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地坑院存废的民生视角:退宅还田还是保护村落? [打印本页]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0-12-14 21:18     标题: 地坑院存废的民生视角:退宅还田还是保护村落?

地坑院存废的民生视角:退宅还田还是保护村落?

中国新闻网 2010年12月14日 18:18 来源:中国文化报



豫西地坑院走向消亡 营造技艺濒临失传(组图)




  在经过现代化整修的地坑院中,不乏太阳能热水器、铝合金门窗等“洋玩意”,但尚根荣说它们已经“失去原真,不伦不类”。

  河南陕县西张村镇后关村,一片刚被夯土机压平的空地上,村里的孩子正在玩耍。他们并不知道,自己脚下踩着的是一段古老历史的见证。就在几天前,这里还坐落着十几座地坑院。根据陕县正在推行的退宅还田复垦计划,这里将被规划为农耕用地。

  对于尚根荣所说的地坑院历史价值,村民们似乎并不关心。尚馆长认为,文化水平不高使得当地村民对地坑院保护十分冷漠。诚如他所说,比起这些建筑的命运,村民们更关心自己的日子能不能过得更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陕县的耕地更显不足,国家土地管理部门积极支持该县进行的土地整治规划,这样做可以大大增加该县的粮食产量。

  尚根荣认为,地坑院最大的缺点就是占地面积大,一座12窟窑洞的地坑院就需要占2亩地。以前窑洞旁的空地可以用来打场晒粮,但如今收割机、脱粒机代替了人工作业,这些空间基本处于闲置状态。退宅还田,顺应了国家的土地政策,却与传统文化载体和非遗保护形成了冲突。

  导致大片地坑院废弃的另一个原因是:村民普遍认为地坑院是贫困落后的象征。“如果谁家还住在地坑院里,他家的孩子可能连对象都找不到。”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许多人纷纷“弃窑建屋”,在窑边盖起了二层楼房、平房。一条地平线,将历史与现实分割两端。

  当然,并不是所有村民都想抛弃地坑院。对于地坑院的态度,当地村民大致以50岁为界分为两派:老村民更愿意住在老宅;中青年人更愿意住在现代化的房屋里。

  西张村镇水淆村老剪纸艺人刘儒琢出生于1917年,是坚守地坑院的少数老人之一。如今,老人身体健康、心胸豁达。其年纪较大的大儿子仍住在地坑院,年轻些的二儿子已经搬出。老年人选择住地坑院的理由很充分:窑洞内冬暖夏凉,一年四季不用暖气、空调。院子里的水井气温更低,足可以让肉制品保鲜半个月以上。

  对于这种现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师生曾专门来此进行过调研。他们用专业仪器对地坑院室内外气温和噪音进行了测算。当室外气温接近40摄氏度时,室内气温为20度左右;室外噪音高达80分贝时,室内只有30多,具有明显的隔热、隔音效果。

  但与此同时,地坑院的采光和通风条件却常遭诟病。尽管屋顶上方多留有排气筒,“连锅灶”做饭产生的烟也可以通过火墙、烟道和烟囱排出,但窑洞内空气在夏天难免会变得潮湿。因此不少人担心,长期居于此可能会多发关节炎、风湿等疾病。

  事实上,住在地坑院内的人几乎没有人因此染病,很多人搬到地面新居后反而患上了关节炎。有经验的老村民说,夏天雨季容易潮湿,但这种潮气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危害。更让记者吃惊的一种说法是:当地多长寿老人,与地坑院的舒适环境有关。这种民居之所以成为贫困的代名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中无法安放电冰箱等家用电器,现代交通工具无法进入。还因为人们认为,只有盖不起房子的贫困户才会继续呆在地坑院里。

  尚根荣表示,村民们搬出故居无可厚非,毕竟谁也不能剥夺他们享受现代生活的权利。“既然已经是省级文保单位,就应该成片保护。那些破旧坍塌的院子已经无法挽回,当务之急是要将目前保存完好的院落保护好。对有保护价值的村落,要稳定现有住户,组织传承人参与维修保护。”对于应如何保护地坑院,他如此建议。

  除了西张村镇庙上村的旅游开发外,其他地方被废弃的地坑院目前多数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今年,包括陕县西张村镇庙上村在内的98个特色旅游村入选“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据了解,“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被列入河南省2010年十大民生工程,即在全省范围内扶持100个特色旅游村和1万户农家乐开展乡村旅游,为农村提供10万个就业岗位,把乡村旅游培育成河南省农村经济和农民致富的特色产业。

  可以说,庙上村的做法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在保存原生态民居的同时也改善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既然旅游开发可在提高地坑院知名度的同时带来部分经济收入,其他村庄为何不能效仿?尚根荣不禁摇头道:“其他村庄的地坑院早已七零八落,难以复制庙上的做法。”

  28年前,尚根荣在陕县菜园乡赵原村的一座地坑院里,按照当地的传统礼俗迎娶了妻子。外出工作后,他每年都会回老家对旧居专门进行一番修葺。记者调查发现,不少搬出来的住户已经开始怀念地坑院内的生活状态。“过上几年,等地坑院越来越少的时候,这种怀念会更加强烈。”尚根荣说。

  目前来看,退宅还田和保护村落之间,留守老宅与脱贫致富之间,似乎存在着难以平衡的矛盾。无论是当地政府部门,还是地坑院里的居民,都还在纠结。地坑院是存是废,谁能给出一个答案?(图由张儒雷、尚根荣、张琦摄)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0-12-14 21:48     标题: 独特的地坑院营造技艺(图)

中国新闻网 2010年12月14日 18:16 来源:中国文化报



这座仍在使用的地坑院建于1976年。(资料图)



  随着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地上建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空中发展,为何豫西地区的农村却保存有数量较多的地下民居?陕北等地的窑洞多依山开凿,为何陕县的窑洞偏偏出现在地平线以下?这种地下窑洞在营造技艺方面有何独特之处?

  据介绍,陕县一带的黄土具有很强的直立性,堆积层深300多米,抗压、抗震。10米深度之内都是土质纯净的黄土,紧密、黏着性好,摸起来十分结实,成团性非常好,这样的黄土层有非常好的隔音、隔热效果。

  此外,豫西地区地理位置至关重要,是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最早记录“地坑院”的《西征道里记》出现在南宋之初的社会动荡时期。专家推测,正是动乱的战争年代催生了反向思维——盖不起房子,但可以挖得起洞,这种省工省料的“减法建筑”反映了该地区历史时期的民生状况。

  地坑院营造技艺极少见诸于历史记载,基本靠工匠口口相传,其建造过程涉及风水先生以及土工、泥工、瓦工、木工等行当,营造过程由业主自行组织人员实施。细细算来,一座完整的地坑院建造包括十个环节:相地、方院、下院、打窑、饰边、碾场、安装、粉饰、排水、砌炕灶。

  陕县西张村镇南沟村的任芹苍,在当地被称为“懂风水的先生”。他说,南方地势高,动工选址时就要在南方挖主窑,其他方向以此类推。这种测算被叫做 “相地”。勘测人员用罗盘根据地形地貌、场地条件,确定宅向和宅型,主窑居东叫东震宅,其他依次为西兑宅、南离宅、北坎宅。

  在当地人看来,地坑院选址关系家族兴衰。动工前,他们要请勘测人用罗盘磁针结合磁偏角、风水避煞偏角定向,用线绳放线、土工尺度量、条盘定直角、木桩定位,长宽尺寸含五(土),这个过程为“方院子”。

  接下来的“下院子”,先由人工粗挖,用辘轳等工具取土,再由技术人员精修、刷洗,形成“嵌斗式”天井。大约半个月后,“打窑”开始,此阶段先挖门洞,再挖主窑,住进人之后,慢慢地开凿其他窑洞。

  之后是“碾场”,就是在拦马墙外侧修建散水场坡,过程中用石磙压实。“安装”主要包括修建窑隔,安装门窗。“粉饰”阶段,工匠们分层用麦秸泥粉刷窑壁和崖面,头遍粉刷窑洞顶部每五尺留一收缩缝。随后,他们开始修建排水设施,靠近厕所打一渗坑,直径近1米,深度与天井相同。室内设施方面,炕灶相连,土坯层数为“灶三炕四”,炕的长宽含“七”。

  尚根荣说,当地老年人多数都懂一些建造技术,但掌握核心技艺的人并不多。由于自上世纪70年代后,当地不再建造新窑洞,他们早已无施展机会。(图片由张儒雷、尚根荣、张琦摄)
作者: 木兰山人    时间: 2010-12-14 21:57

才听说地坑院,我太孤陋寡闻了。我感觉还是保持现状吧
作者: 车前子    时间: 2010-12-15 14:18

平陆农家地窨院

来源:来自网络 09-12-27

平陆县地处山西最南端,过了茅津渡就到了河南境界。这里地形复杂,山垣沟滩皆有;地势“北高南低,从中条山到黄河边是一面坡,海拔相差五百之多,南北距离只有二十五公里,东西狭长,从东到西达一百五十公里。

整个县境沟壑纵横,仅土沟就有七十五条,支沟、毛沟更是数不胜数,自古以来人们就用“平陆不平沟三干”的俗语来描绘它。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的居住建造习俗,形成了这里独特的民居形式——地窨(yin,去声)院,显示了黄土高原居住民俗传承的鲜明特色。

农家的地窨院一般长宽三、四十米,深约十多米,其建造方法是,先选择一块平坦的地方,从上而下挖一个天井似的深坑,形成露天场院,然后在坑壁上掏成正窑和左右侧窑,为一明两暗式结构,再在院角开挖一条长长的上下斜向的门洞,院门就在门洞的最上端。一般向阳的正面窑洞住人,两侧窑洞则堆放杂物或饲养牲畜。

地窨院里一般掘有深窖,用石灰泥抹壁,用来积蓄雨水,沉淀后可供人畜饮用。为了排水,在院的一角挖个大土坑,俗称“旱井”或“干井”,使院中雨水流入井中,再慢慢渗入地下。多数农家则在门洞下设有排水道,以免速降暴雨时雨水灌入窑洞。

供人居住的窑洞上面多为打谷场,窑洞凿洞直通上面作为烟囱。不少人家院内作粮仓的窑洞,也凿洞直通地面的打谷场,碾打晒干的粮食,可从打谷场的通过小洞直接灌入窑内仓中,既节省力气又节省时间,平时则在洞口加盖石块封住。

由地窨院组成的村落,人在百米之外往往不易发现,只有当你临近院子边缘时,才能看清其真面貌,所以有首民谣描绘它:“上山不见山,入村不见村,平地起炊烟,忽闻鸡犬声。”在山西南部地处中条山南面的平陆、芮城两县,到处是这种地窨院。

勤劳的农民在院里坡前栽种树木,地窨院被掩映在树木林荫之中,鸡犬之声相闻而不相见,人声嘈杂而影踪全无,是一种十分适合当地自然环境的居住形式,成为山西村落景观中别具风情的一种类型,因而倍海内外民俗学、人类学专家的重视。

中国的居住民俗传承最早的居住方式就是穴居式。《礼记.礼运》载:“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桧巢。”“营窟”就是一种地穴式房屋。《墨子.辞过》也说:“古之民未知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后来发展为横穴居室,即窑洞。接着又有竖穴居室,即地窨院,以及半地穴居室。最后才创造了地面建筑。

当然,人类的文化选择具有非单一性,对民居形式的选用也不例外。在自然环境相同的平陆境内,也还有其它民居形式,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砖瓦房逐渐增多。

与平陆自然环境相似的地区,如晋南的闻喜、万荣、临汾等地,以及河南、陕西、甘肃等省,也都有地窨院。但是,平陆地窨院极为普遍,特色明显,以至成为山西民居中独具黄土高原风格的一种类型被延用到今。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