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读朱寨《记忆依然炽热》
[打印本页]
作者:
边缘人
时间:
2011-3-12 09:34
标题:
读朱寨《记忆依然炽热》
读朱寨《记忆依然炽热》
刘锡诚
朱寨同志是我的师长和朋友。
1958
年他由中宣部调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我就认识他了,迄今已是
50
多年了。在专业上,我跟他两度是同行(民间文学与当代文学);文革中,我又从文化部干校转到“学部”干校劳动,同他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里,我与他共事前后达
25
年之久。他又是我的老乡,山东平原人,自有一种亲近感。多年来,于公于私,他都给过我和老伴很多的指导、教诲和帮助。平常,我不叫他先生,从来称呼他“同志”或老朱。他一直想搞创作,这是他从年轻时就抱有的愿望,但生活和社会却把他造就成了一个成就和贡献都很大的文学理论批评家,一个卓越的人文学者。
1981
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第一个文学评论集《从生活出发》;
1985
年
5
月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朱寨文学评论集》(这个集子是冯牧、阎纲、我三人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评论丛书》之一);
1995
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另一本评论集《感悟与沉思》。在文学评论上,依我看,最引人瞩目的或影响最大的,也许莫过于由他主持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的出版。不仅第一次梳理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历史,而且回答了许多当时颇有争议的问题。多年来,他把主要精力投注到了中国当代文学的批评和研究上,没有机会和时间从事他一生都在渴望的文学创作,只能在研究工作之余写些散文,因而,尽管此前他在最其写过小说,也有《鹿哨集》和《中国现代文化名人纪实》两本散文集问世,但毕竟他写的作品数量不算多,而这部《记忆依然炽热》的问世,在对许多文化名人的人品、名节、情操、成就等的素描之外,还记述了好多在文艺界几十年风雨中朝夕相处呼吸与共的同事和朋友,也写出了他作为一个进步青年追求光明和真理的历程,以及始终如一的延安情结和延安精神。因此,我把这本散文集看做是他的散文创作的集大成之作,能体现出他的历史观、价值观、道德观和艺术观的作品集。
这些年来我很少专注地读文学作品了。读这本题为《记忆依然炽热》的散文集,作者倾注于作品中的思想和情怀,又唤回了我久矣远去的那种文学激情。茅盾、周扬、宋侃夫、胡风、俞平伯、钱钟书、蔡仪、李广田、何其芳、陈荒煤、张光年……这些文化界名人的文学素描所展现给读者的,是作者与他们之间的那份“师恩友情”,这些“师恩友情”虽然点点滴滴,却都是经过严酷的历史筛选而存留在头脑中的沧桑“记忆”,是最动情、最难忘、也有价值,于是不能不形诸于笔墨的。在他笔下的这些个性与行迹各不相同的人物,组成了一座高山仰止的文学画廊,当然也折射出了一段漫长而弯曲的中国社会和文坛历史。
改革开放之初,
1976
年周恩来总理逝世,作家们在悲痛中重新拿起笔来,追怀他的丰功伟绩,从而催生了一批追怀领袖、战友、故人的散文,其中包括朱寨同志提到的荒煤的那篇《永恒的纪念》。(《人民文学》约荒煤写那篇散文,是老友们希望借以改变荒煤的命途)。从此,文坛上打开了一道闸门,怀人之作风起云涌,有力地启迪人们从盲从中醒来,思考历史,把握未来。其中的一批优秀之作,开启了散文创作的新阶段,尤其是当时的评论界批评或指出了曾盛行一时的假大空的散文模式的弊端之后,散文写作出现了很大的改观。虽然我并不欣赏“美文”的提法,但在美的文字和形式下,内容的充实和思想的深刻,普遍受到了散文作家的重视。朱寨同志写“记忆”中的文坛名人宿将的系列散文作品,正是在这样的文学思潮和背景下喷涌而出的。对知识分子的命运的深长思考,对社会沧桑和文坛历史的重新考量,成为渗透在字里行间的主导而丰盈的思想,人物的性格风貌、文学成就、生活细节以及在关键时刻的行状,在他笔下不知不觉中流淌出来。尤其是钱钟书啦,何其芳啦,钟惦棐啦……写得多么地毕肖如真、活龙活现啊!作者围绕着人物所写的许多事情及其细节,不是死的材料,而展示给读者的是活生生的现场真实性。正是这些,回答了诸如一个人何以在当时做出了这样或那样的事、何以写出了那样或那样的作品或文章、何以遭遇到了这样或那样的命运,而这些,正可补现行的文学史之不足。我们从朱寨的这些散文中,也看到了他是如何不随波逐流,追求真理,坚守自己的信念的,而这一点,对于一个作家和人文学者来说,也许是尤为可贵的。
祝朱老健康长寿!
2011
年
3
月
11
日
(此为
2011
年
3
月
11
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召开的“朱寨《记忆依然炽热》研讨会”上的发言。)
附件:
作者:
瑶族小妹
时间:
2011-3-13 01:38
祝朱老健康长寿!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1-3-13 01:45
标题:
回复 2# 的帖子
同祝
作者:
韩成艳
时间:
2011-3-13 04:41
有回忆的人生是富足的。祝福~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