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大家来说说春节,说说年俗,说说你准备怎么过年~~~ [打印本页]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1-1-27 22:24     标题: 大家来说说春节,说说年俗,说说你准备怎么过年~~~

【萧放带头说】年礼是个润滑剂




  年礼,在岁末年初的民俗活动中地位突出,它是家庭关系、社会关系的润滑剂。

  年礼有两种,一种是岁末的“辞年”礼,如成家立业的子女在年前要给父母送年礼,名为“辞年”。比如尚未抱得美人归的女婿,春节是一年中对未来岳父母表示孝心的大好时机,礼品丰盛喜庆,旧时主要是猪肉、糕点,红包,希冀新年得到岳父母恩准,顺利娶到他们的宝贝女儿。如果是已经结婚的女婿,这时上门“辞年”,就是礼仪性的行为,礼物轻重完全看个人心情与经济实力。

  旧时医生与病人之间也有良好关系,每到岁末,郎中给老主顾家送屠苏袋,或者用五色线结成四金鱼的同心结,或者一些驱邪的中药汤剂。寺观住持也会在年节时给施主送上预祝平安的帖子或符箓,表示其对施主一年施予的感谢。如果是佃户,他送给地主的年礼,那就是地方出产的生活物品。

  当然上面也给下属送礼,不过大都是象征性的表示,如皇家给众臣颁赐一些年历通书之类,给外国使臣赐点节日生活物品。

  还有一种是年初的拜年礼。正月初二,至亲好友串门拜年,一般都要带上拜年礼,浙江丽水的拜年礼用厚纸包上白糖、冰糖、桂圆、荔枝等,俗称“礼包”。如果是新女婿到岳父母家及亲戚家拜年,就要带一对礼包,以示恭敬。初二,嫁出的姑娘要给娘家行拜年礼,礼品多为面糕、点心等。过了正月初二,娘家人要给外甥送灯笼。朝廷也在元旦时对上朝祝贺的群臣有所表示,晚清宫廷元旦时,给宫内行走的王公大臣及御前侍卫,赏一个八宝荷包,人们将荷包挂于胸前,以示恩宠。

  传统年节礼物,均为食物与生活用品,礼物不重,但负载着浓浓的人情。我觉得辞年、拜年的礼物,重在亲情的联系与心情的表达,不在于礼品价值的轻重。就多数情况而言,人们看重礼品的吉祥的象征意义。当然如果有的亲友生活不大宽裕,我们也可借辞年、拜年的机会,给他们一些实际的经济援助,这也是中国人互相体恤的传统美德。



《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1年01月19日 第 06版)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1-1-27 22:26     标题: 【张勃接着说】情:拜年中不变的DNA

《 光明日报》(2011年01月26日  09版)

   新春将至,办公桌上的贺年卡与日俱增。不要以为这是洋玩意儿,其实,它才是地地道道的“土特产”呢。

    北宋时期,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的名片“谒”、“刺”开始用于拜年,化身为贺年帖。现存文献中记载的最早的一张贺年片,是北宋大文学家秦观送给子允学士的,且是由他亲手书写,内容是:“观敬贺,子允学士尊兄,正旦高邮秦观手状”。宋以后,贺年卡越来越普遍地使用在社交礼节性的拜年中。元代的“飞帖”、明代的“代僮”等都是这种情况的反映。

    从最初的“磕头交相揖”式的面对面拜年,到逐渐走向更便捷、针对面更广泛的“贺年帖”,再到如今风靡的网络拜年等,不同时代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在拜年这样的民俗中均有相应的投射。

    “团拜”源自汉代,是拜年习俗之始

    张勃(中国民俗学会理事、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副教授):汉朝中期以后,每到岁首,朝廷要举行大朝会,群臣聚集起来,有时外国客人也加入进来,给皇帝、皇后等叩首,进献礼物,庆贺新年添寿,皇帝则宴请群臣,并经常加以赏赐,这个场合经常有乐舞表演,显示出一种其乐融融的和谐场面。这种仪式具有明显的象征意义和政治含义,通过这样的仪式,确立了君臣之间的既有上下之别又有共同利益的复杂关系,也确立了中央和地方、帝国与他国之间的关系,对内显示繁荣,对外彰显国威。或许这可以算作是最早的“团拜”吧。

    萧放(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正旦朝会从汉代一直延续到清朝,始终是皇家的重要典礼。在朝廷的推崇下,民间拜年也日成习俗。朝廷将岁首作为展示与加强君臣之义的时机,民间则作为乡里家庭聚会的良辰。

    拜年方式折射人际范围逐渐扩大

    苑利(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导):唐宋时期,由于人际往来密切,此时的人们也开始关注贺年卡的交际功能。有时由于应酬太多,分身乏术,东家常常会指使自家的孩子或下人挨家挨户地送帖。送帖人如果时间紧,就会直接将贺卡扔到人家门口了事。所以,历史上贺卡又叫“门状”或“飞帖”。

    正是由于当时社会有了这样一种需求,所以,在宋代,一个新行当——邮递业应运而生。宋代张世南所撰《游宦纪闻》以记录土俗掌故、逸闻轶事、风土人情、文物鉴赏而著名,书中记载了每逢冬至、元旦等年节,“凡在外官,皆以状至其长吏”的习俗。从这里也可看出,宋代已经有了专门邮寄贺年卡的业务了。而贺年卡真正被称为“贺年帖”被加以使用,还是明清以后才出现的。

    萧放:明朝中期北京有所谓“望门投帖”之俗,就是一种礼仪形式的拜年。那时,东西长安街住户大多是朝廷官员。拜年的人不问张家李家,只管从东街到西街,一路“望门投帖”。拜年帖上写“某某拜贺”,所拜的主人名字都没有。被拜的人也是应付,要么设个门童,要不干脆在门口准备一个红纸袋,称为“代僮”,专门接拜年帖子,或者准备一个门簿,来客登记留名。

    张勃:人的本质属性是其社会性,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结点,因为不同的缘故而与其他人结成或远或近、或亲或疏的关系。传统社会中,这些关系基本是建立在血缘、姻缘、地缘之上,因而拜年尤其注重血缘关系和姻缘关系的调整。可以说,旧时拜年的过程,就是家庭关系强化的过程。随着社会发展,除了血缘、姻缘,业缘和志缘的关系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大,于是现在基于业缘关系和志缘关系的拜年也变得越发重要了。

    科技进步引发拜年方式的巨变

    李汉秋(中国民协节庆委员会主任、传统节日放假的首倡者):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拜年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前,走家串户地登门拜年,一天下来最多走四五家,道远的就只能寄张贺卡了;后来,随着家庭电话日渐普及,人们可以通过电话相互问候,就算天南海北,距离也就是电话线那么长了;及至目前,手机成为日常生活用品,短信拜年变得司空见惯。平日里疏于问候的亲朋好友,发个短信送上祝福,手指动动,就与更多人进行了情感交流。

    网络拜年更是这一两年的时尚。去年春节前,我的电子邮箱收到了不少亲朋好友发来的电子贺卡,制作相当精美。今年我刚学会用电脑视频,昨天就有学生问我有没有3G手机,想春节的时候用手机视频给我拜年。

    正是由于科技的发展不断注入崭新的时代气息,拜年,这一传统的年俗才能够与时俱进、充满活力与生机。

    苑利:尽管拜年的形式在变,但人们通过拜年传递关爱之情这一点,却始终没有变。而这不变的情,也许正是来自于中国文化的DNA吧。(本报记者 李 韵)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1-1-27 22:27     标题: 【萧放打岔说】拜年:温暖的文化仪式

《 光明日报 》( 2011年01月25日   09 版)

兔年春节将至,有一句话开始越来越多地从心里冒出来:“给您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对祖先的祭拜,是炎黄子孙慎终追远情结的反映;对长辈的祝福,是中华民族孝心文化的演绎;对亲朋好友的感谢,是知恩图报的道德文化的衍伸;对邻人街坊的问候,是华夏文明中礼仪文化的延续;对自己新年生活的美好向往和祈祷,是理想和信仰文化的表达……

    拜年,是人们在辞旧迎新时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文化仪式,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让我们来听听专家们怎么说。

    萧放(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如果说一年的365天就是365里路,那么春节新年就是重要的驿站。人们一路的辛劳,一路的喜悦,都汇聚在这一时间驿站中。在这个驿站里,人们用拜年等仪式传达着亲情和友情,团聚着家人邻里,这是何等温馨与幸福。

    张勃(中国民俗学会理事、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副教授):拜年是一种关心,是一种问候,是一种祝福,是密切彼此关系、让人感受人间温暖的重要方式。

    拜年,又叫贺年、贺岁、叩节、庆节等。从这些名称上可以看出拜年有庆贺的含义,庆贺新一年的来临,祝福接受庆贺的人在新的一年里吉祥如意,平安健康,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拜年要拜,有要身体的动作,通常是叩首。直到今天一些地方还依然保存着叩拜的做法。

    城市社区居民平时没有多少往来,不像农村中乡里乡亲,比较熟识,春节拜年比较自然。其实大家可以借着过年的机会微笑着送上一句“过年好”,从而将陌生的关系变成相识。相信在那一句问候里(也是一种拜年的方式)也能感受到一些暖意。

    萧放:“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过年时人们更看重的是“情”。人是群居的社会动物,寻求文化的归属与心灵的安顿。奉祀家族祖先,亲人聚会欢乐,人们的精神在亲情的浸润交融之中得以升华。今天是网络化时代,同时也是陌生化的时代,我们民族需要有一个亲情汇聚的节日,春节作为极具精神价值的文化传统,在当代社会生活中映射出异样的光芒,对于我们来说,它是光明而温暖的。

    李汉秋(中国民协节庆委员会主任、传统节日放假的首倡者):辞旧迎新始终是过年也是拜年的主题、核心。拜年说的话、送的礼,甚至吃的东西,无不体现出对新一年的期盼和祝福。此时人们心中充满对未来的希望,对过往的人际关系中产生的摩擦、龃龉、不悦等,多会采取一种宽容、化解的态度。从这个意义上说,拜年的现实意义集中地体现在调适人际关系方面。

    中国文化推崇含蓄,有些平日不便表达或不好意思表达的情感,均可借拜年之机抒发一下。人们抱一抱拳、拱一拱手、道一句“给您拜年”,一切都很简单,事实上却是一种仪式。在这种简单的仪式中,平日里的误会、不满化作祝福、赞美,舒缓过往的矛盾,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尤其是晚辈给长辈拜年还包含着“感恩”意识的培养。长辈对晚辈的爱通常是自然而然地传递,而晚辈缺乏回报长辈的人性自觉。于是人类先哲自觉自发地设计了“敬老”规则,以风俗习惯补偿“爱幼”成本和精神损耗,促进人情良性循环,所以,拜年不但是提升亲情密切度的民间礼规,也是民间社会精神操练、人文教化、道德修养的自治活动。

    苑利(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导):年的文化属性,除了辞旧迎新外,就是通过各种仪式重构人际关系。

    祭祖仪式所强调的是对同一血亲的认同,这当然会起到凝聚族人的效果,而拜年正是从此开始;给家人拜年,对于重构家族或家庭成员内部的人际关系十分重要;给亲朋好友、同事领导等拜年,显然是在重新梳理亲朋好友间的人际关系,增强亲密程度;还有些地区在正月初八之后要耍社火,人们都会扭着秧歌,踩着鼓点,到附近的村寨拜年,而这些活动的真正意图,就是通过走乡串寨重建一个更为广泛的社会关系。可以说,中国人凭借着新年中的各种拜年仪式,建立了友谊,增强了互信,完成了和谐社会的建设。

    李汉秋:拜年氛围中的人际和谐关系体现为:尊老爱幼,彬彬有礼,互致祝贺,团结和睦,洋溢着亲情、友情、温馨,一扫粗野、嫌恶、仇怨。而这些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资源。(本报记者 李 韵)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1-1-27 22:33     标题: 大家接着给力吧~~

俺的“年”去年11月就过了(彝历),所以过春节的童鞋们踊跃参与吧。。。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1-1-27 22:41     标题: 俺本来不准备过了,结果老妈的7个字让俺乖乖订了机票。。。

俺要回家,俺也要过年。。。
过两天就走,论坛谁看着点涅?!
能够上网的童鞋们举一下手吧~~~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1-1-27 22:49     标题: 想家回家,回家过年。。。

[flash]http://player.ku6.com/refer/kuWsWWqunB9OsPjd/v.swf[/flash]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1-1-27 22:55     标题: 吉杰《想家》MV特别版

[flash]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MzNTA5OTUy/v.swf[/flash]
作者: 竹林遗风    时间: 2011-1-27 23:26

今年过节我要住到洛阳亲戚家,调查城市春节习俗。
作者: Robot    时间: 2011-1-28 14:11     标题: 该如何拜年? 民俗专家:可以将压岁钱改为压岁礼

中国新闻网 2011年01月27日 08:23 来源:光明日报 

  登门?电话?贺卡?网络?

  拜年方式:重情轻物 求真避虚

  拜年,自汉代产生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会出现一些新的方式。

  兔年春节将至,您怎样拜年?登门?电话?贺卡?网络……民俗学专家们说:无论哪种方式,只要适合自己、适合这个时代,就是好的。


  拜年方式要与时俱进

  苑利(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导):拜年是中国人重构人际关系的一种重要形式,中国人已经把拜年的这个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拜年,在建设和谐家庭、和谐社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确实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如果过分强调“礼数”,有时就会产生出各种各样的繁文缛节,并使自己深陷其中。中国人在礼数上有个讲究,叫“宁落一屯,不落一人”。意思是说,拜就都拜,拜这个不拜那个,反倒会得罪更多的人。这样一来,拜年似乎又成了人们的一大负担。

  曲彦斌(辽宁省社科院民俗学文化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旧时代,繁文缛节的拜年仪式,是那一时代的社会现实的要求,未必完全不合理。但是,任何事物一当脱离了现实的需要,违背了与时俱进的社会发展规律,就需要进行变革,否则就会遭到抛弃。从古至今,拜年习俗一直在渐进式地变化着,周秦时代以及后世那些繁文缛节的拜年习俗礼仪,在今天已经所存无几。

  原本作为日常社交活动中使用的名刺、名帖,后来衍生为拜年的贺帖和近代以来的贺年片,就是由于人们为摆脱过年那几天当面拜年的负担,而采取的一种替代方式。明代杰出画家文征明写过这样的《拜年》诗:“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所言正是拜年习俗的变革与时俱进。

  李汉秋(中国民协节庆委员会主任、传统节日放假的首倡者):拜年的方式和载体要随着时代发展而创新,短信拜年、网络拜年都不错。我认为应提倡亲朋聚会、共同游览、共同观赏等游乐,满足现代人的社交需要。现行的送压岁钱的做法,易导致只重钱数不重情份,我们可以提倡改送“压岁礼”——送给孩子最需要、最希冀的礼品,礼轻爱心重,孩子可由此感受亲情爱心。

  拜年要防变味

  曲彦斌:正常的礼尚往来,是拜年活动必要的传统礼俗。试想,如若一律禁止正常的礼尚往来,莫说是过年,那样的社会交往就不缺少点儿什么吗?这样的缺项,无疑是一种人情冷漠。但是,以礼物的轻重判断情感的厚薄就不好了。

  李汉秋:曾经,由于物质匮乏和一些不正之风,人们拜年的时候,送礼成了必须的项目,甚至礼物的价格成为衡量拜年者情意深浅的一个重要标准,拜年的意义被扭曲与变型了。

  陈旭霞(社会学者、河北省社科院研究员):有些人假拜年之名行行贿之实,甚至以压岁钱的名义行贿,此举不仅伤害了“拜年”的庄重感、真诚感,而且是对下一代的误导。试想,一个从小就把拜年当成“挣钱”机会的孩子,长大后能懂得拜年时尊老爱幼的真谛吗?

  曲彦斌:借助拜年掺杂诸如行贿性质的送礼之类行为,扭曲了拜年的本意。当礼尚往来的拜年失度、变味,或者成为额外的物质负担、精神负担,也就变成了陋俗甚至恶俗。这时,社会也就要通过辩风正俗,加以抵制或纠正。

  李汉秋:随着现代通讯手段的普及,这些年短信拜年给人们相互之间的新春祝福、联络感情带来了一阵清新的空气,是人们从注重物质享受向注重感情交流转变的一种表现,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拜年形式。

  拜年重在传递情感

  李汉秋:拜年最核心的是情感交流,这或许是它得以传承数千年而不衰的重要因素。

  陈旭霞:无论是哪种拜年方式,只要体现出拜者对受拜者的情感就可以。曾经广受好评的短信拜年,在这几年却屡遭诟病,究其原因就是情感的缺失。我也曾多次收到内容完全一样的拜年短信,甚至有人连称呼、署名都没改就发过来了,这样群发的短信谈何情意,还不如简简单单一句“给您拜年”真诚。

  李汉秋:拜年是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仪式和环节,这是培育民族精神所不可或缺的。这种培育,不是通过说教灌输,而是让人在亲身经历中感受、养成。从孩童时开始,就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地不断受濡染熏陶,而且是寓教于乐,在欢欢喜喜高高兴兴中接受浸润,在弥漫于全社会的过年氛围中,在生活气息浓郁的群体性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受到陶冶。它未必强烈地震撼人,却深深嵌入生活,浸入情感,沁入心田,对人的精神和心理产生潜移默化同时也是刻骨铭心、难以磨灭的影响。所以,拜年应重在文化、精神、情感的表达和传递上。(记者 李 韵)
作者: Robot    时间: 2011-1-28 14:31     标题: “回家过年是传统陋习”? 名人言论引发争议

中国新闻网 2011年01月28日 09:02 来源:北京晨报

  春节回家怎可称为陋习

  春节回家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生活方式,尊重它,就是尊重我们自己。应允许它在社会博弈中,逐步调整归位。贸然贴上“陋习”的标签,未免粗暴。

  一年一度的春运正紧张地展开,网络名人罗永浩在微博上表示:“回家过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陋习。”引来各方争议。

  表面上看,此观点有合理一面:如大家不是集中在春节,而是分散回家,交通压力将大大缓解,社会浪费也会随之减少。


  春节回家,是农耕时代形成的民俗,未必适应现代社会,既然回家是为了表达关爱之情,为什么一定要集中在春节?任何时段不都可以吗?执著于此,就有形式大于内容、虚伪大于真诚的问题,确有陋习之嫌。

  然而,罗永浩忽略了一点,即人类社会的价值是多维的,合理性只是一维,不能仅从这个角度去看问题,还要考虑文化适应、社会心理、情感需要等更多层面。

  只考虑效用最大化,只关注“有用”和“没用”,以为在一个社会中,“有用”的就该弘扬,“没用”的就该去除,那么,人老了就不再工作了,还要花钱养病,成了“没用”者,难道因此就否定老人存在的价值?

  其实,这样的虚妄在现代史上也出现过,国学大师钱玄同曾主张,人过四十就没用了,是社会进步的负担,不处死也该自杀。这虽已成笑谈,但我们真的走出这个思维误区了吗?

  只从功利角度去衡量众生,必然带来反人道。以真理的名义否定人的问题,这曾给我们民族带来过惨痛的教训,从破“四旧”砸掉曲阜孔庙,到火焚万历尸骨,从古老城墙的消失,到礼义廉耻的溃败,我们以未来的名义否定了多少过去?以建设天堂的名义毁坏了多少文明?这个教训,值得我们永远记取。

  问题的核心,在于我们混淆了科学理性与功利主义的区别,我们以为“有用”就是科学,这其实恰恰是对科学精神的亵渎。

  不错,科学要靠经验有效性来验证,但科学从来不反对多元化,从来不尝试建立绝对标准,它允许批评、否定和怀疑。然而,“有用”则不然,只要“有用”,则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皆为粪土,人类一切美好情感,皆为做作。它不允许协商,不允许社会博弈,不允许不同意见,在“有用”面前,什么历史、文化、情感,皆是浮云。

  中国社会正在高速发展中,发展的炫目很容易让我们忽略,人才是本质,发展是为人服务的,而不是相反。春节回家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生活方式,尊重它,就是尊重我们自己。应允许它在社会博弈中,逐步调整归位。贸然贴上“陋习”的标签,未免粗暴。而这种对文化的粗暴态度以及为什么暴力思维会深入我们的意识之中,恐怕更值得反省。

  蔡辉
作者: Robot    时间: 2011-1-28 14:33

引用:
原帖由 Robot 于 2011-1-28 14:31 发表
网络名人罗永浩在微博上表示:“回家过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陋习。”引来各方争议。
...
戴了一条哗众取宠的围脖,就是想“引来各方争议”的眼球。
作者: 竹林遗风    时间: 2011-1-28 16:18

哗众取宠才是真正的陋俗!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1-1-28 22:18     标题: 回家是一种文化的力量,正是这样的力量带给中国春运这一特殊的现象。

所以春运不仅仅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  更是一个文化的 问题~~

这话貌似是田导说的。。。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1-1-29 13:52

初四到初六外出调查东巴祭天仪式,其它时间皆在。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