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黄骅吊炉饼 烤出“非物遗” [打印本页]

作者: folkman    时间: 2011-1-29 17:18     标题: 黄骅吊炉饼 烤出“非物遗”

黄骅吊炉饼 烤出“非物遗”



张振海正在做烧饼——这种有着地方特色食品,经过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文化象征



     黄骅吊炉烧饼(吊炉烧饼制作技艺,)是后街穆斯林独特的民间传统面食制作技艺,其制作技艺以家庭作坊的形式传承下来,至今已有百年历史。而且,它和兰州拉面、天津桂顺斋的大麻花一样,具有浓厚的民族地方特色和极高的食品文化价值。
  
       历史沿革  从丝绸之路的干粮渐渐改进

  相传在丝绸之路开通以后,阿拉伯人和中国内陆通商贸易。由于沙漠地区干旱少雨,日照时间长,为使食物携带方便和储存长久,便用泥土做成炉桶,在炉的内侧贴上圆形的面饼,用牛粪烤制,西域人称烤饼。

  据考,中国烧饼是由汉代班超通西域时传来。称胡饼、馕,盛于唐朝。白居易有诗赞:“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明代,国人用铸铁做成吊炉,加工工艺得到改良。用上等的精制面粉、纯小磨香油、上等芝麻、精制红糖熬制的糖稀等做原料,手工制作烧饼。

  清末(1890前后),黄骅财神庙村仉氏开始制作烧饼,后街人王云龙、张云亭等将烧饼制作工艺引进,并不断进行改进。吊炉用砖砌成,内用草泥抹光,外用白灰灰严,上用铸铁板固定,制作独特的具有穆斯林风味的后街吊炉烧饼,也称千层吊炉烧饼。改革开放后后街人王俊成、刘金岭等对吊炉进行改进,将铸铁板由固定改制成转动板,方便了贴饼、铲饼工序。不仅提高了效率,也提高了吊炉烧饼品质。

  民国二十七年(1938),新海(今黄骅市)设治局焦定远时任地方长官。他常在后街考察工作,对后街吊炉烧饼评价很高,每天早晨都令工作人员到后街买烧饼用作早餐,并曾题诗曰:“吊炉底下有乾坤,皮脆里嫩美味香。名士何须惭画饼,旅人用此作干糇。”

  制作技艺  一张千层饼,二十多道工序

  黄骅市后街吊炉烧饼的形美、味美与其复杂的工艺不无关系。

  后街吊炉烧饼的制作要经过二十几道工序,即砸芝麻、炒芝麻、簸芝麻皮、发面、生炉、擦炉、和面、擀剂子、搓条、擀片、抹油、(放糖)、捏沿卷上、捏团、抹水、捏边、粘芝麻、上炉、烤饼、铲饼出炉等。

  吊炉烧饼一般分三种,一是千层烧饼,即瓤子的,外脆内软,外黄内白,面香可口;其二糖烧饼,香甜可口;其三烧饼干式,中部鼓起,上圆下平,柔韧适口。后街吊炉烧饼多以千层烧饼为主,个量分两种,一是大型烧饼,一市斤面做4个,内瓤7~8层;二是小型烧饼,一市斤面做7个。

  烤制吊炉烧饼原用劈柴、玉米芯做燃料,在炉底盘上点燃平铺,达到火力均匀少烟。近多用锯末,火力更均匀持久。吊炉烧饼用面很讲究,以精制白面为贵。油以豆油为好。发面后的揭面根据季节气候所定,其比例夏季为2:8、春秋季为3:7、冬季4:6,并根据室内温度严格掌握。

  民间情感  “儿童吃了不生病,老人吃了免灾祸”

  后街的吊炉烧饼,还作为一种镇邪和吉祥的食品在当地流行,每逢穆斯林在圣斋期间和无常人(逝世)时,多用烧饼给小孩和老人吃。当时民间流传着“儿童吃了不生病,老人吃了免灾祸”一说。

  三年自然灾害困难时期以后,后街烧饼作为资本主义尾巴被割掉,不准制作,不准销售。粮食实行计划管理时期,烧饼也作为粮食制品,极少制作出售,并必须用粮票购买。后街的王氏、张氏等各姓村民只能在过节时自做些食用。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农业承包责任制,粮食取消计划供应。为增加收入,村民重操旧业,后街吊炉烧饼这一濒临失传的面食制作技艺得以流传,后街村民王吉庆、王荣庆、张连华、张丙林、王象敖、张振海、常振岗、李双龙、李云坡等重新立灶制作吊炉烧饼出售。

  后街吊炉烧饼制作技艺在传承中,已扩展至黄骅市城区回汉村民户,2000年达到最盛时期,全城制作户达到100多户,其中后街村民达到30多户,目前已萎缩至后街不足10户。后街烧饼因其物美价廉、颇具特色,每日制作总销售一空,供不应求,声誉甚高,成为黄骅一大特色食品。经过120年的历史传承,这一民族传统面食制作技艺弥足珍贵,2009年已被批准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章来源:东南网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