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天安门竖孔子像引发台湾焦虑
[打印本页]
作者:
车前子
时间:
2011-1-20 21:36
标题:
天安门竖孔子像引发台湾焦虑
天安门竖孔子像引发台湾焦虑
2011年01月20日 10:33
来源:国际在线-《世界新闻报》 作者:吴灿
近日,一座总高为9.5米的孔子青铜雕像在天安门广场东侧落成。这不但引发大陆民众的热议,也成了台湾媒体近日的一大看点。
对于大陆的尊孔举动,岛内各方心态复杂。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曾反复强调,希望将台湾地区打造成“中华文化的领航者”。但如今大陆在文化领域的逐步复兴,让岛内焦虑,担心失去所谓的“中华文化正统”地位。
自封“中华文化代言人”
“大陆近年尊孔,如今又借树立孔子铜像宣示文化正统地位,台湾面临诸多危机”,孔子雕像在国家博物馆门前落成的第二天,国民党人士就忍不住通过媒体“敲警钟”。
长期以来岛内存在一种思维,即台湾地区才是“中华文化的正统”。马英九的铁哥们、台湾文化总会会长刘兆玄曾说:“中华文化在台湾得到了较好的保存,台湾应该利用这一优势,扮演尖兵与催化剂的作用,全力推动文化影响大陆。”在马英九的授意下,刘兆玄完成了一套“王道文化”的论述,并打算近日到大陆做宣传。刘兆玄认为,两千多年前孟子提出以仁义道德为本的“王道”,才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可以向全球推广。
国民党“立委”罗淑蕾的说法,也印证了这种“中华文化代言人”的心态。对于大陆竖立孔子雕像,罗淑蕾称岛内民众从小就念《论语》、《孟子》,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与文化,台湾都没有断过,“所以台湾本来就有优势”。罗淑蕾表示,如今大陆提倡儒家文化、想迎头赶上,当然欢迎,大陆可以向台湾学习;如果两岸合作,一起把儒家思想发扬光大,也是不错的。
台湾书院抗衡孔子学院
台湾社会自持文明优越感并不让人意外,因为自“两蒋”时期开始,台当局就提出了“文化中国”的概念。马英九继续推行“文化中华”的路线。2011年元旦文告中,马英九称台湾地区是全球实践儒家思想最普遍、最彻底的华人社会,儒家倡导的美德早已成为民众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唯有台湾,最有条件成为中华文化的领航者”。
为了贯彻马英九的意志,台当局文化部门已经在忙活相关项目。据台湾媒体报道,为了与大陆孔子学院抗衡,台当局正在全力打造“台湾书院”,并预定今年春天在美国洛杉矶建成首家。据悉,目前书院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教材,课程包括繁体字书写的中文课程,以及书法、布袋戏教学、茶艺文化等。
对于大陆孔子学院渐增的数量与影响力,马英九在前不久举行的“台湾华语文研讨会”上表示,台当局向国际提供的中文课程,虽然在量上无法与大陆相比,但绝对有条件在质方面与大陆竞争。为了显示对中华文化的重视,每年孔子诞辰,全台13座孔庙都遵循传统古礼举行隆重祭孔大典,马英九等岛内高层都会到场上香行礼。
靠什么成为“领航者”?
在李登辉、陈水扁之流操弄“去中国化”的喧嚣之后,马英九倡导回归传统、尊重中华文化的做法,得到了岛内大部分民众的认同。但是诸如“成为中华文化的领航者”、“打造亚太高等教育中心”等大口号,还是难免让外界质疑。
有岛内“立委”质问台当局,大陆孔子学院早已在全球88个国家和地区开设500多家,可见影响范围之广。相比之下,台湾书院到如今还未开张,经费、人员、可选择地区都受到限制,而且目前也只规划了两家,“这要如何与孔子学院抗衡”?
还有民众投书《联合报》称,随着大陆经济的崛起、外交影响力的扩大,汉语才逐渐达到了国际性语言的地位,也就是说软实力必须依靠硬实力支撑。不少外国人是为了在大陆市场获利才学习汉语。两岸在遣词造句、书写方式上都有差别,外国人会选择向谁学习一目了然。甚至连刘兆玄都承认:“海外华文教学所使用的拼音系统存在不同,不论喜不喜欢,大陆的汉语拼音还是有10多亿人在使用。”
此外,相较近些年来大陆对中华文化的重视,岛内的部分政党、机关、学校或个人对中华文化却是抱着鄙视、切割的态度。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张亚中举例说,调查一下岛内高校中文系这10年的博硕士论文,看看作中国古典文化研究的人有多少,再看看还有多少人在研究国学核心典籍,便知道台湾有没有实力成为“中华文化的领航者”。
相关链接:
合作推广中华文化
如果岛内一些人士能摒弃以“中华文化代言人”自居的心态,两岸在中华文化推广方面完全可以互通有无。举例来说,大陆孔子学院在海外主要教授汉语,而台当局设立在巴黎、纽约、东京的文化中心,以及未来将要开设的台湾书院,则可以侧重闽南文化、客家文化以及台湾特色文化方面的宣传,合作方式可以多种多样。
考虑到要与大陆孔子学院作区隔,台湾书院很容易因为强调“台湾”二字,而被操作成滋生、传播“台独”思乡的舞台。岛内有舆论提醒马英九注意,不要最后好心办坏事。(吴灿)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