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文字背后的深广文化:我们未必认得几个字 [打印本页]

作者: Robot    时间: 2010-12-16 10:28     标题: 文字背后的深广文化:我们未必认得几个字

文字背后的深广文化:我们未必认得几个字

中国新闻网 2010年12月16日 09:59 来源:法制网-法治周末




  在趣味中识字

  人所能认识的世界只是人能用文字所构筑的世界而已,当我们有意无意错失这些丰饶富美的字词,其实也与它们所蕴藏的文化失之交臂。

  文字,尤其是中文字,一路发展到现在,本身早已经是一种积淀了,随着文化人类学的发展与发现,这种积淀是一笔财富,一个世界性的大资源

  张炳剑


  在我的印象中,识字是件痛苦的事情,每当老师教了新字,当天的娱乐时间就被挤掉了,我必须花上一个晚上的时间,在文字簿上反复地抄写新字,然后第二天接受老师的测试。如果不幸未能通过测试,等待我的将是更加严厉的处罚,这样的“苦难”让我对识字产生了巨大的恐惧,至此印象深刻。

  文字中含藏“误会”成分

  历来的语文教育多止步于对字词作最简单浅表的讲解,囫囵粗糙,学生了解的不过是汉语复杂语意中最平常粗鄙的意项,至于其富有原型意味的渊古本意,连及丰饶富美的衍伸义,并因汉语语法特性造成的文字间组合连缀的跌宕美感,我们概不留意。

  况且,认字的本质又似乎含藏着很大的“误会”成分在内。我们在生活之中使用的字,无论是听、是说、是读、是写,都仅止于生活表象的内容,而非沉积深刻的知识与思想。正如张大春所感慨的:“穷尽人之一生,恐怕未必有机会完完整整地将听过、说过、读过、写过几千万次的某个字认识透彻。”就以一个“犹”来说,也会带来无尽的“烦恼”。在“犹来无止,犹来无弃,犹来无死”中它是可以、能够的意思;可是,到了“玉犹允塞,徐方即来”中,就成了“谋划”的意思;而在“匪先民是程,匪大犹是经”里,这个犹字又成了“道途”之意了。

  难怪某个自称大师的散文家也会闹出“致仕”的笑话,他从字面上拆解这两个字,拼凑成“做官”或“求官”的意思,却不明白这个词里的“致”,是“归还”的意思,致仕,其实是把权柄、禄位归还给君王之意。再如,《红楼梦》中提到的“公分当铺”一词中的“公分”,非指经营体制上的公有制,而是“自诩能与顾客利益均沾之意”。像这样的望文生义,数不胜数。

  不同的思想传统会把相同的语词充填出趣味和价值全然悖反的意义来。为此,我们常常误读、误写,望文生义,闹出不少笑话。这里的心理因素是我们对于认字这件事想得太简单。“觉得自己已经脱离了‘某一个阶段’或‘某些个阶段’……认字这个活动应该已经轮到儿孙辈的人去从事、去努力了”,可往往就在这个时候,“我们的心智开始萎缩,我们的语言趋于乏味,我们被口头禅包围攻占乃至于侵蚀、吞噬”。

  原来,我们未必认得几个字。这样,我就实在羡慕《认得几个字》中的张容、张宜两兄妹了。他们不仅能在学校享受“公鸡缓臭屁”(闽南语,意思是:“王之涣作品”)这般有趣的诗词教学,更能在父亲张大春的谆谆善诱下,对每个字背后的文化故事探寻根源,在趣味中便对每个字词的衍变迁移有了切实的了解。

  文字背后积淀的深广文化

  在张大春看来,小孩子识字的过程往往是从误会开始。利用同音字建立不同意义之间的各种关系,其中不免望文生义,指鹿为马。倘若能让孩子对于字的好奇穷究不止息、不松懈,甚至从理解中得到惊奇的快感以及满足的趣味,或许还真能有机会认识几个字。但识字,从来不是只晓得它的字形、读法和一般意义就能满足,我们还需知晓它的来源、典故,以及不断演变的轨迹。文字,尤其是中文字,一路发展到现在,本身早已经是一种积淀了,随着文化人类学的发展与发现,这种积淀是一笔财富,一个世界性的大资源。

  是的,人所能认识的世界实在只是人能用文字所构筑的世界而已。当我们有意无意错失这些丰饶富美的字词,其实也与它们所含藏的文化失之交臂。或许不认字只是一种慢性文化病症的初始症状而已。由此,我十分钦服的是,张大春并未停留在表面的疏解,而是兼及深广的历史文化背景,进而让孩子们有更闳远的视野,涵养出对字词更为深刻纤敏的感觉。

  即便是下象棋,他也会告诉儿子“卒”就是兵,“春秋时代每300户人家会编成一个大约一到两百人的武力单位,这些最基层的军人就叫卒”。同时,“卒”还往往表示末尾、终了、乃至结局与死亡。这还不够。张大春想要告诉孩子的“不只是一个字,而是这个字背后一点一点透过文化累积而形成的价值观”。譬如“卒”字透露出讲究的中国人对于不同阶级身份的人的故去,亦会借助不同字词给予有差等的象征。书中援引《仪礼·曲礼》:“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对死亡的命名本质上好似“一个序列转换的象征———生命时间的终了即是阶级生活的沦落”。

  而庶人生命的结束似乎值得一顾,因为“死”这个字是带有歧视性的,“在更古老的时代,寿考或封建地位高的‘君子’之人过世了,得以‘终’字称之,配不上‘终’字的小民和中寿以下就往生的,才称为‘死’。”从一个“卒”字出发,带出对于包蕴其间的中国人的价值观、生命观等等一系列文化观念的讲解。我不确知这样的字词教育是否有效,但毫无疑问,这是一次颇为成功的心智教育。孩子当然不懂古书上对于死亡的繁杂分类,但他们懵然中的触及,也许会在不可知的未来悄然萌发对于文化的好奇与探勘。

  当孩子不再将每个字词视作铅笔勾画的一道符号,或是试卷上的一串答案,当老师和父母不再只是告诉孩子字词的发音与笔画,或只是作最浅显的说明释讲,而是共同细心揣摩观察,了解每一个字词背后的点滴故事与细微转变,不知不觉间,我们也将从字词中重新发现自己。正如阿城形容这是一本有体温的书。或许,这股温度正是来源于张大春对文字一种敬畏,来源于对孩子无微不至的一种关爱。

  来源:法治周末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0-12-16 11:21

怀念版主。
作者: 木兰山人    时间: 2010-12-16 11:34

版主从注册那天开始就没来,为何不撤销?
作者: 梁勇    时间: 2013-10-31 09:57

专家们常常对自己领域的字都写错,譬如,书画家将“辛丑年”写成“辛醜年”,故作风雅却丢丑。
所以,常常见文化人没有文化——当然不止写错字这一点。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3-11-3 09:31

想起汉字听写大赛。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