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根系河洛的马来西亚血缘性组织 [打印本页]

作者: 同类声响    时间: 2011-3-14 11:04     标题: 根系河洛的马来西亚血缘性组织

缘起:
  河洛文化是华夏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河洛文化时,不能忽略姓氏文化。姓氏文化最大的特色是对“根文化”的探讨。
  从1989年洛阳海外联谊会发起,在中秋节召开了“根在河洛国际学术研讨会”之后,国内和海外学术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东南亚的华文报章和媒体都纷纷以海外华人“根在河洛”的课题作了详尽的报导。
  马来西亚的血缘性组织也深受影响,积极组团前往洛阳寻根问祖。马来西亚的舜裔宗亲会就曾经参加了在濮阳市举办的一项“帝舜故里揭碑仪式”。2005年在濮阳所召开的世界张氏宗亲联谊会上,马来西亚的张氏宗亲会也没有缺席。
  显然,通过姓氏文化研究的交流,已成功的促进了海外华人的寻根热潮。使海外华人对河洛文化的内涵与发展增加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马来西亚的华人中,很多是具有相同血缘关系的宗亲。为求生存,他们充分体会到:必须互助团结、才能增进力量。于是,他们早在移民时代,便已陆续创立了众多的血缘性组织。到目前为止,马来西亚的血缘性组织,也就是宗亲会数目之众已被誉为世界血缘性组织之冠。
  移民文化:
  马来西亚华人大多数来自闽,粤、桂等沿海省份。其中较大量的移民是在宋、元、明、清时代。宋朝为蒙古人所败之后,陆秀夫负帝昺投海,局势动荡不安。官民为逃避战乱,纷纷南渡至东南亚各地。
  公元1292年,元朝派军远征爪哇和越南时,留下了很多的逃兵散卒定居当地。
  公元1405年,明朝郑和下西洋到马六甲三保山时,也留下很多人员落户该地。其中还包括传说中的汉丽宝公主和她的卫士们。
  公元1840年,清朝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之乱后,逃避战乱的移民亦大量增加。
  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辽、吉。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号召群众抗日救国。全国学生请愿抗日,局势动荡不安。加上是年长江流域发生大水灾,灾民人数多达一亿人。导致一些沿海省份的农民又萌起往海外求生和发展的热潮
  除战乱及天灾人祸之外,农村经济破产、人民生活困苦,也造成大量中国沿海省份的人民纷纷买棹到东南亚各国开创新天地。
  19世纪后初期,英国殖民地政府为开辟马来西亚的锡矿场与橡胶园,需求大量的廉价劳工,造成大量俗称“卖猪仔”的情况出现。很多中国沿海省份的农民被欺骗、诱拐、掳掠至南洋各地,作为从事开荒的人力资源。大多数的“猪仔”在契约期满后,都愿意选择留下从事一些小本生意。及至稍有积蓄及生意扩大之后,便回乡携带亲友南来协助经营。
  由于初期创业者所从事的行业具有一定的规模,随后而至的亲友也在协助创业者的情况下,从事相同的行业。比如:闽南人多数从事橡胶业;广府人多数从事酒楼业;客家人多数从事锡矿业;潮州人多数从事米粮业;海南人多数从事餐饮及旅店业。
  由于各行业的规模及收入参差不齐以及人数众寡有别,形成各籍人民之间产生隔膜及排挤。故为求自保及加强团结,血缘性组织及地缘性组织便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成立。
  血缘性组织成立的宗旨
  最早在马来西亚成立的血缘性组织是在1825年由黄姓人氏所创立的“马六甲江夏黄氏宗祠”。接着是邱姓人氏于1835年在槟城所创立的槟城龙山邱公司。这两间超过二百多年历史的华人血缘性组织目前仍存在,尤其是槟城的邱公司更荣获联合国文化遗产修复奖,也成为马来西亚旅游景点之一。
  华人成立血缘性组织的目的,除了为加强团结、守望相助,也负有照顾南来宗亲的衣、食、住、行,以及为新来的移民寻找工作的责任。
  部分的宗亲组织在会所中还安置始祖的灵位以作为膜拜祭祀的对象。始祖的来源及故事一代一代传诵着,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中饮水思源及认祖归宗的美德。
  宗亲组织在联络感情、崇尚礼教、敦宗睦族及关心子女教育方面都做了不小的贡献。我们从各地宗亲会的成立宗旨中就可以举出例证。比如:马六甲戴氏宗亲会的成立宗旨是:“祭祀祖先、崇尚礼教、联络感情和敦宗睦族”;太平霹雳郭氏汾阳堂的成立宗旨是:“联络宗亲感情、为宗亲谋福利,为宗亲权益做贡献”;雪隆叶氏宗祠的成立宗旨是:“(一)奉祀列祖神主、资宗亲祭祀、俾他乡客子、知己身之所出、不致贻数典忘祖之嫌;(二)举行春秋两祭、籍以联络宗亲、使知尊亲敬老之义,进而彼此之间互通有无、调解甘苦、斟酌得失、明征存亡、庶几身客异乡、犹居梓里;(三)组织可招待远来宗亲、方便庆吊大事、筹办社会福利、调停或有纠纷”;砂拉越陇西公会的成立宗旨是:“联络及促进彭、董、李三姓的宗亲情谊;增进宗亲福利及以本会名誉参与农工商投资;赞助社会慈善公益;推动文化教育事业;每年清明节时,会同宗亲前往彭、董、李三姓的祖先坟前举行祭拜,以崇祖德”。
  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马来西亚光复。随之而后所成立的宗亲会宗旨已超出祭祀祖先及敦宗睦族的框框,视野拓宽、朝向一个更大的理想方向。1948年成立的雪隆李氏宗亲会的宗旨为:“(一)促进会员之间的友好关系与谅解;(二)促进会员之间的经济、文化、教育及福利事业;(三)联络与本会宗旨类似的团体以达致上述目标”;1988年成立的北霹雳洪氏敦煌堂的宗旨是:“(一)祭祀洪氏祖先牌位;(二)联络族亲感情,促进合作;(三)关注族亲福利,发挥互助精神;(四)协助社会公益、慈善及文教事业;(五)促进各族群亲善团结”;同年成立的马来西亚陈氏宗亲会宗旨是:“团结宗亲、联络感情、共谋福利、促进社会繁荣、各族亲善、公平、效忠国家;设立助学、奖学、贷学基金;推动各项健康文娱活动”。其成立宗旨蕴涵了促进社会繁荣、各族亲善、和效忠国家的理念。
  显然,北霹雳洪氏敦煌堂的成立宗旨进一步促进了马来西亚各民族的亲善团结。从过去那种“纵向深植”的“山头主义”发展至“横向沟通”的“博爱主义”。人们高瞻远瞩的目标和坦荡宽阔的胸襟使血缘性组织比二战前更加壮大、更加成熟。
  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的通畅和科技的发达,马来西亚的华人社会也重新调整步伐,与时俱进。把一向扮演小团结角色的血缘性组织,推广至大团结的境界。这不失是血缘性组织在大气候变化中适者生存之道。
  血缘性组织的命名及类型
  马来西亚华人由1825年开始成立血缘性组织的是马六甲黄姓人士所创立的“马六甲江夏黄氏宗祠”。之后,各姓氏人士也不落黄姓人士之后,纷纷创立各自的宗祠及宗亲会。其中以宗祠命名的就有如下的例子:
  吉玻江夏堂宗祠、吉玻苏许连宗祠、吉玻辛柯蔡宗祠、槟城济阳堂宗祠、槟城庐山堂苏连宗祠、威省北海江夏堂黄氏宗祠、霹雳州李氏宗祠、马六甲客家颍川堂陈氏宗祠、马六甲颍川堂陈氏宗祠、麻属六桂堂宗祠、麻坡西河堂宗祠、、、、、、等等。
  宗祠通常也指祖庙、家庙或祠堂。过去能够兴建家祠的多为地方的望族、或是有科举登榜的秀才、举人、进士,甚至是解元、会元、状元等。宗祠的兴建不只代表光宗耀祖,也代表子孙得祖上庇佑,才有优秀的人才。对拥有宗祠的阳世子孙而言,祠堂内安奉的祖先称为家神。阳氏子孙祭祖的礼式,与礼拜神明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宗祠常择吉奉祀,进行标准的祭典礼仪。
  各姓祠堂因其建庙安祖的渊源各有不同,所以尚须遵照祖训遗风行事。阳居后代子孙各自以不忘本的诚心,保有其各自慎终追远的礼仪。外姓之人若遇其典,亦以礼观之。
  因此,以宗祠命名的地缘性组织基本上是以祭祀祖先神明为主。
  十八世纪初期,一般的华人会馆组织都以“公司”命名,如:仁和公司(嘉应会馆)、惠群公司(吉隆坡惠州会馆)、仁胜公司(槟城增龙会馆),血缘性组织中以“公司”命名的有槟榔屿龙山堂邱公司。
  1869年英国殖民地政府鉴于华人社团多拥有黑社会的色彩,便颁布“危险团体抑制法令”,规定所有被认为不危险的团体须向社团注册官注册及呈报团体的详情。
  1890年英国殖民地政府又实施一项社团法令,规定只有向政府当局注册的组织才属合法团体。从此,华人的乡团组织便跨进了一个新的阶段。原有以“公司”命名的华人乡团为避免被误为“黑社会组织”,便不约而同地把“公司”的称号易名为“会馆”。
  以姓氏为主的组织除以宗祠命名之外,也有以各自的堂号命名。如:吉玻王氏太原堂、吉玻陈氏颍川堂、北海威省颍川堂、北马倪氏千乘堂、北马宝树堂、北马六桂堂、北马龙山堂、槟城林氏双桂堂、槟城马氏扶风堂、大山脚洪氏敦煌堂、鼎美胡氏敦睦堂等。
  马来文中称黑社会为:“KongsiGelap”(意指黑公司),与“公司”的称号有关。为免受误会,除槟城外,马来西亚各州的华人血缘及地缘性组织就不再以“公司”命名。如今的“公司”一般乃指商场中以公共股份成立的商业团体,与早期华人组织中的公司完全有别。
  马来西亚华人血缘性组织的命名始终与河洛文化或中原文化中之姓氏郡号或堂号保持着密切关系,甚至一直都在承传着与河洛文化的延续性。郡最早出现于始用郡县制度的秦皇朝。郡望原指某郡内的豪门大族,后来指某一姓氏发迹、兴旺的地方。堂号是某一个或某些姓氏的特殊标识,它与各姓氏的起源地、发祥地、甚至其发展史等都有密切关系,如:李姓所承传的堂号是“龙西堂”,其郡望所在地是甘肃、旧兰州、肇昌、秦州诸府;王氏所承传的堂号是“太原堂”。其郡望所在地是太原、汾州二府及保德、平定、忻州各地。
  血缘性组织除以祠堂、堂号及公司命名之外,也有以公会、公所、宗亲会、联宗会、家族会社、家庙等命名。
  由各种不同的命名中,大致上就可辨别有关血缘性组织的活动内容及它所肩负的功能了。比如:以祠堂、家庙、命名者多以奉祀祖神以及进行致祭大典为主;以家族会命名者只招收其同乡家族为会员,不同乡家族之同姓人属士,不被接受为会员。其所推展的活动多以家族为主,属较小框框之组织。以堂号命名者则视其堂号内所包括的姓氏都可入会。比如太原堂内包括十一个姓氏,即:王、羊、祁、易、武、祝、宫、温、霍、阎、尉迟。但是,吉玻王氏太原堂则只招收王姓会员,其它各姓虽同属太原堂,但不被接受入会,此乃因组织名称已标名是“王氏”。
  除此之外,以陇西堂命名者理应包括六姓人士,即:李、董、彭、牛、时、辛。唯砂拉越陇西公会却只能收李、董、彭三姓人士为会员,牛、时、辛三姓则不被接纳为会员。据说:此乃因该会成立之初,众人仅知陇西堂包括:李、董、彭三姓,而不知有牛、时、辛。加上牛、时、辛三姓人士在砂拉越似乎少之又少,即有也往往不为人所知。故砂拉越陇西堂的章程中仅注明其会员来自李、董、彭三姓。牛、时、辛则未被列入。
  不过也有一些地域命名的血缘性组织,如:马来西亚永春陈氏公会仅许可福建省永春县陈姓人士才可参加。槟城琼崖陈氏祠仅许可海南籍陈姓人士的参与。如果其组织命名为雪隆陈氏书院宗亲会、或是文冬陈氏宗亲会者,则可招收任何地域或任何籍贯之陈姓人士的参与。至于刘关张赵古城会则属于历史人物兼具血缘特征的组织,其血缘关系较为疏离。
  其余以公所、公会、宗亲会、联宗会及社命名者,其活动内容及宗旨与一般的华人社团没有多大分别。
  早期血缘性组织的功能
  河洛文化在东南亚的传播,不及朝鲜、日本那样早,那样广泛。但随着水陆交通的发达和河洛人、客家人四面八方辐射外迁等因素,以河洛文化为核心的中原文化就源源不断地传入东南亚各国,其中也包括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与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关系,到宋代已有中国人侨居渤泥(婆罗州),并与当地妇女通婚。明代自郑和下西洋后,中国和满剌加(马六甲)王国友好交往更加频密。华人移居马来西亚已有相当规模,但可以证明他们在此定居的文献,恐怕只能追本溯源至17世纪。在一幅志年1613年的马六甲街图上,出现了所谓“中国村”(KampungChina)及泉州门(GateofChincheos)的华侨聚居地。
  马六甲现在还存有早期几位华人“甲必丹”的墓碑从碑文上镌刻的生卒年代看,至少在17世纪中叶,马六甲已经有华侨的组织了。
  马来西亚最早的华人庙宇就是马六甲的青云亭。青云亭是在1673年由甲必丹李为经所筹建该庙内所供奉的主神是观音、配祭神是妈祖和关帝。
  青云亭成为华人聚集之地,其所扮演的角色不仅限于祭祀神明而已,甚至是华人的婚嫁繁衍、代代相传,以河洛文化为核心的中原文化也随之带到了那里。在语言相通、风俗习惯都与中原文化无异的情况之下,青云亭也和中国传统宗祠般具有早期华人调解纠纷的法庭功能。
  基于马来西亚的华人移民大多来自闽、粤两省,由于他们之间存在着各种血缘关系,原本在中国时的错综复杂的宗族系统被移植于侨居地的华人社会,同时,早期的移民华人身处于外国政府的统治之下,生活在语言隔阂、难于交流的群体中,这使他们深感沟通和交往的不便。他们盼望建立联络便利、有利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于是,促使各种不同的血缘性组织纷纷成立,并建立了各种不同的功能。
  其后,随之而成立的华人血缘性组织也都在承传着各自的功能上作进一步的扩大。其中的功能与河洛文化为核心的中原文化,仍存在着渊源流长、剪不断的关系。比如:林氏宗祠所祭祀的是其保护神妈祖;槟城五大姓宗亲会(邱、杨、陈、林、谢)所祭祀的是其入闽后之祖先,即陈政及其子陈元光。陈政父子为唐高宗时的将领,因平乱而率8000多河南光州府人入闽镇抚。随陈氏将军入闽的光州府兵与眷属共有84姓,其中大多数为河洛士族后裔。如:陈、曾、丁、程、许、卢、马、李、戴、刘、张、黄、林、郑、杨、苏、蔡、方、王、何、魏、胡、郭、萧、詹、施、邱、曹、欧阳、司马等他们的族谱记载,先祖出自河洛。有者甚至将族史载于相关宗祠的楹联之上,如程姓入闽始祖程彦斌纪念祠内,其中一副对联句子为:
  家声绍洛水羡一堂瑞雪宋朝理学冠诸儒
  政绩着漳州溯两袖清风唐代经纶夸列狱
  另外一副对联句子为:
  支派溯光州五代从王忠可敬
  渊源探洛水春秋救赵义堪传
  因此,其文化承传依然与河洛为核心的中原文化有迹可寻。
  初期的血缘性组织除有祭神、祭祖的功能之外,也在为后来的移民安顿衣、食、住、行,甚至为他们寻找职业;若是不幸客死异乡之宗亲,则助殓或助葬遗骸;马来西亚史学家颜清湟指出:早期华人大量南迁,大多数以男性为主,并且多数是单身一人到此。于是,宗乡社团顿时成为他们抵步后投靠的场所。此外,当众人皆知处于水深火热的环境中时,应发挥守望相助精神。当有人病倒,或是遇上难题,通过宗乡社团,其它的会员皆会伸出援手。另外,必须一提的是,华人非常注重葬礼,在一个人死后,若无法举行一个像样的葬礼,将被视为整个家族的耻辱。在这种事件上,宗乡团体时常义不容辞为不幸逝世而家属又无能力进行殓葬仪式者成立治丧委员会,呼吁其它会员也捐出一些帛金,俾死者能入土为安,算是做了一件有功德之善事。除此之外,如有失依而打算返乡定居的贫病老者,血缘性组织也会尽力协助以促其成;经济能力较强之血缘性组织为方便亡故之宗亲能安葬于同一墓园,甚至不惜斥巨资购买义山及建立殡仪馆,为亡故宗亲作善后事宜。
  每逢清明及中秋时,便在宗亲会所举行祭神大典礼仪;每逢神诞,则主办神明出游;每逢春节则召集宗亲共聚会所,举行新春大团拜;对中华礼仪尊崇备至。除此之外,血缘性组织也关心子女教育,举办义学、学堂或学塾以供教育子弟。如:建于1907年的“邱氏家族学堂”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后期血缘性组织的功能
  二战结束后,遍布马来西亚各州属、性质相同的血缘性组织为扩大各自的功能和加强各地的宗亲联系,便联合起来组织成立了总会或联合会。
  许多的这类血缘性组织,尤其是二战结束后方成立者,因时代环境的改变、生活条件的富裕、交通的发达、来往的频密,加速了彼此之间的交流与交融,也直接与间接地促使血缘性组织在原本所具有的功能上产生了急剧的改变。比如:扮演民间协调解纷及做公亲的角色已被法庭所取代;为宗亲寻找职业的角色已被职业介绍所取代;殡殓的角色已被殡仪馆所取代。诸如此类的变化加上为吸引更多的青年宗亲入会以负起接班人的责任,宗亲会的活动就不得不须随着大气候的改变而做出大幅度的改变。然而,各自血缘性组织所具有的功能几乎都是一致的,只不过其所施展的功能多专注于各自群体的利益上,较少顾及其它不同的团体,可说是最具“山头主义”色彩的组织。
  不过,各血缘性组织的活动内容也随着年轻人的喜好和潮流风气作出适度调整。其活动之项目内容就比较多元化了。
  与时俱进的血缘性组织
  民国时期(1912-1949)由于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与中国政治的密切关系,民国政府的教育政策更深深地影响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发展。教育体制由小学而中学而大专院校,使华文教育发展成为一个组织完善的教学系统。这些现代化的小学、初中和高中保留着许多中华文化的精华。同时,华文教育的发展直接提高华族人口的识字率,把马来亚华人社会从一个较落后和较愚昧的社会推向一个较文明进步的社会。
  1919年著名的五、四运动改变了中国近代的面貌,它也间接引发和刺激马来亚华文文学的进展。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观念,如自由平等,并改善和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在这个时期,作为华人社会骨干的血缘和地缘性组织,也因环境的改变及新观念的影响,让旧观念下的传统功能也做出了大幅度的转变
  1970和1980年代,华人社会的文化和教育承受了沉重的压力。1970年代初期,随着马来西亚政治趋向单元化,国家的文化和教育政策也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在国家文化的大前提下,政府极力提倡土著文化,华族文化则受到排斥。为了要贯彻一种语文和一个民族的政策,政府也极力提高马来语在国家教育体制中的地位。除了把英文学校改为以马来语教学外,又在全国大专院校推行马来语教育。在这重重压力之下,华社只能发挥“自强不息、自力更生”的精神来面对挑战。
  处在这种急剧变化的大气候中,年轻一代所接受的教育内容彻底以地方色彩的内容所取代。祖居地的历史、乡根的情怀、故乡的风土也与他们渐行渐远,最终变成毫无瓜葛了。在地缘观念模糊、血缘观念淡漠的影响之下,年轻人对华人传统的地缘与血缘性组织逐渐失去了兴趣,进而造成许多地缘与血缘性组织面对后继无人的凄凉景象。
  一些有识之士,开始作出改变,打破旧有的传统框框,成立青年团及妇女团,积极推展各类适合青年人的活动。诸如:组织合唱团、口琴队、华乐团、舞蹈班、卡拉OK、语文补习班、电脑班、妇女健身班、烹饪班、家庭日、旅游团、访问团、辩论比赛、演讲比赛、图画研习班、书法班、汉语拼音班、气功班、诗歌朗诵比赛、庆祝元霄节、中秋节、猜灯谜、裹粽子比赛、出版会讯、主办研讨会、领袖训练班、射击活动、象棋比赛等等。
  除此之外,血缘性组织也跳出血缘的固有框框,与地缘性组织一样,关心华人的社会权益、支持华人总会。华校董事及教师联合会及华人总商会,争取华人作为公民所应享有的权益。
  随着资信的发达、思想的开放、血缘性组织也主动采取横向交流,联合其它不同的血缘性组织主办活动,进而打破过去那种互不往来的“山头主义”。比如:2006年5月21日雪隆李氏宗亲会就以“凝聚力量、开拓新机”作为主题,举办了一项“血缘性组织的走向”研讨会,出席的当地血缘性组织36个,出席人数约150人,在吉隆坡算是空前创举。
  为了使组织趋向现代化,血缘性组织已思考挣脱旧思维的束缚,为组织开创新的蓝天。雪隆李氏宗亲会便在去年排除各种困难,成功将组织转型,将行政处的硬体设备电脑化之外,还成功荣获ISO9001品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这也是截至目前为止,唯一的一间荣获ISO品质管理证书的血缘性组织。
  血缘性组织除了积极进行内部改革以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和扩大活动内容之外,也设立网页或网站与世界各地的血缘或地缘性组织接轨,为其成员寻找商机或谋求更大的利益回馈。
  为了向新生代灌输传统文化,血缘性组织也趁颁发奖学金时,向领奖学生讲述其姓氏来源、堂号及故乡的风土人情。必要时,还组团往祖居地寻根,以冀“把根留住”,避免成为“失根一族”。惟其如此,才有望把血缘性组织永远保留在马来西亚的国土上,让它与天地并永恒。
  马来西亚的血缘性组织是早期因逃避战乱、天灾、人祸而移民至南洋的中原人户后裔,在异国他乡挣扎求存及保存其传统文化之下,用心良苦地成立起来。这些血缘性组织在团结族人、为族人利益奋斗、和带领族人在艰苦环境下挣扎求存和奋勇向前之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出了极大的贡献。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得以扎根成长、开枝散叶;华人文化得以保留、和绵延不绝,血缘性组织成了中原文化的绝好载体。它以各种方式把先辈的文化传统、精神理念等直接在海外地区传播,并在各个家族中世代传承下来,甚至一直到现代。大部分海外的华人家族仍旧保留着浓厚的中原遗风,如在他们的家谱中,都不忘追念其先祖的发迹地和祖居地。这些地区大部分与中原有关,他们都有自家的堂号和郡望,如陈氏淮阳堂、郑氏荥阳堂、李氏陇西堂等等。而这些堂号或郡望绝大多数是源自河洛地区。因此,把马来西亚的血缘性组织说成是“根系河洛”是毋庸置疑的。(作者:李雄之)海峡之声记者庄江东
本文出处:http://www.vos.com.cn/mnh/2010/03/30_2882.htm
作者: 黄清喜    时间: 2011-6-9 01:10

这方面的研究很有意思,学习。
作者: 同类声响    时间: 2011-6-10 10:16

河洛文化?何许文化?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