,一下子成为地方上的文化名人。1987年,笔者因工作需要前往新民县(即今新民市),对该地区上报的数十位故事家进行学术鉴定。其时,新民县的数十位故事家荟萃一堂,摆开了讲故事的“擂台”。正是在这带有“打擂比武”的故事讲赛会上,笔者首次认识了谭振山,并被这位帮事家所吸引,由此开始了对其长达二十余年的追踪研究。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笔者无数次地往返于城乡之间,不仅住在老人的家中访查采录,也曾数度将老人请到笔者家中小住,与故事家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对故事家本人以及他讲述的故事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从宏观上看,对一个民间故事家进行持续性追踪研究,对我国乃至国际民间文学研究均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因为民间故事作为一种口承文学样式,其基本特征是以人为载体进行传承和流动的。对民间故事的研究离不开对其载体的研究,尤其是对这一传统的积极携带者一一故事家的研究。民间故事家由于彼此生存环境、经历、信仰、价值取向不同,性别、年龄、文化、个人资质各异,因而,在其故事活动中,无不体现出各自的风格与特点。这一点很像解释人类学的代表学者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所说的: “人是悬挂在由他们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因而,对“文化的分析不是一种探索规律的实验科学,而是一种探索意义的阐释性科学”(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从这一意义上看,可以说,每一位民间故事家所展示给我们的“文化之网”都是独特的,对一个故事家进行长时段的追踪研究,便可以使我们真实地把握到这张“文化之网”的一个个网扣是如何编结出来的。 |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