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铭铭 来源:西北民族研究 发布时间:2011年3月27日
民族志研究
一提到人类学或民族学,我们不能不提到民族志。欧美民族学家曾将自己的研究分为两个层次———民族志与民族学。民族志是基础,民族学是“上层建筑”,前者重实证,后者重比较分析。在人类学这个学科名称取得支配地位之后,学科研究的层次区分也随之产生了变化,此时,出现了可谓是“三层次说”的观点。此说出现后,人类学不再简单基于民族志来进行比较研究,在多数情况下,它开始由重实证的民族志、重比较的民族学及重理论概括的人类学三层次构成。文献、学术史与形象史
西方的现代人类学派,多不重历史文献,这是因为它的研究对象,多数为所谓的“无文字社会”。政治经济学在民族关系分析中的运用
对于民族地区的族间关系研究,我有一点感想,即,政治经济学派的人类学观对于我们的分析是有用的。这个学派与马克思主义关系最为密切,但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了新的开拓。例如,在世界政治经济关系的分析上,这个学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我们指出,现代人类学出现之前,被人类学家研究的种种“对象”(主要是“原始人”与“古史社会”),早已与其他“对象”产生过密切交往关系,且这些关系,是不平等的。这些关系到了近代产生了变化。随着欧洲中心的近代世界体系的出现,人类学“对象”都被纳入到一个中心———半边缘———边缘的政治经济等级秩序中来了。这个学派过于悲观地看待人类的未来,相信,民族与文明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将成为一个世界制度。我认为,尽管这个学派存在这个问题,但它对于我们思考国内民族关系问题是有重要启发的。从族群性到“由不同文化构成的文化”
中国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问题与文化问题,已引起海内外人类学界的高度重视。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国内一般想当然地看待“被识别的民族”,对之没有反思;而在国外,则出现了相反的意见,不少人类学家认为,在“民间”存在着某些不同于“民族”的“族群性”,这种身份的认识是老百姓自己的,往往与人为的、政治的“民族”形成反差或相互抵牾的关系。国外另外一些学者,则侧重“民族”的人为性、政治性的揭示。关于“族群”,既有人类学已提出原生论、建构论、工具论的解释。侧重批判“民族”概念的学者,多结合建构论和工具论来反思这个概念。比较宗教-政治学、城镇史、人物史
与历史学不同,人类学是一门关注现实的学科;而不同的人类学家,研究现实的方法又有不同。在我看来,人类学既不是对现实的“浅描”,又不是与现实无关的历史研究,人类学要实现对于现实的“浓描”,有必要赋予现实一定的历史深度,却也有必要将历史视作与现实有关的“记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走访民族地区,我发现,虽则汉人地区的学者老是宣扬自己的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但相较于汉人地区,民族地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色彩,还是要浓厚得多。这是不是说明,生活在民族地区的人就是比生活在非民族地区的人“自然”?对于这个问题,我的态度是双重的。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