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馬山民歌調查日志
[打印本页]
作者:
暮蝉
时间:
2011-3-22 13:12
标题:
馬山民歌調查日志
開心的一天
今天大家都起得比 較早,熱情高昂開始到馬山村裏去采訪、調查。我們小組有陳娟、魯拉和我三人。我們A、B兩組分頭行動,我們是B組,然後就朝各自的目的地出發。
我們一出宿舍門便往南邊走,一路上說說笑笑的,輕松讨論各類問題,大家心情愉悅。路兩旁是農田,種滿了水稻、棉花、柚子等農作物。陣陣清風送來縷縷清香,那是鄉村獨有的味道。久違的氣息,讓我們想起家鄉熟悉親切的一幕幕。大家不由自主地聊起了各自的家鄉和過去有趣的生活。魯拉說他以前喜歡釣魚,但是僅釣到過一條魚。娟子也釣到過一條比較大的魚,不過是在自家塘裏釣的,最後被她哥哥放回魚塘裏了,說是讓它再長大一點。我呢,是最慘的一個,喜歡釣魚捉魚,但是在江裏就是釣不到半條魚,真的隻有望洋興歎了!
走了一會,我們看到一位拿着鍬和一個小籃子似的竹筐的老農朝我們的方向走來。我和娟子連忙小跑過去,“大伯,您好!請問您 聽說過馬山民歌嗎?”“馬山民歌啊,聽過啊,我們這裏就是馬山民歌的主要發源地呀!”大伯很高興地答道。“您對馬山民歌了解多嗎?會不會長一些馬山民歌?”我們接着問道。大伯邊走邊說“我對馬山民歌隻了解一點點,不怎麽會唱,你們到那邊有一根很粗的電線杆的地方,那裏有很多傳唱馬山民歌的人,”大伯指着農田另一邊比較遠的地方,“你們來的路上有一條很大的電杆,電杆處有兩個路口你們從其中的一條來到這裏,現在你們得往回走,再從另一個路口就能走到那邊那個地方,到那裏你們在可以問那裏的人,很容易就知道了。”我們三個連聲道謝後趕忙往回走,興奮與激動充溢着全身心。我們回到岔路口踏上了另一條路,娟子像一雀躍的小鳥,一路上歡聲笑語不斷,還時不時的數落着魯拉的“不是”。她開玩笑說魯拉這個安全人員讓我們疑惑----到底是他保護我們還是我們在保護他。還說回來要參他一本:明明是負責大家的水,結果卻是我們倆喝一小瓶水,他一個人喝一大瓶水。魯拉樂着道:“是的。”可憐的孩子被捉弄了,還樂意無窮。
行程繼續,我們接着問了幾戶人家片找到民歌傳承人馮俊清和張述香夫婦。我們剛到家的時候張伯伯還沒有回家,隻有張阿姨和小孫子在家,阿姨非常熱情的招待我們還很樂意給我們介紹馬山民歌。張阿姨講了很多相關信息,她說馬蘭村是由三個村合并的,現在範圍很大,以前叫馬山村,現在叫馬蘭村。我們還了解到,今年重陽節期間馬山鎮上會有一個“馬山民歌文藝比賽”,是一個非常盛大的活動,倒是會聚集馬山很多精通民歌的人士,場面一定會很壯觀。十幾分鍾後風伯伯回來了他一放下農具便坐下來和我們一起聊他們學唱馬山民歌的經曆。他說他和阿姨是土生土長的媽閃人,六幾年上小學的時候就非常喜歡唱歌那時候流行革命現代劇,那時候馬山民歌也唱得很好,不過後來由于各種原因,唱的人越來越少了。這兩年因爲非物質文化遺産受到國家重視,馬山民歌便再次興盛。
我們還了解到,馬山民歌主要是在田裏耕作時吟唱,那時十幾歲的小孩都會唱,邊插秧邊唱歌把疲憊驅走,精神自然而然得救好起來了。。紅白事也少不了打腰鼓,他們是12女3男組成的一個腰鼓隊。過年時喇叭調,五大調都唱。
馮伯伯六六年便參加演唱馬山民歌,中央七台前些時間還對他進行過采訪,馮伯伯是《走遍中國》裏的一個主人公,是馬山民歌的傳承者。09年春晚上,他演唱了《喇叭聲聲走鄉音》他現在“會拉會打會吹”拉二胡,打腰鼓,吹笛子,真的是多才多藝。他還寫曲子,如《馬山是個好地方》,《誰不誇咱馬山美》等等。他和湯斌老師合作,配合得相當好。湯斌老師對詞進行改編,他作曲,在這樣的合作下一首獨具馬山特色的曲子很快就譜成了。馮伯伯還給我們唱了好幾曲。《幸福不忘毛主席》《馬山是個好地方》《月亮歌》……在唱的過程中,他夫人也配合唱,相當默契,真的是難得的志趣相投的一對。
從他們簡陋的房舍可以看出他們生活的艱辛,但他們很樂觀,說生活還不錯。他們的收入主要來源于耕作的作物。他們經常去參加一些大型表演,從來沒得到過文化館的補助,但積極性依然很高,他們自由組合起來,自己出資買或者自制衣物。隻要上面有節目,一聯系他們就立刻動起來準備。有時車來了田裏,他們想都沒想便馬上回家,洗手腳換衣服,便跟着車走了,對民歌演唱,他們永遠都是那麽積極主動,從來沒有抱怨過,即便沒有報酬,還是那麽樂于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想馬上民歌得以流傳下來并且再次興起是離不開他們點滴努力和貢獻滴
------林
偶来做下搬运工,文章来源,海上风民间文化论坛
链接:
http://www.seawn.cn/frame.php?fr ... forum-207-1.html%3F
作者:
张润平
时间:
2011-3-22 15:46
好啊!我们的暮蝉行动了。
作者:
暮蝉
时间:
2011-3-22 21:35
标题:
回复 2# 的帖子
还要请张老师多指点呢!
偶觉得偶获取资料的渠道相当狭窄,不知如何拓宽一点?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