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清华大学李强教授:在民俗学划归社会学一级学科后。。。 [打印本页]

作者: Robot    时间: 2011-4-5 08:05     标题: 清华大学李强教授:在民俗学划归社会学一级学科后。。。

大学的根本是培养学生

求是理论网  时间:2011年03月30日 09时28分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强  


  十年前,钟敬文先生在世时,曾委托他的弟子和助手董晓萍教授来找我,让我参加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专业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评审工作。当时钟先生特别问,如果民俗学划归社会学,这个学科怎么发展?我当时的想法是,钟先生那么大名气,让我来,我就是来学习学习的。

  现在民俗学培养了很多人才,社会学也培养了很多人才,两个学科的发展都很快,其实这两个学科是有密切关系的。没有民俗学,社会学的文化研究很难深入。没有社会学,民俗学的社会功能也将受到限制。如果两者结合,再加上改革开放后恢复发展的人类学、民族学、人口学,还有在我们国家底蕴深厚的历史学,这两个学科的合作是有条件的,也有新的拓展空间。

  在民俗学划归社会学一级学科后,两个学科合作培养一些高层人才,是一项切实可行、又有长远意义的工作。近十年来,清华社会学系和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国家重点学科之间,开展两校、两学科之间的合作建设,比较集中的工作,就是联合培养博士生。我认为,现代大学尽管有很多功能,但是,最根本的功能,还是培养学生。

  我们从信念上来说,就是踏踏实实地培养出人才。什么是人才?这里暂不讲“治国精英”、“国家栋梁”等大道理,但从我们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上来讲,现代高校所培养的博士生人才,应该有几个特点:第一、实事求是,第二、有本领,第三、有志向,第四、有道德,后两条也是非常核心的要求。

  当然,社会学和民俗学两个专业联合培养出来的博士生,还会要求有一些具体的专业理论和方法技能,但这四条是基本的。

  近年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国家的综合实力明显提高了,又有13亿人口,好像什么都不缺了。但现在的问题是,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相对来说,素质有差距,水平没上去。你到发达国家看一看,管理得井井有条。有的也是相对人口较多的国家,但管理水平和人口素质是要高一截的。我们两校、两专业联合培养博士生,就是要培养这种能够从事高水平国家社会文化建设的有用人才。

  在清华大学的建筑学院有一位老先生,叫吴良镛,他很注重不同学科的合作。吴先生是两院院士,最近获得了国家颁发的陈嘉庚科学奖。近几年我们跟吴先生的合作也是比较多的。吴先生认为,建筑学不能光培养会画图、会盖房子的人。建筑学的目标不止于此。建筑的含义,首先是人居环境。高校要培养出尊重环境、关爱社会、关心民生的建筑学家。我们与吴先生的合作,与北师大的合作,在总体目标上是一致的。

  (作者: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
作者: Robot    时间: 2011-4-5 08:05

原来是这样?!!!
作者: 蜜三刀    时间: 2011-4-5 17:21

原来是这样?!!!
作者: 笛威辛亢    时间: 2011-4-5 20:13

原来是这样?!!!
作者: 大高    时间: 2011-4-5 20:40

搜内阁似嘚!!!
作者: 竹林遗风    时间: 2011-4-5 20:52

跟着社会学混倒也无妨,只是社会学自己还没地位,学科大类还要划到法学里。这就悲催了!


另:有老师主张民俗学的社会学化,有老师批评民俗学的人类学化,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研究是真正的民俗学呢?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1-4-5 22:20     标题: 转述:

既然如此,清华大学为什么不自己发展民俗学呢?这是令人奇怪的事情。
还有,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也是没有民俗学的。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在北京,民俗学学科是很边缘的。
希望李强先生带头,让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有民俗学的空间。
作者: 木兰山人    时间: 2011-4-5 22:29

中国人大没有民俗学?我在网上还下载有中国人大的民俗学真题
作者: collector    时间: 2011-4-6 00:20     标题: 回复 7# 的帖子

俺来来“转述”一个看法:

社会学的大牌教授如李强先生、郑杭生先生,成天“裹挟”着民俗学大谈社会学的江山,却从来不为民俗学做些有益的事儿,至少每年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中,他们在社会学选题和评审中应该都有充分的话语权,但为什么多年来指南中就从来不见任何民俗学的选题涅?!!!

这是一个问题。

“没有民俗学,社会学的文化研究很难深入。没有社会学,民俗学的社会功能也将受到限制。如果两者结合,再加上改革开放后恢复发展的人类学、民族学、人口学,还有在我们国家底蕴深厚的历史学,这两个学科的合作是有条件的,也有新的拓展空间。”

如果真地希望民俗学与社会学共同发展,就应该多少给民俗学一些空间,那就“从自己做起”吧。。。

[ 本帖最后由 collector 于 2011-4-6 00:21 编辑 ]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1-4-6 00:43     标题: 回复 9# 的帖子

是的,领养的孩子能得到多少母爱?

一次民俗文化的学术会议上,某社会学院院长作为领导代表学院讲话:“我也是一个俗人,所以来参加这样一个俗文化的会议,很高兴!既然我们都很俗,那大家一定吃好喝好!”

以前我们说民间文化遭到“不明真相”的学科的误解,而事实是我们的上级学科,社会学的专家学者们都还没真正了解什么是民俗,作为下面的二级学科,谈何发展?

只能建议国务院以后再修改学科归属问题时要考虑哪些二级学科是一级学科亲生的,哪些是领养的,如果没那么多精力,领养的孩子养不活,干脆让它独自去打拼好了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1-4-6 11:42

民俗学只能自我拯救。
团结起来到明天!
作者: 孟令法    时间: 2011-4-6 15:05

只有民俗学的同仁们团结在一起,不要整天干些不着边的东西,想想钟敬文先生为了民俗学的今天,他付出了多少,而我们怎能不接着老人家的臂膀再向上攀爬。所以,民俗学的明天一定要是我们自己才能拯救我们自己。
作者: 瑶族小妹    时间: 2011-4-6 23:46

亲生的,领养的。。好像总是不那么好相处的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