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中秋节复兴-追忆:温情怀旧追忆中秋 [打印本页]

作者: karin    时间: 2008-9-7 07:55     标题: 中秋节复兴-追忆:温情怀旧追忆中秋

中秋节复兴-追忆:温情怀旧追忆中秋


作者:燕赵都市报  来源:千龙新闻网 2008-09-02 15:58:40






  30岁人记忆中的中秋:你看你看月亮的脸

  人群标志:
  我们是这样一群人,生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上半场”,随处可见的最高指示与大字报只是童年记忆中偶现的碎片……我们赶上了第一批全国统一教材,语文课本的第一篇是“你办事,我放心”……改革开放中,基础教育十年制改成了十二年制……东欧剧变时,我们正好高考,类似的时事考题试卷中还没出现……考上大学后,我们是第一批交学费的,毕业时,我们是第一批双向选择的,结婚时,我们是最后一批必须婚检的……

  回忆中的温馨:
  初秋的下午,几位30岁的朋友坐在临街的咖啡屋里,聊了起来。
  “中秋节?小时候,有一个中秋节印象挺深:那时候我生活的军队家属院,一到中秋就在大操场放电影。心中想着今天可是中秋节呀,于是看电影时就紧张兮兮,总觉得今天应该和平时不一样呀。电影照例是《南征北战》之类的战斗片,耳畔枪炮声隆隆。看着看着,我想,今天是中秋节呀,得看看月亮啊,于是抬起了头,金黄的圆月正从浮云中悠悠走出”———“夜战白桥(夜站白瞧)”的露天电影和几块从食品一厂买的硬邦邦、不太好吃的月饼浓缩着李红卫先生童年的中秋记忆。
  这一席话像一把钥匙,大家都开始追忆起似水年华。
  “那是1992年的秋天,桂园里的桂花飘散着让人难以拒绝的幽香,一轮金黄的满月凝视着绿树掩映中的武汉大学”———沈英姿女士开始了她的追忆之旅:“校园里人来人往,情侣们当然有他们的计划,单身的同学们也呼朋引伴,大家在山间湖边消遣着无边的月色。学校广播台也很会煽情,清寂的校园中回荡着一首接一首关于‘月亮’的歌曲。当时孟庭苇正走红,她的那曲《你看你看月亮的脸》是当晚的主打歌,伴着这首轻灵忧伤的歌曲,我和同学们不由放下了脚步,最后在体育馆前的石阶上坐了下来……我们就这么静静地坐着,我们的心似乎和歌声、和温暖的月光、和青春的校园融成了一体……歌声远去的时候,有人在篮球场上翩翩起舞,舞者越来越多,最后我们也加入其中。”———轻歌曼舞,花样年华,30岁人最难忘的校园版中秋。

  50岁人记忆中的中秋:“革命”中的节日轻漫怀旧温情

  人群标志:
  我们生在红旗下,沐浴着阳光雨露,领袖一挥手,我们开始了激情燃烧的岁月,绿军装、武装带、红袖章勾勒着我们青春的模样,东方红兵团、大串联、上山下乡是我们青春的乐章……考大学我们不用考试,看的是手指的茧子……当我们想正式开始美好生活时,改革的阵痛需要我们承受,“内退”、“下岗”成为我们中许多人的选择。
  特殊的回忆:
  别样的人生,只会让人对生活的体悟更加深沉。“革命化”的烙印无损美好的回忆。这是记者对几位50岁朋友走访的体会。
  “1973年秋季,我们行业下属各企业,抽出200多人,被派到一个村庄去收秋。在收秋的过程中,正好赶上中秋节。在当时强调革命化的时期,固然没有人员敢提出回城的要求。不仅不能回城,而且就是在中秋节那天,还要坚持在田间劳作,更不准提前收工。中秋节那天,晚饭较前丰盛多了。那就是在每个人的饭碗中,加上两种蔬菜,三块小炖肉,两块“月饼”,另外,还有两个苹果。这天的中秋之夜,天空格外晴朗,万里无云,一轮明月当空,大地如同白昼。面对这中秋美景,可是又有谁去欣赏呢?”这就是在那个年代,高国彬先生在武清县度过的中秋之夜。
  “那年,‘革命’轰轰烈烈,中秋节那天,家里备了月饼,放在饭桌上。晚饭前,父亲率全家老小,在主席像前唱《东方红》,诵《老三篇》,算是节日革命化……”李治国先生这样回忆自己最为难忘的一个中秋。
  在“革命任务”压倒一切的日子里,春节、端午、中秋都被从头到脚的“革命化”了。“文化”都已被“大大”地“革命”掉了,文化之下的民俗节日只能偷偷保留一点点怀旧的温情了。

  70岁人记忆中的中秋:月圆时分的香气四溢

  人群标志:
  人生如白驹过隙,转眼已经七十岁了,而七岁的事情似乎就在眼前。我们所经历的风风雨雨,我们所置身的历史背景,都可以在中国革命史中找到详细的记录。回首往事,只觉得风尘压身。看着孙儿天真的笑脸,我们又开始了一段白纸一样的人生。
  难以抹灭的回忆:
  人过七十,最鲜活的记忆都聚焦在青春年少时。
  “我的家乡是一座江南小镇”,钱恒祖先生这样打开了话匣子,“50年代时,全镇只有两家杂货店生产月饼,一家叫天香斋,一家叫美味斋。我那时就读于镇东门的省立中学,从镇北门的家去上学,必经过这两店门前。”
  “中秋节前半个月,那烤月饼的香味从两店后的作坊里飘出来,真使人垂涎欲滴。每次经过,都要多吸几口香气解馋。”
  “过节的晚上,明月高挂,在庭院的桂花树下,母亲在茶几上敬上几炷香,摆上四颗月饼(象征事事如意),敬过上苍之后,便切开月饼分食。也许是年轻,胃口好的缘故吧,感觉月饼味道极佳。那是典型的苏式月饼,馅有洗沙和五仁两种,外面包的是层层擦油的酥面皮。一口咬下去,总有些香香的酥皮要往下掉,舍不得丢掉,总是用另一只手掌接着,再送往嘴里。”
  “……母亲总是在天香斋和美味斋各买两个……当时,还未公私合营,两家的竞争很激烈,千方百计提高月饼质量,宣传也很有特色:天香斋挂的横幅是“天香数第一”,美味斋则挂起“美味盖天香”的横幅与其抗衡。”
  “那时五分钱可够买两个烧饼一碗豆浆,而月饼我记得是两毛钱一个,所以,除非是过中秋节,是舍不得买月饼的。”
  忽然,一抹秋阳钻进了钱恒祖老人的书房,不觉中我已做客了两个钟头。看着钱老深邃的眼神,我知道他正穿行在时间的河流里。恍然中,我也似乎乘坐着那艘溯流而上的小舟———来到了上个世纪那个五十年代的江南小镇……

  溯源:中秋节的来历

  拜月说
  根据史籍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中,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轻松的欢娱。

  嫦娥说
  据史书记载:“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每年八月十五月圆夜清之时,嫦娥便返回人间与夫君团聚,但天明之前必须回到月宫。后世人在焚香拜月之时,祈求“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拜土地说
  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驱除鞑虏说
  有人认为,中秋节原本是推翻元朝统治的一次起义纪念日。

  中秋节习俗集萃
  赏月、吃月饼,是最为“主打”的一个习俗。
  此外在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建宁,中秋夜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
  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
  中秋夜烧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
  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南京人合家赏月称“庆团圆”,团坐聚饮叫“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
  陕西省西乡县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安排佳宴。不论贫富,必食西瓜。中秋有吹鼓手沿门吹鼓,讨赏钱。
作者: karin    时间: 2008-9-7 08:00

  中秋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民间流传极广的是嫦娥妒恨丈夫后羿薄情,偷吃了他从王母娘娘那里要来的不死之药,于农历八月十五之夜飞上天去,在月筑室为宫,遂为月宫之神;后羿后悔不已,年年的八月十五夜,望月设供,祈望妻子返回人间与自己和儿女团聚,由此而衍生出后世民间祭月祈团圆的文化习俗。

  民俗学家则认为,中秋节的原始基础是源于先民对月亮的崇拜。到周朝时,对月亮的朝拜仪式开始岁时化,“中春昼……迎暑,中秋夜迎寒”。在汉代以前,秋夕祭月已列入朝廷典章。到唐宋时,中秋节已受到普遍的重视。

  中秋节吃月饼的记载,在北宋前的典籍中很难找到。直到南宋,周密所写的《武林旧事》卷六才提到蒸食的糕饼中有“月饼”。是否就是中秋专用的节物,则不得而知。月饼明确地作为中秋节专用之物,并被赋予“团圆”、“和美”的美好意蕴,是在元代之后,“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明宫史》载,每年农历八月初一开始,“即有卖月饼者,至十五日,家家供月饼、瓜果。” (摘自《人民日报》)
作者: karin    时间: 2008-9-7 08:02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通知精神,现将2008年中秋节放假安排通知如下:

  今年中秋节假期为从9月13日到15日3天。9月13日(星期六)为公休日,9月14日(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为法定节假日,9月14日(星期日)公休日调至9月15日(星期一)。

  各企事业单位可根据生产和工作情况自行安排。节日期间、各单位要加强值班,认真做好安全包围和卫生防疫等各项工作。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