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王玉英]颜色词“青”及其国俗语义探析
[打印本页]
作者:
collector
时间:
2010-12-13 10:08
标题:
[王玉英]颜色词“青”及其国俗语义探析
颜色词“青”及其国俗语义探析
作者:王玉英
修辞学习 2006年第5期
1.引言
颜色词是每一个民族文化和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这是因为颜色词具有独特的语言功能。除了表达客体的概念意义之外,还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在语义上既相似又相异:在修辞上有褒有贬。颜色词的产生和使用与一定的民族及其历史相联系。一般认为,由于人类思维有同一性,且人类物质生产有其一致性,颜色词的命名和运用就有相似性。然而,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发现,虽然汉英民族对基本颜色的分辩感知大体相类似,汉语中常用的基本颜色词“红、橙、黄、绿、青、蓝、紫、白、黑、灰”十个词,在英语中可找到与之相对应的九个“red,orange,yellow,green,blue,purple,white,black,grey”,惟独“青”在英语中没有对应词,出现空缺现象。“青”在汉语中是个比较活跃的词,无论指颜色还是指文化,都显示出它的独特性,表现在“青”的多义性和模糊性,在对外交流和翻译时有点令人望“青”生畏。因此,了解“青”谓何色,“青”表何义,确有必要。
2.“青”之颜色及其语义
根据汉语“青”的使用范围及语义所指和表达,“青”作为颜色词,可以指绿色、蓝色、黑色和白色。“青”的国俗语义大多数都是通过相关事物联想引申而来,带有明显的民族特点。同其它颜色词一样,具有丰富的国俗语义和较高的修辞价值。
2.1“青”指绿色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青”是“五色”(青黄亦白黑)之一,五色配五方(东南西北中),古以青为东方之色,即春色,象征万物生长。由此与绿联系在一起。“青”指绿色,似植物叶子的颜色。绿色总是给人带来一种美的享受。
与一般词搭配,指事喻人。如:“青光”,即绿荧荧的光色,由此转意为春光、光明。唐李涉《与弟渤新罗剑歌》:“青光好去莫惆怅,必斩长鲸须少壮。”人们以“万古长青”比喻永远像春天的草木一样生气勃勃。杨朔《万古长青》:历史可以数到一万年,十万年,李家法却永远是十九岁,永远像春天一样,万古长青。 春季草木茂盛,其色青绿,充满生气,人们将春天喻为“青春”。“青春”常用以指青年时期常喻美好的时光,珍贵的年华。“我们要把青春献给祖国和人民”已成为中国传统教育之训。老舍《骆驼样子》十七:“她没有过青春,而将来也不会有什么希望。”没有“青春”的人,是不幸的,令人怜悯的。年纪轻的人被称为“青年”,是青春之人。毛泽东《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按语二四:“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青年人代替年轻人。又如:“青枝绿叶”是青绿色的枝叶,用以比喻年轻。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九:“老孙头说:‘老了呀,老弟,要是在你这样青枝绿叶的年纪,别说这五十斤胡子,就是五百、五千,也挡得住。”“青青”重叠而用指年纪很轻,用以形容久盛不衰。唐玄宗《赐新罗王》诗:“益重青青志,风霜恒不渝。”“青青”还借指杨柳。古人惜别多折杨柳相赠。宋贺铸《减字木兰花》词:“西门宫柳,满把青青临别手。”表达了依依不舍之情。诗人采用叠音搭配,使语言产生音响效果,给人留下深刻影响。
农作物的生长大都经过从绿到黄的周期,“绿”表示生长期,“黄”代表成熟期。“绿”与“黄”这个自然现象在语言中成了新与旧、少与老、幼小与成熟的象征。如“青黄不接”原指陈粮已经吃光,新庄稼还没有成熟。后用来喻指后继人力、物力、财力的暂时中断。胡适《国学季刊》发刊宣言:“在这青黄不接的时期,只有三五个老辈在那里支撑门面。”也喻指新旧失去衔接。鲁迅《而已集·革命时代的文学》:“不过中国没有这种文学——对旧制度挽歌,对新制度讴歌:因为中国革命还没有成功,正是青黄不接,忙于革命的时候。”
因“青”指“绿”,绿又使人联想到嫩绿,不成熟,幼稚。如人们把绿色未成熟的幼果称为“青皮”,由此而产生引申义。周立波《山那面人家》:“我们走进门,一个青皮后生子满脸堆笑,赶出来欢迎。”这里“青皮后生”喻指未成人、幼稚的少年。“青梅”是绿色的尚未成熟的果子,喻指幼童。“青梅竹马”语出唐李白《长于行》之一:“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千里,两小无嫌猜。”后以“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儿童之间两小无猜、天真无邪的情状。也借指自幼相好的青年男女。古华《芙蓉镇》第一章:“一对青梅竹马,面对面地站在一块岩板上。”这里颜色词的使用增强了人物形象的可视性。
在古代,因服饰所致,使“青”增加了贬义色彩。如“青巾”,即绿色头巾,是元代娼家专用服饰。《元典章·礼制二·服色》:“娼妓之家,家长并亲属男子裹青巾。”从古代的“青巾”到现代的“绿帽子”,其语义约定俗成,成为那些被蒙在鼓里或默许妻子不贞的男人的代名词。“青楼”原指青漆涂饰的豪华精致的楼房,后亦用以指妓院或妓女。“青楼楚馆”用以指歌舞场所,亦指妓院。这些词语的产生表现出汉民族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特色。
2.2“青”指蓝色
“青”用以指蓝色的天空,故称“青天”。青天就是晴天,晴天使人心情愉快,心旷神怡,因此“青天”常喻指光明美好的世界。贺敬之、丁毅等《白毛女》第六幕:“今天咱们翻了身,今天咱们见青天!”因“青天”可指晴天,蓝天,“青天霹雳”则是晴天打响雷,常用以喻指突然发生的令人震惊的事情。清沈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余接此札,如闻青天霹雳:即肃书认罪,觅骑遄归,恐芸之短见也。”这种借天气喻事,清新而含蓄,自然而淳朴,耐人寻味。
“青天”还喻指清官。历史人物包拯,家喻户晓,人称“包青天”,被视为主持公道、为民请愿、为民服务的大清官。为人清正、廉洁,被称为“青身”。《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四·雁门大守行》:“青身苦体,夙夜劳勤。”政治清明说成是“青天白日”:唐·王建《寄分司张郎中》诗:“青天白日当头上,会有求闲不得时”。
语言根植于社会自然环境,语言中比喻的产生往往受到某种自然环境的影响。如“炉火纯青”,源于颜色自然现象。古人一般用木材或煤炭做燃料,这些燃料中都含有碳、氢元素。供氧不足时燃烧不充分,未燃烧的碳粒变成烟随上升的气流进入空气中:在高温下燃烧的碳发出红光即火焰。若供氧充足并且燃料中的氢也会参加燃烧,氢燃烧的温度更高,发出蓝色的火焰。古人称蓝色为青色。后来人们根据碳粒燃烧至出现蓝色火焰达到精纯高度这一特点,通过联想产生新义,用“炉火纯青”比喻品德修养、学问、技术或专长等达到精纯完美的境地。《孽海花》二五回:“到了现在,可已到了炉火纯青的气候,正是弟兄们各显身手的时期。”把“青”与具体物象相结合,给人以鲜明生动的视觉感受。
2.3“青”指黑色
“青”常与其他颜色词搭配,形成对照或相互比较,引申出国俗语义。如“青”与“白”对举,同“黑”与“白”,比喻是非,曲直。《封神演义》第十六回:“若放了女子,妖精一去,青白难分。”
“青白”与“清白”同音,亦用于指“明明白白”。张天翼《万仞约》五:“今天我们大家都跟你有话讲,要跟你问个青白。”现代汉语中多用“清白”代替“青白”。“青红皂白”用于比喻是非,好歹。浩然《艳阳天》第七六章:马之悦对什么样的人,不分青红皂白,全联络。”“青出于蓝”,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近于黑。语出《苟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后因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喻学生胜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冰心《三寄小读者·通讯三》:“革命加科学将使你们如虎添翼,把老一代革命家科学家点燃的火炬接下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此语现在常用来赞扬有成就的青年人或激励青年人奋发向上、谦学赶超前人。
因“青”指黑,光线暗淡。古人借用“青灯”指孤寂、清苦的生活。《天雨花》二回:“不念我,红颜女,一世青灯。”“青灯黄卷”则借指清苦的攻读生活。元·叶颙《书舍寒灯》诗:“青灯黄卷伴更长,花落银釭午夜香。”这些语义的形成反映出汉民族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4“青”指白色
“青”指白,与霜有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称“青女”,故“青女”借指霜雪。唐·寒山《诗》之一一五:“屡见枯杨荑,常遭青女杀。”“青女”亦喻指白发。明·顾大典《青衫记·乐天赏花》:“繁华易陨,恐青女又侵青镜。”又如“青霜”指青白色的霜,喻指斑白的头发。杨朔《红花草》:“会见了不少亲身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旧人,都老了,当年的少年队员也已是满头青霜了。”以“青”指“白”,在现代汉语中已属罕见。
3.结语
以上事实表明,汉语中的“青”具有多义性,是个四色集于一色之颜色词,可表示绿色、蓝色、黑色和白色。与“青”搭配构成的词语具有丰富的国俗语义和修辞联想色彩。这些语义大多数都有一定的理据,带有明显的民族特点。“青”词语的形成不但丰富了汉语的词汇,而且也扩大了词语的使用范围。
值得注意的是,“青”也具有模糊性,有时所表达的概念是模糊的,譬如“青云”,对于它的基本义,罗竹风主编的《汉语大词典》的解释是“青色的云”。这个“青”不知是指“白”,指“蓝”,还是指“黑”。还有的词典解释“青云”为“高空的云”,亦借指高空,也没有明确说明“青”的颜色。多数词典直接注明“青云”比喻“高官显爵”。根据《史记.五帝纪》“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集解引应劭:“黄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缙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按照这个解释,“青云”就是春官之称。与“青云”构成的词语反映的国俗语义都与“高、远”有关。如“青云”、“青云志”、“青云心”用以喻远大的抱负和志向。唐张九龄《照镜见白发》诗:“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明徐渭《上督府公生日》诗:“未逢黄石书谁授,不坠青云志自强。”南朝齐孔稚圭《北山移文》:“度白雪以方吉,干青云而直上。”后因以“青云直上”喻指迅速到高位,飞黄腾达。唐刘禹锡《寄昆陵杨给事》诗之二:“青云直上无多地,却要斜飞取势迥。”“青云独步”喻人的地位或学问无与伦比。《白雪遗音·八角鼓·才即夜读书》:“发悬梁,锥刺股,如囊萤,雪当烛,必不叫尔自辛苦,到后来,才得这万里鹏程,青云独步”。“青云交”喻指同有高远之志的友谊。“青云路”、“青云梯”喻高位或谋求高位的途径;“青云器”指胸怀旷达、志趣高远的人才。从这些词句来看,“青”与“云”搭配,本身的颜色作用在淡化,其语义却是明确,约定俗成。
在英语中“青”没有相对应词,“青”的多义性导致了“青”的语义在英民族文化中对应概率减少,差异加大,对外交流的难度增加。因此,对“青”这一多色兼有的颜色词切勿望“青”生义而掉入“陷阱”。在跨文化交际中需努力发挥“青”之特殊语言功能和修辞作用,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为世界语言文库添字加彩。
作者:
宋颖
时间:
2010-12-13 15:35
标题:
青指黑。
阮籍能为青白眼。青指黑、或说brown更合适。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1-1-30 14:38
纳西语中青也是绿、蓝、靛的总称。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