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熊坤新]改革开放为中国民族理论带来的新发展 [打印本页]
作者: Robot 时间: 2008-12-19 01:13 标题: [熊坤新]改革开放为中国民族理论带来的新发展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
改革开放为中国民族理论带来的新发展
□ 熊坤新
《中国民族报》 2008-12-19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民族理论学界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密切结合中国的国情,在探讨中发展,在摸索中前进,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中国化,使中国特色民族理论研究在可能涉及的各个领域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所论及的民族概念、民族形成、民族结构与民族属性、民族意识和民族关系理论等问题研究,是中国特色民族理论研究领域中比较重要的几个问题。
1 民族概念问题
进行民族理论研究,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就是什么是民族,即如何理解民族概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们对民族概念的研究和讨论范围日益宽广,认识愈益深刻。争论的焦点一是如何看待构成民族的要素;二是如何看待民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三是如何看待斯大林的民族定义。
上世纪80年代人们对民族概念的探讨,多注重于对民族概念的重新考察。比如,有学者要求人们重新回到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原著的学习上,对民族概念进行再认识和再研究。他们认为,斯大林的民族定义中不把血缘作为民族的要素,是与恩格斯的观点相一致的。同时强调,必须分清马克思主义民族概念和中国传统的民族概念,认为这是我们研究民族问题的关键之一。
有学者认为,斯大林民族定义是专指现代民族的定义,而不是对任何历史阶段的人们共同体都适用的。将我国少数民族称为民族,是因为他们已处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以后的阶段,已不是古代社会历史范畴的人们共同体,而是现代民族的一种类型。
有学者对斯大林民族定义作了补充和修订,指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名称、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和共同民族意识、民族情感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它分为氏族、部落、部族、资产阶级民族和社会主义民族五个阶段和五种类型”,并认为这几种类型全具有5个要素,“其中,共同的民族名称和民族意识与民族情感是主要的和必不可少的”。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人们对民族概念特别是对斯大林民族定义的探讨持续发声。
有学者认为,民族是人类发展到现代人科之智人阶段,由于生活地域、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差异而产生的,具有不同人种特点或有相同人种特点、文化传统与心理特点、语言特点、生产方式特点、生活方式特点、风俗习惯特点并稳定发展的或急剧变化的、正在同化或者异化过程中发展或消亡的人类群体。
有学者认为,民族是从文化的角度来区分的人们共同体,同时又是具有凝聚力的利益集团。构成民族的要素和进行民族识别的标志是共同的历史渊源和语言文化,一定程度的经济联系性和大致相同的经济模式,以及建立在共同经济文化基础上并受到族际关系所制约而强调共同起源、反映共同利益的民族情感和自我意识。并认为民族不可能是一个完整的经济实体和政治实体。
有学者认为,斯大林民族定义在当时是进步的,但并非完美无缺。它没有顾及民族产生和发展过程的复杂性,没有给多种类型的民族的历史过程留有余地,没有充分反映民族的社会内容和社会结构。
有学者认为,民族是在特定历史的人文和地理条件下形成,以共同的血统意识和祖先意识为基础,以共同的语言、风俗或其他精神和物质因素组成系统特征的人们共同体。民族是家族的全符号扩展,是对族群文化要素的重组和政治利用;民族是在家族符号结构、家族符号资本的基础上形成的超族群政治—文化体。
新世纪新阶段,有学者指出,民族是一个普世概念,但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对当今民族概念的内涵常常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中国有自己的历史和国情,有自己传统的大一统的文化族群观,更有自己从实际出发的民族理论和政策,不仅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学术体系,而且取得了协调民族关系、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良好效果。对于国外风行一时的理论,我们可以学习借鉴,但切不可盲目照搬。有许多学者还对民族概念进行了应用性研究,探讨了民族概念与族群概念、国民概念的关系,中华民族概念的理论确定,跨界民族的概念问题,以及散杂居民族概念等。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2005年5月,中国共产党在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政策的阐述中提出:“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概念问题上的新观点和新见解,是对斯大林民族定义的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民族理论问题上与时俱进的新表现,是中国特色民族理论研究的新成果。但是,也有学者指出,“200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后确定的关于‘民族’的6+1的说法,只是一种对‘民族’的更为科学的描述性说法,而非一种唯一性的定义。因而,关于‘民族’的认识,还将继续地见仁见智;在见仁见智的长期探讨、争论中,逐步更加接近真理。”
2 民族形成问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并不是永恒不变的事物,而是历史的范畴。民族也和任何历史现象一样,是受变化规则支配的,它有自己的历史,有自己的始末。这就是说,民族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最终将走向消亡。研究民族形成发展的规律,对于正确认识民族这一社会历史现象,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民族形成的上限 有3种观点:其一,认为民族形成于原始社会蒙昧时代高级阶段;其二,认为民族形成于原始社会野蛮时代的高级阶段至阶级社会确立时期;其三,认为民族形成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
民族形成的条件 大多数学者认为,从终极原因上看,主要是基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体地说,就是在原始社会末期,发生了一场深刻的社会大变革。这场社会大变革的内容是“两大分离”,即脑体分离(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或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离)、城乡分离(城市和乡村的分离);“三大过渡”,即从时代上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过渡,在社会制度方面由部落制度向国家制度过渡,就人们共同体而言由氏族组织向民族过渡。
民族形成的序列 从社会发展的形态上看,可用公式表示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从民族形成的序列来看,可用公式表示为原始群—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部落联合—部族—民族。
民族发展的过程(历史规律问题) 人们普遍认为,民族一旦形成以后,就必然会经历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两种形式。一般来讲,民族的发展按社会发展形态的划分,主要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原始民族(存在于原始社会中的民族及现代原始民族);古代民族(存在于奴隶制社会中的民族及封建制社会中的民族);近代民族(资本主义民族);现代民族(社会主义民族)。关于民族发展过程中的特殊规律,大都认为:民族出现的社会历史阶段不同;民族形成后又消失;民族可以跨越性或跳跃式向前发展。与此相联系,还有几种特殊的历史现象值得人们关注:民族分化(同源异流);民族同化(异源同流),当然这里面又分自然同化和强迫同化;民族融合等。
对民族未来发展前景的预测 人们普遍认为,民族发展的总趋势是民族消亡。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主义时期是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时期而不是民族消亡的时期。根据毛泽东的说法,民族消亡的历史顺序是:首先是阶级消亡,而后是国家消亡,最后才是民族消亡。全世界都如此。对此,学界也是一致认可的。
3 民族属性问题
民族作为一个客观实体是在与周围世界和事物的普遍联系中存在和发展的,在外部环境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它也必然有其或共有、或专有,或抽象、或具体的各种属性,而这些属性中,又有最主要、最基本的方面,也就是它的基本属性。改革开放以来,民族理论界对民族属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怎样去理解、解释民族属性的内涵问题,并与民族分类等相联系。
关于民族的属性问题,有学者将其区分为民族自然属性或族体属性、民族社会属性、民族生物属性或人种属性这样几个方面。并指出,上述属性是民族作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现象、历史发展中的社会现象和人类发展中的种的繁衍现象所具有的基本属性。民族作为客观实体而言,是与上述3种基本属性相对应的民族自然体、民族社会体、民族人种体的统一体。民族的基本属性表明,民族无论是作为社会的产物、社会的客体,还是作为社会和历史的创造者、社会的主体,它都是活动着的、发展着的,是能动的、历史的、物质的因素,涉及社会生产(包括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和发展、民族自身生产(人口生产)和发展。另外,民族的3个基本属性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每一个民族的具体表现方面又是相互渗透、相互统一和密不可分的。
近些年来,人们对民族属性的研究成果不算很多,但有几篇是值得关注的。如有学者运用牙买加裔英国学者斯图亚特·霍尔的后现代属性理论探讨华裔美国人、著名作家汤婷婷如何通过自己的作品反映美国的种族问题以及美国主流社会的种族歧视造成的华裔族群的“他者”感,试图透过历史,再忆传统文化,找回并重建华裔美国人的民族属性,强调民族属性的重要性。有学者以回族为个案,专门分析了回族语言的民族属性问题。认为回族语言以地域为界限,形成了若干个方言区;以民族为中心,形成了一些民族内部的支流语言。强调回族语言的民族个性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民族语言的传承、民族选择用语、民族专有词汇、特殊的语言组合、富有民族特色的方音等。有学者还提出了国家也具有民族属性。认为国家的民族属性是在民族国家形成阶段明晰起来的,其基本动因是全球化。强调在全球化迅猛推进的当今世界,国家的民族属性仍有着坚实的社会文化基础和经济基础,民族国家仍有着蓬勃的生命力,但在全球化时代的未来,国家民族属性的消解将不可避免,这种消解将使人类彻底摆脱民族主义政治的困扰,同时也将开启民族消亡的进程。
4 民族结构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经提到:“不仅一个民族与其它民族的关系,而且一个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都取决于它的生产以及内部和外部的交往的发展程度。”这里提出了“民族整个内部结构”一词。列宁曾在《第二国际的破产》一文中谈到奥地利“由于它的民族结构的不民主”,明确提出了“民族结构”。民族是一种客观实体,有其独具的特征及自身的构成和存在方式。民族结构不仅是民族社会内部各组成部分的协调、搭配形式,而且也是民族实体存在的“骨架”,因此研究民族实体必须透过民族结构去考察和分析。对民族结构的研究是在整个国家经济结构转型的大环境中逐步开展起来并走向深入的,有其顺应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民族结构的涵义 有学者认为,民族结构即民族关系结构,主要是指民族之间、民族内部各部分之间表现于经济、政治和文化诸方面的构成方式。并将其划分为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有学者指出,民族结构是民族的静态存在形式,民族结构运动是民族的动态存在(即发展)形式。有学者甚至给民族结构下了一个定义:“民族结构,概括说来,就是民族的物质产品生产、精神产品生产和自身生产及其有关方面的有机排列组合。由于各个民族的民族特征、民族所处的自然地理气候环境条件、民族的历史发展和历史传统以及民族发展的总进程的不同而各有差异。民族结构是多层次的、复杂的、但却是有机的系统结构。”
民族结构的内容 有学者先后探讨了民族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人口结构、文化结构、心理意识结构等,并认为经济结构决定着民族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意识结构等,后者也对前者起反作用。
民族结构特别是民族文化结构的层次之分 有学者认为,民族结构主要是指一个民族的社会结构,包括民族的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等。它是民族内部各种社会因素、社会条件、社会成分、社会形态等有机联系的系统组合方式。民族结构是一个民族见之于外在的、客观方面的民族特点。仅以民族文化结构来看,它就分3个层次,即表层结构、中层结构和深层结构。民族文化的表层结构,是指浮现在民族文化表面上的文化现象,它最直接地反映出一个民族社会生活的风貌,是整个民族文化的基础;中层结构是指在民族文化表层结构的基础上经过文化人加工的文化著述和倡导的文化活动,是民族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水平;深层结构是指民族文化观念,是民族文化的精神本质,对整个民族文化起指导的作用并产生深远的影响。
民族结构的特点、性质和社会作用 有学者就民族结构的特点进行了概括,认为民族结构存在6大特点,即整体有机性、相关同步性、相对稳定性、自动调节性、动态开放性和调控可塑性。有学者认为,民族结构的性质决定于社会性质。从某种意义上说,民族地区的改革实际上就是对民族结构的调整与变革。至于民族结构的作用,有学者认为,应该消除民族心理意识结构中的一些惰性因素。通过对民族结构的优化、健全和调整,使其有利于民族生存和发展,以及民族间事实上的平等、民族关系间平等的建立。
民族结构的应用性研究 有学者先后探讨了在后民族结构条件下的双语教育问题,认为欧盟在人类社会结构中具有一种象征性的意义,它体现出人类对后民族结构的追求。在欧盟一体化过程中,文化认同起着重要作用,其中,双语教育担任着消除文化壁垒的角色,这就是从后民族结构中去探究国际双语教育的原因。有学者对一些具体民族特别是国外民族的人口结构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人口结构与社会环境、民族关系等问题之间的相互影响。
5 民族意识问题
民族意识是综合反映和认识民族生存、交往和发展及其特点的一种社会意识。改革开放以后,对民族意识的研究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已涉及到民族意识的内涵和实质,民族意识的结构和层次,民族意识的表现形式和特点,民族意识的功能及其调控,民族意识的产生、发展规律和趋势,民族意识与民族心理素质、民族主义的关系等。
民族意识的内涵和实质 有学者强调了民族意识是综合反映民族生存、交往和发展的社会意识;有学者认为民族意识即等同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有学者认为民族意识即等同于民族自我意识;有学者认为民族意识是民族的一切具有民族特点的各种观念形态的总和;有学者认为民族意识是对民族自我文化特点的觉察;有学者认为民族意识是社会意识中对民族存在的知识、意向、决策三类观念的总和等。
民族意识的结构和层次 有学者认为,从民族意识所包含的内容来看,应分为3个层次,即民族属性意识(包括民族自我归属意识、民族认同意识和民族分界意识);民族交往意识(包括民族平等意识、民族自尊或优越意识、民族自卑意识);民族发展意识(包括民族自我发展意识、民族自主自立发展意识)等。有学者把民族意识归纳为6个层次,即自我性(或属性)意识、自主性意识、发展性意识、族际性意识、宗教性意识、爱国主义思想意识等。有学者将民族意识细分为8个基本内容,即维护民族语言文字的意识、种族意识、乡土意识、民族自豪感、维护民族传统的意识、自主意识、民族亲疏意识、关心民族前途命运的意识等。有学者则把民族意识的具体内容归纳为6点,即族籍意识、族源意识、民族语言文字意识、民族地域意识和环境意识、民族文化意识、民族生存发展意识等。有学者认为,如果从民族意识的发展级序来看,则可分为3个层次,即民族社会心理层、民族自我意识层、民族精神层。有学者认为,如果从人员及空间的构成标准来看,民族意识还可以分出层级意识,如个体民族意识、群体民族意识、全球民族意识等。有学者认为,如果从感知的角度看,民族意识又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低层次的、属于感性范畴的,如民族心理、民族情感;二是高层次的、属于理性范畴的,如民族意识形式。有学者则认为,民族意识包括相互联系的3个方面,即属于“认识”、“情感”、“心理”范畴的民族意识。心理是情感的基础,情感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是以心理为其产生基础与前提的情感的理性化、条理化和系统化。有学者还提出了应把民族意识划分为具体和抽象两种形态。
民族意识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有学者认为,民族意识是全民族的自我认知模式,是一种高度抽象;而民族意识表达则是这种认知模式和高度抽象的运用。民族意识表达的内容是某种特定的、具体的世界观和感情,包括偏中性(一定界域内不宜用是非标准直接评价)的内容,如民族感情;非中性(可用是非标准评价)的内容,如民族主义。民族意识表达有精神和物质两种形式,可看作是符号系统,民族意识是统辖这些符号系统的总原则。有学者在归纳民族意识的特征和特点时指出,民族意识具有自识性、内聚性、向心性、互容性、趋优性等特点,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狭隘性、保守性、排他性和利己性。也有学者认为,民族意识具有层次性、时代性、阶级性3个特征。
6 民族关系理论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族理论学界对民族关系问题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地深入探讨。从民族关系的内涵、特征、性质到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形成,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关系的特点到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影响,从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策到世界民族关系发展趋势的研究和认识等方面,均有新的理论分析和突破。
民族关系的内涵与类型 有学者认为,所谓民族关系就是指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交往关系,主要包括政治关系、文化关系、民族体的交融关系等。就民族关系的形式和范围而言,有国内民族间的交往关系、一族与数族的交往关系、数民族之间的交往关系、民族之间的直接交往关系、间接交往关系等。从类型上看,民族关系又有平等和不平等之分,而且民族关系既有社会属性,又有民族属性。有学者认为,民族关系实际上是指各民族之间的社会联系,就是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群体关系。关于民族关系的类型,有学者根据民族结构的差别和族体间互动的形态上的不同,把当今世界各国的民族关系分为一元主导型、两极对抗型、多元平等共存型和道理统一型。也有学者从政治角度把各国民族关系从宏观上划分为对抗型民族关系、封闭型民族关系和开放型民族关系。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形成 有学者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开始形成的上限,应该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算起。这是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推翻了在我国经历了数千年历史的剥削阶级掌握全国政权的政治制度,从而也就从根本上推翻了在我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民族对民族的压迫剥削制度,我国各民族在法律上获得了完全平等的地位,我国各民族间开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形成过程。也有学者认为,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至民主改革、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前,我国的民族关系存在着各民族间劳动人民与剥削阶级统治者的关系,和各民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这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关系,既含有新民主主义成分,又含有社会主义成分。在民主改革、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开始形成,它的性质基本上是各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性质 有学者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的民族关系开始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废除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后,各民族的关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由原来的敌对关系变成了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关系也变成了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问题。
此外,还有许多学者研究探讨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的主体关系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关系的特点;改革开放对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民族关系的影响;上世纪90年代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和对策 等。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