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成果出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学研究书系”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研究书系” [打印本页]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1-4-10 03:24 标题: 成果出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学研究书系”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研究书系”
作者:CASS民俗学课题组|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8-27 更新日期:2017年8月10日
自2011年起,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研究”的框架下,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化与语言研究中心同时整合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基金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的部分出版经费,先后推出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学研究书系”(下分三个丛书系列,分别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学研究丛书”、“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学译丛”、“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学文献资料丛编”)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研究书系”;两个书系主要通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陆续推出。截止目前,已出版的书目如下:
- 施爱东:倡立一门新学科──中国现代民俗学的鼓吹、经营与中落
- 吴乔:宇宙观与生活世界──花腰傣的亲属制度、信仰体系和口头传承
- [日]西村真志叶:日常叙事的体裁研究──以京西燕家台村的“拉家”为个案
- 高荷红:满族说部传承研究
- [德]卡尔·赖希尔著 阿地里·居玛吐尔地译:突厥语民族口头史诗:传统、形式和诗歌结构
- 吴真:为神性加注──唐宋叶法善崇拜的造成史
- 田仲一成著 吴真校:古典南戏研究──乡村、宗族、市场之中的剧本变异
- 朝戈金 主编:中国史诗学读本
- 贺学君 蔡大成 [日]樱井龙彦 编:中日学者中国神话研究论著目录总汇
- 朝戈金 主编 叶涛 执行主编:中国民俗学
- 张勃:唐代节日研究
- 吴晓东:山海经语境重建与神话解读
- 刘大先:现代中国与少数民族文学
- 王宪昭:中国神话母题W编目
- 施爱东 巴莫曲布嫫 主编:走向新范式的中国民俗学
- 吕微:民俗学:一门伟大的学科——从学术反思到实践科学的历
- 朱刚:作为交流的口头艺术实践——剑川白族石宝山歌会研究
- 黄任远:伊玛堪田野研究报告:对赫哲族歌手吴连贵的调查
- 施爱东 整理:作为实验的田野研究——中国现代民俗学的科玄论战
- 陈金文:壮族民间信仰的传说学管窥
- 冯文开:中国史诗学史论(1840-2010)
- 乌日古木勒:柳田国男民间文学思想研究
- 刁统菊:华北乡村社会姻亲关系研究
- 王宪昭 :中国人类起源神话母题实例与索引(附光盘)
- 马昌仪:魂兮归来——中国灵魂信仰考察
- 杨恩洪:民间诗神——格萨尔艺人研究(增订版)
- 朝克 主编:中国少数民族会话读本(35种)
·首批书影·
书系LOGO:
宋代剪纸:生命树
【2017年8月10日更新】
相关图书信息详下——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1-4-10 04:12 标题: “民俗学研究丛书”第1种
[attach]23036[/attach]
倡立一门新学科
——中国现代民俗学的鼓吹、经营与中落
施爱东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2月1日第1版
平装:403页
语种:简体中文
开本:16
ISBN:7500494076, 9787500494072
条形码:9787500494072
丛书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学研究书系
作者简介
施爱东,1968年生,理学学士,文学硕士、博士,先后任职于中山大学中文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工作站,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故事学、通俗小说研究、民俗学学术史。代表性论文主要有《叠加单元:史诗可持续发展的结构机制》、《故事的无序生长及其最优策略》、《民间故事的记忆与重构》、《孟姜女故事的稳定性与自由度》、《英雄杀嫂》、《学术行业生态志》等。
内容提要
本书以中国现代民俗学发生、发展、中落的早期历史为中心,着重讨论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学科倡立与学术转型,及其派生的宣传策略、学术论争,以及人事纠纷。
早期民俗学者在极其艰苦的物质和人事条件下,为理想而奔波,凭热情而工作,为经费而斗争,但最终还是因学术论争、人事矛盾而分道扬镳。
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学科倡建、学术转型,以及中道没落,涉及到胡适、鲁迅、周作人、顾颉刚、傅斯年、钟敬文、容肇祖、董作宾、刘半农、辛树帜、史禄国、江绍原、杨成志等中国现代学术史上一大批著名学者,他们的个性风格与学术分歧在特定学术制度下的不同表演,典型地折射了中国现代学术的行业生态,使之成为中国现代学术发展史上具有典型意义的突出个案。
目录
导读 学科史的边界与材料
第一节 学科史的边界
第二节 材料的选择与使用
总纲从“歌谣研究”到“民俗学”:倡立一门新学科
第一节 前奏:韦大列《北京的歌谣》
第二节 序幕: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与风俗调查会
第三节 吹鼓乎:周作人和常惠
第四节 主角上场:顾颉刚踏人“歌谣店”
第五节 过渡:原《歌谣》同人在福州和厦门的活动
第六节 边鼓:早期的民俗类课程建设
第七节 正戏开场:中山大学民俗学会的成立
第八节 广告:民俗学会的媒体宣传
第九节 幕后:民俗学会的章程与会务
第十节 余音:民俗学会影响下的地方民俗学团体的兴起
第一章 民俗学的想象与规划
第一节 从《论民间文学》到《民俗学的问题》:以西学为标准
第二节 期待他山之石
第三节 民俗学的对象和范围
第四节 民俗学与历史学、方言学的关系
第五节 中山大学民俗学会的工作规划
第二章 作为学科标志的同人出版物
第一节 《民间文艺》:上承《歌谣》下启《民俗》
第二节 《民俗》周刊:夹缝中求生存
第三节 民俗学会丛书:民俗学的典籍生产
第四节 世俗学会遭遇的出版审查制度
第五节 钟敬文成了出版审查制度的牺牲品
第六节 中山大学民俗学会的出版经费
第七节 《民俗》季刊:抗日战争时期的艰难挣扎
第三章 民俗学专门人才的培训
第一节 中山大学民俗学传习班的经过
第二节 并不完美的结局
第四章 中国最早的西南民族调查
第一节 20世纪初外国学者在中国的民族调查活动
第二节 史禄国早期的调查活动和调查方式
第三节 向往西南民族调查的中国学者
第四节 辛树帜及其领导的瑶山风俗调查
第五节 史禄国及其西南民族调查小组
第六节 杨成志千里走单骑
第七节 中山大学研究院时期的民族调查活动
第五章 顾颉刚:民俗学会的核心与灵魂
第一节 从厦门大学到中山大学
第二节 顾颉刚在中山大学的苦恼
第三节 学术思想及其背景
第四节 顾颉刚的民俗学策略
第五节 顾氏研究法的传播
第六章 各向同性:傅斯年、顾颉刚与民俗学
第一节 傅斯年的学术主张
第二节 傅斯年与顾颉刚的性格差异
……
第七章 民俗学运动的中坚力量
第八章 民俗学运动的制约力量
第九章 早期民俗学者对研究方法的探索
第十章 学科范式的人类学转型
余论中国现代民俗学的生成背景与当下困境
附录一 中山大学民俗博物馆的遭遇
附录二 与民俗学会相关的行政沿革与人事变动
附录三 钟敬文《中山大学民俗学会活动的经过和成就》演讲提纲
附录四 钟敬文演讲不完全稿(未刊稿)
附录五 钟敬文先生病中论学
后记一
后记二
封底推荐文字
施爱东博士的学术史研究,并未止步于“考镜源流”的史实梳理与描述,而是以“辨章学术”为目的,总结规律,以史为鉴,对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提出策略性意见,并以此证明了该项研究的重要性和先进性。
──刘魁立(中国社会科学院 荣誉学部委员)
作者通过对中国现代民俗学早期“学科史生活”的细节钩沉,在“学科史的边界之内”最大可能地、整体性地复原了其历史—生活的生动语境,其工作是空前的、令人赞叹的。在纷繁复杂却条分缕析的“年鉴”式叙事当中,作者时时处处不离“人情世故”的左右,反复追问当事人对民俗学基本问题的“意见”:民俗学的学术目的、学术功用究竟是什么?民俗学独到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又是什么?民俗学与文学、历史学、人类学等相邻学科的真正边界在哪里?在“启蒙学术”、“资政学术”与“纯学术”的意向相争之间,中国民俗学学科性质的奠立、学术范式的形成是偶然的历史现象还是历史逻辑的必然?所有的答案都从时间性整体叙事下的各个空间性专题表述中逐一引申出来,显示了作者对学术史问题即学科基本问题的当代思考和前沿思考,以及对学术之“真”与民俗之“学”的无比尊重与热爱。
──吕微(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研究员)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1-4-10 04:20 标题: “民俗学研究丛书”第2种
[attach]23037[/attach]
宇宙观与生活世界
──花腰傣的亲属制度、信仰体系和口头传承
作 者: 吴乔
出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1-03-01
版次:1
开 本:16开
页 数:456页
字 数: 495,000
ISBN:978-7-5004-9530-7
丛书: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学研究书系
主编:朝戈金
作者简介
吴乔,北京大学法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专业领域社会文化人类学。主要研究方向为信仰与仪式、亲属制度、无文字族群的口头传承。主要研究的族群有纳人(摩梭人)、塔吉克族、花腰傣等。专著有《父亲的骨头──金沙江畔纳人的亲属制度》,代表性论文有“人类学家的眼,哲学家的脑,文学家的嘴”、“姐妹还是妻子──从花腰傣的亲属制度论社会血亲与身体表征系统”、“以何为名──三个族群命名法的比较研究”等。
内容提要
十万人口,僻处群山之间的河谷,服饰绚烂,风俗特异。即使在民族风情绮丽纷呈的云南,花腰傣也是引人注目的族群。这其中,既有大众的兴趣,也有学术的关注。本书是力图结合两者的一种表述。
本书首先是一部民族志。在有限的篇幅内,用清晰的线索描述一个方方面面都让人眼花缭乱的异文化。文化是一种系统,是网络状的,但文本只能是线条状的。本书牵引故事的时间线条是一个花腰傣女性的人生历程,它在亲属制度、信仰体系、社区生活等大背景上隐现,展开了个人,也展开了社会。
本书还是一本人类学理论著作。知微见著一向是人类学的长项。如果规律存在,怎么从陌生的一小群人的文化结构观照整个人类的思维模式,怎么从获自遥远的他者的知识来相对化我们自己?本书提出了时间观、空间观、人观、生命观等包含在“宇宙观”这个大问题之下的诸问题,并用案例和推导作了部分回答。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月下狂舞——一个花腰傣女性的感灵初体验
事件:跳月亮姑娘
相关:房屋结构、村寨布局、勐与方位.
概念:与人分享世界的众批
第二章 花街对歌——花腰傣人生命中的性与爱
事件:花街节与玩寨子,花腰傣的性生活模式
相关:朗娥桑诺的神话爱情
概念:亲属制度
第三章 女巫之路——人与灵的磨合和沟通
事件:巫批之舞——从女人到女巫
相关:送批与叫亨,女巫的日常工作
概念:生命力之亨、亨在生命流程中的循环、不幸的解释
第四章 迎生送死——世界的样子和人的位置
事件:葬礼与上界之路
相关:生产之前保亨、大蛇处的补充路线、小人国故事
概念:三界的样子、人格化的批、批的线性流动
附加:异能力者——“变西”携带者的故事
第五章 寨中辖灵——他们的人间和社区
事件一:社头的产生、管寨雅嫫的产生
事件二:社区仪式——撵寨子和祭社
概念:人界的样子、世界的有限与元限、社区
第六章 理论探讨——花腰傣的宇宙观
血肉之躯与精神实体
被遗忘的祖先和凸显的社区
在此与在彼——多位一体与观念中的时空
温和的人间与平顺的宇宙
信仰与构建,宇宙观中的宗教
结论:花腰傣社会的结构与运作
附录(1-15)
附录1. 花腰傣背景知识
附录2. 花腰傣的农业生产循环
附录3. 花腰傣的月历、天干地支和十二属相
附录4. 花腰傣的民族服饰
附录5. 婚礼流程
附录6. 民间传说
附录7. 花腰傣语中的数词
附录8. 花腰傣的命名法
附录9. 花腰傣亲属称谓详图
附录10. 两性社会分工及对巫术的参与程度
附录11. 家庭以一年为周期的祭祀循环
附录12. 花腰傣语中的人称代词
附录13. 葬礼全过程
附录14. 几个傣寨以一年为周期的祭社时间表
附录15. “开秧门”事件框架
参考书目
封底推介文字
从“月下狂舞”到“花街对歌”,从“女巫”到“社头”,从生到死,作者将其作为方法的“事件”、“相关”和“概念”贯穿在民族志写作及其叙事阐释之中,为“找寻花腰傣社会亲属组织、家庭、婚姻和性生活的规则”呈现出了一张缀满文化隐喻的意义之网……延续了14个月的田野作业,游走在4个乡镇的16个寨子之间,驻足在3个傣寨中,制作出500人的详尽谱系……这些数字的背后凝结了一位青年学人走向田野,走近民间,走进生活世界,去经历和理解一个地方社会的结构与运作的学术努力和文化自觉。
──朝戈金(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研究员)
作者沿着一位女性的生命历程,在“宇宙观与生活世界”的结点上采撷了花腰傣的巫语歌吟和神话传说,然后让本土的口头叙事与作者的民族志阐释一道互为表里,为一个民族的亚支系之所以穿越千年而自在自为的“温和”的生活史做出了精细而生动的勾勒。吴乔的跨语际实践和框架性叙事阐释,通过寻绎亲属制度、信仰体系和口头传承之间的内在关联,在个体生命与社会实体之间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隐秘”领域(对“他者”而言)做出了一番引人入胜的探究,对于中国民俗学抑或是中国社会人类学而言,这样的民族志写作,都是一个难能可贵的切实贡献。
──巴莫曲布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研究员)
本书在扎实厚重的田野基础上,借助深描,力图呈现特定文化共同体整体性的社会事实。作为优秀的民族志专著,它也必将滋养相关学科的研究。
──方文(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1-4-10 04:57 标题: 爱东新著的封面和封底:示意图
[attach]23034[/attach]
LOGO图在封底~~
作者: 齐鲁青未了 时间: 2011-4-10 08:59
期待各位老师大作上市,先睹为快。
作者: 溯源 时间: 2011-4-23 08:18
溯源问候老友!
作者: 传媒虫子 时间: 2011-4-23 11:25
期待阅读!
这个网站的活动很好,奖品更好。你们什么时候还搞活动?这些书能当奖品吗?
嘿嘿,想不劳而获——得本签名的。
作者: 马知遥 时间: 2011-4-27 18:07
热烈祝贺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1-4-30 21:15
值得祝贺!
佳作不易得,一读见真知!
作者: 瑶族小妹 时间: 2011-10-30 21:06
正在专题讨论施老师的书呐
山东年会
作者: 李扬 时间: 2011-11-2 00:17
祝贺!施爱东封面的人物图很熟悉啊,嘿嘿,签名本,必须的。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1-11-12 16:16
[attach]23038[/attach]
日常叙事的体裁研究:
以京西燕家台村的拉家为个案
作者: (日)西村真志叶
出 版 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9-01
丛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学研究书系
ISBN: 9787516101254
内容简介
《日常叙事的体裁研究(以京西燕家台村的拉家为个案)》作者西村真志叶将“体裁”理解为一种地方性、生活性和实践性的叙事分类“概念”。作者思考的问题是:在学术研究中如何实现研究者主体与被研究者(对象)主体之问的有效对话,如何在学术研究中“让”被研究对象自己的主体性得到“如其本然”的呈现。由此,《日常叙事的体裁研究(以京西燕家台村的拉家为个案)》得出的若干结论可归结为一个基本判断:从生活的层面看,燕家台村的“拉家”作为日常叙事的“体裁”概念在本质上是民众对正在自我实践着的、自由的生活形式的“命名的努力”。民众绝非丧失(价值)判断力的社会成员,他们正在毫无障碍地处理日常琐事,以自然的生活方式亲自构成和维持日常(道德)的社会秩序。作者还探讨了“体裁研究”本身同样作为“生活形式”的基本属性,讨论了民间文学—民俗学学术理论和研究方法的新的可能性,为民间文学一民俗学重塑自身基本理念及其实践方式的学术转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示范。
西村真志叶所著的《日常叙事的体裁研究(以京西燕家台村的拉家为个案)》将京西——北京市门头沟区清水镇燕家台村的日常叙事“拉家”作为个案,从日常生活的层面,分析地方体裁在特定地域中的理解、实践以及运作过程。按照张紫晨的学科构思,本书属于民间文艺学原理的一支——体裁学的研究范畴。但本书的最终目的,不是对地方体裁的分析,也不是为体裁学添加新的个案,而是解构与重构传统的体裁学。换言之,本书通过一种被现有知识体系抛弃的地方体裁,在反思传统体裁学的同时,努力走向新的体裁研究。
封底推荐文字
西村真志叶在北京郊区的燕家台做调查,选择了民俗学、民间文学研究在一百多年里做出了最骄人的学术成就也是最具挑战的“体裁”作为议题,以非常详备的细节记录村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使用“拉家”这一说话方式,讨论“拉家”是否是—一种体裁,如何(对准而言)是一种体裁,并由此{寸论民俗学关于体裁的知识论大问题。她的学术成就把围内民俗学人才培养所积累的东西发挥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高丙中(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本文的创新之处不仅在于发现了新的体裁和体裁概念,更在于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出色结合,展现出完整而自由的民众主体及其生活世界,显示了民俗学研究大有可为的发展方向。
——户晓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
在一个精深的民族志的基础上,作者着手反思民俗学/民间文艺学的体裁研究传统。她认为,与传统的民俗学/民间文艺学的体裁研究不同,被研究者主体应该重新定义为可以x,/话的“研究对象”,这是她所倡导的体裁研究的前提,只要我们回到田野聆听被研究者主体有关体裁的话语,便可以发现,体裁以符合被研究者主体理解体裁概念的方式,被编人到他们的生活世界之中。
西村真志叶的研究发现,那些为学术共同体内部认同的体裁分类知识,在本质上是一种科学概念,他们所做的,只是检讨与重新界定体裁概念,把“民间社会”的日常概念提炼为——种合理的、能够包容各种现象的、“学者们”的科学概念,但这种概念最终还是导致了”学者们”的体裁分类与“民间社会”的知识分类体系之间的脱节。她的这篇沦文的所有努力,就是试图回到日常生活的层面,运用日常生活的知识分类,反思民俗学/民间文艺学的科学概念体系,而最终是为了更好的“回到事实本身”。
——刘晓春(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
作者简介
西村真志叶,1977年生,日本国鸟取县米子市人,中国民俗学会会员,日本民俗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1996年始,先后在青岛大学医学部、文学部学习,2001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2007年或得法学博士学位,随后在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兼任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讲师。2008年结束研究工作回到日本。研究成就主要集中在民俗学理论、民间文学体裁学、故事学诸领域。
目录
总序
绪论
一 对体裁批评的再批评
(一)我们还需要体裁吗?
(二)关于体裁的三种批评
· · · · · · (更多)
总序
目录
绪论
一 对体裁批评的再批评
(一)我们还需要体裁吗?
(二)关于体裁的三种批评
二 写作目的与研究对象
(一)写作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 理论与研究方法
(一)常人方法论
(二)会话分析
四 资料说明
(一)文献资料
(二)声音资料
五 主要术语简释
(一)拉家(Lǎjia)
(二)日常叙事
(三)体裁(Genre)
(四)其他术语
第一章 从体裁学到体裁研究
一 体裁学的研究概况与问题的提出
(一)体裁概念的经验性理解
(二)体裁系统的确立与失效
(三)走向两极的体裁特征研究
二 体裁研究的研究模式与努力方向
(一)从体裁学到体裁研究
(二)体裁研究的四种研究模式
(三)体裁研究的努力方向
小结
第二章 回到田野——燕家台人的生活世界
一 燕家台的空间框架
(一)位于“山里头”的燕家台
(二)“山里头”与“山外头”的区分
(三)村内与村外的区分
(四)燕家台人与外界之间的接触
二 作为“乡土”的燕家台
(一)传说中的燕家台
(二)个人经历中的燕家台
三 燕家台人的生活现场
(一)“现在这候儿”的燕家台
(二)燕家台人的山里生活
小结
第三章 体裁概念的共同理解及其位相——燕家台人眼中的拉家
一 燕家台人的拉家概念
(一)基本分析工具的导入——非拉家
(二)拉家的概念外延
(三)拉家的概念内涵
二 拉家概念在日常生活中的位相
(一)拉家场地在燕家台的布局
(二)拉家在日常节奏中的安排
(三)拉家群体与成员类型
小结
第四章 体裁的实践——拉家的开始·展开·结束
一 拉家的开始
(一)相遇
(二)"打招呼"
(三)拉家的空间及其操作
二 拉家的展开
(一)话语角色与话轮替换
(二)话题的组织方式
三 拉家的结束
(一)可结束标志及其运作
(二)拉家的结束环节
小结
第五章 互动中的体裁——拉家与非拉家“调查”
一 体裁的距离:燕家台人与“公安局”的“调查”
(一)非拉家的标志化
(二)体裁概念的习得与生成
(三)从“调查”到拉家
(四)体裁的距离
二 体裁的界限:燕家台人与“电视台”的“调查”
(一)“被调查者”的筛选
(二)不被允许的拉家
(三)秩序的分裂
(四)体裁之间的界限
三 体裁的区分:燕家台人与“搞民俗的”的“调查”
(一)角色的模糊化
(二)对知识结构差异的隐藏与暴露
(三)“哥儿们”
(四)从“调查”到拉家
(五)体裁的区分依据与日常话语秩序
小结
结语
一 体裁研究是什么
二 “民间社会”的重新定位
三 对体裁的再认识
四 从科学概念到日常概念
五 回顾与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资料一览
后记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1-11-12 16:37
[attach]23039[/attach]
满族说部传承研究
作 者:高荷红 著
出 版 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7-1
页 数:229
字 数:258000
印刷时间:2011-7-1
开 本:16开
I S B N:9787500497127
丛书:“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学研究书系”
编辑推荐
《满族说部传承研究》选题有眼光和勇气,这是因为学界对“满族说部”这个文类的形式和属性的认识,存在分歧,对其历史渊源和当代发展的描述,也是人言言殊。该文在广泛参照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比较切近的田野作业所收获的第一手资料,对满族说部的起源和发展,历史轨迹和当前现状,给出了合乎实际的中肯的解释。作者高荷红以民俗学的视野、立场和观点,对“说部”的名与实、种类、它的创编者和表演者以及这些民族民间艺人的身份认同和社会地位,说部与民族文化传统、族群叙事文类特点等都做出了充分论述。作者摆脱了—般民间文艺学者的世俗观念和偏见,秉承思想解放、勇于创新的精神,把满族说部及其艺人们的文化创造,从几尽被湮没的历史和社会的边缘,带入到一种学理探讨的主流话语之中,为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和民间文艺学和俗文学的研究做出了一种具有开拓性的探讨。
内容简介
满族说部借用汉族对长篇叙事文学的界定,是散韵结合的综合性口头艺术。高荷红编著的《满族说部传承研究》是对满族说部全景式的研究,涵括了从满族说部相关概念的界定到对满族说部搜集史的研究,从满族说部传承人、传承方式的研究到满族说部文本情况的介绍。结合多次田野研究和满族说部传承之特殊性,《满族说部传承研究》提出了“书写型”传承人的概念,阐述了满族说部传承圈及文化圈之间的关联。我们发现,伴随着满族在历史、社会乃至文化上的巨大变迁,满族说部传承衍生出独特的演化模式:由口传到书写的利用,从氏族秘传到共同地域的广泛传递,由满语演唱到满汉混合语的演述,从而实现多族群的共享。本书通过大量的田野访谈和田野研究,31位满族说部传承人的生平及传承曲库得以较圆满地呈现。
作者简介
高荷红,1974年出生,文学学士、硕士、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编辑。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吉林省满族说部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满族说部研究、北方少数民族口头传统研究。代表性论文主要有《满族说部的文本化过程》、《关于当代满族说部传承人的调查》、《赫哲族史诗传统与伊玛堪》、《满族说部文本及其传承情况研究》、《满族说部传承圈研究》、《满族“窝车库乌勒本”辨析》、《满族传统说唱艺术“说部”的重现——以对富育光等“知识型”传承人的调查为基础》。
目录
绪论
一 写作对象与资料来源
二 写作目的
三 研究方法:田野研究和文本分析并重的方法
四 术语阐释
第一章 研究概况
第一节 概念的界定
一 历史名称
二 满族说部:传承人、地方文化人和研究者的取态
第二节 搜集概况
一 搜集始于20世纪初
二 繁盛于20世纪80年代
三 繁盛过后的十年沉寂
四 满族说部的重现
第三节 研究概况
一 《尼山萨满》和“尼山学”
二 《天宫大战》的研究概况
小结
第二章 传承人情况调查
第一节 满族说部传承圈——以传承人为核心
一 满族文化的桥梁——以富希陆为核心的传承圈
二 说书艺人世家——以关墨卿为核心的传承圈
三 以傅英仁为核心的传承圈
四 “千则故事家”马亚川的传承圈
第二节 当下的传承人:调查与被调查的
一 局内人调查说部——以富育光为例
二 局外人对传承人的调查
三 后代对传承人的不同解读
小结
第三章 “书写型”传承人研究
第一节 传承人的特殊性——“书写型”传承人
一 传统传承方式向现代传承方式的转变
二 满族传承人类型
三 满族说部传承过程中的多力合作
第二节 传承人的作用:民族情感和民族记忆
一 满族说部体现的民族情感和民族记忆
二 为满族说部作出贡献的传承人
三 挖掘、搜集、研究、出版的组织者
小结
第四章 满族说部诸文本
第一节 满族说部文本的介绍
一 第一批出版的《满族口头遗产传统说部丛书》介绍
二 其他文本情况简介
三 文本的流传情况
第二节 文本分类类型
小结
第五章 满族说部的文本化过程
第一节 搜集、记录、整理过程中的满族说部
一 富育光的说部:从家族内传到家族外
二 记录过程中传承人的影响
三 传承人整理的文本
四 传承人写成之文本
第二节 整理者对满族说部文本化的影响
一 整理者根据录音整理的文本
二 《尼山萨满传》的文本形成过程——地方文化人和研究者之比较
三 宋和平搜集整理《东海窝集传》的例子——学者整理的个案
小结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参考文献
附录二 说部传承人掌握的说部情况一览表
附录三 满族说部传承人小传
后记
作者: 放牛班的课堂 时间: 2012-8-14 02:02 标题: 吴真 著:《为神性加注:唐宋叶法善崇拜的造成史》
[attach]23040[/attach]
为神性加注:唐宋叶法善崇拜的造成史
作 者:吴真 著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4月1日
版次:1
页数:329页
印刷时间:2012年4月1日
开本:16
ISBN:9787516108338
所属丛书:“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学研究书系”
主编:朝戈金
内容提要
本书以唐代宫廷道士叶法善为例,讨论唐宋时期叶法善肉身成神的造神史。着名道士作为社会公共资源,成为箭垛式的圣者符号,被各种社会力量所利用,不断被加注新的神性,其中有中央朝廷的政治加注、传奇小说的文学加注、道团道经的托名加注、地方道观的在地化加注、叶氏宗族的祖先崇拜等等。一种社会力量在选择加注之神性时,常常援引已经附着于圣者名下的既有神性,或借力衍生新神性,或托此解构旧神性,这样就构成了神性的流动。圣者的神性是被选择利用的,神性加注并非单纯层累叠加的造成史,民间神只的神性永远处于加注与失注的动态过程之中。神性的加注与失注,只与社会力量的现实诉求有关。
作者简介
吴真,1976年生,中山大学文学学士、硕士,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道教研究),东京大学博士后(日本学术振兴会)。现为南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日本东洋文库客员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系客座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日祭祀演剧、唐宋道教与文学、古代戏曲史。代表性论文有《招魂と施食:敦煌孟姜女物语における宗教救済》、《敦煌孟姜女变文与招魂祭祀》、《民间神歌的女神叙事与功能》等,专着有《唐诗地图》等。
目录
第一章 道教国师的政治人生
一 五代为道的道教世家
二 内道场道士叶法善
三 武韦时期的叶法善与叶静能
四 97岁的政治第二春
五 长安景龙观主的交游圈
小结
第二章 仙师的自我设计与朝廷的政治加注
一 三次上表告老还乡
二 回乡立碑与舍宅为观
三 遗世诗中的自我设计
四 19年后的政治加注
五 《叶尊师碑》中的道派加注
六 无所作为的叶氏门徒
小结
第三章 叶法善仙传的文学加注
一 刘谷神的《叶法善传》
二 《太平广记叶法善传》主要出自杜光庭《仙传拾遗》
三 敦煌《叶净能诗》与刘谷神《叶法善传》的渊源
四 杜光庭的道教神化加注
五 杜光庭的地方知识加注
六 为叶法善“除污”
七 敦煌社会的叶净能符咒崇拜
小结
第四章 类型化的故事与神性化的角色
一 类型故事的附着点
二 明皇遗事中的叶道士印象
三 同类故事与斗法故事中的法师形象
四 世俗想象中的道士与道法
五 “能夺善衣”的叶道士
小结
第五章 中晚唐括苍地区叶法善崇拜的初兴
一 舍宅为观的族产转换
二 叶氏家族与道观香火
三 叶姓跃升为地方大族
四 晚唐的叶氏家族道士
五 叶天师的谶言与应谶者
六 新出的天师剑神话
七 宣阳观的公共性转向
小结
第六章 宋代道法传统的发明与道经的托名
一 《北帝灵文》与叶静能
二 被抹杀的《北帝灵文》
三 重新冠名的叶法善《骨髓灵文》
四 《天真皇人九仙经》与叶法善/叶静能
五 五雷法的《雷书》与叶天师
六 灵宝大法中的唐天师叶真人与叶靖能
七 温元帅地祗法中的叶天师
八 宋代道教仙传中的叶法善
小结
第七章 宋代地方道观的各自加注
一 福主叶天师的祈雨灵验
二 冲真观道士与天师遗物传说
三 处州各道观的挂靠与身份认同
四 处州籍进京道士与叶法善崇拜
五 处州地方道观的香火格局与经营策略
六 各自为神的地方性叶法善崇拜
七 《唐叶真人传》的处州公共记忆
八 叶法善灵验的停滞
小结
第八章 叶氏宗族的道士祖先崇拜
一 高溪崇道观与叶氏移民
二 甲乙住持制与宗族控制
三 《唐叶真人传》所载叶氏世系谱
四 卯山道观的宗祠化运营
五 由处州宗教市场看叶法善崇拜的走向
小结
结语 为神性加注——道士成神的造成史
一 神性加注的类别
二 神性的流动
三 神性的失注
四 神性叙事的停滞
附录 文献
一 金石资料
二 官方史料
三 文学仙传
引用文献目录
一古典文献
二近人论著
三研究论文
后记
封底推荐
本书是对于唐代道士从宗教社会学角度加以详细分析的开拓性着作。作者将文献跟田野结合起来,提供了道士成为神灵的全面性、体系性的论述。据作者说,叶道士在唐宋之间,不断地接受来自各种不同社群的神圣化的箭镞,可以说是一种箭靶子。中央朝廷、道派、本地同族、地方官绅、市井民众等许多社会集团向叶道士的神奇本质,附加对于自己有利的新的说明性内容,这类利己性附加行为,本书定义为“加注”.作者锐利地指出了各种加注的社会特质,而且更进一步论及各个加注的传播力量的强弱。
这本书,不止是关于一个道士的个案研究,而是一种牵涉“唐宋变革”的极为宏观的社会史研究。
──田仲一成(日本学士院 会员,东京大学 名誉教授)
本书讨论了唐宋道教信仰层面中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个案:一位宫廷道士如何在民众信仰潮流中,逐渐被“神化”,经过几百年的历史演变,成为地方民众道教信仰的神只。本书揭示了唐宋时期道教发展中往往被人们忽略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在道教史研究中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对于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层面亦有开拓。
──孙昌武(南开大学文学院 教授)
作者细致地钩沉了唐代着名道士叶法善在唐宋造神运动中的神化史,并且使用“加注”一词来解释神性的形成与流播,由此引出作者对于加注者及其加注动机的深层讨论。作者借助“加注”、“失注”、“神性的流动”等理论工具,指出中国造神史并非逐步递进的层累叠加,而是处在一个不断“加注”与“失注”的动态过程之中。
──叶涛(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研究员)
来源: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n/web/index.php?NewsID=10538
作者: 齐鲁青未了 时间: 2012-8-14 08:39
已购买施老师和西村真志叶姐姐的大作。
施老师的大作已经读过一遍,意犹未尽!
吴真老师的书因为跟民间信仰有关,也会买来看的。
作者: 张多 时间: 2012-8-14 09:58
正在看西村老师的书,导师对这部著作赞赏有加。。
作者: cfngroup 时间: 2012-8-27 16:48 标题: 《中国民俗学》(第一辑)出版
作者:《中国民俗学》辑刊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8-27 |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学研究书系”成果·
《中国民俗学》(第一辑)
主编:朝戈金
执行主编:叶涛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年8月出版
目 录
朝戈金:发刊词
【特别发表】
刘魁立: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问题
【民间叙事研究】
陈泳超: 民间传说演变的动力学机制──以洪洞县 “接姑姑迎娘娘”文化圈内传说为中心
朝戈金 约翰·弗里:解析蒙古史诗传统的五个维度:诗章/典型场景/诗行/程式/语域
巴莫曲布嫫:史诗的文本形态与异文研究的问题取向:以“勒俄”的语义学解诂为主线
施爱东:圣母故事的经验化讲述──粤西冼夫人信仰的书写传统与口头传统
高荷红:传承中的满族说部
【民间信仰研究】
彭 牧:Religion 与宗教:分析范畴与本土概念
郑筱筠:浙江温州拜经仪式的时间制度
陈进国:明代朝鲜使臣眼中的妈祖信仰──以《燕行录》为中心
叶 涛:龙牌会:一个乡村民间信仰组织的当代变迁史
【学术反思】
吕 微:民俗学的笛卡尔沉思(上)──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申论
户晓辉:赫尔德与“(人)民”概念的再认识
【会议传真】
吴秀杰:民俗学和人类学相距究竟有多远?
Hermann Bausinger(赫尔曼·鲍辛格):透过民俗学的社会人类学研究
Chris Hann(科瑞斯·汉):人类学的多元时间性及其在中东欧的未来
【海外经验】
朱 刚: 新民俗学之后?──2010年国际民俗学者组织暑期学校巡览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辑刊编委会
作者: cfngroup 时间: 2012-8-27 19:36 标题: 卡尔·赖希尔:《突厥语民族口头史诗:传统、形式和诗歌结构》
[attach]23041[/attach]
作者:[德]卡尔·赖希尔(Karl Reichl) 译者:阿地里·居玛吐尔地|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8-27
突厥语民族口头史诗:传统、形式和诗歌结构
作者:[德] 卡尔·赖希尔(Karl Reichl) 译者:阿地里·居玛吐尔地
出 版 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10-1
版 次:1
页 数:447
字 数:496000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I S B N:9787516101223
所属丛书: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学研究书系
主编:朝戈金
内容简介
国际学界对于突厥语民族英雄史诗的研究已经延续了一个多世纪。突厥学家、文学家、古典学家都曾有涉猎,而且各个都是名家、大师,比如拉德洛夫、查德威克、哈托等等。他们的研究著述虽然不多,但水平都很高,在传统人文学术领域颇具影响。目前,引领国际突厥语民族史诗研究的学者当首推本书作者卡尔·赖希尔。本书运用古典学、比较文学、民俗学、口头诗学等多学科的方法,对突厥语民族史诗传统追本溯源,探讨和研究了突厥语民族史诗的文类、类型、程式以及史诗歌手的创作、记忆,史诗的传播、变异等诸多问题,展示了其丰富多彩的史诗传统,史诗歌手天才的诗歌表达能力和生动的口头创编及记忆能力,并在宏观的视野中全面而深入地挖掘了突厥语民族英雄史诗的本质特征,颇见著者的学术研究功底。按照当今口头诗学领军人物之一,美国密苏里大学教授约翰·迈尔斯·弗里的评语“对于各领域学者而言,他的研究犹如在世界上最重要而又最令人困惑的一些口头史诗传统中做了一次完整而卓有成效的旅行。”
该著是目前为止国际学术界对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各民族口头传统,口头史诗研究的权威著作,在世界范围内有广泛的影响。翻译者阿地里·居玛吐尔地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研究员,也是我国有影响的突厥语民族史诗研究专家。译者花费数年时间翻译出版的这部力作是德国波恩大学教授卡尔·赖希尔突厥语族民族英雄史诗研究力作。其英文版最早于1992年曾被列入国家上颇具影响的“阿尔伯特·贝茨·洛德口头诗学研究丛书”中在美国出版,随后分别被翻译成俄文和土耳其文,分别于2002年和2008年出版,在国际史诗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各国学者研究和了解突厥语民族英雄史诗传统的必读书。全书由导言、参考书目以及正文组成。正文部分共分九章。全面细致地论述了突厥语族民族的口头史诗传统。作者从突厥语族民族英雄史诗产生的背景入手,层层深入,从史诗歌手的特征、文化背景,学艺过程逐渐进入到史诗的演唱及创作层面,充分吸收了“帕里-洛德”理论和近年来有关口头诗学及民俗学相关成果,对口头史诗演唱,文类特征,故事结构,传统程式句法以及歌手在表演中的创编和技巧,修辞的风格,口头史诗在传播中的变异等诸多问题都有很精辟的理论探讨和独特的见解。全书约有50万字。
著译者简介
卡尔·赖希尔(Karl Reichl 1943-),德国波恩大学教授。早年就读于英国剑桥大学,1971年在德国慕尼黑大学获得语文学博士学位。目前是国际大学英语教授联合会成员,中世纪语言文学研究会会员,国际盎格鲁一萨克逊研究会会员,民族音乐研究会会员,国际阿尔泰学学会会员,国际世界史诗学会副主席等。研究领域包括历史语言学,中世纪研究(古英语和中世纪英语文学),口头史诗和中世纪口头传统等。迄今已出版《乌兹别克斯坦的口头叙事诗》、《歌唱往昔:突厥英雄史诗与中世纪英雄史诗》、《朱玛拜·巴扎罗夫演述的卡拉卡勒帕克口头史诗》等专著十余种,发表论文近百篇;代表作为《突厥语民族的口头史诗:传统、形式与诗歌结构》。
阿地里·居玛吐尔地(Adil Zhumaturdu 1964-),柯尔克孜族。2004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北方民族文学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玛纳斯》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吉尔吉斯共和国依山阿勒,阿拉巴耶夫国立大学荣誉教授,艾特玛托夫研究院院士。长期从事突厥语族民族的英雄史诗、叙事诗研究,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六十余篇,已出版专著《口头传统与英雄史诗》、《玛纳斯史诗歌手研究》、《中亚民间文学》,合著《柯尔克孜族民间宗教与社会》、《玛纳斯演唱大师居素普·玛玛依评传》及《东方民间文学概论》等。
目录
中文版前言
英文版主编序言
初版前言
导言
第一章 突厥语民族:背景和语境
早期阶段
游牧民的世界
中亚的突厥语民族
突厥民族的语言
第二章 突厥语民族史诗:早期文献
《乌古斯汗》(Oguz Qagan)
《突厥语大词典》(Divan lgat at-Turk)
《先祖阔尔库特书》(The Book of Dede Qorqut)
第三章 歌手:萨满、游吟歌手、诗人
史诗歌手和萨满
关于歌手的术语
卡拉卡尔帕克的“吉绕”和“巴合西”
乌兹别克的“巴合西”
哈萨克的“阿肯”
吉尔吉斯(柯尔克孜)的“玛纳斯奇”
“麦达赫”和“克萨罕”
第四章 表演
仪式性因素以及仪式的结构
表演和背诵:音乐特征
歌手与观众
第五章 文类
史诗
韵文和散文(Vee and Prose)
爱情长诗(Romance)
英雄叙事诗和英雄故事(Heroic Lay and Heroic Tale)
第六章 故事范型
《英雄康巴尔》(Qambar)和“创造英雄”(The making of Hero)
《阔尔奥格里》(或《呙尔奥格里》,Koroglu,Gorogli)和赢得新娘
《阿勒帕米西》(Alpamij)和英雄的回归
第七章 传统程式句法的多样性
程式、格律、平行式
程式和程式系统
主题的模式化
第八章 表演中的创作和记忆艺术
“即兴创编”和表演中的创作
变异性和稳定性
记忆的艺术
第九章 修辞,风格,叙事技巧
程式化修辞
人物
创编和叙事技巧
第十章 时间和空间上的转化
《阔尔奥格里》或《呙尔奥格里》(Koroglu/Gorogli):变异和传播
《阿勒帕米西》:变异与年代学
译者参考书目
原著参考书目
译者后记
封底推荐:
该著的英文版列入弗里主编的“艾伯特·贝茨·洛德口头传统研究丛书”由加兰人文学科参考图书馆于1992年在美国纽约出版,其土耳其文版和俄文版分别于2002年和2008年面世,成为欧美学界研究中弧史诗传统的必读书。从中我们不难发现赖希尔的史诗研究理路:既保持了传统突厥学重视语材料、重视田野调查的特点,又大量吸收了口头程式理论和其他晚近理论的养分,从而形成了视野开阔、材料扎实、论述稳健的风格。
——朝戈金(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研究员)
赖希尔的作基本上是描述性的。他首先通过追溯历史和语言背景、梳理了史诗传统最初的文献记载,展示了歌手及史诗演述的生动图像,考察和研究了文类、故事范型和程式句法,并且探究了歌手“演述中的创作”、记忆、修辞和传播等问题。对于各领域的学者而言,他的研究犹如在世界上最重要而又最令人困惑的一些口头史诗传统中傲了一次完整丽卓有成效的旅行。
——约翰·迈尔斯·弗里(美国密苏里大学教授)
德国学者卡尔·赖希尔是一位成就卓著的突厥史诗研究专家。作为他的代表作,本书以大量生动的实例,对突厥语民族口头史诗的演述语境、歌手、演述及演述中的创作与记亿,进行了深入系统的阐述;对突厥语口头史诗的传统程式句法的多样性、程式化修辞做出了精辟透彻的分析……其研究方法与理论建树必将对我国突厥语民族口头史诗的深入研究、史涛的理论建设起到推进作用。相信广大的口头传统研究者亦可从中受益。
——郎樱(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中文版前言
本书的读者不难发现,我对突厥语民族口头史诗的认识从20世纪80年代完成对中国的访问之后得以大大加深。1985年,当我第一次来到中国时,北京的交通主要靠自行车,而且西方游客很难获得批准去喀什的巴扎游览。那一年,我有幸第一次遇见了柯尔克孜族著名史诗歌手居素普·玛玛依,并且在帕米尔高原脚下的盖孜村采录了《玛纳斯》史诗的片断。那一次,我的主要目的是搜集中国突厥语民族的民间故事,这些故事后来被翻译成德文于1986年出版。稍后的1989年,我又有机会在新疆伊宁市、塞里木湖岸以及克孜勒苏柯尔克孜族自治州首府阿图什采访了哈萨克、柯尔克孜族史诗歌手。我非常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中德文化交流计划内为我精心安排了那两次旅行。我尤其要感谢上述两次旅行中为我担任翻译的赵丽娟女士(1985)和朝戈金先生(1989)。他们不仅承担了翻译工作,而且帮助我圆满地安排了在新疆的整个调研活动。此外,我还要感谢北京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新疆分院的诸位学者和领导。
我的这本著作被翻译成中文出版对我来说是巨大的荣幸。在中国访问期间以及之后,本书英文版于1992年出版之后,我又遇见了很多学者、民间艺人、学生以及其他来自不同阶层的人,他们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认为自己很幸运,能够有机会探索和研究中国独有的多文化、多语言世界中的突厥语民族口头史诗领域。我非常高兴我的这本著作能够有中译文,并深深地感谢本书的中文翻译者阿地里·居玛吐尔地先生,以及跟我拥有20多年友情的丛书主编朝戈金先生。
我衷心希望本书能够在汉语世界里找到热心的读者。突厥语民族的口头史诗遍布西伯利亚到中亚的广阔地域,还包括中国新疆、土耳其以及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它们的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还需要传承和保护。如果这本书,能够对更好地了解这一文化遗产有所帮助,也就达到目的了。我最后还要感谢对我的研究给予过帮助的所有人,尤其是史诗歌手们。在这里不可能列出一个长长的感谢名单,因此请原谅我用这种全球通用的方式表达我的感谢之情。
卡尔·赖希尔
2010年5月,波恩
作者: Robot 时间: 2013-3-30 17:03 标题: 【日】田仲一成:《古典南戏研究:乡村宗族市场之中的剧本变异》
古典南戏研究:乡村宗族市场之中的剧本变异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学研究书系: 朝戈金 主编)
[日] 田仲一成 著 吴真 校
基本信息
出 版 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11-1
版 次:1
页 数:280
字 数:317000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包 装:平装
ISBN: 9787516116418
内容简介:
该著以《琵琶记》与四大南戏(荆刘拜杀)以及南戏化的《西厢记》为对象,分析明清时期各地方剧本的文本流传、变异与社会性质。通过比对各地版本的唱词与宾白,可以发现吴本出现于明代前期,夹带方言,表现素朴,应是江南乡村演剧的古本;与此相反,南京或杭州刊行的京本是适用于宗族家堂演出的雅本;闽本处于从乡村到宗族的过渡阶段;徽本歌词保留了古本原貌,但增补大量通俗宾白,是供下层小民享用的市场俗本;弋阳本属于同类俗本,但稍微雅化,可说是江南普及本。总的来说,明代前期乡村戏台演出的古本发展到明代中期,以闽本为节点分化为两种,一是宗族家堂享用的高级京本,一是市场戏台演出的下级徽本,这反映出明代嘉靖以后的社会变革。
作者简介:
田仲一成,1932生,文学博士,先后任职于熊本大学法文学部、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金泽大学文学部、东洋文库。现为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日本学士院会员,东洋文库理事兼图书部长。研究方向为中国戏剧史。主要著作有《中国祭祀戏剧研究》、《中国宗族与戏剧》、《中国乡村祭祀研究》、《中国巫系戏剧研究》、《中国地方戏曲研究》、《中国戏剧史》、《明清的戏曲》。
目录
导读 南戏发展的背景——以徽州为例
引言 明清徽州社会的祭祀戏剧
第一节 乡村戏剧的基础
第二节 宗族戏剧的分化
第三节 市场戏剧的展开
第四节 小结
第一章 《琵琶记》剧本的分化与流传
引言 作品、上演记录、剧本等概述
第一节 乡村剧本(古本)的性质
第二节 宗族剧本(闽本、京本)的性质
第三节 市场剧本(徽本、弋阳腔本)的性质
第四节 地方戏剧本(弋阳腔本)的展开
第五节 徽弋调剧本的传播——潮州出土明本《琵琶记》
第六节 小结
第二章 《荆钗记》剧本的分化与流传
引言 作品、上演记录、剧本等概述
第一节 乡村剧本(古本)的性质
第二节 宗族剧本(闽本、京本)的性质
第三节 市场剧本(徽本)的性质
第四节 地方剧本(弋阳腔本)的形成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白兔记》剧本的分化与流传
引言 作品、上演记录及剧本概述
第一节 古本到京本的变迁
第二节 清代吴越曲本中的成化本宾白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拜月亭记》剧本的分化与流传
引言 作品、上演记录及剧本概述
第一节 古本到闽本、京本的变迁
第二节 闽本到徽本、弋阳腔的变迁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杀狗记》剧本的分化与流传
引言 作品、上演记录、剧本等概述
第一节 从古本到闽本、京本的变迁
第二节 从古本到徽本、弋阳腔本的变迁
第三节 小结
结章 中国戏剧史的共时论
附录 南戏化北《西厢记》剧本的分化与流传
引言 作品、上演记录、剧本等概述
第一节 乡村剧本(古本)的性质
第二节 宗族剧本(闽本、京本)的性质
第三节 拟古本到折中京本的变迁
第四节 市场剧本(徽本、弋阳腔本)的性质
第五节 小结
后记
作者: Robot 时间: 2013-3-30 17:09 标题: 贺学君 蔡大成 樱井龙彦 编:《中日学者中国神话研究论著目录总汇》
中日学者中国神话研究论著目录总汇
作者: 贺学君 蔡大成 樱井龙彦 编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09月
版次:1版
开本:16
字数:845千字
页数:749页
定价: 128.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16107515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集科学性、实用性于一体,系统介绍近百年(1882—1998)中日学者关于中国神话研究成果,迄今唯一的大型工具书。全书“前言”对中国神话研究百年历史的梳理辨析,对中日学者研究异同特点的比较评点,高屋建瓴,总揽全局,显示着编者的理论素养和学术眼光,给人以有益的启示。目录主体,分基础理论、专题研究、作品研究以及少数民族神话研究等四大部类,内容丰富,资料齐全,共收相关专著和论文万余条;部类之下,再据作品不同内容,逐级细分,主从分明,自成体系;日本学者的论著,在采用中文译文的同时,也保留日文标题与出处,以便查考;此外,内容还旁及民俗学、古典文学、美学、文化学等相关论著。整体条目设计,严谨有序,兼具学术内蕴,既利检索,又有益开阔视野,拓展思路。
作者简介:
贺学君,女,1945年生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现任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民间文学、民俗学研究。著有《中国四大传说》、《中国民间文学史·叙事诗编》等著作及《中华多民族叙事诗谫论》、《中国神话研究百年》、《从书面到口头:关于民间文学研究的反思》、《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几点理论思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本质与原则》等多篇论文。作品曾获民间文学山花奖、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文学所优秀成果等多个奖项。
蔡大成,男,汉族,1955年生人。现为北京市共和律师事务所咨询部部长,兼任北京桂馨慈善基金会监事、中国神话学会副秘书长。曾先后供职于中国科学院政策研究室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民间文学》、《民间文学论坛》编辑部副主任。发表《秦始皇陵的风水要素与西王母崇拜》等多篇学术论文,主编出版《测字解密》、《蔡元培故居的前世今生》等书籍。
樱井龙彦,1952年生,名古屋大学研究生院国际开发研究科教授。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日本部会长。主要从事以中国、韩国、日本为中心的东亚民俗文化比较研究、神话、传说等民间口头文艺学研究。代表作有《东亚的创世神话》(合著)、《东亚的民俗与环境》(主编著)、《东北亚朝鲜民族多角研究》(编著)等。
目录:
前言
编辑说明
正文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3-6-30 02:39 标题: 张勃:《唐代节日研究》
唐代节日研究
作者: 张勃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4月1日
平装:388页
语种:简体中文
开本:16
ISBN:9787516122235
条形码:9787516122235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丛书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学研究书系
丛书主编:朝戈金
内容简介:
本书是我国节日发展史的一项断代研究,以描述和解释节日在唐代的“新情况”为主要目的,对节日发展到唐代呈现的特点,唐代新兴节日的兴起发展,以及若干传统节日在唐代的新变进行了具体研究,并格外关注俗民个体(行动者)的作用。一方面,由于唐代(与其他朝代具有不同政治、经济、文化情况的唐代)行动者在尊重传统的同时又具有纳异的广博胸襟,他们对节日活动的选择和实践丰富多彩,从而使唐代成为我国整个节日发展链条上最为光彩夺目的一环。另一方面,唐朝节日习俗又型塑着唐朝个体行动者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节日决定着唐人的生活节奏,丰富着唐人的日常生活,生产和维护着个体的社会关系,激发着个体的生活热情和生命意识,也培养着他们的认同感、归属感和纳异胸襟、创新精神。而所有这些又都直接作用于唐朝个体行动者的日常生活,影响着他们对节日习俗规则的选择和实践。
作者简介:
张勃,1972年出生,法学硕士,历史学博士。曾就职于山东省博物馆、山东师范大学,并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从事两年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为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副教授,中国民俗学会理事、副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民俗学、社会文化史及岁时礼俗等。著有《明代岁时民俗文献研究》、《清明》、《中国民俗通志·节日志》(第一作者)、《中国人最应该知道的77个礼俗》(第一作者),主编有《齐鲁特色文化丛书·礼仪》等,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目录
导言
第一节研究视角与重要概念
一 本书的研究视角
二 关于几个重要概念的说明
第二节相关学术研究的回顾与本书的总体构想
一 20世纪以来中国节目研究的三个时期
二 唐代节日研究述略
三 本书的总体架构
第一章唐代节日概说
第一节唐代节日的名目和类别
一 唐代节日的名目
二 新兴节日与传统节日:唐代节日的类别划分
第二节唐代节日的特征
一 新旧并存
二 具有浓厚的娱乐色彩
三 节日活动往往在户外进行,节日交往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对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的超越,较为广泛地建立于志缘关系基础之上
四 宗教因素全面渗入岁时节日节俗之中
五 节假日的广泛设置
六 胡风弥漫
第三节唐代节日发展的历史分期
一 唐高祖至安史之乱前的唐玄宗统治时期
二 安史之乱后的唐玄宗统治时期至唐代末年
第二章新兴节日研究
第一节建构型节日之一:政策过程视角下的唐玄宗诞节
一 以唐玄宗诞曰为节的政策方案设计及相关决策
二 唐玄宗诞节的兴盛及其原因分析
三 唐玄宗诞节的衰亡及其原因分析
四 唐玄宗诞节对后世的影响
五 余论:对玄宗设置诞节的评价
第二节建构型节日之二——政策过程视角下的中和节
一 以二月一日为中和节的政策动议、设计及决策
二 德宗朝中和节政策的实施和影响
三 相同的起源,不同的命运:中和节与唐玄宗诞节的比较
第三节清明作为独立节日的兴起
一 清明在中唐时期已成为独立节日
二 清明作为独立节日兴起的原因分析
小结
第四节 重月传统与文化选择:中秋节的形成
一 中秋节在唐代已是民俗节日
二 关注月亮的传统与时人的文化选择:八月十五成节的原因分析
三 欣赏自然之美、珍惜韶华与渴望团圆:唐代人的中秋情怀
第三章传统节日研究
第一节年节
一 岁除日习俗
二 元曰习俗
三 更新、祈吉、迎春、庆贺、团圆:唐代年节的主题
第二节春秋二社
一 唐代乡村社会春秋社日的标志性时间和标志性节俗
二 唐代乡村社会社日节兴盛的原因分析
三 社目节的变化与唐代乡村私社的发展
第三节上巳节
一 唐代以前的上巳节
二 上巳节在唐代的变迁
三 上巳节在唐代变迁的原因和影响
第四节五月五日
一 节日名称
二 节日时间
三 节日传说
四 节俗物品
五 节俗活动
六 节日内涵
第四章俗民个体的节俗实践:以李隆基和自居易为例
第一节李隆基:作为节日习俗的实践者
一 节日习俗活动的享受者
二 节日文化的利用者
三 新节日的创造者和官民共庆佳节的支持者、
组织者与资源提供者
四 节日习俗的规范者和节日活动的改易者
五 节日文化中的被言说者
小结
第二节 白居易的节日生活
一 白居易诗文展示的节日生活
二 影响自居易节日生活的诸多因素
小结
结语
一 行动者的选择和实践:唐代节日传承和变迁的决定性力量
二 节日习俗:唐人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的型塑性力量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寒食节起源新论
附录二唐代以前寒食节的传播与变迁——主要基于移民角度的思考
附录三“端午”作为节名出现于唐
后记
编辑推荐:
《唐代节日研究》重视利用多种历史文献,从国家节日制度安排、宫廷与民阔社会的节日生活等社会整体的角度,把握唐代节日,重点关注唐代新兴节日的兴起发展和传统节日在唐代的新变,以最大限度地还原与呈现唐代节日文化的光辉。
同行评价:
节俗是民俗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分析与研究一个时代社会生活与精神文化世界的重要标的。该书是一部重要的节日研究成果,对于民俗史以及唐史研究都具有较大的学术意义。
该书的成果主要有三:其一,在方法论上,将宏观性的综合研究与微观性的个案研究相结合,对于民俗史研究方法具有较大意义。其二,在唐代节日框架与变迁的构建上,进行了较为系统、颇为特色的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这一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学术基础。其三,对节俗行动者与实践者的研究深化了民俗史的研究。
——齐涛(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张勃博士的论著《唐代节日研究》是近年来关于历史社会节日文化研究的力作之一。在历史学与民俗学的交叉处,选择唐代节日作为研究对象,为我们对历史社会的民俗文化研究提供了鲜活的个案。本书在历史民俗学领域有两大贡献:一是对历史社会生活的整体关注。即在考察唐朝节日文化时,从国家制度层面、皇帝为首的政府管理角度、城市平民与乡村农民的岁时习惯等多个向度,进行综合研究,以全面呈现唐朝节日社会生活。二是重视传统节日中的个体表现。这种以个人生命史为对象、揭示历史社会的节日形态的微观性研究,不仅为我们生动地呈现了节日传承的历史过程,同时也为历史民俗学的研究提供了可以仿效的样本,具有重要的学术启示意义。
——萧放(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3-6-30 03:06 标题: 吴晓东:《山海经语境重建与神话解读》
山海经语境重建与神话解读
作者:吴晓东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4月1日
平装: 307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条形码: 9787516121740
丛书名: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学研究书系
丛书主编:朝戈金
内容简介
本书以《山海经》文本中隐藏的四面环海景象与二十八座定位山和二十八宿的对应两大规律分别重建了《山经》与《海经》的叙事语境,指出《山经》是一个脱胎于社祭祭词的文本,具有浓厚的口头传统特点,而《海经》是观测者站在观象台上以四周的山为定位参照对四周的天文、地理与历史进行的实景与想象性描述。在此前提下,作者将《山海经》中零散的神话记载置于这两大语境中加以关联式的解读。
作者简介
吴晓东,1966年生,湖南省凤凰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1985年至1992年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获语言学学士与文学硕士学位,2003年至2004年于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学。主要从事中国南方民族口头传统研究,在神话学方面着力较多。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社稷祭祀:《五藏山经》的叙事语境
第一节 《五藏山经》构想出四面环海的世界景象
第二节 《五藏山经》脱胎于社祭祭词
一 《五藏山经》的语境还原
二 彝族跳弓祭仪与《五藏山经》
第三节 《五藏山经》的口头传统痕迹
一 《五藏山经》的韵文痕迹
二 《五藏山经》的口头程式
第二章 环形大荒:《大荒经》与《海内经》的叙事语境
第一节 《大荒经》二十八座定位山与二十八宿
第二节 《大荒经》叙事目的、方式与内容
第三节 《大荒经》叙事场景构拟
一 非“大荒之中”山分布何处?
二 四极四隅
三 河流与湖泽
第四节 《海内经》与《大荒经》的关系
一 何为“大荒”、“海外”、“海内”?
二 《海内经》讲述大荒之内(海内)
第三章 七的秘密:《海外经》与《大荒经》的关系
第一节 《海外经》是《大荒经》的另一版本
一 两者结构一致
二 两者“七”的对应
三 叙事顺序比较
四 《海外经》与《大荒经》共有同一观象台
五 两者叙事方式迥异的根源
第二节 《海外经》与《大荒经》的对比
一 《海外东经》与《大荒东经》
二 《海外南经》与《大荒南经》
三 《海外西经》与《大荒西经》
四 《海外北经》与《大荒北经》
第三节 《淮南子》之《海外经》版本重构
第四节 《海外经》叙事方向与篇章 排序
第五节 《海内四经》讲述海内(大荒之内)
第四章 成书辨析:《海经》非释图之作
第一节 《大荒经》为实景与想象描写之作
第二节 《海外经》也非据图为文
第五章 寻观象台:《大荒经》的成书地理位置
第一节 从《大荒经》姓氏、方国推定观象台的地域范围
第二节 从山川分布与神话传说确定《大荒经》之观象台在河南济源
第六章 颜色之谜:《山海经》成书时间
第一节 《五藏山经》的成书时间
第二节 《大荒经》与《海内经》的成书时间
第七章 天地探索:《山海经》神话的解读
第一节 大地四方的想象
一 《海经》四方神与彝族、白族四方神
二 四方风神
三 四方方国的想象:青丘、厌火、帝苑、大幽
第二节 从《大荒经》日月神话到西南少数民族的日月神话
一 浴日浴月神话与日月数目
二 日出扶桑神话
三 使无相间出没、司其长短、十日并出、射日、止日月
四 两个西王母
五 帝江神话
第三节 星宿神话
一 星占神话
二 屏蓬与天蓬元帅猪八戒
三 牛郎、织女与拘缨、跛踵之国
四 大人国与小人国
第四节 地理与历史神话
一 《海经》中有三座不同的昆仑
二 从邵原女娲神话到南方少数民族女娲神话
三 从中原蚩尤神话到苗族蚩尤神话
四 夸父逐日神话与拉祜族的扎鲁树神话
五 刑天神话与商汤伐夏桀
参考书目
后记
同行评介
吴晓东《<山海经>语境重建与神话解读》一书是近年中国学界《山海经》研究的又一重要成果。就方法论而言,本书打破了以往《山海经》研究的主观-经验论传统,而着力于发掘、重建《山海经》文本自身所内含的叙事语境,并将这一叙事语境作为解读《山海经》神话的系统背景,从而大大提升了《山海经》神话解读的可靠性,体现了作者所依据的科学精神。
——吕微(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山海经》一直被视为中国古代神话与信仰的珍贵宝库,近年来相关研究成为中国学术界的一个热点,成果丰硕。吴晓东先生多年潜心研究南方少数民族的神话和民间信仰,又谙熟世界口头传统研究领域的前沿理论,因而其著作能独辟蹊径,提出诸多前人未曾有过的重要发现,对《山海经》研究是一个重大推进。该书创造性地借鉴了语境研究视角及口头程式理论等,力图重建《山海经》的叙事语境,并在此基础上重新阐释其中记述的神话。古老而神秘的《山海经》经此新视角的光照,再次呈现出了迷人的新面貌。
——杨利慧(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解释《山海经》是容易的,要解释得好,很难。吴晓东提出了全新的解说,并提供了有力的证据。阅读此书有如科学探秘,充满乐趣。
——陈连山(北京大学副教授)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3-7-3 04:23 标题: 朝戈金 主编:《中国史诗学读本》
中国史诗学读本
朝戈金 主编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5月1日
平装: 406页
字数:441千字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516114704
条形码: 9787516114704
丛书名: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学研究书系
丛书主编:朝戈金
品牌: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从19世纪后期在华传教士把西方史诗引入中国,到20世纪20-30年代对东西方史诗的介绍,再到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的发现和学科的建立,后至21世纪初史诗研究的发展以及观念和范式的转换,中国史诗研究的著述已经蔚为大观。本书精心遴选的二十五篇论文基本上反映了百年来中国史诗学的前沿性成果,在中国史诗学发生和发展脉络中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见解独特,且影响力持久,是史诗学界同仁们一直称道和反复引证的经典性理论文献。编辑此书的目的是希图国内外史诗研究者,本科生和研究生,乃至广大史诗学爱好者们能更好地了解百年来中国史诗学的学人们在这个领域的开拓与创造,进而推动中国史诗学研究。
编者简介
朝戈金,1958年生,北京师范大学法学(民俗学)博士,美国密苏里大学博士后。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长、研究员,口头传统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CIPSH/ICPHS) 副主席。主要研究方向为口头传统与口头诗学,史诗学与民间叙事传统。已出版专著《口头史诗诗学:冉皮勒〈江格尔〉程式句法研究》,译著《口头诗学:帕里—洛德理论》;代表性论文有《从荷马到冉皮勒:反思国际史诗学术的范式转换》、《口头诗学五题:四大传统的比较研究》(合写)、《西方史诗学术史谫论》,《关于口头传唱诗歌的研究——口头诗学问题》等。
目录
正名杂义·史诗 /章太炎
摩罗诗力说 /鲁迅
门外文谈·不识字的作家 /鲁迅
故事诗的起来 /胡适
史诗 /郑振铎
史诗问题 /闻一多
“藏三国”的初步介绍 /任乃强
《罗摩衍那》在中国 /季羡林
谈史诗《江格尔》中的《洪格尔娶亲》 /宝音和西格
日出扶桑:中国上古英雄史诗发掘报告——文学人类学方法的实验 /叶舒宪
近东开辟史诗·前言 /饶宗颐
蒙古英雄史诗中马文化及马形象的整一性 /巴·布林贝赫
格萨尔王与历史人物的关系——格萨尔王艺术形象的形成 /佟锦华
英雄的再生——突厥语族叙事文学中英雄入地母题研究 /郎樱
口传史诗诗学:冉皮勒《江格尔》程式句法研究·序 /钟敬文
蒙古─突厥英雄史诗情节结构类型的形成与发展 /仁钦道尔吉
《摩诃婆罗多》译后记 /黄宝生
叠加单元:史诗可持续生长的结构机制——以季羡林译《罗摩衍那·战斗篇》为例 /施爱东
叙事语境与演述场域——以诺苏彝族的口头论辩和史诗传统为例 /巴莫曲布嫫
藏族口头传统的特性——以史诗《格萨尔王传》为例 /杨恩洪
口头传统与书面传统的互动和表演文本的形成过程——以蟒古思故事说唱艺人的田野研究为个案 /陈岗龙
二十世纪汉语“史诗问题”探论 /林岗
奥德修斯的名相 /刘小枫
史诗观念与史诗研究范式转移 /尹虎彬
从荷马到冉皮勒:反思国际史诗学术的范式转换 /朝戈金
《中国史诗学文选》选文出处
编者推荐
20世纪50年代以来,尤其是80年代以后,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的发掘、搜集、记录、整理和出版,不仅驳正了黑格尔关于中国没有史诗的著名论断,也回答了五四以后中国学界曾经出现过的“恼人的问题”,那就是“我们原来是否也有史诗”?我们今天知道,在中国的众多族群中,流传着上千种史诗,纵贯中国南北民族地区。其中藏族和蒙古族的《格萨(斯)尔》、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已经成为饮誉世界的“中国三大英雄史诗”。此外,在中国北方阿尔泰语系各族人民中,至今还流传着数百部英雄史诗;在南方的众多民族中同样也流传着风格古朴的创世史诗、迁徙史诗和英雄史诗。这些兄弟民族世代相续的口传史诗,汇聚成了一座座口头传统的高峰,成为世界文化史上罕见的壮阔景观,也是令中华民族自豪的精神财富。
中国史诗学术在百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最初的译介域外史诗和研究成果、开展中国史诗传统的蒐集、整理和出版,到渐次展开浅显和专深不同层次研究工作的几个阶段。晚近的中国史诗研究,在问题意识、研究理路、技术路线、田野方法等多个方面,逐渐显现出某种学术研究范式的创新和开拓,那就是牢牢立足中国极为丰富的活形态史诗传统,结合国际史诗学晚近的发展趋势,在如下环节上有所建树: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史诗学术语体系,总结田野研究和田野再认证模型,归纳意义生成和传递的“五个在场”要素,反思文本制作的“格式化”弊端,搭接起古代经典和当代活形态口头传统之间的类比关联,阐释句法程式与隐喻之间的对接和组构规律,等等。读者当能从该读本中看到中国史诗学发展的足印。
──朝戈金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研究员)
【封面图片说明】《格斯尔汗传》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北京版木刻本,梵夹装,框高13.5厘米,宽46.5厘米,四周双栏,版框左侧有汉文《三国志》三字,书名页背后朱印佛像,是到目前为止所发现的最早《格斯尔汗传》版本。在国内外学术界较有影响,曾被译成德文、日文、俄文等多种文字。国家珍贵古籍名录:09693,现藏于北京民族文化宫。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7-8-10 22:38 标题: 刘大先:《现代中国与少数民族文学》
现代中国与少数民族文学
作者:刘大先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5月1日
页数:370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包装:平装
ISBN: 9787516123546
条形码: 9787516123546
丛书名: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研究书系
丛书主编:朝戈金
内容简介:
少数民族文学作为复杂而充满活力的边缘表述,与现代中国的结构性转型纠缠在一起。作为一种“中国研究”的切入点,它的可能性与限度体现于同一性与差异性的博弈之中。参差多样的各少数民族时间与空间认知模式在现代发生了一体化的变局,从而引发了历史与书写、地理与想象的多重化约过程,少数民族文学的探究有助于我们重新绘制现代中国的时空与人文图像。少数民族身份认同与主体性的确立和消解,少数民族文学的母语写作、翻译传播、形象表述与被表述之间的张力,少数民族的神话传说、宗教信仰、特定思维模式体现出来的美学、政治与生活方式等等的情境还原与理论提升,刷新了我们理解少数民族、现代中国乃至世界格局的方法、认识论和世界观。该著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刘大先,1978年生,文学博士,先后就读于安徽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曾访学及任教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副主任,兼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现当代文学、文艺理论及影像文化。著有《时光的木乃伊:影像笔记》、《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及相关问题研究》(与他人合作)等书,曾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中国作家协会民族文学年度评论奖。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少数民族文学”辨析
第二节 可能性与限度
第三节 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作为中国研究
第一章 历史与书写
——少数民族文学的历史叙事
第一节 引言:时间的变局
第二节 文学史的限度与想象力
第三节 文学立科时期的文学史
第四节 进化论与科学话语下的文学史观嬗变
第五节 少数民族文学史的确立与族别文学史书写
第六节 中华各民族文学关系中的少数族裔文学
第七节 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兴起
小结:重绘现代中国时间图像
第二章 主体与认同
——少数民族文学的身份与变异
第一节 流动的主体
第二节 国族建构中的少数族裔文学
第三节 现代少数民族的文学书写
第四节 认同的危机与另一种主体
小结
第三章 差异与表述
——译介的少数民族文学
第一节 语言、存在与文学的差异
一、语言、民族与存在
二、现代进程中的弱势语言危机
三、文学表述差异
第二节 翻译的权力与政治
一、差异与权力
二、功能与意义
三、翻译:从文化到文学
第三节 中国形象的多样表述
一、失语、母语、双语、杂语
二、流散经验、乡愁冲动与文化记忆
三、表述的真实:同一性与差异性
小结
第四章 地理与想象
——空间视野中的少数民族文学
第一节 时空的现代性参差
一、天下分裂:从地理分疏到文化等级
二、进入国际:赋予空间以族性
三、融于国家:把族群写入地理
第二节 地理与族裔的文化互动
一、混血之地
二、时空转型:跨界地方全球
三、地图的“发现”:栖居、旅行与观光
第三节 少数民族文学的空间话语
一、少数民族文学“场”及视角的转移
二、书写族裔的另一种方式
三、走在多向的路上
小结
第五章 迷狂与信仰
——神话与少数民族文学
第一节 大写的神话与小写的神话
第二节 迷狂的消逝:现代性规约及其内在矛盾
第三节 信仰的伏藏:美学原型、政治诉求与宗教归属小结走向情感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封底推荐:
如何抻展开被历史的深重皱褶遮蔽了的诸多文学流脉?如何在所谓“典律”之外发现历史的替代性叙事?如何寻求彰显长期处于“弱势”话语的合法性,进而试图拟构多元共生的中华多民族文学的图式,是本书作者的主要追求。此方向的深拓,难点在于要有超越既有知识格局、理论框架和技术路线的胆略,还在于要有对这个历史传承深厚、文化多元互动的国度中文学的演进历程的深湛领悟。读者自会评判本书作者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他的目标。
──朝戈金(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员)
本书以时空和意义为转换的研究格局在学术视野和叙事阐释上的双向统合,将现代民族主义背景的宏通观照聚焦于学术収展及其内在理路的厘清,有效地将近现代少数民族文学及其间纷纭复杂的历史变革与社会思潮、人物和事件、著述和观点汇聚为一个步步深迚的学术阐释空间,其中既有“史”的透视,又兼有“论”的引申,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之现代学术的确立与走向作出了系统的清理,可谓“总述创获,彰明源流”。此外,本书在文献资料的収掘上、在方法论的架构上、在学术史的钩沉与论评中形成了多方面的突破,体现了敏锐的学术眼光和事件阐释的理论力度,“揭示出少数族裔文学对于构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话语所提供的新鲜资源、生収可能与另类的选择”,也为补阙和完善中国文学研究的学科史构建了一种可资参照的工作框架。
──巴莫曲布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7-8-10 22:40 标题: 王宪昭:《中国神话母题W编目》
书名: 中国神话母题W编目
作者: 王宪昭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年4月
精装: 1747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516138311
条形码: 9787516138311
外文书名:Wang's Catalogue: Motif in China's mythology
丛书名: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研究书系
丛书主编:朝戈金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20多年悉心研究中国各民族神话的结果,也是国内第一部全面提取和梳理中国各民族神话母题的大型神话学工具书。本书的中国神话包括汉族神话和少数民族神话两个重要部分,是我国目前神话综合研究的实用性工具书和基础性理论成果。以国内外公开出版的神话资料和个人在少数民族地区田野调查采集的大量第一手神话资料为依据,共涉及中国各民族1万余部神话作品,从中提取出具有代表意义的2万多个神话母题。本书依据目前世界神话学、民间故事学研究领域中通用的“母题AT分类法”(Stith Thompson:Motif-index of folk-literature),结合中国神话的实际情况,对中国神话母题进行的新的逻辑分类和编目。并通过神话类型的界定、细分将“母题”作为神话中具有典型含义并能在文化传承中独立存在的基本单位,能够较为稳定地反映出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带有某些文化标识的性质。将各民族神话母题分为10个大的类型,每个类型又分为若干具有逻辑关系的模块,对相关的中国神话母题进行合理的展示。本书由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研究”资助出版。
作者简介:
王宪昭,1966年生,山东人。中国古典文学硕士,民族文学博士,神话学出站博士后。现为中国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各民族神话研究,对神话母题学着力尤多。曾主持完成该领域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已发表《论母题学在神话研究中的应用》等论文,出版《中国少数民族口传文化母题研究》、《中国民族神话母题研究》、《中国各民族人类起源神话母题概览》、《中国少数民族人类起源神话研究》等专著。
目录
前言
母题类型目录
编目说明
1本书概说
2如何查找母题
3W编目特点与功能
4研究方法
5母题编目的类型
6母题编目的编排
7W编目与汤普森(TPS)索引比较
8母题编目的实证
9其他事项
凡例
1凡例概说
2W编目母题检索方法
3W编目主项
4W编目参照项
5其他
正文
0神与神性人物
1世界与自然物
2人与人类
3动物与植物
4自然现象与自然秩序
5社会组织与社会秩序
6有形文化与无形文化
7婚姻与性爱
8灾难与争战
9其他母题
附录
附录1《中国神话母题w编目》基本母题检索表(母基检索表)
附录2W编目中国各民族排序表(音序排列)
附录3汤普森(TPS)母题类型表
附录4《中国神话母题w编目实例》简介
附录5W编目特殊符号使用体例一览表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7-8-10 23:04 标题: 施爱东 巴莫曲布嫫 编:《走向新范式的中国民俗学》
走向新范式的中国民俗学
施爱东 巴莫曲布嫫 编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2月1日
外文书名: Towards a New Paradigm of Folkloristics in China
丛书名: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学研究书系
平装: 356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516155158
品牌: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21世纪以来部分民俗学成果的学术评论集。我们力求将历史评述与学术批评结合起来,用历史建构未来,用批评推动进步。尤其值得推荐的是,我们将部分讨论会的论争场景,面对面的尖锐批评和学术论辩也原封不动地整理出来,呈现给读者进行再批评。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现实使中国民俗学面临更多的挑战,我们期望通过正常的学术评论,直面过去,朝向未来,对内自强学科实力,对外加强国际合作,确定学科本位,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和学科特点的发展道路。
主要作者简介:
朝戈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社科院少数民族文化与语言文字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CIPSH/ICPHS) 主席。主要研究方向为民俗学和少数民族文学,偏重口头传统、史诗研究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专著、译著、论文等分别在中、美、日、德、越南、马来西亚、蒙古等国家刊布。在史诗研究、口头传统研究及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方面有国际影响。
吕微,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民俗学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民俗学理论、中国神话史。已出版专著《神话何为——神圣叙事的传承与阐释》、《中国民间文学史》(合著);代表性论文有《现代性论争中的民间文学》,《“内在的”和“外在的”民间文学》、《从“我们和他们”到“我与你”》等。
目录
新中国民俗学的历程(代序)
约翰·弗里与晚近国际口头传统研究的走势
我们的学术观念是如何转变的?
——刘锡诚:从一位民间文学一民俗学学者看学科的范式转换
“中国民俗学史回顾与前瞻”专题讨论
《民间文学的存在论》:批评与反思
陈泳超新书稿《背过身去的大娘娘》座谈会纪要
民俗学的对象、功能和方法
——评施爱东《倡立一门新学科》
学术史的外部环境与内在理路
——评施爱东《倡立一门新学科》
评吴乔博士《宇宙观与生活世界》
从体裁学到体裁研究:中国民间文艺学理论范式的转向
——评西村真志叶《日常叙事的体裁研究》
满族说部的创新之作
——评高荷红《满族说部传承研究》
回答当下口头传承核心问题的一部力作
——评高荷红《满族说部传承研究》
道士羽化后,神性建构时
——评吴真《为神性加注:唐宋叶法善崇拜的造成史》
田仲一成《古典南戏研究》的中国学特点
田仲一成对于《琵琶记》版本研究的贡献
版本研究与演出形态的结合
——评田仲一成《古典南戏研究》
一部节日文化研究的力作
——评张勃《唐代节日研究》
断代节日研究的佳作
——评张勃《唐代节日研究》
评吴晓东《(山海经)语境重建与神话解读》
郑土有《吴语叙事山歌演唱传统研究》评介
在“生活之流”中安妥民间?
——评岳永逸《灵验,磕头,传说》
民俗学视域中丧葬文化研究的范式转换
——评陈华文《浙江民间丧俗信仰研究》
室井康成《柳田国男民俗学构想》简介
国际史诗学若干热点问题评析
文艺民俗学:近三十年交叉研究走向
2013年中国民间文学研究年度报告
——以神话、故事和传说研究为主
共叙百年情谊,期待全球合作
——日本民俗学会常务理事菅丰谈中日民俗学之交流动向
·封底推荐·
中国民俗学再度复兴以来,它已经广泛介入社会文化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全面参与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思想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了民俗学科的独特价值,并以深度介入现实生活彰显了它的存在意义。当前,立足学科本位,培养高水平人才,推出学术精品力作,是民俗学能够独立于中国学术之林的根本。发挥学科贴近民众生活的巨大优势,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社会文化建设方面,民俗学也将会大有作为。
全球化背景下的人类文明进步为民俗学学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现实使中国民俗学面临更多的挑战。面向未来,中国民俗学必须对内自强学科实力,对外加强国际合作,确定学科本位,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和学科特点的发展道路。
——朝戈金(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民族文学研究所 研究员)
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研究能否再铸昔日的光荣与梦想,为社会发展和人类精神的不断进取继续做出贡献,除了经验的实证研究和应用研究,先验的实践研究的理论建设同样重要,而这两方面都需要实实在在的苦干。从先验的层面构建学科基本问题的理论前提从而葆有学科的终极关怀,无疑是学科青春的保证。也许,我们应当再次回到学科的基本问题和基本关怀上来,这就是:什么是“民”?什么是“民间”?“民间”如何不再只是“他们”?“民”如何能够成为“我”和“你”?对于“何谓‘民’”、“何谓‘民间’”的追问如何可能通过“我”与“你”之间真诚、平等的对话最终成为“我们”和“你们”的共同发言?
——吕微(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研究员)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7-8-10 23:11 标题: 吕微:《民俗学:一门伟大的学科——从学术反思到实践科学的历史与逻辑研究》
书名:《民俗学:一门伟大的学科——从学术反思到实践科学的历史与逻辑研究》
作者:吕微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10月1日
平装: 596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516162217
条形码: 9787516162217
外文书名: Folklorisitics as a Great Discipline: Studies on the History and Logic of Paradigm Shift from Theoretical Reflections to Practical Science
丛书名: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学研究书系·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研究
内容简介
如果黑格尔关于“哲学就是哲学史”以及马克思关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命题依然有效,那么民俗学的学术史与学科理论就是同一件事情的两面。现代学科的基础理论,无不回答了学科在起源时(处)所萌发的基本问题(或者说学科问题造就了学科本身),以此,学科理论与学科问题也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情。该著以反思、表述民俗学基本问题的当下路径,始于学术与政治的“外在性”学术史关系,而终于学术自身的“内在性”原则(即学科理论对学科问题的回答),从而揭示(解构)了学术史对学科问题的遮蔽(民俗学的理论理性对实践理性的僭越),并达成了对民俗学起源(原则)的重新理解和解释。但是,在理论上对民俗学基本原则的重构,一方面证明了民俗学的观念性实践本质;另一方面,经过重新奠基(建构)的民俗学学科也就自我阐明了从交互主体原则、自由(实践形式)目的原则到先验(统摄经验)的方法论原则“ 三位一体”的整体性范式转换——即在民俗学学术史上实践范式综合理论范式——的可能方向。
作者简介
吕微,1952年生,西北大学历史系历史学学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民间文学研究室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是民间文学一民俗学理论、学术史,以及神话学理论、中国神话史,著有《中国民间文学史》(合著)、《神话何为——神圣叙事的传承与阐释》等。
目录
绪论“内在的”和“外在的”民间文学
一解题:从索绪尔的外在性批判开始
二内在的与外在的民间文学—民俗学的研究对象
三民间文学—民俗学的内在性与外在性研究
四纯粹的、内在的实践民俗学
第一章现代性论争中的民间文学
一“民间”理念的中、西差异:边缘性与下层性
二“人”的现代主题之表达异式:民族与社会
三民间文学:政治民族主义的文化依据
四现代性原则的整合:民间文学的表象功能
第二章民间文学—民俗学研究中的“性质世界”与“意义世界”——重新解读《歌谣》周刊的“两个目的”
一自由的缺失:现代学科的知识危机
二“事实性质世界”与“生活意义世界”
三《歌谣》周刊的“两个目的”
四“看”的认识论与“听”的实践论
五“从头开始”的学科生命史
六客观的“生活世界”与主观的“生活视界”
七从“是”的民间文学到“在”的民俗学
第三章民间文学—民俗学的“真理宣称”“规范宣称”与“真诚宣称”——反思的民间文学一民俗学的学术伦理(一)
一案例:第二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二哈贝马斯的三种“有效宣称”
三先验的主体间性:现代知识伦理学的哲学基础
四民间文学一民俗学的观念生产与学术实践
第四章从“我们和他们”到“我与你”——反思的民间文学一民俗学的学术伦理(二)
一“根本见解”与学科的梦想
二民间文学—民俗学的运思传统
三从“我们和他们”到“我与你”
四“各自的陌生性”与“共同的陌生性”
五“我们”就在“活的当下”
第五章阿卡琉斯的愤怒与孤独——祁连休《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研究》读后
一“纯粹”的学术与学者的“愤怒”
二“时人无能增损一字”
三怎样辨别民间故事的“类型”?
四通过社会结构认识历史起源
五回到实践的“事情本身”
六响应人格与理想的内心召唤
第六章中国民间文学的西西弗斯——刘锡诚《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读后
一西西弗斯是幸福的
二作为方法和学科的民间文学
三一个人的民间文学学术史
四民间文学的社会科学化,先生也是推动者
五民间文学:生活世界的实践形式
六石头的故事还是推动石头的故事?
第七章我们的学术观念是如何转变的?——刘锡诚:从一位民间文学—民俗学学者看学科的范式转换
一问题、假设与方法
二民间文学:“纯艺术化处理”的现代性普遍模式
三民间信仰:民间文学与民俗学理论范式的共同难题
四民俗学:并不成功的文化理论“祛政治化”实践
五承担起民间文学—民俗学纯粹的“实践性”
附录刘锡诚、吕微往来通信
第八章民俗学的笛卡尔沉思——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申论
一从folklore到survivals再到folkways——民俗学基本问题的当代呈现
二从具体上升到抽象和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民俗生活整体研究的方法论
三在时间中发现主体与自由在时间中的缺席——萨姆纳民俗学的理论难题
1.民俗如何可能是人的自由的生活?
2.可直观的生活整体,抑或可思想的生活本身?
第九章民俗复兴与gongm**相联结的可能性——古典理想与后现代思想的对话
一经验学科是否需要先验的奠基?
二自然的客观必性与自由的主观必性
三现代性的“原罪”:理论对实践的僭越
四为民俗复兴辩护就是为自由辩护
五“尊重为人的共同权利”
第十章“表演的责任”与民俗学的“实践研究”——鲍曼《表演的否认》的实践民俗学目的—方法论
一表演的经验性标定与先验标定
二表演的职责(responsibility)与道德责任(duty)——实践民俗学先验理想的目的论
三对表演的否认是对完全表演的标定——实践民俗学的先验还原方法论
四表演的责任和表演的权利
第十一章转过身来的大娘娘——民俗学实践范式的“普遍化检验”与“怀疑批评”陈泳超《背过身去的大娘娘:传说生息的动力机制》的研究
一问题:让大娘娘转过身来!
二方法:古典抑或后现代的语境论
三正题:“按说有”就是“真的有”
四反题:“真的有”不是“按说有”
五插话:布迪厄谈康德的“普遍化检验”
六合题:“德著河汾”
附录记忆的构成过程与判断所构成的东西
第十二章接续民间文学的伟大传统——从实践民俗学的内容目的论到形式目的论户晓辉《民间文学的自由叙事》解读
一自由目的是民间文学的发生条件
二民间文学自我认识的逻辑—历史
三对民间文学纯粹形式的先验还原
四通过返回未来激活民间文学的起源
第十三章民俗学的哥白尼革命——高丙中的民俗学实践“表述”的案例研究
一为什么用“实践民俗学”界定民俗学的学科范式?
二“gongm**”:民俗学实践研究的先验语境
三“双名制”与“经受合法秩序有效规则的检验”
四“非遗”:民俗学的实践判断力形式
五“表述”:实践民俗学的知识生产与观念性实践
结语目的论的学科历史与逻辑
参考文献
文摘
今人作为被科学知识规定了存在性质的现代性动物,其实已很难彻底摆脱理论理性的概念思维的历史宿命,而直抵事情本身或生活本身。我们已很难不使用“风”“雨”“读书”等条件性概念来聆听纯粹的声音本身,我们已很难不使用“家”“国”“天下”的关系性概念来观看纯粹的事情本身。正如我们进入农村,把每一个见到的人都视为农民,而且我们在进入田野之前就已经把我们即将进入的地方称为“农村”。我们已不再把地方称之为“地方”本身比如称之为“土地”,称之为“大地”,正如我们已不再把在土地、大地上生活的人,称之为作为自身而此在的“人”而称之为“农民”。在我们和土地、大地及人之间,早已隔了一层“农村”“农民”的理论性概念,在我们和生活、事情本身之间,也早已隔了一层“风”“雨”“家”“国”的认识论范畴。
这就是说,对于声音、土地、生活、事情本身,即对于人自身的存在意义来说,任何理论概念都只能导致片面的理解和解释(对此,反本质主义者、反普遍主义者有充分的反对理由),即使你尽了最大的了解之同情的努力,也无法避免有朝一日你的理论概念被修正甚至被抛弃的命运—因为以理论概念为理性工具的逻辑一实证的经验知识(科学知识)的命运,就是一个被不断证伪的过程,而凡是不能被证伪的命题都不是科学的命题,而任何科学命题都是偶然性的命题或者说是具有时、空限制的条件性命题。因为科学的命题不是建立在直接性即无条件存在即存在本身的基地之上,而是通过主体设定的理论概念的工具性棱镜,所呈现的事情本身的现象表象的间接性,而这个现象表象的间接性是漂浮在生活世界和事情本身的直接性之上的,间接性随时会因时、空条件的改变,被其他的间接性所排挤、所替代即被证伪。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7-8-10 23:17 标题: 朱刚:《作为交流的口头艺术实践──剑川白族石宝山歌会研究》
书名:作为交流的口头艺术实践——剑川白族石宝山歌会研究
作者:朱刚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3月1日
平装:317页
语种:简体中文
开本:16
ISBN:9787516157817
条形码:9787516157817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外文书名:Verbal Art as Communication:The Study on Shibaoshan Song-Fair of the Bai People in Jianchuan
丛书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学研究书系
内容简介:
《作为交流的口头艺术实践——剑川白族石宝山歌会研究》分为上编和下编。上编“理论研究”主要以当代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语言转向”为背景,在语言学、哲学、民俗学的学术史回溯中,深入解析了民俗学中的“演述”概念,进而指出:当代民俗学理论从“事象”到“事件”的转变,以及重视情景化语境中的语言使用,既符合人文学科以语言为中心进行理论求索的潮流,也是交流民族志理论所承接的民俗学研究范式的新发展。下编“田野阐释”在上编论证之问题意识的基础上,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化空间”概念,以白曲演述(文化表现形式)的交流行为中心,利用交流民族志的工作模型,阐释了石宝山歌会的文化功能—祈福禳灾、驱邪求雨、繁衍人口、整合社会。文后附有一定数量的白曲誊写文本、翻译以及田野日志。
作者简介:
朱刚,男,白族,1980年出生于云南大理,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主要从事民俗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口头传统、民族学等领域的研究,在《民族文学研究》、《民族艺术》、《民间文化论坛》、《民俗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与他人合著有《柯尔克孜族—新疆乌恰县库拉日克村吾依组调查》及《西方神话学读本》(合译)等成果。
目录:
绪论
一 研究的缘起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对象
四 研究过程
五 术语简释
上编 理论研究
第一章 石宝山歌会研究的学术史梳理
一 关于歌会的介绍性资料
二 歌会的历史文化探索
三 平行个案:以花儿研究为参考
四 其他理论著述
第二章 石宝山歌会研究的理论基础:语言转向
一 语言转向:20世纪人文学术的重大变革
二 赫尔德奠定的语言转向因子
三 语言转向与语言学的范式革命
四 民俗学的学术史反思
第三章 石宝山歌会研究的新视野:以演述为中心的方法
一 民俗学范式转换的历史轨迹
二 演述的概念演进:从乔姆斯基到海默斯
三 演述之解析:以鲍曼为中心的视野
四 以演述为中心的民俗学方法的理论前景
第四章 石宝山歌会研究的新视野:交流民族志
一 背景:言语研究的确立
二 言说民族志及基本观点
三 理论脉络:以20世纪70年代为中心
四 理论工具:言说模型
五 交流民族志对歌会研究的启发
下编 田野阐释
第五章 石宝山歌会的历史与地理环境
一 历史沿革及地理环境
二 历史文献中的石宝山
三 歌会的人文地理空间
四 歌会与历史上的古道贸易
第六章 石宝山歌会的地方性知识
一 民间传说中的歌会
二 歌会与农业生产
三 歌会的时间意义
四 歌会起源的批判视野
第七章 石宝山歌会的交流民族志解析
一 歌会的环境和场景
二 歌会的文化规范
三 白曲的文类解读
四 白曲的口头诗学反思
第八章 石宝山歌会的交流事件分析
一 事件分析一:以2006年的个案为例
二 事件分析二:以2008年的个案为例
三 事件分析三:以2012年的个案为例
四 启示:歌会研究的几个误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2008年现场对歌选录一
附录二 2008年现场对歌选录二
附录三 2008年现场对歌选录三
附录四 田野日志选
后记
封底推荐语:
本书以探讨发生在现代人文学术领域的范式转换为基本线索,在民俗学、语言学和哲学等多个学科的“边界作业”中交互检视,对“语言转向”这一关联域进行了细致的梳理,重新构建了“以演述为中心”的民俗学方法自20世纪下半叶以迄当今的学术史脉络,进而从“交流民族志”的理论模型找到了进入口头诗学的创造性张力。与此同时,作者基于长期跟踪白族石宝山歌会的田野研究,在民族志叙事阐释的基础上,力图创建一种新的民俗学解析框架——交流的诗学──由此为观察和研究“歌会”这一特定的文化空间,提炼出一种或可适用于诸多民族口头传统的理论阐释模型。
──朝戈金(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研究员)
该著的基本创获在于兼顾了民俗学理论反思与民族志个案研究的双重努力,从民俗学研究的学科互涉谱系探究文本与语境之间的方法论张力。一方面,在复杂而又广博的学术史脉络中剖析了现代民俗学理论演进的内在理路,特别是在“演述”这一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核心话语中扩展了民俗学与其他学科对话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通过分析石宝山歌会的文化空间和文化表达形式之间的互为抱合,以扎实的田野作业和细腻的文化解读,深入地刻写了这一民俗生活世界的观念表征与文化意涵。此外,作者也力图从田野研究走向理论建构:“交流的诗学”成为一个可资不断深拓的学术阐释空间,由此也为读者呈现了作者走近自身文化传统的民俗学实践路径。
──巴莫曲布嫫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研究员)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7-8-10 23:38 标题: 乌日古木勒:《柳田国男民间文学思想研究》
书名:柳田国男民间文学思想研究
作者:乌日古木勒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3月1日
包装:平装
页数:252页
开本:16
纸张:胶版纸
ISBN:9787516178010
丛书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学研究书系
主编:朝戈金
内容简介
柳田国男(1875—1962)是日本民俗学和民间文学学科的奠基人,也是卓越的文学家和思想家。民间文学思想是柳田国男民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奠定了日本民间文学学科的基础,而且对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的民间文学研究也产生过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该著主要探讨了柳田国男的民间文学研究思想和理论方法的特征及其对日本民俗学发展的重大贡献以及日本民俗学家们对柳田国男民间文学思想的继承和批评。本书是国内第一部比较系统地论述和评价柳田国男民间文学研究思想的专题著作,对中国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的理论研究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和理论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乌日古木勒,女,蒙古族,1965年生,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人,文学博士。1988年在内蒙古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获文学学士,1994年在中央民族大学获文学硕士,2004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系获文学博士。2000—2001年在日本岐阜圣德学园大学留学。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柳田国男民间文学思想研究和蒙古史诗研究。代表性学术专著有《蒙古突厥史诗人生仪礼原型》,代表性学术论文有《柳田国男与日本民俗分类》《柳田国男故事学理论述评》《柳田国男民俗学与重出立证法》《柳田国男与日本民间故事整理和分类法》《草原史诗与成年仪式》《(无手少女)故事研究》《冯梦龙与蒙古族民间故事》等。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日本民俗学界研究柳田国男民俗学思想述评
一 系统研究柳田国男民俗学思想的专著
二 研究柳田国男民俗学思想的论文
第二章 国内译介和研究柳田国男民俗学思想述评
一 国内译介柳田国男民俗学思想评述
二 国内研究柳田国男民俗学思想评述
第三章 柳田国男与日本民俗分类
一 柳田国男的三部民俗分类法
二 日本现代民俗学对柳田国男民俗分类法的批评、继承和发展
第四章 柳田国男民俗学与重出立证法
一 柳田民俗学的形成
二 柳田国男民俗学与历史研究方法
三 福田亚细男对柳田民俗学与历史研究方法的评述
第五章 柳田国男民间文学研究
一 柳田国男的神话研究
二 柳田国男对民间文学概念的界定
三 柳田国男故事学理论述评
四 柳田国男与日本民间故事分类法
五 柳田国男与日本民间故事搜集整理法
第六章 柳田国男与《桃太郎的诞生》
一 童话的起源
二 犬子故事
三 踵太郎(Akutotaroo)
四 海神少童
五 瓜子姬
六 各地区的《瓜子姬》故事
七 田螺富翁
八 邻居的寝太郎
九 画中女
结语
附录一 书库工作的准备
附录二 采集与分类
附录三 日本学者研究柳田国男民间文学民俗学思想论文目录
附录四 《民间传承论》概要
参考文献
后记
封底推荐
作为中国民俗学界第壹部系统梳理和阐述柳田国男民闷文学思想的著作,本书不仅为中国读者全面深入地认识柳田先生的学术贡献和学术观点提供了重要参考,对于我们进一步反思曾经在发轫阶段深受日本民俗学、尤其是柳田思想影响的中国民俗学学科本身的属性、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也具有不容忽视的参考价值。
——安德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本书作者通过对柳田国男著作原文的大量阅读,在综合参考中日两国民俗学界有关柳田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柳田国男民间文学思想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全书提供了许多以往国内学界不十分了解的重要观点和珍贵资料,全面阐述了柳田“一国民俗学”思想的具体内容及其形成背景,其把柳田国男视为思想家而不仅仅是民俗学者来观照的视角,尤其体现了作者的学术敏感。
——杨利慧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7-8-10 23:39 标题: 施爱东 整理:《作为实验的田野研究:中国现代民俗学的“科玄论战” 》
书名:作为实验的田野研究:中国现代民俗学的"科玄论战"
作者:施爱东 整理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4月
页数:264
印刷时间:2016-4-1
开本:16开
包装:平装
丛书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学研究书系
外文书名:Field Study as Experiment
ISBN: 9787516176665
内容简介
《作为实验的田野研究:中国现代民俗学的"科玄论战"》是一部围绕民俗学田野作业问题而展开的学术论争,论争焦点集中在“科学方法尤其是实验方法是否适用于人文研究”的问题。这是对20世纪20年代“科玄论战”中“科学究竟能否解决人生观”问题的一次历史呼应,论争从早年的科玄是否分家、科学是否万能的问题延伸到了人文学科的学术伦理与科学哲学的问题,科玄双方就此展开了激烈的论辩。这场主要局限于一批青年民俗学者的网络学术论战,其问题和意义却并不局限于民俗学科。
作者简介
施爱东,男,1968年生,理学学士,文学硕士、博士,先后任职于中山大学中文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工作站,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故事学、谣言学、民俗学学术史。代表性论著主要有《中国现代民俗学检讨》《倡立一门新学科:中国现代民俗学的鼓吹、经营与中落》《16—20世纪的龙政治与中国形象》等。
目录
上编 中国现代民俗学的“科玄论战”
两种文化:田野是“实验场”还是“我们生活本身”?(一)
两种文化:田野是“实验场”还是“我们生活本身”?(二)
两种文化:田野是“实验场”还是“我们生活本身”?(三)
网络论战花絮选录
中编 民间故事的实验研究
故事传播的实验报告及实验分析
民间故事的记忆与重构
——故事记忆的重复再现实验及其数据分析
状元杀和尚:一个陌生故事的四次演述
——从情节增加引起的主题变化
口头知识的不确定性
——以土城老人讲述的红色故事为例
规范传说
——民俗精英的文艺理论与实践
下编 田野研究中的科学与伦理
告别田野
——当代民俗学研究的权宜之策
民俗学学术伦理追问:谁给了我们窥探的权利?
——从个人田野研究的困惑谈起
田野突发事件与田野伦理
——以一次田野作业“奇遇”为个案
伤感的民俗学,或者如何成为一位民俗学者
田野研究的“五个在场”
——巴莫曲布嫫访谈录
代后记:一个技工与一群诗人的群殴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7-8-10 23:42 标题: 陈金文:《壮族民间信仰的传说学管窥》
书名:《壮族民间信仰的传说学管窥》
作者:陈金文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7月
页数:224
印刷时间:2016-7-29
开本:16开
包装:平装
丛书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学研究书系
外文书名:Folk beliefs among the Zhuang people: towards a perspective in studies of folk legend
ISBN: 9787516185278
内容简介
壮族民间有多种多样的信仰。譬如始祖神崇拜、蛙崇拜、铜鼓崇拜、莫一大王崇拜、娅汪信仰、龙母信仰、马援信仰与李将公信仰等。围绕着这些民间信仰,在壮族民众中流传着许多相关的传说。有某种民间信仰,往往就有与该信仰相应的许多传说在民间流传。信仰催生民间传说,传说强化民间信仰,二者互为因果。民间传说与民间信仰关系密切,它们是一对孪生兄弟。通过研究民间传说有可能了解和把握各种民间信仰的内涵或本质。陈金文著、朝戈金主编的《壮族民间信仰的传说学管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学研究书系》对与民间信仰相关的壮族民间传说进行了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前述民间信仰作深入透视、分析,力求把握其本质与内涵。
作者简介
陈金文,1963年生,山东鱼台人,法学博士,先后任职于山东省微山县第一中学、曲阜师范大学,现为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传说学。先后在《社会科学战线》《宗教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广西民族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3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研究课题5项,中日合作课题1项;主持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民间文学精品课程与教学团队建设;2008年被评为“广西高校优秀人才项目资助人选”。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趋势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第四节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壮族始祖神崇拜的传说学透视
第一节 壮族始祖神崇拜相关研究的学术小史
第二节 壮族始祖神崇拜与口承民俗
第三节 壮族始祖神崇拜与民间传说
第四节 敢壮山壮族始祖神崇拜恢复与重建过程中的传说创作
第五节 敢壮山壮族始祖神传说编写的方法与社会效应
小结
第二章 壮族蛙崇拜与民间传说
第一节 相关研究的学术小史
第二节 蛙崇拜文化概说
第三节 壮族蛙崇拜文化
第四节 壮族蛙崇拜与民间传说
第三章 壮族民间传说与铜鼓崇拜
第一节 相关研究的学术小史
第二节 壮族铜鼓文化概说
第三节 古代文献中的壮族地区铜鼓传说与民间信仰
第四节 现代口头资料中的壮族铜鼓传说与民间信仰
第五节 铜鼓信仰的淡化与铜鼓文化的保护
第四章 壮族民间传说与莫一大王崇拜
第一节 相关研究的学术小史
第二节 “莫一大王”传说的情节介绍与分析
第三节 莫一大王崇拜与壮族民间传说
第四节 余论
第五章 壮族娅汪信仰与民间传说
第一节 相关研究学术小史
第二节 壮族娅汪信仰与娅汪传说
第三节 壮族民间信仰中的另一位娅汪女神及其传说
第四节 余论
第六章 岭南地区龙母信仰与民间传说
第一节 岭南地区龙母信仰与传说研究概况
第二节 中华龙文化概述
第三节 岭南地区龙母信仰与传说
第四节 岭南地区龙母信仰的传说学管窥
第七章 马援信仰的传说学管窥
第一节 研究意义与相关学术小史
第二节 马援信仰的历史与现状
第三节 古代文献中的马援传说
第四节 现代文字资料与民间口头传承中的马援传说
第五节 民间传说与马援崇拜的本质、内涵
第六节 马援传说与伏波信仰文化重建
第八章 李将公信仰与民间传说
第一节 李将公信仰
第二节 李将公传说
第三节 从民间传说看李将公信仰
第四节 李将公信仰与德保地方社会文化
结语
附录 田野考察杂记
一 再访敢壮山
二 武鸣县罗波镇龙母信仰考察小记
三 寻找“莫一大王”
四 访横县伏波庙
五 德保访李将公
后记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7-8-10 23:44 标题: 王宪昭:《中国人类起源神话母题实例与索引》
书名:中国人类起源神话母题实例与索引
作者:王宪昭 著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10月30日
丛书名: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研究书系
丛书主编:朝戈金
平装: 1981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516190074
定价:398元
内容简介
王宪昭著的《中国人类起源神话母题实例与索引》是为了适应当今大数据背景下学术研究方法变革而进行的学术创新,基本依据是《中国神 话母题W编目》,在具体制作过程中又对原来的母题编 目作出新的修正和补充。本书列举的母题为《中国神话母题W编目》中划分的10大类型中的W2,本类母题 实例与索引共分为11个类型,4个母题层级,5000多个母题。
本书从2万余篇中国各民族神话中提取8000多个母题实例,对母题实例的表述包括母题编码、母题描 述、关联性母题提示、母题实例的描述,以及实例的 民族属性、流传地区、详细出处等多种信息。本书全面展示中国各民族人类起源与特征神话母题实例的研究成果,也是各民族人类起源神话研究中有资料集成性质的工具书。
作者简介
王宪昭,1966年生,山东聊城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古典文学硕士,民族文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各民族神话研究,在神话母题学方面着力较多。曾主持完成《中国少数民族口传文化母题研究》、《中国少数民族神话共性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6项,出版《中国民族神话母题研究》《中国少数民族人类起源神话研究》、《中国神话母题W编目》、《中国各民族创世神话基本母题索引》等12部著作,发表神话学学术论文80余篇。
目录
说明
凡例(简本)
凡例(详本)
基本母题检索目录
正文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7-8-10 23:46 标题: 刁统菊:《华北乡村社会姻亲关系研究》
书名:华北乡村社会姻亲关系研究》
作者:刁统菊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6月
页数:297页
印刷时间:2016-6-1
开本:16开
包装:平装
丛书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学研究书系
外文书名:Affinal Relationship and Rural Society: A Field Study in North China
ISBN: 7516181331, 9787516181331
内容简介
《华北乡村社会姻亲关系研究》关注的焦点是明显没有加以制度化的、而是仅仅在行为层面上得到习俗化的宗族外部的姻亲关系,并对姻亲关系的运行机制本身及其作用和意义给予充分的重视与估计,以加强对中国农村亲属制度的认识,进而增加对乡土社会结构的理解。围绕通婚圈、相关仪式活动、婚姻偿付机制、礼物交流、交往秩序、嫁女位置等多个方面,清晰、全面地展示了姻亲关系的复杂特征,深入论述了姻亲关系如何作为重要的建构力量构织乡村社会关系之网,进而揭示了乡土社会结构的多面性。
作者简介
刁统菊,1976年生,文学学士,法学(民俗学专业)硕士、博士,现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民俗学研究所副教授、《民俗研究》副主编、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民俗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民俗学基础理论研究、亲属制度研究、民间文献研究。代表性论文主要有《民俗学学术伦理追问:谁给了我们窥探的权利?》《土地拥有、流动与家庭的土著化》《娘家人还是婆家人:嫁女归属问题的民俗学研究》《离心力:姻亲关系之于家庭组织的一种影响》《吊簿:姻亲交往秩序的文化图像》等。
目录
导论
一亲属制度研究的另一路径:姻亲关系研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二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意义及其研究方法
三研究设计
第一章通婚圈:姻亲交往观念的空间投影
一物理距离:“远了香,近了殃”
二村落的社会位置与通婚
三通婚圈与象征的公共性
四通婚圈映射姻亲交往观念
第二章姻亲关系的仪式性表达(上)
一婚礼:婚姻缔结
二回门:从“女儿”到“亲戚”
三生育:姻亲关系的稳定与延续
第三章姻亲关系的仪式性表达(下)
一丧葬仪式:姻亲关系的展演与重组
二姻亲关系对不同仪式的参与范围与参与程度
三仪式:表达与维护社会结构的活动文本
第四章婚姻偿付制度:姻亲之间的礼物交流
一嫁妆与聘礼的多样性
二嫁妆来源及象征的多样性分析
三婚姻偿付制度的地方实践
第五章嫁女归属问题的民俗学研究
一亲属网络与性别建构
二从回娘家习俗看嫁女身份的转变
三娘家人还是婆家人?
第六章姻亲关系与家族组织
一多姓聚居与联姻关系——姻亲关系对杂姓村落的聚合作用
二离心力:姻亲关系之于家族组织的一种影响
三姻亲对家族组织的补充、调适和维护
第七章姻亲交往秩序
一姻亲称谓的有序性
二吊簿:姻亲交往秩序的文化图像
三“不对称的平衡性”:华北乡村联姻宗族之间的阶序性关系
结语反思汉族亲属制度的单系偏重性质
后记
封底推荐
《华北乡村社会姻亲关系研究》将姻亲关系视为乡村社会基本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了系统、扎实的探讨,在研究视角和研究深度上均有重要创新,增进了对中国乡村社会的内在结构及其演化的深刻理解,是当代乡村亲属制度研究的鲜活个案。作者依靠长期的民俗学学术训练和扎实的田野作业,在考察姻亲关系具体事例的过程中努力做到了局内入主位视角与研究者客位立场的相互支持、理解与参照;在观察个体婚姻生活史和具体人生仪礼时,注意将深入的系统观察与切片式的微观透视和透彻剖析相结合;在选取研究主题和田野作业范围时,力求做到根据具体对象选择调查范围,使得本研究显示出区域民俗志的意义和显著的学术史属性。这些对于当前民俗学的民俗志研究,具有方法上的启示意义。
——叶涛(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
姻亲关系不同于宗族制度的表现形式,没有较规范的规则和组织,在人类社会中却是一个很重要的存在。以往,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对姻亲关系有较多的关注和研究,但从民俗学立场对其中不可测度的关系进行颇为系统的考察分析,尚不多见,而本书就是其中的先行探索者。作者将民众的姻亲关系作为聚焦点,以深入的田野作业为基础,在直接观察和“细渎”民众生活的“文本”中,对联姻宗族之间的关系、互动的秩序进行认真的缕析。作者将严谨的理性思辨与形象生动的人情场景描写相互结合,在“父系社会”的宗族理念中,反思了姻亲关系的独特作用和力量。本书为民俗学切入姻亲制度的研究和姻亲在当今社会中的道德力量和文化力量的解析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同时也丰富了民俗学的人类学倾向的研究方法。
——陈勤建(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7-8-10 23:51 标题: 冯文开:《中国史诗学史论(1840-2010)》
书名:中国史诗学史论(1840-2010)
作者:冯文开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4月
页数:246
印刷时间:2016-4-1
开本:16开
包装:平装
丛书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学研究书系·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研究
外文书名:O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Epics Studies
ISBN:9787516176658
内容简介
《中国史诗学史论(1840-2010)》共七个章节,主要章节内容是:首章晚清至新文化运动前中国学者的史诗观念;第二章新文化运动至20世纪50年代前中国文学“史诗问题”的诸家论:鲁迅、胡适、闻一多及其他学者;第三章新文化运动至20世纪50年代前史诗与弹词、鼓词比较之种种:吴宓、郑振铎、陈寅恪及其他学者;第四章20世纪50年代后中国学者的国外史诗研究;第五章20世纪50年代后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研究格局形成和拓展;第六章中国史诗研究的新趋势与学术范式的转换;第七章19世纪后期至21世纪初期中国史诗学形成和发展的特点。
作者简介
冯文开,1974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俗学(含民间文学)博士。现为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口头传统与史诗学。发表论文《声音的再发现:〈捉季布传文〉的知识考古》《多重标识:史诗演述中歌手的身体语言》《19世纪后期至21世纪初中国史诗学与外来文化的影响》《西方文论语境中史诗观念和研究范式的演进与转换》《19世纪后期至21世纪初中国史诗学与研究者的知识构成之关系》等。
目录
导论
第一节中国史诗学术史的研究现状、价值及意义
第二节书写中国史诗学术史的思考
第三节西方文论语境中史诗观念和研究范式的演进与转换
第四节中国文论视野中的史诗与叙事诗的关系
第一章晚清至新文化运动前中国学者的史诗观念
第一节艾约瑟:“唐杜甫作诗关系国事谓之诗史,西国则真有诗史也。”
第二节梁启超:“数诗才而至词曲,则古代之屈、宋,岂让荷马、但丁?”
第三节王国维:“史诗”则“我国尚在幼稚之时代”
第四节章太炎:“韵文完备而后有笔语,史诗功善而后有舞诗”
第二章新文化运动至20世纪50年代前中国文学“史诗问题”的诸家论:鲁迅、胡适、闻一多及其他学者
第一节鲁迅:“终不闻有荟萃熔铸为巨制,如希腊史诗者”
第二节胡适:“故事诗(Epic)在中国起来的很迟”
第三节闻一多:“古本《五子之歌》或即史诗的残骸”
第四节陆侃如:“作者也许有意组织一个大规模的‘周的史诗’”
第三章新文化运动至20世纪50年代前史诗与弹词、鼓词比较之种种:吴宓、郑振铎、陈寅恪及其他学者
第一节吴宓:“以其大体精神及作成之法论之,弹词与荷马史诗极相类似”
第二节郑振铎:“弹词可真不能不算是中国的史诗”
第三节陈寅恪:就文体立论弹词与史诗“实未有差异”
第四节茅盾:“荷马的史诗”“跟我们的鼓词实在差不多”
第四章20世纪50年代后中国学者的国外史诗研究
第一节季羡林:《罗摩衍那》及其与中国文学之关系的研究
第二节黄宝生:《摩诃婆罗多》的翻译和史诗理论的探讨
第三节罗念生、王焕生、陈中梅等学者对荷马史诗的翻译与研究
第五章20世纪50年代后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研究格局形成和拓展
第一节钟敬文:南方史诗传统与中国史诗学建设
第二节降边嘉措、杨恩洪、王沂暖等学者的《格萨尔》研究
第三节仁钦道尔吉、陈岗龙、斯钦巴图等学者的蒙古英雄史诗研究
第四节郎樱、阿地里·居玛吐尔地等学者的《玛纳斯》研究
第五节陶阳、梁庭望、刘亚虎等学者的南方史诗研究
第六章中国史诗研究的新趋势与学术范式的转换
第一节巴·布林贝赫对蒙古英雄史诗诗学的建构
第二节“活形态”史诗观的确立与学术中心的转换
第三节朝戈金、尹虎彬、巴莫曲布嫫与其他学者的学术新范式及其影响
第七章19世纪后期至21世纪初期中国史诗学形成和发展的特点
第一节19世纪后期至21世纪初期中国史诗学术与政治变革
第二节19世纪后期至21世纪初期中国史诗学术与外来文化的影响
第三节19世纪后期到21世纪初期中国史诗学术与研究者的知识构成之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7-8-10 23:59 标题: 黄任远:《伊玛堪田野研究报告:对赫哲族歌手吴连贵的调查》
书名:伊玛堪田野研究报告:对赫哲族歌手吴连贵的调查
作者:黄任远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5月
页数:311
印刷时间:2016-5-1
开本:16开
包装:平装
丛书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学研究书系
ISBN:7516176508,9787516176504
内容提要
《伊玛堪田野研究报告:对赫哲族歌手吴连贵的调查》是作者在1975—1980年间,对伊玛堪歌手吴连贵长期田野采录调查所得大量的第壹手资料的基础上梳理研究而写成的,其中包括伊玛堪名称和形式、传承和价值研究;伊玛堪歌手吴连贵口述史的研究;伊玛堪情节模式、艺术形象和艺术特色的研究;伊玛堪传承和曲调的研究。另外附录有歌手吴连贵生平和其绝唱伊玛堪作品,供民俗学界专家学者和民俗文化爱好者研究和欣赏。
作者简介
黄任远,1947年出生,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结业,原任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现任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伊玛堪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中国民族文学学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萨满文化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研究。代表作有:《中国伊玛堪——赫哲绝唱》《通古斯——满语族神话研究》《赫哲那乃阿伊努原的宗教研究》《赫哲族萨满文化遗存调查》《赫哲族》《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英雄叙事诗·赫哲族卷》等,部分作品被译成英文、韩文、日文和俄文出版。
目录
绪论
一伊玛堪名称的含义和文学形式
二伊玛堪的主要特点和保护价值
三伊玛堪歌手的传承和社会传承
四伊玛堪的著名歌手和吴连贵的代表作品
第一章伊玛堪歌手吴连贵口述史
第一节童年渔猎生活的回忆
第二节向莫特额玛发学唱伊玛堪
第三节在三部落吞声哭的日子
第四节拨云见日放声唱的岁月
第五节为调查组吹《想情郎》曲
第六节“文化大革命”期间的难忘记忆
第七节为采录者讲述伊玛堪艺术的特点
第八节民间谚语和歇后语
第九节伊玛堪唱到了北京人民大会堂
第十节“要抓紧时间抢救伊玛堪!”
第二章吴连贵传承伊玛堪的情节模式
第一节关于英雄身世的模式及意义
第二节关于获取神通的模式及意义
第三节关于结拜兄弟的模式及意义
第四节关于比武求婚的模式及意义
第五节关于遇难获救的模式及意义
第六节关于徒手搏斗的模式及意义
第七节关于萨满祭神的模式及意义
第三章吴连贵传承伊玛堪的人物形象
第一节莫日根形象
第二节阔力形象
第三节神灵形象
第四节妖魔形象
第四章吴连贵传承伊玛堪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鲜明的民族性
第二节浓郁的地方性
第三节生动的艺术性
第五章吴连贵的伊玛堪传承人
第一节国家级伊玛堪传承人吴明新
第二节国家级伊玛堪传承人吴宝臣
第六章吴连贵传承说胡力内容和艺术特色研究
第一节说胡力的内容
第二节说胡力的艺术特色
结语
附录一吴连贵说唱的伊玛堪(国际音标本)
一希尔达鲁莫日根
二莫特格格富真
三土马温莫日根
四依勒嘎德都
五受气的富真
六哈特莫日根
七鳌花鱼德都
八库玛卡德都
九蛤蟆、耗子和四不像
附录二吴连贵传承的伊玛堪曲调
一吴连贵常用伊玛堪曲调
二吴连贵专用伊玛堪曲调
附录三吴连贵口述的说胡力(故事)
附录四吴连贵生平要事记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7-8-11 00:01 标题: 马昌仪:《魂兮归来——中国灵魂信仰考察》
书名:《魂兮归来——中国灵魂信仰考察》
作者:马昌仪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5月
页数:369
印刷时间:2017-5-1
开本:16开
包装:平装
丛书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学研究书系
外文书名: An investigation into soul beliefs in China
ISBN:7516192554, 9787516192559
内容简介
《魂兮归来:中国灵魂信仰考察》介绍灵魂信仰是人对自身以及周围世界的一种错误认识和幼稚经验的产物。灵魂信仰的许多古老的因子至今仍然保留在人的头脑之中,成为传统文化中相当稳定的组成部分。中国的魂魄学说带有鲜明的哲学思辨色彩,同时又有强烈的世俗特色,与鬼神崇拜、生死观念紧密相联。在上层文化中,形成了一整套以孝和道德伦理为核心,尊卑分明、长幼有序的礼俗制度;在下层文化中,制约着人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规范着人的行为。作者以考古、文献和田野资料为依据,从民俗学、人类学等视角对中国灵魂信仰观念和实践做了全面深入的梳理和考察,建构了中国灵魂信仰的理论体系。
作者简介
马昌仪,女,1936年出生。广州人。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著作有《古本山海经图说》《全像山海经图比较》《中国灵魂信仰》《鼠咬天开》《中国神话学文论选萃》《中国神话学百年文论选》等。
目录
绪论
第一章灵魂信仰概说
第一节食人之风与灵魂观念
第二节埋葬的出现与灵魂信仰
第三节泰勒的万物有灵学说
第四节希腊和中国哲人的灵魂阶梯学说
第二章中国古代的魂魄学说
第一节魂魄是气
第二节魂魄与形神的二元结构
第三节魂魄相离与魂魄相即
第四节盘古化身:人身魂魄返归大宇宙
第五节道家的人身诸神观念
第三章民间信仰中的灵魂世界(上)
第一节万物有灵
第二节灵魂与梦(上)
第三节灵魂与梦(下)
第四节灵魂与影子
第四章民间信仰中的灵魂世界(下)
第一节可离的灵魂
第二节鸟形的灵魂及其进出口
第三节两个世界的沟通者
第四节寄魂信仰
第五节三魂七魄与多魂信仰
第五章招魂
第一节为生者招魂
第二节为死者招魂
第三节为动植物等招魂
第四节招魂工具
第五节招魂的文化史意义
第六章湘西土家族梯玛文化与灵魂信仰考察
第一节巴文化遗存:灵图、魂舟、魂瓶
第二节魂魄化虎——化归图腾祖先
第三节土家梯玛“度生不度死”的生灵观
第四节向祖灵祈福、祈求子孙兴旺的墓葬老鼠嫁女石刻
(附录)土家族巫师——梯玛(调查报告)
第七章原始返租:哈尼族亡魂返祖观透视
第一节人死到哪里去——回到祖先的地方
第二节什么人有资格返祖?
第三节送魂返祖的丧葬仪式
第四节亡灵返祖路线是民族历史迁徙的一种再现
第五节二分世界——生死有别、人鬼异域
第六节多神与祖灵信仰
第八章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与灵魂信仰
第一节可离的灵魂与两个世界的观念
第二节握血降生与寄魂信仰
第三节从灵魂信仰的视角看梦授传承
第九章西藏:一个当代的灵魂王国
第一节迎请转世灵童
第二节为活人灵魂开窍的盛典
第三节为亡魂出窍的仪式
第四节一个老僧在法师指引下从尘世进入灵界的过程
第五节极乐世界在何方?
第六节护送灵魂往极乐世界的天葬
第七节灵魂升天与神鹰崇拜
第八节葬式与灵魂观
第九节守墓人制度与人魂中介
第十节一个当代的灵魂王国
第十章魂瓶——灵魂世界的象征
第一节魂瓶的名称
第二节考古出土的魂瓶
第三节近现代的魂瓶遗俗
第四节魂瓶探源
第五节壶形宇宙——寻找生命家园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7-8-27 07:54 标题: 杨恩洪:《民间诗神——格萨尔艺人研究(增订本)》
民间诗神——格萨尔艺人研究(增订本)
作者:杨恩洪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7月28日
外文书名:Singer and Storyteller in Gesar Epic Tradition: A Follow-up Study
丛书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学研究书系
装帧:平装
页数:336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16
ISBN:9787520306270
内容简介
作者杨恩洪持续30年对史诗《格萨尔王传》流传地区的田野调查,见证了其间这一史诗口头传统发展与变化的历程。该书对史诗传承人一一民间说唱艺人进行了系统地概括、梳理与分类,对艺人的社会地位与贡献、说唱内容与形式、说唱艺人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文盲艺人记忆保存史诗的奥秘以及口头说唱与书面文本之间的关系等进行了细致的论述。同时,作者还关注了21世纪初我国涌现的一批年轻的藏族艺人,分析了他们产生的独特的文化与时代背景,并探讨了格萨尔口头传统延续与发展的趋势。
本书记录了作者对24位藏族、蒙古族、土族艺人的访谈资料,展现了20世纪史诗《格萨尔王传》在我国流传的真实图景。如今老一辈艺人已相继辞世,书中田野调查所得的资料就更显得弥足珍贵。
编辑推荐
该著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主要论述了史诗的说唱艺术,分别对艺人和说唱、内容与形式、神授与传承、观念与情节、唱本与表演、延续与发展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尤其是对年轻一代艺人的出现及格萨尔史诗传统的发展、演变和新趋向的讨论,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下编主要是艺人传记以及作者的田野笔记。在刚刚过去的20年里,作者对老一辈艺人的跟踪调查一直没有中断,还为每位艺人传做了附记,以呈现这些艺人的人生轨迹和艺术成就,也为这些“民间诗神”的史诗演述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
作者简介
杨恩洪,1967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现中央民族大学)语言文学系藏语文专业。毕业后赴西藏那曲工作。1980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曾任藏族文学研究室主任、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学术研究方向为藏族文学与文化,涉及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及其说唱艺人研究、藏族妇女口述历史研究等方面。已出版学术专著《民间诗神——格萨尔艺人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史诗格萨尔》、《藏族妇女口述历史》、《蒙藏关系史大系——文化卷》(合著)、《蒙藏文化关系史话》(合著)、《人在旅途——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说唱艺人寻访散记》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调研报告等百余篇。
目录
上编 史诗说唱艺术论
第一章 艺人的地位与贡献
第一节 国之瑰宝
第二节 史诗《格萨尔》现象
第三节 艺人的贡献
第四节 艺人的地位
第二章 说唱内容及形式
第一节 他们讲述着同一个故事
第二节 《格萨尔》的部数与顺序
第三节 形式、语言与曲调
第四节 环境、仪式与道具
第五节 史诗说唱的戏剧化倾向
第三章 艺人的分布与类型
第一节 艺人的分布
第二节 异曲同工的各族艺人
第三节 藏族说唱艺人类型辨析
第四章 梦幻与说唱
第一节 神授史诗释疑
第二节 记忆故事的奧秘
第三节 艺人产生的条件
第五章 传统观念的折光
第一节 《格萨尔》产生的宗教背景
第二节 原始本教观念对《格萨尔》的影响
第三节 《格萨尔》说唱仪式与本教
第六章 说唱与本子、整理与再现
第一节 艺术生产的萌动
第二节 整理者的历史功绩
第三节 说唱艺术的科学再现
第七章 21世纪年轻艺人调查概况
第一节 再次调查的缘起
第二节 年轻一代艺人概况
第三节 年轻艺人演述史诗特点
第八章 格萨尔口头传统的延续与发展
第一节 传统的继承与创新
第二节 格萨尔传播转向城镇化
第三节 独特的时代及社会文化背景孕育了新一代艺人
第四节 格萨尔口头传统发展的新趋势
下编 艺人传与寻访散记
雪域青松:记著名说唱家扎巴
他们出自同一片沃土
兼巫师与艺人于一身的阿达尔
他从唐古拉山来
堪称语言大师的说唱家桑珠
浪迹高原的艺人玉珠
昔日的民间艺人,今日的教授
年轻的掘藏艺人格日坚参
说唱艺人世家格桑多吉父子传
一个罕见的铜镜圆光者
果洛州活佛艺人昂日
藏北巴青说唱艺人次旺俊美
最年轻的神授艺人次仁占堆
辛巴的后代
从乞丐艺人到县人大主任
一位书写艺人的今昔
(格萨尔)抄本世家
名门贵族之女卓玛拉措
蒙古族说唱家琶杰
蒙古族说唱家参布拉.敖日布
枪手喇嘛土族艺人寻访记
土族艺人贡布
土族(格萨尔)说唱艺人王永福
后记
再版后记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