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两次大地震改变日本历史 [打印本页]

作者: 陶冶    时间: 2011-3-13 14:59     标题: 两次大地震改变日本历史

http://news.ifeng.com/history/sh ... anriben/index.shtml
作者: 竹林遗风    时间: 2011-3-13 17:03

因地震多发使得日本人有“命运无常”的宿命观
本文摘自《文教资料》2010年第16期 作者:李韬瑾  原题为:浅析《方丈记》中的无常观

日本平安末期鸭长明所著《方丈记》,与清少纳言的《枕草子》、吉田兼好的《徒然草》一同被誉为日本古代“三大随笔”,代表了古代随笔的最高成就。《方丈记》被列入日本初高中学生的必修书目之中,同时也被日本著名作家丸谷才一、评论家三浦雅士、共立女子大学教授鹿岛茂等三位学者评为“最想留给千年后日本人的100件美物”[1]P156之一。由此可见,《方丈记》对日本的文学文化,以及日本人的思想等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本文试通过对鸭长明的一生及其作品《方丈记》的分析,来考察《方丈记》中所蕴含的无常观思想。

一、常观的内涵与日本人的无常观

(一)无常观及其主要内容

“无常”一词出自于中国古典与佛经。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诸行无常”。“诸行无常”即主张万物流转,常恒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2)“五蕴无常”。“五蕴无常”即指宇宙中的一切物质现象包括众生的身体,以及精神作用生灭变化无常,不会恒长存在。(3)“空”观思想。空观思想是佛教中的重要思想,佛教中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便是对“空”观思想的归纳总结。[2]P144

(二)日本人的无常观

日本是个与大陆分离、四面临海的岛国,从远古开始就不断受到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的侵袭。在此自然条件下,日本人产生了“自然无常”之思想。其后又随着佛教的传入,“自然无常”思想与佛教中的“无常”思想相结合,最终形成了日本人独有的无常观思想,即在消极悲哀地感叹世间无常的同时,又不停地在无常中寻求生存。

二、《方丈记》中的无常观之分析

(一)鸭长明的一生

鸭长明(公元1155—1216年)出生于京都,是京都贺茂御祖神社(下鸭神社)的神官之子,小时候被过继到祖母家,由祖母抚养长大。25岁时,父亲和祖母相继去世。鸭长明在30—40岁期间,专心研究和歌和音乐曲调。由于在和歌方面才华出众,他受到后鸟羽先帝的赏识,被任命为和歌所的“寄人”(朝廷的一种官衔)。后鸟羽先帝还推荐鸭长明出任下鸭神社摄社的神官一职,但无奈遭到同族的反对而希望落空。个人家庭、仕途等的不如意,以及所处社会的动荡不安,等等,促使鸭长明在50岁时遁世出家,隐居在方丈庵中,并写下了回忆其人生际遇的随笔《方丈记》。

(二)《方丈记》中的无常观思想

《方丈记》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序言,是鸭长明亲历了各种天灾人祸与人生波折后,在方丈庵得出的人生感悟。序言是整篇文章的中心,而序言部分所蕴含的无常观思想,可视为整个作品的主轴。在序言的开头,鸭长明如此感叹道:“川水流淌不绝,但绝非源头之水。水中的水泡时而消失时而聚集,却不曾长久不变。世间的人们及其栖身之所,也如同水泡一样变化无常。”[3]P1

流水,以及流水形成的水泡都是瞬息变幻的,鸭长明却将世间的人们和他们的栖身之所比作流水,以及流水形成的水泡,意在指出世间的人们及其居所如同流水及水泡一般瞬息变幻,不会永恒不变。文中鸭长明还如此写道:“房屋及其主人,(略)无异于牵牛花及其上面的露珠。时而露珠落下花残留,但残花不待朝日时;时而露珠还在花已败,但不到黄昏珠已落。”[3]P1他将房屋比作牵牛花,把房屋的主人比作花上的露珠,实指房屋和房屋的主人的命运也同花和露珠一样,都不会长久不变,更不会长存。序言中无处不流露出否定现世、消极的世界观,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强烈悲哀情绪。

第二部分中鸭长明按时间顺序详细记载了其亲身经历的各种天灾人祸,即《安元大火》、《治承飓风》、《迁都福原》、《养和饥馑》及《元历大地震》。在《安元大火》一篇中,鸭长明讲述了安元3年(公元1177年)都城发生的一场大火。大火一夜之间将都城的许多房屋烧成了灰烬。有人被活活烧死,有人被烟呛倒,也有人从火场中逃了出来但财产付之一炬。亲眼目睹大火过后各种惨状的鸭长明不禁感慨道:“人类的行为都是愚钝的,尤其为了在这般危险的都城中建造家园而花费钱财、苦心经营,这些都是多么的毫无意义啊。”[3]P3这正与他在序言部分中流露出的否定现世、感慨人生无常的悲观情绪相映衬。《治承飓风》则讲述了治承4年(公元1181年)发生在京城的一场飓风。被卷入飓风的房屋,不论大小均遭到了严重破坏。飓风不仅破坏了大量房屋,而且造成了人体伤害,许多人因此而残疾。紧接着发生的《迁都福原》,主要讲述的是平清盛在源氏进攻的威胁下决定把都城从平安京(今京都)迁到福原,天皇、大臣等都相继搬到了福原。为迁往新都,人们不得不抛弃多年苦心经营的居所。原来繁华的都城已荒芜一片,而新的都城又因尚未建成而四处荒凉。鸭长明在哀叹都城被毁、田地荒芜的同时,暗指人们的居所不定,即使苦心经营也全为白费,以事实印证了“居所不会永恒不变”、“人们苦心建造经营家园完全毫无意义”之说。《养和饥馑》则如实地记述了发生在养和年间(公元1181—1182年)的饥荒造成的惨景。由于连年的灾难,庄稼颗粒无收,哀怨声不绝于耳,遍地都是饿殍。紧接着发生的是《元历大地震》。元历2年(公元1185年)都城发生了一场大地震。大地震发生时大地摇晃、海啸肆虐,无数房屋倒塌,房屋倒塌的声音如打雷一般响彻天际。大地震过后又发生了无数次的余震,余震甚至持续了约有三个月之久。短短几年之间内竟然发生了如此之多的天灾人祸,这使得鸭长明在字里行间无处不流露出在当人类面对灾害、抵抗灾害侵袭时人类无还手之力的无奈及悲哀之情。第二部分第六篇章《处世不安》开头部分的“以上所描述的,是世间生存的艰难,自身及居所的变幻不定的样态”[3]P10便是鸭长明对出家之前的经历,以及人生无常的总结。进而他又提出:“栖身于什么样的居所、做什么样的事情,须臾之间也罢,才能安身养心呢?”[3]P11无从找到答案的鸭长明选择了出家遁世、向佛教求助的道路。

作品的最后一部分,鸭长明突然笔锋一转,从哀叹世间的无常转入描绘在方丈庵中的闲居生活。方丈庵周围百般寂静,四季景色宜人,时而还有小童做伴。看似鸭长明在方丈庵中的闲居生活非常得暇逸,但实际上这种闲居生活却与僧人修道生活大相径庭。而对此心知肚明的鸭长明也在作品中道出了“身虽为僧心仍在俗”的矛盾、烦恼之心理。无法解决矛盾的鸭长明,选择了采用消极的对策,即只能“拜佛了事”。在悲观、消极地看待世界的同时,又想要寻求出路,却苦于遇到障碍,从而产生了矛盾的心理。这可谓是当时日本人的无常观的一大特点。

三、结语

鸭长明的《方丈记》无论是序言部分对人世间的感悟,还是中间对天灾人祸的描写,及至结尾部分对出家生活与无法摆脱世俗的矛盾心理,无常观始终贯穿于整篇文章之中。在日本独有的自然条件和外来宗教(佛教)的影响下,日本人纤细感性的内心世界与佛教万物流转的理性思想相结合,构筑了日本人无常观的基础。但由于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等的限制,鸭长明在作品中表现出的无常观是一种否定现世、消极悲观的无常观思想,也是一种想要从佛教中寻求生存却又遇到阻碍的矛盾的无常观。
作者: 竹林遗风    时间: 2011-3-13 17:06

地震塑造日本民族性:强烈的“岛国沉没”危机感
本文摘自《IT时代周刊》2010年第4期 作者:孔健

日本作为岛国,多发地震。所以,日本人每天都在担惊受怕中生存,自然造就岛国心态:胸怀狭隘,但又坚韧不拔;思维直板,但又具有扩张性;由于岛内资源匮乏,人人都有危机意识。

在有危机感的同时,日本人常备“防灾物资”在家中。防灾物资包括:手电式收音机、战备服、饮用水、战备饼干、备用医药品等,几乎家家必备,人人必持。日本所有建筑物都设有“非常口”(中文意为“紧急出口”),国民脑子里绷着“防御非常事(灾难)发生”这根弦,时刻做好避难的准备,以防不测。

2008年四川发生大地震,我和太太钟雪迅速组织救灾义演,为灾区捐了大笔钱。中国驻日使馆的崔天凯大使指示孙美娇参赞让我在短时间内集中帐篷以供灾区之需。于是,我除了发动日本公司购买五百顶帐篷运往灾区,还拜托荒井広幸议员在国会上呼吁日本政府拿出帐篷给中国灾区。当时在国会上,荒井议员提出支援中国帐篷时,担当总务的大臣回答:“帐篷都是从中国加工进口,目前没有现货。”荒井先生当场驳斥说:“我做过自治大臣,比你清楚哪有帐篷,就看福田首相和内阁诸位支不支持我的建议。全国各市县村为地震备用的物资中有上万顶帐篷,抽出一半给四川灾区,然后我们再从中国进口就是。”福田首相一听大为高兴,同意了荒井的建议,并通过了荒井追加五亿日元给中国灾区的提案。

有专家讲,日本的传统文化一直是强调精神比物质更重要,在宣扬非物质资源方面可以说是始终一贯的。当年“二战”时,日本人的无线电广播曾叫嚷“物质资源是有限度的”,“毫无疑问,物质性的事物不能维持一千年”。日本军人问答手册中被特别提及的口号是:“(敌人的)数量要以(我们的)训练来抵挡,(敌人的)钢铁要用(我们的)肉弹来碰撞。”那些驾驶着小型飞机偷袭珍珠港的飞行员,是被他们一再用来说明精神优于物质的举不胜举的例子之一。

2006年,日本曾热播了一部名为《日本以外全部沉没》的电影,这部巨片是对日本经典大片《日本沉没》的再度发挥,而后者反映的正是日本人心态中最常见,也最脆弱的一面——“岛国将要沉没”。片中数位地质学家通过地壳学论证得出一致结论:由于地壳运动,日本岛国将面临一年内全部沉入海底的危机。《日本以外全部沉没》则成这一结论的反转,变为除日本以外所有国家都相继沉入海底,只剩下日本这一块地球上最后的陆地,全球难民集中在这个孤岛上,日本人优越感急升。在该片的描述中,日本首相摇身一变成为全球最高领袖,终日趾高气扬地对他国首脑呼三喝四,而外国代表和其他国的国民则纷纷齐唱“日本努力”;美元、欧元疯狂贬值;欧美文化黯然失色,英语失宠;黄头发、蓝眼睛也开始低下了高昂的头……这部影片显然将某些日本人的帝国心态推向了极致。

依据这部片子的逻辑,日本将会在地球上过着富足安逸的生活。但是,作者最终没能摆脱骨子里的自卑、谦卑意识,最终没能摆脱对“岛国沉没”的担忧。因此,在影片的结尾,没有最终的幸存者,就连自称为“救世主”的“大日本”也只是多活了短短的3年时间。之后,全世界都沉没了。由此可见,日本人从古至今始终摆脱不了危机意识所带来的“岛国谦卑情结”。

战争失败使日本人意识到“光凭精神力量是不够的”,还是要有物质作为强大后盾。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多少也与肤浅地接受战争教训有关。但作为一个岛国,日本的经济越发展,资源稀缺的矛盾也就越突出。这几十年来,日本不断地填海造地,东京有好几个新城区是从大海上建造起来的。

据介绍,上世纪80年代初,日本以很低的价格从中国进口了不少精煤,用于填海和储存。现在,精煤的价格已翻了几番,这些争夺资源的举措,也是日本人危机意识的表现,不能不让我们吃惊。与此同时,这种对资源的危机意识使日本人特别讲究节能和环保。我曾考察过日本的印刷行业。那里的工厂,为省电,晚上用冰降温,而且许多工厂都与电厂签约,规定每月用电量,违约罚款惊人,没用完也算你的,所以逼着你精密计算,实施系统控制,正好用完承诺的用电量。日本人对废物一再利用的能力也到了日本作为岛国,多发地震。所以,日本人每天都在担惊受怕中生存,自然造就岛国心态:胸怀狭隘,但又坚韧不拔;思维直板,但又具有扩张性;由于岛内资源匮乏,人人都有危机意识。

在有危机感的同时,日本人常备“防灾物资”在家中。防灾物资包括:手电式收音机、战备服、饮用水、战备饼干、备用医药品等,几乎家家必备,人人必持。日本所有建筑物都设有“非常口”(中文意为“紧急出口”),国民脑子里绷着“防御非常事(灾难)发生”这根弦,时刻做好避难的准备,以防不测。

2008年四川发生大地震,我和太太钟雪迅速组织救灾义演,为灾区捐了大笔钱。中国驻日使馆的崔天凯大使指示孙美娇参赞让我在短时间内集中帐篷以供灾区之需。于是,我除了发动日本公司购买五百顶帐篷运往灾区,还拜托荒井広幸议员在国会上呼吁日本政府拿出帐篷给中国灾区。当时在国会上,荒井议员提出支援中国帐篷时,担当总务的大臣回答:“帐篷都是从中国加工进口,目前没有现货。”荒井先生当场驳斥说:“我做过自治大臣,比你清楚哪有帐篷,就看福田首相和内阁诸位支不支持我的建议。全国各市县村为地震备用的物资中有上万顶帐篷,抽出一半给四川灾区,然后我们再从中国进口就是。”福田首相一听大为高兴,同意了荒井的建议,并通过了荒井追加五亿日元给中国灾区的提案。

有专家讲,日本的传统文化一直是强调精神比物质更重要,在宣扬非物质资源方面可以说是始终一贯的。当年“二战”时,日本人的无线电广播曾叫嚷“物质资源是有限度的”,“毫无疑问,物质性的事物不能维持一千年”。日本军人问答手册中被特别提及的口号是:“(敌人的)数量要以(我们的)训练来抵挡,(敌人的)钢铁要用(我们的)肉弹来碰撞。”那些驾驶着小型飞机偷袭珍珠港的飞行员,是被他们一再用来说明精神优于物质的举不胜举的例子之一。

2006年,日本曾热播了一部名为《日本以外全部沉没》的电影,这部巨片是对日本经典大片《日本沉没》的再度发挥,而后者反映的正是日本人心态中最常见,也最脆弱的一面——“岛国将要沉没”。片中数位地质学家通过地壳学论证得出一致结论:由于地壳运动,日本岛国将面临一年内全部沉入海底的危机。《日本以外全部沉没》则成这一结论的反转,变为除日本以外所有国家都相继沉入海底,只剩下日本这一块地球上最后的陆地,全球难民集中在这个孤岛上,日本人优越感急升。在该片的描述中,日本首相摇身一变成为全球最高领袖,终日趾高气扬地对他国首脑呼三喝四,而外国代表和其他国的国民则纷纷齐唱“日本努力”;美元、欧元疯狂贬值;欧美文化黯然失色,英语失宠;黄头发、蓝眼睛也开始低下了高昂的头……这部影片显然将某些日本人的帝国心态推向了极致。

依据这部片子的逻辑,日本将会在地球上过着富足安逸的生活。但是,作者最终没能摆脱骨子里的自卑、谦卑意识,最终没能摆脱对“岛国沉没”的担忧。因此,在影片的结尾,没有最终的幸存者,就连自称为“救世主”的“大日本”也只是多活了短短的3年时间。之后,全世界都沉没了。由此可见,日本人从古至今始终摆脱不了危机意识所带来的“岛国谦卑情结”。

战争失败使日本人意识到“光凭精神力量是不够的”,还是要有物质作为强大后盾。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多少也与肤浅地接受战争教训有关。但作为一个岛国,日本的经济越发展,资源稀缺的矛盾也就越突出。这几十年来,日本不断地填海造地,东京有好几个新城区是从大海上建造起来的。

据介绍,上世纪80年代初,日本以很低的价格从中国进口了不少精煤,用于填海和储存。现在,精煤的价格已翻了几番,这些争夺资源的举措,也是日本人危机意识的表现,不能不让我们吃惊。与此同时,这种对资源的危机意识使日本人特别讲究节能和环保。我曾考察过日本的印刷行业。那里的工厂,为省电,晚上用冰降温,而且许多工厂都与电厂签约,规定每月用电量,违约罚款惊人,没用完也算你的,所以逼着你精密计算,实施系统控制,正好用完承诺的用电量。日本人对废物一再利用的能力也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日本有家工厂产生61种废物,其中已有57种被利用,废物利用率指标从建厂时的37.7%,到现在的93.4%,剩下的4种是烟蒂、油墨残物、专用色条和生活废物。对于这4种废物,他们还在研究中,以求全部利用。而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职工都要养成习惯,把废物分类堆放,切割成形,按步骤一一处理。

日本人在废物回收和利用方面确实训练有素,很少有人逾越规矩。看来危机意识已渗透到他们的血液里,并不需要大张旗鼓地去宣传环保概念、循环经济的好处。这应该看做危机感给日本人带来的正面效应,值得我们学习。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