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 爷 祭
冯骥才
戊子八月十六日仲爷安葬之日
陶立璠转载附录:著名民俗学家张仲先生去世
13日,著名民俗专家张仲因病离开了我们。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昨晚在接受采访时,对这位相交30多年的知己与好友给予了高度评价——
冯骥才与张仲相交30多年,在生活中,两人是好友,在事业上,他们是知己。因此,张仲的辞世令冯骥才万般悲痛:“他的离去,让我从情感上难以接受,心里有一种‘空落落’的感觉。”
当之无愧的天津民俗大家
张仲是天津人,回族,1930年生。解放区华北大学毕业。曾任天津日报主任编辑。是天津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天津地方志编委会顾问、天津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文联委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张仲作为天津民俗学研究大家,60年来他始终致力于民俗学和天津市井文化的研究,对天津地方民俗民情可谓了如指掌。去年冬天,张仲获得了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民间文艺成就奖”。
冯骥才说,作为天津民俗大家,张仲当之无愧。“关于老天津,无论什么问题都问不住张仲,方言俚语、民俗典故、街道巷里、五行八作乃至不起眼儿的一些小物件,只要是有特色的,有历史的,拿到张仲面前,他都能将其中的来龙去脉讲个清清楚楚。”然而,张仲却带着他满肚子的天津掌故与学问,悄然离开了我们,享年78岁。
《口述天津》成为遗憾
“我一直想着为仲老做件事情,本来应该是在今年完成的,就是做一个张仲的口述史《张仲:口述天津》。但是因为今年初,他的胃口总是不好,要住院治疗,这件事就放了下来,我们还商量等他出院后再继续,但没有想到,他的病灶突然转移了,跟着迅速恶化,无法救治,口述史也成为我的特别大的一个遗憾。”
冯骥才说,张仲是天津地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位学者。这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博学强记”,还有他对天津文化是一位“活字典”式的人物,在他的身上,天津的文化是活的,他对天津文化深入细微的把握与了解,是任何人无法替代的。所以,冯骥才一直惦念着这件事情,希望自己做口述史的研究生,能够完成这本预计在40万字的《张仲:口述天津》的工作。
“张仲对天津的了解太广博了,但是他的年岁大了,只有用口述史的方式,做完整的记录。这样一本大书,才能体现他真正的学识与价值。但是,现在这一切都晚了,他把这些东西都带走了。他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默默耕耘 荣摘“山花”
冯骥才忘不了好友张仲最光彩的时刻。去年,在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民间文艺成就奖”颁奖仪式上,满头白发的张仲走在红地毯上,是那样的精神矍铄,是那样的谦和慈祥。这也是作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的冯骥才为友人感觉最为高兴的时刻。
“张仲在民俗学界默默耕耘,我一直希望用一种方式,使他得到民俗学界的认知,将他的成就与价值体现出来,张仲能够得到中国民间文艺的最高奖,我作为朋友做了该做的事情,他当之无愧。”
张仲著作颇丰,著有民俗学专著《中国人的头发与脚》、《天津早年的衣食住行》、《古玩商的生意经》等。他创作的反映天津风土人情的小说《古董张》、《龙嘴大铜壶》、《舍哥儿》,曾荣获中国大众文学奖及鲁迅文艺作品奖。作品曾在海内外转载,《龙嘴大铜壶》还被改编为话剧、电视剧,深受老百姓喜爱。作为好友,冯骥才讲,在自己有关地域文化小说的创作过程中,也同样得到过张仲的很大帮助。
贴心好友 文化知己
不仅是在文学创作上,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上,张仲也是冯骥才一直的支持者,他们共同做过多项大规模的城市历史普查,可以说他们将天津的街道走遍了。就在张仲病重期间,他还念念不忘与冯骥才约定下的很多文化工作。“仲老的离开,我觉得自己痛失一位贴心好友,文化知己,对于我们天津来讲,失去了一位在文化上有作为的前辈学者。两天来,我心里一直在想,还能为仲老做些什么,虽然他已经故去了。”
年轻学者应努力赶上
冯骥才说,因为张仲的离开,作为其参与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成果——《中国木版年画集成俄罗斯藏品卷》、《中国民间美术集成天津卷》的编撰工作也受到了影响。“张仲的离开,让我们损失了一位天津地域文化研究的主将。天津民俗学研究队伍可以说是很薄弱的,年轻学者们应该努力赶上来,只有这样,我们的遗憾与损失才会少一些。我们也不能不把关注的目光放在年轻一代学人的身上。”(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