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民俗学席明纳:赫尔曼·鲍辛格和图宾根的“经验文化学” [打印本页]

作者: 越人    时间: 2011-1-2 00:08     标题: 民俗学席明纳:赫尔曼·鲍辛格和图宾根的“经验文化学”

报告人:
吴秀杰(德国马普社会人类学研究所 研究人员/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Social Anthropology, Research Fellow)
讲座时间:1月4日(周二) 上午九点半
地点:北师大文学院励耘报告厅
主持人:杨利慧

内容简介:
赫尔曼•鲍辛格(Hermann Bausinger, *1926-)从研究德国西南地区方言和民间讲述行为入手走进民俗学领域,以《技术世界的民间文化》(1961)一书对德国的传统民俗发出了挑战之音声,借助于作为讲席教授的影响力资源,顺应着1968年青年运动的“文化革命”趋势,引导着图宾根的民俗学转向社会科学并于1970年将图宾根的民俗学更名为“经验文化学”。这一专业命名在整个德语界的民俗学中是独一无二的,但是没有哪一个从民俗学衍生出来的学科,无论其被称为“欧洲民族学”、“文化人类学”也好,或者干脆保留着“民俗学”的旧名称也好,都不可能对鲍辛格和他的图宾根研究所视而不见,他的著作也被翻译成英语、日语和意大利语。鲍辛格以以丰富的地方性知识、细密精致的分析能力、以小见大的独特眼光、睿智而犀利的表述方式为解读半个多世纪以来德国西南地区的文化社会进程贡献出一份不可多得的丰富的文化盛宴。他被同事友好地称为“一位心甘情愿的乡巴佬”、同行们也充满敬意地称他为“日常生活的启蒙者”。2006年,为庆祝他的八十华诞,一本题名为《日常生活的启蒙者》的对话体学术自传出版了。在这本书中,四位来自图宾根的学者(三位民俗学者、一位历史学者)围绕着他学术生涯中的七个关键词(路径、传统、微末之事、转折、乡土、跨境、定位)以与鲍辛格对话的形式,串起他对自身学术历程、学科发展史的回忆和评论。报告人以本书勾勒的框架为基础,简要评介鲍辛格及图宾根的“经验文化学”。


[attach]15488[/attach]
作者: 叶涛    时间: 2011-1-2 06:15

对于德语世界的民俗学,我们过去了解的太少。近几年,几位身在德国的具有中国民俗学背景的学者简涛、吴秀杰、王霄冰等做了许多工作,为我们介绍、引进和传播德语世界的民俗学成果,这真是功德无量的善行。这其中,吴秀杰最值得称道。2009年7月,她曾经在柏林组织专题学术会议,为中国和德国民俗学界的沟通做了有益的尝试。就是在那次会议上,我见到的鲍辛格。
鲍辛格和他的图宾根学派,在德国及其德语世界影响深远,今日德国民俗学界重要人物几乎无出其右,这两年已经两次受邀来中国的洪堡大学卡舒巴教授就是鲍辛格的学生。
鲍辛格的代表作《技术世界的民间文化》、访谈录《日常生活的启蒙者》已经在翻译之中,即将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 叶涛    时间: 2011-1-2 08:13

2009年7月,柏林,“社会人类学的民俗视角:迈向汉族社会研究的新范式”(Doing Social Anthropology with Folklore. In Search of a new Paradigm for Studies of Han-Chinese Society)国际会议,鲍辛格与卡舒巴。
作者: 叶涛    时间: 2011-1-2 08:14

2009年7月,柏林会议,鲍辛格与孩子们。
作者: 越人    时间: 2011-1-2 12:32

户晓辉翻译吧?前段时间不是说商务出么?又改广西师大了?
作者: TeigEnte    时间: 2011-1-2 17:04

引用:
原帖由 越人 于 2011-1-2 12:32 发表
户晓辉翻译吧?前段时间不是说商务出么?又改广西师大了?
广西师大出版社刘瑞林总编仗义出手,帮助出版“启蒙日常生活”(暂名)系列,拟选译几本德语民俗学、文化学、历史人类学的著作,介绍给中国学界。德译民俗学著作本来就少,还是放在一起出好一些。
作者: TeigEnte    时间: 2011-1-2 17:25

引用:
原帖由 叶涛 于 2011-1-2 06:15 发表
对于德语世界的民俗学,我们过去了解的太少。近几年,几位身在德国的具有中国民俗学背景的学者简涛、吴秀杰、王霄冰等做了许多工作,为我们介绍、引进和传播德语世界的民俗学成果,这真是功德无量的善行。
多谢叶涛兄鼓励。民俗学这东西本土性极强,橘枳之变恐在所难免。对前人的思想,其实大家都各取所需。至于能看到什么、获取什么,也看个人的缘法了。我们侥幸能读几行德文的,能做的也就是顺手给搭个桥。
作者: 越人    时间: 2011-1-2 17:50

引用:
原帖由 TeigEnte 于 2011-1-2 17:25 发表


多谢叶涛兄鼓励。民俗学这东西本土性极强,橘枳之变恐在所难免。对前人的思想,其实大家都各取所需。至于能看到什么、获取什么,也看个人的缘法了。我们侥幸能读几行德文的,能做的也就是顺手给搭个桥。
仗义~

[ 本帖最后由 越人 于 2011-1-2 17:54 编辑 ]
作者: 李晓婧    时间: 2011-1-2 20:46

我们都在盼着听吴老师的演讲。
听师姐说,吴老师与我们杨老师是同门,而且是同一届,真羡慕你们的时代。
作者: 叶涛    时间: 2011-1-3 21:17

引用:
原帖由 李晓婧 于 2011-1-2 20:46 发表
我们都在盼着听吴老师的演讲。
听师姐说,吴老师与我们杨老师是同门,而且是同一届,真羡慕你们的时代。
吴老师不只和你们杨老师是同门,还和另一位大侠陈泳超也是同门。更羡慕了吧!
作者: clamstock    时间: 2011-1-3 22:38

德国确实是一个思想的宝库,哲学、人类学、社会学都从德国传统中汲取了重要的营养,民俗学似乎更应该从中受益才对,而且,赫尔德那样的人物,本就是民俗学阵营中的。
作者: 慕董    时间: 2011-1-5 21:30     标题: 回复 9# 的帖子

师姐,你是杨老师的学生吗?
作者: 李晓婧    时间: 2011-1-5 22:46     标题: 回复 12# 的帖子

嗯哪。
我知道你是谁。
作者: 韩雪春1257    时间: 2011-1-6 00:36     标题: 回复 1# 的帖子

听完之后,感慨很多,觉得必须发奋多读些书,以后在听讲座过程中才会得到更多感悟吧。
作者: 杨利慧    时间: 2011-6-2 13:44

引用:
原帖由 李晓婧 于 2011-1-2 20:46 发表
我们都在盼着听吴老师的演讲。
听师姐说,吴老师与我们杨老师是同门,而且是同一届,真羡慕你们的时代。
我有你这么个学生么?我怎么自己都不记得了?
作者: 於芳    时间: 2011-6-2 17:02

Hermann Bausinger的汉译已经确定是鲍辛格吗,我曾经译成鲍辛格尔,哪个比较好呢?
作者: 传媒虫子    时间: 2011-6-3 09:23

引用:
原帖由 杨利慧 于 2011-6-2 13:44 发表

  

我有你这么个学生么?我怎么自己都不记得了?
呵呵,还有老师不认识学生的?
作者: 慕董    时间: 2011-6-3 12:32     标题: 回复 17# 的帖子

老师怎么可能不认识学生呢?更何况是杨老师,不明白为什么会假借老师的名号···
作者: 叶涛    时间: 2011-6-3 20:08

引用:
原帖由 於芳 于 2011-6-2 17:02 发表
Hermann Bausinger的汉译已经确定是鲍辛格吗,我曾经译成鲍辛格尔,哪个比较好呢?
吴秀杰和户晓辉已经把鲍辛格的代表作和访谈录翻译成中文,即将由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他们俩使用的中文译名都是“鲍辛格”。
作者: TeigEnte    时间: 2011-6-3 23:49

回16楼
是我建议译成鲍辛格,劝着户晓辉从了。德语里没美国英语那么多的“尔”,尤其在词尾,可以忽略。再说,三字人名,符合中国人阅读习惯,对不?
你译的是哪篇?我们做个说明,提到你的译著,免得被当成两个人。
作者: 於芳    时间: 2011-6-7 17:29

没有直接译鲍辛格的论文,只是在讨论德国民俗主义的时候对他的学术贡献作了介绍,那我把名字改过来,谢谢!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