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蟠龙山 [打印本页]

作者: ldzxy123    时间: 2011-4-13 22:04     标题: 蟠龙山

蟠龙山  
                                                                         作者:张岱南      
     蟠龙山,位于枣庄市新城东北二公里,因山的东部为圆形似蟠龙而得名,龙首高271米,西向蟠龙河,若昂首而远瞩者,龙首石笋林立,象似龙须,下有二泉,曰龙眼。龙山前有小山,偏圆形,酷似龟曰,龟山。龙山西有山似凤凰展翅,曰凤凰山。凤凰山南翅与蟠龙山尾相接,凤翅一段曰金脚岭,亦曰金牛岭;凤凰山北翅与匡山头相连,凤翅一段曰匡山腰。整个凤凰山坐落在枣庄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内,凤尾低平,伸向西谷山,凤首高181.2米,面向薛城城区,象一只展翅欲飞而尚未飞起的凤鸟。龙、凤、龟三山不仅象形,而且与蟠龙河、枣庄市新城、枣庄市高新技术开发区、薛城城区紧密相连,构成山城水色相互影映的秀丽景观。但这不是奇观,奇观在蟠龙山上。


      蟠龙山,别名很多,因山东有井字峪村,又名井字峪山。清代咸同年间袁金歧在山上创建山寨,又曰袁家寨山。山上有很多小山头,均有名:曰大洞山、小洞山、栖凤山等。这些山名,不是人们随意呼出的,每个山名都与其特殊的景色有关,其中奇景有三:
      一、大洞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泉,泉水通河,高山河水洞相连。《峄县志•山川》载:“大洞山,前为朝阳洞,洞踞峰下,悬崖百尺,灌木阴森,其门阔四、五尺,高倍之,历数武(一武即半步),至二洞,俯而入,中有石如植屏。缘屏左右行十余步,至三洞,登数十级皆砌成者。燃炬入,则石平如砥,四壁光洁,可容数百人。一泉自上滴沥,石盂承之,饮之甘绝,凉尤冰齿。其后深昧不测,烛亦不燃,游者不敢复进。或以其下与南明河(今名蟠龙河)通也”。新中国建立后,当地乡政府作过测量,其洞高5米,宽3米,深100余米,可容数百人,但没有向深处勘测,据村民传说,古时有人带一鸭,上午放入洞内,下午鸭从蟠龙河游出,从山上至蟠龙河约4华里。
      二、袁山寨内有叠成岩,叠成岩是水中微小藻类分泌和沉积而成的化石物,有青、灰、兰、褐色,远望象海水波浪,甚是美观。这种化石物,在七亿年前的震旦纪地层中发现较多。为什么这种水中化石物会在龙山上,莫非龙山在七亿年前曾在水下?这个地区是有这样的传说:“有次大洪水到来的时候,人们都逃到了青山头,山半腰挂满了杂草,幸亏水没到山顶,人们才幸存下来。”这种传说肯定不是一万五千年以内的事,因为这个时间,本地区有连续的人类遗存发现。但《地质史》可以告诉我们,这个地区在一万五千年前,确有“几次沉浮”和“几度沧桑”。我们这个地区是泰山古陆的西南边缘。西面和南面都是洼地,属黄淮冲击区。早在七亿年前的震旦纪,这里确是海底,叠成岩这种藻类化石物,可能就是那时形成的,此后到四亿年前,这里一直是海相沉积环环,四亿至三亿年间,地壳抬升,海水退却,这里成为陆地,三亿年后的七千年间,地壳出现震动性运动,海侵、海退交替发展,也就是经过“几度沦桑”,直到两亿三千万年前,陆相沉积环境才基本稳定下来。此后,由于燕山、喜马拉雅山运动,这里的地貌也有变动,但没有长期再陷为海底,直到一千三百万年前,滕县、临城、沙沟、周营、阴平、古邵这条弧线地带才稳定下来,地壳没有上升,也没下降。但弧线之东北的山区、地壳仍在缓慢上升,弧线之西南的黄淮冲击区,地壳仍在缓慢下沉,所以千百万年来,鲁西和苏北一直是河湖沼泽地区,黄泛灾害频繁,居子弧线上的人们,经常看到洪水灾害,所以有“洪水上山”的传说,想见一见吗?请到龙山观看。
      三、袁山寨,也是龙山一大“奇迹”,奇在二十多华里的石头城,竟在十天内建成,全国罕见,是神助,还是人为?值得一看。清咸丰、同治年间,徐海、运河沿岸,捻军兴起,山东、安徽、苏北各县秩序大乱,滕南、峄西的袁金歧、褚慎助号召村民到龙山上建寨避乱,万户响应,聚居龙山,出了许多传奇故事,编成戏曲,演遍大江南北。如,袁金歧举大旅,龙山神力助,刀劈山石滚,万人十天建大城,天旱甘露降,箭穿松树过山岗,万众一心保家乡。传说此山寨为抵挡捻军而建是不可能的。同治四年四月初五,捻军十万大军过临城,清僧王和山东布政使丁宝桢的万名清兵在西仓桥堵守,一击即溃,丁宝桢吓的装成乞丐逃走,僧王在鲁西被杀死,小小民寨岂能抵挡捻军。但是战乱之后,散兵游民到处绑架抢劫,乡村秩序大乱,到是事实,民寨抵挡小股土匪,是可能的。当时的袁家寨究竟起到过什么作用?现在无法查考,但万人十日建大城,可能是事实,此城与一般县城无异,而长度却比一般县城长三至四倍。如此大的石头工程,十日建成,全国罕见,堪称“奇迹”。“神助”、“刀劈”是无科学依据的,这只能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这也应了一句古语:“众志成城”。这座“石头城”是枣庄薛城人民群力的象征。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